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30-罪滅福生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罪滅福生 學佛行者即心即佛 行菩薩道不捨眾生 得清淨行回入娑婆 盡虛空遍法界無盡

我們應該要時時發這樣的願,既然我們已經學佛了,不只是學佛,要回歸到佛的境界去,因為眾生就是煩惱無明,所以我們要回過頭來好好修行,修行的起點,就是從行菩薩道開始,菩薩道是易行道,有的人說行菩薩道很困難,只要你提起那念佛心,有愛,自然你的行為中,就是在菩薩道中。

這種菩薩道,起一念愛心,不忍眾生受苦難,不忍眾生無明,不忍眾生造罪業,不忍眾生墮落,所以我們以這念愛心,那就是不忍,疼惜眾生,所以不捨眾生,我們期待在眾生人群中,雖然是滾滾紅塵,不過我們的心,就是要分分淨化,所以我們過去一直說懺悔懺悔,懺悔就是警惕自己,反省自己,懺悔之後我們還要再回向,我們還要發願。

這種發願回向,也就是修行不是獨善其身,修行就是要走入人群,兼利他人,但是在人群中污染很多,我們要保持住我們的清淨心,才能回入娑婆,所以我們修行沒有為什麼,為了如何自我淨化,同時也能淨化他人,所以得清淨行回入娑婆,還要再回來在娑婆中。

所以我們慈濟人,常常說快去快回,眾生緣若盡,我們就要趕快去了之後,再趕快回來,這就是我們的心願,再回入娑婆來,度化有緣人。

到底我們要在娑婆多久,這種堪忍世間,我們要多久呢?我們就要發大願了,不要計算時間,那就是盡虛空,還要遍法界,無論在哪裡,雖然六道輪迴很辛苦,不過,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,這些希望大家能體會。我們再來看接下來這段懺文: 如諸佛菩薩所發誓願 所修福智 所行回向 我亦如是發願 修集回向 虛空界盡 眾生界盡 眾生業盡 眾生煩惱盡

我們的心,要和諸佛菩薩的心一樣,我們要發的願,和諸佛菩薩的願也是一樣,所以他說「所發誓願 所修福智」,「所行回向」,佛是這樣,我也是這樣發願,尤其是「修集回向」,修就是修行,我們不知過去多久以前,有這分緣,與諸佛菩薩結了這分緣,我們這一生來人間,又值遇佛法,所以這都是分緣,讓我們又有修行的機會。

所以無論我們修多少行,是大、是小,點點滴滴我們合集會聚起來,我們就是要回向,要回向的就是一切眾生。在幾天前不是說過,回自向他,就是我們要不斷不斷,好好修行,不斷付出,為的就是苦難的眾生,所以我們時時自我反省,時時自我鞭策,這都是回自己,我們自己要立這樣的心,發這樣的願,要先要求自己。

我們所發的願是向著眾生,所以叫做回自向他,「修集回向」,我們所修的一切點滴,我們應該合集起來,也是一樣為天下眾生,所以說「虛空界盡」,「眾生界盡 眾生業盡」,「眾生煩惱盡」,我們所要祈求的,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應該要有佛法,佛法能洗滌眾生,能洗滌遍法界,遍法界就是除了時間空間,和人與人之間,這種眾生界,我們都能以佛法去淨化,尤其是「眾生業盡」,但願眾生接受佛法之後,人人能修善向道,如此業就盡了,「眾生煩惱盡」。

眾生會受盡折磨,就是因為煩惱,要怎麼樣才能使眾生的煩惱全都去除呢?這都是需要我們要發願回向,我們要發與佛與菩薩同等的願,回向於盡虛空偏法界一切眾生,但願眾生人人心地淨化,這就是我們要發願,要修行,要回向,一直到盡虛空界,「虛空界盡」。

這就是很大的弘願,再來: 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 發願回向已 至心信禮常住三寶

「我此修行回向終無有盡」,就是虛空界盡,眾生界盡,就是我們的修行回向,始終都沒有窮盡,所以這個願很大,所以我們要念念好念,事事好事,方向正確、步步正向,我們能如此這就是,託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,所以我們才懂得向他們看齊,所以我們現在應該,「至心信禮常住三寶」,佛法就是仗三寶,佛、法、僧這就是三寶,佛乃是宇宙大覺者,他所說的法非常究竟,天下萬物的真理,無一不是歸納於佛法中,佛法的真理,無不都是天下宇宙萬物,真理之源頭。

所以我們現在應該,歸向大覺者他的真理,大覺者的真理,就是要傳,那就是僧,他發佛所發的願,行佛所行之行,所以這種法脈,脈脈相傳,慧命才能在人間長久永住,長長久久永遠住世,所以我們在發願,我們要更虔誠,至心禮常住三寶,每天每天,我們都要敬禮常住三寶,其實自性三寶,更要分分秒秒時時不斷,我們都要至心敬禮,人人得自性三寶,我們自己也要自愛自尊重。

