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478-虔誠敬慎守禮節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我們學佛要時時,虔誠敬慎守戒規,守禮節端莊儀容,這是我們學佛者,應該要有的態度,我們若入佛殿,佛像殿宇就如淨土,心生尊重即正法。

佛住世的時候,將他所覺悟的道理,與世間人,人人來分享,開闢了一條康莊的大道。只要我們人人,按照這條大道向前前進,必定是從凡夫地一直到,與佛共同的一片淨土。

所以這片的淨土在哪裡?佛像殿宇,有形的是在寺院伽藍;就是說在寺院裡有佛殿,甚至有一片很優美的園地,這都叫做「伽藍」。在這伽藍摩地,我們若能够心生尊重,就如住正法與佛同世。

所以,各位學佛者不要忘記了,我們修行的方向目標,我們的心行於道,自然身行就是在道中,所以我們要如律如儀,形態要小心。

在經文裡面再這麼說--

或裸露身形,輕衣唐揬,在經像前;不淨腳履,踏上殿塔。

這應該是很淺顯,我們既然心生尊重,當然我們就要有禮節。

何況是在佛殿,伽藍聖地,我們一定時時要端莊儀容,穿衣要穿得整齊,不要偏露。倘若「裸露身形,輕衣唐揬」那就沒體統了!所以我們必定要很有規矩,進大殿我們必定衣著整齊,不能祼露,不要沒有穿衣服,穿得不整齊。

又再「輕衣康揬」,就是不整齊的意思。在經像前不只是佛像,連在經書前面,我們就是要讀經,我們也要對經典很恭敬。我們若是請出了經典,放在桌上,我們桌子要先擦乾淨;非常乾淨之後,才能將經書放在桌子上。

我們以前也曾對大家說過,以前的出家人對經典很尊重。除了灑掃案牘,就是桌子,經書放上去時,一定要和桌子平齊,不能隨便拿來就丟著。第一不整齊,第二經書突出桌緣外,就是一半在桌上,一半在桌外,這樣就是不用心、沒有尊敬心。

如果太輕易一本經書拿來,就把它丟著,以前的人這麼說:「護法跟著這些經典,你們若是一本經沒有放好,一半突出在外面,他就要站在哪裡端棒著那本經。」這是從前有這麼,流傳下來的故事。所以我們對經書,就是要很虔誠;請經時要雙手捧好,拿來到桌子上,把這經和桌子,一定要放整齊,不要隨便丟。

所以我們在經像前,必定要非常虔誠敬慎禮敬,我們的規矩一定要守好,不要「不淨腳履,踏上殿塔」,若如此就犯了輕垢罪。你只是你的態度這樣而已,穿衣不整齊,或是腳上穿的鞋是髒的,沾到殿堂上去,污染了殿堂,這樣也是犯了輕垢罪。雖然這個罪很輕,但是也有污染的罪業在。

所以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,日常的感儀規則,這要好好每個人自己守好。我們若能够如此,不就到處都是淨土嗎!不就現在在就是正法嗎!

所以正法若能,常常住於我們內心,每一個地方都是人間菩薩,所以要用心。

再來又說--

或著屧屐,入僧伽藍;涕唾堂房,污佛僧地;乘車策馬,排揬寺舍。凡如是等,於三寶間,所起罪障,無量無邊。

在佛世的時候,他們是赤足,走再遠的路他們也是沒穿鞋。不過佛法傳來中國,中國禮節規矩,就連腳也要穿鞋;假使我們若是穿著那種,靈出腳趾的木屐,這樣不整齊地拖著走,或是有的人,人未到聲音先到,那樣子真的是沒有規矩。

這種「或著屧屐,入僧伽藍」,僧伽藍就是寺院,除了大殿以外,就是所有的範圍。就好像我們精舍,從大馬路進來,一直一直到我們的療房,或是外面的土地菜園或是草坪,一切環境的範圍裡面,都叫做「僧伽藍地」。

在這片土地上面,我們若是拿髒東西,垃圾隨便丟,這都不對,不可以!何況在殿堂裡面,何況在房間裡面,都不能這樣隨地去污染骯髒的東西,或是痰吐等等…都不行。這樣子叫做「污佛僧地」,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都很謹慎。

我們常常都說:「因緣果報。」什麼叫做因緣果報?就想到有一則故事--

在梁武帝的時代,梁武帝他還沒有發跡之前,就是一個平民之前,他有一位朋友,兩個人生活都不富有,都是貧困的生活。但是梁武帝他很用功,他心中抱負大志,有很大的志願,所以他一生的功蹟,所以建立了功勞積效,所以他成為皇帝擁有一片江山,為一國之王。

