嘉義縣頂六國小91學年度第二學期四年級[關懷互助系統]小組運作成績單 小組學習活動名稱:[教師人物訪談(二)] 上課時間:(2003)年(03)月(10.17)日(13:30─16:00) 活動時間:2003.03.10─03.17專訪一成績
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「小組互動」優缺點說明: 第一組:(得11分) 優點:全組彼此之間互動關係不錯,應多保持;育勳.玫苑表現很好。 缺點:小組成員之間互動不夠,應多注意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8分) 優點:整體來說,組員互動關係還不錯。建曄.宇軒和組員互動良好。 缺點:除建曄.宇軒之外,其餘組員互動應可以更好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14分) 優點:小組成員之間互動良好,薏如.瓊慧表現優異。 缺點:全組之間的互動有待加強,其他組員互動應可以更好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10分) 優點:組長泓庭表現非常好,副組長睿之表現也不錯。A小組互動也很好。 缺點:全組及B.C小組互動有待加強,其他組員彼此之間還要更合作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13分) 優點:小組互動不錯,尤其是B小組表現更好,副組長佩岑表現優異。 缺點:C小組有待加強!全組互動應可更良好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六組:(得18分) 優點:小組.全組互動都很不錯,繼續努力喔!嘉慶與惠珊表現優異! 缺點:安欣.鳳如.正尉還要更努力參與小組的討論…等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8分) 優點:組長健禎表現優異。 缺點:全組.小組互動有待加強,應多與組長配合,組員要更投入以組為單位的運作中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5分) 幾乎沒有優點可言,全組之間要更努力。 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「任務得分」優缺點說明: 第一組:(得7.6分) 優點:多能以討論方式完成任務分配,且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學期活動開始,應迅速召開會議,並將任務分配填寫於記錄表中,並交給老師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8分) 優點:多能以討論方式完成任務分配,且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學習活動開始,應迅速召開會議,並將任務分配填寫於記錄表中,並交給老師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6.7分) 優點:多能以討論方式完成任務分配,且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學習活動開始,應迅速召開會議,並將任務分配填寫於記錄表中,並交給老師。 宸鑾對於被指定的任務非常不喜歡,小組應多注意宸鑾的反應,宸鑾也應適時表達自己的感想,彼此協調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10分) 優點:能以民主的討論進行任務分配,且組員都對所分配之任務感到滿意,十分難得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7分) 優點: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部份組員反應其任務是”被指定的”,應注意在討論過程中,應尊重組員的感受,組員也應適當的表達自己的看法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六組:(得7.4分) 優點: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與喜愛。 缺點:小組召開任務分配會議時,組員之間應彼此討論,而不是只表達”我要求分配…任務”而已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8.3分) 優點:多能以討論方式完成任務分配,且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小組召開任務分配會議時,組員之間應盡量以討論方式,協調出最佳的任務分配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8.7分) 優點:多能以討論方式完成任務分配,且組員多對分配之任務表示接受。 缺點:小組召開任務分配會議時,組員之間應盡量以討論方式,協調出最佳的任務分配。 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「組員心得訪談」記錄優缺點說明: 第一組:(得9分) 優點:訪談題綱設計得很好,能針對學習內容設計訪談題目!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7分) 優點:受訪者(一)說明得很好,能夠分析每位組員的差異,可見有很好的觀察力,十分難得。 