檢視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9-十八不共法(一) 的原始碼
←
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9-十八不共法(一)
跳轉到:
導覽
、
搜尋
根據以下的原因,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:
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:
使用者
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。
==1.幸福奉學== 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轉十二行法(二)》說到三轉十二行法輪,那就是苦集滅道。佛陀的慈悲,將世間的真理昭示出來,讓人人知道世間一切的源頭都來自苦。沒有苦就不需要修行,既然要修,我們要去了解苦。 所以佛陀向我們顯示這樣的真理,叫做「示轉」——「這是苦有逼迫性」,開頭就告訴我們。 有的人都了解了,有的人不了解。就再第二輪告訴大家,叫做「勸轉」——「這是苦,你們應該知道。」以這樣來勸說眾生,讓大家更認清這個苦,我們應該更透徹了解。 有的人是否這樣就完全了解呢?佛陀就又「證轉」,來證明「這個苦你要透徹去了解,我也都已經透徹了;所以我既然透徹,將這個道理再和大家分享。大家也應該要知道,知道就要修,修才能證。」 這就是「示轉、勸轉、證轉」。見證苦是世間萬事萬物的顛倒,就是因為有苦,集了很多原因,所以道理從此開始衍生出來。 所以在經文中,我們若了解十二行法,自然我們就能具足十八不共法,什麼叫做「十八不共法」?那就是佛他到達的「至德無上」的修證境界。 所以雖然他一直在教菩薩法,但是菩薩還有很微細的煩惱未斷,所以還不到與佛同等的境界。所以說這個不共法,菩薩還無法和佛共同平等,還有微分的煩惱尚未透徹。何況二乘的聖人呢?聲聞、緣覺,更離佛智還有一段距離。凡夫就不必說了。 因為佛的內德,德是內在已經很充實,所以他能顯出,外面的德相圓滿無缺。所以這就是,自菩薩以下一直到凡夫,不共同之點,所以叫做十八不共法。到底有什麼十八種不同呢? 就是說第一,「身無失」。 意思就是說,佛從無量劫來,常用戒、定、智慧、慈悲,這樣來修身。這個功德已經滿足,所以一切煩惱具盡,這樣叫做「身無失」。 這是佛陀以他無始以來所修行的經過,來向我們未來的眾生,一直不斷向大家示現、向大家講解,這種身無失的方法。 我們要保持我們的身,身就是造作,一切業都是因為身去造作,但是我們的身能守戒,守於智慧,我們的定力夠,自然就不會失念去做了錯事。所以我們還是一樣要學好「身無失」。 人云「身是載道器」。我們修行,就是要有身體才能修行;沒有身體如何修行?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注意我們的身行。 第二就是「口無失」。 除了身的行為要很自愛,不要有一點閃失做了錯事以外,我們的口,開口動舌無不是業,所以我們也要注意我們的說話。 所以佛陀已經「口無失」。那就是:佛具無量智慧辯才,所說之法,隨眾機宜,皆得證悟,這樣叫做「口無失」。 佛陀的智慧,他以無量的辯才來對大家開示,無論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,他都應機逗教,向不同根機的眾生,隨著他能接受的程度,佛陀就能隨機逗教,這就是佛陀的口德。說的都是不妄語,完全都是實語,讓眾生都能相信,所以這就是佛的口德。 第三是「念無失」。 我們要身無過失、口無過失,當然我們要顧好我們的心念,那就是佛所修的是甚深的禪定。所以心不散亂於諸法中,心無所著的第一安穩處,故名「念無失」。 意思是說,佛的心永遠都在禪定中,即使在人群中紛亂之處,他的心還是很定,很定寂清澄,所以心不散亂,無論什麼環境心都不散亂。 不散亂的心,他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都在他的法中,什麼環境佛陀都很清楚。所以他能隨境隨機逗教,就是因為他的心沒有散亂;所以不只不散亂,在境界中他也無所著。無論是什麼境界來誘引,都是如如不動,那就是因為他的心不著於境界。 不過一切境界諸法,都明顯於他的心中,這就做「第一安穩處」。我們凡夫若在寧靜的地方,心很靜,沒有什麼煩惱,但是有什麼事,境界現前了,心就隨之不安了。佛則不是,他的心隨著境界,還是很安定而無所著,這就是第一安穩處。 第四就是「無異想」。 意思就是說,在心念中能很靜定,那就是無異,無異就是一,他知一之外無外,沒有外,所以他的心都是安定在安穩中,沒有不同。 我們人都是異想紛紛,有人一句話說:「異想天開。」就是我們明明是這樣,但是我們還是心不能定在現境,還有其他的境界。