他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,若是有空的時候就去寺院裡,去僧伽藍摩地。那間寺院也面臨著一條江,很大的江河,這片土地很大,他就漫步,看到寺院的景觀很寧靜,不由自己就會走到江邊去。看到江邊有一位,在幫人拉渡船的人就是牽船伕,他認出了這個人,就是在他還沒有發跡,就是還沒當上皇帝之前,年輕時代的朋友。

每次遠遠看到,想到趕快去叫喚他,問他你是不是這個人,但是起一個心念,開始要走近他,就開始大臣就圍過來了,對他說:「時間到了,趕快要回去皇宮,有國政待辦。」所以已經很多次都是這樣,看到那個人要走過去,都是有這樣的因緣,又把他請回去了。

有一回,好不容易有機會,走到他面前去的時候;這個人看到了,這位帝王已經走到他的面前來了,趕快叩頭:「是不是有冒犯的地方?」他不敢正面看視這位貴為一國之尊的皇帝。這位皇帝趕快把他扶起來,梁武帝就問他:「請問你,你我認識嗎?來,你看看我。」真的抬頭看,縴夫就問:「你不就是…」梁武帝就是:「你認識我吧!當然我也認識你,來,你明天就來找我,我要給你一個職位。」這位縴夫聽了之後感到很歡喜。這個時候大臣又來了:「趕快請皇上快回駕。」就回去了。

約好隔天來與他見面,他要封他的是一個縣的境域,就是現在的縣長。但是隔天這個時候,他照約定旳時間要來見梁武帝,但是這一天,梁武帝就是國事纏身,連續三天無法離開國事的辦理,所以無法來寺院裡。那麼這位感覺到,三天這麼連續前來,為什麼都見不到皇帝?他的心非常頹喪。

看到寺院的住持,這位老方丈走到他的面前,這位船夫趕快向這位方丈敬禮,開口將要請問,這位老和尚老方丈就說:「我知道你要問我,為什麼你怎麼沒有這個因緣,能接受到皇帝對你的冊封。你是不是要問我這件事情呢?」這位船夫回答說:「是啊,我能感覺得出,皇帝是真的很誠意的和我相約。為什麼偏偏平時他每天來,為什麼約我的這三天中,他都無法前來呢?」

這位老方丈就說:「來,我跟你說因緣果報。你知道嗎,在你的過去生中,現在的皇上是一位大施主,他要向伽藍就是僧地修行的地方,他要做一個大施捨;你曾跟他說,你也參加一份。他就幫助你代墊錢,為你的一份。你曾跟他說,你這筆錢要還他,不過你從此開始,再也沒和他見面了。他替你布施出去的那筆錢,用你的名字,但是你郤遲遲沒有還他錢,這就是因緣;所以當他現在同樣要為你冊封,但是你就沒有這個緣接受。跟你說,你永遠都沒有這分緣能接受。」

這個人已經知道了,從此開始,他就回歸回來做他的船夫,來幫人拉船,在渡船頭幫人拉船;他也不敢再妄想,會再遇到皇帝了。

這段故事就是說伽藍地,是多麼神聖的地方,完全是在培養修行者道根的地方,所以它的名字叫做「伽藍地」。可見我們在伽藍地中,我們應該要很珍惜,它的一草一木,周圍的環境,我們要很用心去照顧它,這是一個很寧靜的聖地,培養道根的一個殿堂,所以我們要起恭敬心。

再來說明「乘車策馬,排揬寺會」。什麼叫做「乘車策馬」呢?車子最好不要開到寺院門前。我們可以想像,一片寧靜的聖地,前面若停了很多車,那種寧靜的境界就消失了。所以叢林都是比較,遠離人群的地方,出家人要住的地方就要寧靜,若是寺院很吵鬧,這就不好了。

還有的是「策馬」,有的來到門前,騎馬一路從道路前經過,使得土地上那樣子灰塵飛揚,也行不得。

所以不論是車馬,最好不要這麼熱鬧,在寺院前面進出。若這樣「排揬寺舍」,使得寺舍就不得寧靜,不能乾淨。

凡是這些事情,如是等,於三寶間,就是佛法僧這之間產生了吵鬧,不論是聲音垃圾污穢等等…這全都是在三寶伽藍地裡面。若如此使一個僧伽藍地,無法保持寧靜,以培養人的道心,這樣的罪業就很重了!

所以我們大家要很知福知足,在如此寧靜的聖地中,我們要好好恭敬,如規律儀,好好來疼惜這片土地。所以才說要虔誠慎守戒規,還要再守禮節端莊儀容。

佛像殿宇如淨土,心生尊重即是正法,所以正法在我們心中,只要起一分戒慎尊重的心,這樣的生活,我們的道根才能够堅固。

請大家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478-虔誠敬慎守禮節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