缺點:題綱設計偏離主題,沒有掌握訪談題目應考慮此次學習活動的內容為何?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5分) 訪談題綱設計完全偏離主題,在[教師人物專訪(二)]學習活動中,並沒有訪談這個項目啊!怎麼會設計這樣的題目?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5分) 訪談題綱設計完全偏離主題,在[教師人物專訪(二)]學習活動中,並沒有訪談這個項目啊!怎麼會設計這樣的題目?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6分) 訪談題綱設計太籠統,沒有針對[教師人物專訪(二)]的相關學習活動做設計。 第六組:(得8分) 優點:受訪者回答得十分仔細,很不錯。 缺點:題綱設計沒有針對此次學習活動的內容加以設計,請改進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3分) 訪談題綱設計完全偏離主題,且受訪者的回答也不夠清楚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7分) 訪談題綱設計太籠統,還好受訪者回答得很清楚,避免了題目設計不佳的問題。 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「小組日誌」文字說明: 第一組:(得9分) 前二段非常精彩,將小組運作時的心情描述得十分生動,後面卻草草了事,非常可惜!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7分) 內容尚可,能記錄小組在不同日期的運作情形,如果能描述得在仔細一些,把組員之間的互動情形寫出來,就更生動了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10分) 很生動的描述,使人知道小組運作漸入佳境的情形。另外本組的組長和副組長真是辛苦,希望其他組員能夠多和組長配合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15分) 將小組的互動過程中,生動的描述了出來,使人瞭解此小組在運作時組長如何的努力帶領組員完成任務,而在過程中遇到困難,組員們的種種反應,以及所採取的態度,真的非常棒!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9分) 將小組互動情形生動的描述了出來,在每個不同日期中都有不同的記錄,因此讀來很完整。但將組長比喻成”CD”不太好吧,你們是同一組的耶! 第六組:(得9分) 對於小組運作時描述得很生動,有四個不同日期表示能隨時將運作過程記錄下來,很好,但要加上標點,讀來才通順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6分) 敘述得很清楚,但記錄的只是第一天的情形,往後的記錄怎麼都沒有?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7分) 由文字敘述中,可瞭解小組運作的部份過程,但3/3→3/14之間小組沒有任何運作?為何沒有任何記錄?因此讀來不夠完整! 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討論過程(錄音)評語 第一組:(得15分) 1. 優點:錄音清晰,組員能表達自己的意見,參與討論。討論會議中有一位主持人,使會議能順利進行。 2. 缺點:沒有說明討論時間.目的,討論過程太短,在本學習活動中應該還有其他的討論內容才對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10分) 1. 優點:錄音清晰,可聽出討論內容。 2. 缺點:沒有說明討論時間.討論目的.也聽不出由何人主持這樣的討論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8分) 1. 優點:沒有,但至少還記得把討論過程錄下來。 2. 缺點:內容一片混亂,完全聽不出到底在討論什麼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14分) 1. 優點:錄音清晰,漸能根據問題,彼此討論提出看法,討論內容豐富。 2. 缺點:沒有說明討論時間.討論目的.且不知由何人主持這次的討論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16分) 1. 優點:錄音清晰,討論熱絡,能根據問題提出看法,可聽出討論方向。 2. 缺點:沒有說明討論時間.討論目的.也聽不出由何人主持這樣的討論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六組:(得5分) 遲交,且沒有將錄音帶倒至討論內容,討論過程混亂,沒有討論重點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8分) 討論過程沒有重點,且內容太短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3分) 遲交,又沒有討論討論過程,只有小組報告的內容。 「教師人物專訪二」學習活動之小組運作之完成學習任務效率分數計算 計算方式:於規定時間內最快完成者,得30分,接下來完成者,得第幾名即減該名次*2分。若超過規定時間者,得第幾名即減該名次*3分數。 