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視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31-五根 的原始碼
←
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31-五根
跳轉到:
導覽
、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使用者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==1.幸福奉學== 常常說一句話:「心若簡單,我們就知道,原來我們性本清淨。」 我們若是人人心都清淨如佛,這真如本性,那就不必再用什麼法來對治了。那就是因為我們一念無明,所以產生出很多煩惱。就是因為這麼多的煩惱,佛陀才需要說這麼多的法。所以我們若相信,我們就只是因為一念無明而已,所以產生這麼樣多。 我們若能夠了解,這麼容易就回溯到過去,將那些無明都去除,回復的不就是清淨的本性嗎?所以這能夠回歸到徹見清淨的本性,這就是功德源。我們要找到,與佛平等清淨的本性。 我們現在就要有信根和力量,才能夠回溯回去。好比似一條路,找到路了,我們就要真的很虔誠,隨著這條道路這樣精進走去。就像似我們的慧根深植菩提道,既然有信心,我們能去分別對與不對的事情。我們已經無明掃除,智慧成就,智慧這條的根,我們就要再有力量,讓根能伸展出去。 所以根要把它扎深,那麼我們「心志不移念精進,定慧內修並外行」,我們的心和志我們要專一,所以不能三心二意,意志心力要堅定。堅定這一念,那又再向前前進不能停歇,若如此,這個定與慧具全,我們就很具足了。 那定慧若具足,就內修並外行,我們對內能夠自修,好好照顧好我們這念心。是非我們清楚,佛法我們分明,要走怎樣的路我們正確,所以我們能夠內修外行。 內修大家都知道了,「誠正信實」;外行大家也知道了,「慈悲喜捨」。所以這一定要憑藉信根、慧根,心、志、定、慧等等…我們才能夠內心堅固,那向外真的很穩健前進,所以大家要日日多用心。 註:五根請參考—— 證嚴上人。三十七道品講義。五根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55. 五根五力 所以我們說的就是根,現在就要大家用心,到底是什麼根?這五根,第一就是「信根」。這信就是要走在前頭,信我們要能選擇正信。所以我們若能夠選擇正信,這個信建立出來了,向前走就沒錯了。 所以說:「五根之一『信根』——信於正道及助道法,則能出生一切,無漏善法解脫。」這樣稱作信根。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,「漏」就是煩惱,我們正確的道法,清淨的本性,就是因為這個漏字,所以全部都漏掉了,所以才會產生無明。清淨的漏掉了,那髒的就污染進來了,所以我們現在要去除這個漏。 無煩惱叫做無漏,那無漏的善法就是說——「完全真清淨的善法才能夠產生。」那無漏的善法產生,我們才能得到解脫;若能如此稱作「信根」。 就是剛才說過的,根要有力量,所以我們才能夠,真正將這個智慧產生出來。我們若沒有離開煩惱,我們如何得智慧呢? 或者是信仰偏差了,也沒有辦法得到智慧。比如在印度,佛的時代很多的外道教,信仰偏差;那就是修那個偏差的行。 有的人在修苦行,就是赤身那樣躺在很多刺的上面,他們說這若能忍耐的下來就是修行。這樣真的是在修行嗎? 我們有信仰就是希望我們能夠解脫苦,我們要去找出苦的根源。所以我們開頭,在三十七助道品的開頭,就是四念處。四念處就是——「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」。 這個三十七助道品,要如何幫助我們修行?第一個法就是要讓我們知道,我們要如何才能夠避免這個苦?我們要先知道苦的來源,這個身體,哪個人不為了這個身體而受苦?冬天天氣冷了,如果那一扇門沒關,或是哪個窗子沒關緊,就會覺得怎麼風這麼刺骨?怎麼還這麼冷?衣服就要一直加,就是希望保溫保暖。 或是到了夏季,天氣熱了,現在的人若要涼就是開冷氣,很容易。但是現在冷氣已經知道了,排放出去的都是污染,二氧化碳,所以要呼籲大家現在,冷氣盡量不要開。若不要開,是不是很熱呢?是的,很熱!要怎麼辦呢?就要再去想辦法了。那蓋房子要通風,風能夠吹進來,這樣才不會不開冷氣,空氣就不調和;如果氣溫不調和,那樣住在裡面就會很辛苦。所以現在又要再回歸過去,需要順應大自然。這樣也是法,和我們的生活全都有關係。 所以我們學佛法,也是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。所以為了要解脫苦難,佛陀是最根本的教育,我們如何能夠克制自己?所以現在常常在說「克己復禮」。 其實克己復禮,原來是佛陀開始教育我們,就是要我們,如何能訓練成耐勞、耐怨?這要如何能夠精進?修行本來就是很辛苦了,如何來平衡我們的生活,這就是耐勞、耐怨。還要學習要如何才能夠打開我們的心門?不受人我是非來搖動我們的道心,不讓這些煩惱,來遮蔽了我們的智慧。 修行最重要的,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煩惱來到我們身邊時,我們要如何去除煩惱,我們不必去沾惹這個煩惱。我們要如何不沾惹煩惱,這才是真正我們要修行的,這才真正是我們的解脫。 所以佛陀就是教導我們:「你要知道法!」煩惱有源頭,法也是一樣有源頭,所以你若能夠知道煩惱的源頭,我們就能找到法,有回歸到清淨的源頭。當然這就是要選擇信仰,所以我們若都能夠了解這個「信根」助道法,有了這個正信、正道就能夠去除煩惱;心能夠有無漏的善法,那這樣我們才能夠徹底解脫。 