佛心看人,人人是佛,所以我們也要時時尊重人人,這就是我們要如何提升,我們清淨無染的心,與佛很靠近。跟得很緊,菩薩的芳蹤,這就是要看我們的心,是不是時時都保持得這麼清淨,清淨的心,才是修學佛法究竟的心,所以這就是法譬如水要如何來洗滌我們的心,先讓我們了解這種,小小的惡累積起來變成大惡,小小的習氣累積起來,變成十惡不赦的惡行,一直讓我們知道,眾生這麼多的惡,就是起源於內心的污染,內心的污染就要洗滌,要洗,洗得乾淨,用什麼洗呢,以法洗,所以東西髒了用水洗,心髒了要用法洗。

《水懺》分為上中下三卷,三卷的懺文已經到此為止,不過,雖然文字有限量,法是無限量,所以我們一定要時時,將法如水一般,時時向我們的內心洗滌,再下來這段是懺的讚文,又再告訴我們: 懺如浣滌 以水為名 至心頂禮罪根清 罪滅福由生 慧日普明 覺海性圓澄

懺就像在洗東西一樣,所以就將此法比喻為水,所以《水懺》的名稱,我們就知道,懺就是在洗我們的心,要洗我們的心就是用法,所以這部經典,悟達國師所寫的懺文,名稱叫做《水懺》,我們要「至心頂禮罪根清」,我們要以很至誠的心禮拜,真正的懺悔要身心平行,無論什麼樣的宗教,凡是投入這個宗教的宗教徒,他一定有這個儀式,懺悔祈禱等等的儀式,這是身行,雖然身行是事相,但是以事來顯理,事相若不現前,要如何能顯出,這個道理的明確呢?所以我們這種事相禮節,必定要表達出來,這樣才能向我們的內心洗滌,警惕我們自己,我們要清淨我們的行為。

所以罪根要清淨,就是要靠我們,時時與事理平行的懺悔,我們若能罪根清淨,就「罪滅福由生」,我們的罪若滅了福就生了,如同清水,放在一個會漏的桶子裡,年月一久,灰塵、塵埃一直蒙上去,水是漏掉了,污垢就堆積了,所以我們現在,把那些污垢都洗乾淨之後,吸收下來的是清水就是法,所以自然罪洗掉了,吸收進來的法就是福慧,所以生起了,我們的智慧和我們的福。

所以說,「慧日普明 覺海性圓澄」,我們就覺悟了,「慧日」,我們髒污的心,都已經洗乾淨了,我們的心鏡都已經顯明了,慧日高空,這面鏡子照到日光,也能再反射於大地。

看看從前的人,室內如果暗暗的,也沒有點蠟燭,他們的屋頂就有一面鏡子,瓦片當中就放了一片玻璃,那塊玻璃射進來的光線,我們再用一面鏡子,間接把照射下來的陽光,將它轉向暗角,同樣這個鏡面,雖然是間接的太陽,那道光線也能照到黑暗的地方,慧日能普照,無論直接間接,只要我們的心鏡擦拭乾淨之後,我們就能普照大地,人人的鏡子清明,這種就是很普遍,尤其是我們的「覺海」,我們的覺性如海,尤其是這個覺性圓澄,很清淨,所以靜寂清澄。

所以各位,學佛其實沒有什麼很奧妙的,其實它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向若正確,一切都是正向正面,正法、正思惟、正行等等,一切都正了,所以懺悔此業障,我們所有業的障礙,人間很多的障礙,就是因為我們有那分業,過去所造的業緣,現在所得到的事相道理,都有很多障礙,不是別人做了給我們的,是我們過去累積而來的,就像布破了髒了,我們就要趕快洗,洗滌乾淨。

所以過去迦諾迦尊者,他以三昧水為悟達國師,洗去了過去的怨結,所以我們才有這部《水懺》,悟達國師,寫這部《水懺》的懺文,普行在天下,就是要回報迦諾迦尊者,三昧水洗除了他的冤業,所以因為如此他造懺,我們也是要感恩,感恩有悟達國師,他知恩回報,才能有《水懺》這些文字,讓我們自我警惕,像一面鏡子,面面都在警惕我們。

所以期待我們人人的靈,我們的心地覺性,就如明朗的妙明,能照耀在人群天地之間,諸位,這麼久這麼長的時間,請大家不要辜負,辜負悟達國師造懺,不要辜負諸佛菩薩,回入娑婆救度眾生的恩德,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30-罪滅福生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