就如我現在在講話,說不定有的人的心,沒有隨著聲音去理解;聲音雖然聽到了,但是心想著外面,想入非非,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,這就是我們凡夫。 但是佛心的定就是念茲在茲,就是在這個地方無異想。這就是佛在一切眾生,平等普渡,心無揀擇,是名「無異想」。 然而我們的心,有了這個「異想」自然人就有了分別。而佛陀對眾生沒有分別,視眾生如一子;所以對我們的心念無雜,而且把人看作是一,這就是佛陀「無異想」。 所以我們應該要很用心,在人與人之間,我們要用平等觀共同關心,一樣的愛來對待每一個人,這樣才能慢慢訓練,訓練到與佛一樣的「無異想」。 第五就是「無不定心」。 意思是說,佛日常的生活,在行住坐臥,常不離其深勝定,這樣叫做「無不定心」。 在行住坐臥中,佛陀的心念就是一,攝心在一處。這個處是什麼處?剛才說「第一安定處」。沒錯,這個地方叫做「甚深勝定」。那樣安定而且非常深,這就是佛和我們不同的地方。 我們外面有一點的聲音,我們就被外面的聲音所影響。這不只是說話的人,受外面聲音影響,聽話的人也會受影響,所以在這期間不得不稍停一下,讓時間過去讓聲音消失。我們總是要有這樣的配合。 佛陀他在深定中,他不受周圍環境所障礙,所以這就是無不定心,佛陀的心永遠都在定中。 第六「無不知己捨」。捨,捨就是捨諸煩惱。 我們要知道,佛於一切法悉皆照見明了,所以他才能捨。人若不是很了解道理,你要他捨很難。 要捨什麼呢?捨一切的煩惱。沒有一法不知道,所有一切都知道他才能捨。所以佛於一切法,悉皆照知方捨,無有一法不了知,而捨之者,是名「無不知已捨」。就是說全部知道之後才捨。 所以各位,這叫做「不共法」;即使菩薩也還有,微分煩惱還沒有捨。佛陀就是連微分的煩惱都沒有了,所以捨了。能捨就是因為無不知已捨,沒有一樣不知道,所以全都捨了。 這就是煩惱,煩惱要捨掉才能入甚深的定中,才能安住在第一安穩處。我們若還有微末煩惱,實在是安穩不來。即使是那麼一點點,還是一樣安穩不來,哪能深入甚深的禪定呢? 所以這一點就是,佛陀的智慧已經很內在充實,外面才能顯出那一分圓滿的的德相。那就是因為,所有一點點的瑕疵都沒有了,所以佛德圓滿。 第七是「欲無減」。 什麼叫做欲無減呢?煩惱都捨了,這個欲怎麼不減呢?這個「欲」字就是希望,希望就是願。「願」——「願心」永遠都不減退。 即使成佛了,佛陀還是不斷來人間。所以我們離釋迦佛的時代兩千多年了,我們現在還是說:「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」。釋迦牟尼佛還是一樣在娑婆世界,為了教導眾生還是在這裡。所以他的願,只要眾生還在娑婆世界,佛陀還是一樣來來回回,就是在娑婆世界,所以這就是佛的願力。 所以願力不減,這個地方叫做「欲」。欲就是佛的宏願,所以才說「佛具眾善」。佛陀是具足一切的善,有善就無惡,最好極善。 我們常常在形容真善美,唯有佛有資格,就是最真最切,最至善而無瑕穢。那種透徹晶瑩的美,唯有佛有資格稱為真善美。那種願力還是離不開眾生,所以「常欲度諸眾生,心無厭足」。常常,常常都是要度眾生,還是因為他無法離開眾生,就是這念善心,這一念愛,所以他無法離開。就如慈母不捨她的孩子一樣,所以「常欲度諸眾生」。 他的心沒有厭足,菩薩度眾生也不嫌眾生多,眾生雖然很多,但是還是不厭足,一樣不會嫌棄:「怎麼這麼多,怎麼度不完?」不會,所以才叫做「心無厭足」。如此「名欲無減」,願不減退,無論時間有多長、空間多廣、眾生有多少,佛陀這分願力都不減。 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學,學這一點願力。所以我們說要學佛,就是要學佛的一切,無論是他的身口意等等…及內心的世界那分安定,即使混亂中,他的心還是很定。即使眾生剛強,芸芸眾生,他對疼惜眾生的愛,絕對是不減退。這發心立願,所以大家還是要記得。 以上這些所說的是「七」不共法,後面還有十一項,所以大家要多用心。 ==2.幸福分享==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uN0tb3W7c64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9-十八不共法(一)] ==3.幸福茶香== 3-1 ==4.幸福彩虹== 4-1 [[category: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]]
返回到
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9-十八不共法(一)
。
導航
個人工具
登入
名字空間
頁面
討論
變換
檢視
閱讀
檢視原始碼
檢視歷史
動作
搜尋
導覽
首頁
近期變動
隨機頁面
工具箱
連入頁面
相關頁面修訂記錄
特殊頁面
頁面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