所以信根很重要,這是第一就告訴我們「信根」。 第二,五根之二「精進根」——「信四念處正觀,及諸助道善法,倍策精進,勤求不息。」 既然我們相信這是正確的,我們就不能夠懈怠了。這條道路已經為我們,指引的很清楚,而且是康莊的大道,是一條很正確的路,我們既然相信,我們就不要停歇,把握當下那就要精進向前,所以叫做精進根。 「信——四念處、正觀,及諸助道善法。」這個三十七助道品的開頭四念處,我們已經有這個正觀,觀身不淨,我們已經開始知道了,那以及其他,有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這總的諸助道法,這些都是善法。那接著,我們就要「倍策精進」。 我們既然對於前面的十二種法,已經都知道了,有三乘以四等於十二,也就是已經十二種了,這樣的善法來幫助我們,我們已經要很相信,所以倍策精進,還能夠策勵我們更精進。 那過去可能法聽了很多,對不對呢?我們來到三十七助道品,從第一的四念處開始,四正勤和四如意足,已經讓我們很定心,讓我們的心,信心已經很堅定了,所以我們就要很精進。 所以「勤求不息」,我們要很殷勤,這樣叫做精進根。 再來「念根」。五根之三「念根」——「但念正道及諸助道,一心觀想,不令邪妄得入。」 那既然我們要有這個正信、正精進,我們的心要照顧好。因為外面有很多的慾望,在誘引我們,我們只要信,什麼人對我比較好,所以我就被他拖走了。對或不對,好不容易選擇著一條,很正確的道路,我們的心若是有搖動,那很快就會偏離。所以我們的心要照顧好。 「一心觀想」觀想什麼呢?前面所說過的那種助道,幫助我們的一條道路,我們的心就要照顧好;「不令邪妄得入」,不能又再讓偏邪的念頭進來。我們若讓偏邪的念頭一進來,可能我們就是差毫釐,又是失千里。 再來第四就是「定根」:五根之四「定根」——「攝心正道及諸助道法,一心寂定,相應不散。」 一樣,我們的心要攝受好,我們的心若要定,就是要攝受好。「一心寂定」,心要靜寂清澄,我們才能有辦法志玄虛漠。所以這裡也這樣告訴我們,要「一心寂定」,心要真的很寂靜那才能夠定下來。所以「相應不散」,這個寂靜的心,和前面的念心一定要會合,又再往前延伸一點的四如意足、四正勤、四念處,這樣一直又再延伸出去。 想一想,這我們的心是不是要定呢?所以要「相應不散」。 這個助道法一定是,我們修行最重要的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心相印,不能讓它散掉,這叫做攝心,叫做定根。 那第五就是「慧根」:五根之五「慧根」——「四念處之慧,為定法所攝,內性自照,不從他知。」 其實從那個四念處開始,就是在幫助這個慧。 因為人人都有與佛平等的智慧,為什麼我們人會那麼愚癡?就有很多無明那樣在誘引著我們,我們就是把持不住。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,我們應該智慧與佛平等,只是一念無明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我們要又再回歸那個四念處,就是三十七助道品,開頭就告訴我們四念處。所以四念處和四正勤,四如意足,或者是五根、五力,都是在這個慧根所攝受。 不只五根、五力是這個慧根所攝受,其實這個八正道法和七菩提分,都不離開這個慧字。所以在這裡,我們要明白,慧根就是攝受這個四念處,就是說這些三十七助道品的法,就是在助「慧」,幫助我們在心中奠定這一個慧字的基礎。所以我們若慧根產生起來,那一切無明就沒了。 過去不是一直就告訴大家,慧能夠照明一切。就像天亮了,外面太陽出來了,一草一木看清楚了,是黑是白我們也都看清楚了。所以我們若是有慧,就能夠能夠照亮一切境界。 所以這個「定法所攝」,這個慧,一切的法就是定字所攝。慧和定就是結合在一起,所以「內性自照,不從他知」,不是別人能夠給我們的。所以我們應該要自知,人人都是有與佛平等,清淨的本性這念智慧。 所以大家要記得,這個五根、五力這是讓我們的心要很堅定。所以剛才開頭就告訴大家,「信根力生功德源,慧根深植菩提道。」心志不移就是念精進,我們念念都要精進,定慧內修並外行。我們我們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,就是這麼樣簡單。 所以我們要時時好好用心,那念根必定要照顧好,我們才能有辦法一直精進,一直到達「慧」而「定」。 這個五根若是健全,自然力量就產生,所以時時大家把心顧好,要多用心。 ==2.幸福分享==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UGiUiAii6pY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31-五根] ==3.幸福茶香== 3-1 ==4.幸福彩虹== 4-1 [[category: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]]
返回到
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31-五根
。
導航
個人工具
登入
名字空間
頁面
討論
變換
檢視
閱讀
檢視原始碼
檢視歷史
動作
搜尋
導覽
首頁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工具箱
連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
頁面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