第一組:(得24分) 完成速度:第三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3*2=24(分)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二組:(得26分) 完成速度:第二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2*2=26(分) 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三組:(得30分) 完成速度:第一名。 得分計算:30(分)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四組:(得12分) 完成速度:第六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6*3(因超過規定時間)=12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五組:(得15分) 完成速度:第五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5*3(因超過規定時間)=15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六組:(得9分) 完成速度:第七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7*3(因超過規定時間)=9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七組:(得6分) 完成速度:第八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8*3(因超過規定時間)=6 ====================== 第八組:(得18分) 完成速度:第四名。 得分計算:30─4*3(因超過規定時間)=18 [教師人物專訪活動二]進宗老師對於本次[小組運作]的觀察 一、前言: 本學期的班群學習活動主要有二個值得注意的重點,第一個重點是[學習活動的內容],目前主要由獻慶老師負責規劃相關課程(例如:如何訪談.如何整理訪談資料→新聞稿(或報導).如何蒐集閱讀資料並做成簡報,並有能力做說明…等。)第二個重點是[學習活動的過程],目前主要由進宗老師負責處理,我們根據[小組運作模式記錄單][小組討論過程錄音][教師對小組的訪談]等方式來了解小組運作的模式。 由於之前中正大學的研究生阿斐曾經問我,如果從外界的角度來看,你們兩位老師(即獻慶與進宗)在進行班群教學時,通常是一個為主,一個為輔。阿斐這樣說是對的,但也並不完全對,我們之所以說:[對],是因為大部份的課程,的確是被我們分成A與B兩部份(一人負責A;一人負責B部份),不過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是此A.B基本上並不是在同一個「範圍」中被分成A.B兩部份,我的意思是假設全部是A.B,當A大則B小,反之亦然。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,由於A.B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性質的東西,因此並沒有A.B交集或聯集的問題,以系統的觀點來看,A.B是兩個子系統,若獻慶老師[主要]負責A系統,進宗老師[主要]負責B系統,那麼就我們兩個的相對位置來說,的確是有主副之分,不過我們不要忘記教學活動(過程)並不偏向於A或B系統,或者說並不能說A系統佔**%,B系統佔100-**%,若將教學活動當作一個系統,那麼我們或可稱此系統為C,且C雖由A.B組合而成,但是A+B卻不等於C,因為以系統的觀點來說,整體大於部份之和,即C>A+B。 如此的結果,對於我們的啟示是A系統需要B系統,B系統需要A系統;而不是A系統佔多少,B系統又佔多少的問題。另外就教學活動的進行來說,A.B是同步進行而無法分割的。 二、本次小組運作觀察 本次小組運作的情形不佳,而最大的收穫應該也是「小組運作不佳」。 通常我們的學習活動都是必須持續的在進行,以此次[教師人物專訪二]為例,雖然獻慶老師上課時間只到星期二,但是小組仍必須在上完課後繼續運作,以完成後續的作業(學習活動本身及小組運作的記錄..等),如果沒有完成的話,當週星期五就要留下來,而3/21日(星期五)之前八個小組必須要交給我五項資料(互動記錄表.討論過程錄音帶.教師人物專訪訪談單→報導草稿.教師人物專訪訪談文字稿電子檔等),結果只有三組如期完成,其他的五組因為沒有完成,所以就被留下來了。 那麼為何「小組運作不佳」,會是最大的收穫呢?因為我們發現[分組]雖然在教學上常常被使用,但是[分組如何運作]卻是一片需要耕耘的地方,我們利用[互動記錄單](包含任務如何分配.組員互動調查.小組日誌.組員心得互訪等方面)以及[學生討論過程的錄音]、[教師對該小組運作的詢問與指導]等方式,能夠較以往(通常是觀察)更清楚小組如何運作,還有小組的運作時的有趣畫面(來源為小組的文字.聲音記錄),這讓我們似乎感覺教學的有趣與奧妙之處。 以星期五留下來的五組來說,我們留他們下來的主要目的,不是因為該小組沒有完成老師交代的事情(雖然這的確是讓他們留下來的唯一原因),而是我們要跟小組成員一起了解探討.探討[小組為何被留下來]的原因,而此原因與[小組(成員特質)如何運作]有關。當日我們一組一組的與小朋友討論,過程收穫頗多(雖然不曉得下一次他們還會不會又被留下來),組員在老師的詢問下,逐漸能夠分析出小組及個人可能的行為模式需要注意與改進的地方。 這樣的過程,也使我們更清楚的知道:個人需要學習才能成長;(而不論優秀與否所組成的)小組也需要學習。 [教師人物專訪活動二]學習活動記要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