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446-妙法入心 得善法樂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佛陀這樣說:「行我所行道,說我所說法,雖離我千里,如同處一室。」

意思就是我們若能「所行之道,將我教育你們的,照這樣去行,這就是在行經。」讀經不如行經,佛陀所說的道路,我們去實行。

或是佛陀又這麼說:「說我所說法--你若要對大家說話,就聽我說過之後,按照這種說法方式去說法。因為人能弘道、非道弘人,聽了之後你要去說。雖然是離我有千里之遙,若能按照這樣的路走,按照這樣的話說,就如同處一室,就好像和我同處一室一樣;離我不遠,也一樣好像在我的身邊。」

所以我們若能按照,佛所說的道理去行,將佛所說的法加以弘揚,如此佛就在我們心中。我不是常說:「心中有佛,行中有法。」道理就是如此。

所以常常對大家說:「口說好話,就妙法入心;我們能轉煩惱苦,就得善法樂。」各位,我們若常說好話,自然好話就是妙法。

我們若說一些很好的話,我們愈說,我們的心也會很歡喜,煩惱就會一直忘記了;而且聽的人也會很快樂,不好的習氣,也能因為聽了這句話,得以改變。所以這就是「口說好話,妙法入心,轉煩惱苦,得善法樂」。

在二OO五年,那一年我們在台灣呼籲,呼籲全球的慈濟人,大家要馳援紐澳良。那一波在台灣大家很用心,就是在二OO五年十月卅日,那一天在高雄,辦了一場很大的義賣,那是在三民區的體育場。除了辦義賣之外,在場內又設了一個好像野台戲舞台一樣;聽的人就在露天下聽。那一天黃昏時,毛毛雨一直下。

在場內說話的人,就是請台北靜暘,來跟他們講「無子西瓜」的法。因為她的人生曾經這樣走過來,是一位千金小姐,嫁入日本人的家庭裡,婆婆是日本人,所以要教的就是日本人的規矩禮節;偏偏她本身出生在台灣,是人家的千金,所以家裡有僱人,她都不必做。竟然嫁入這樣的家庭,所以她很煩惱。在這樣的家庭不好度日,但是她就是有這樣的因緣,走入慈濟來。

她常常來聽師父說話,因為她本身是老師,所以她的表達能力也很好,聽進去吸收的記憶也很好、她的反應也很好,所以她知道要改別人,要從自己先改起。所以改變她整理家庭的習慣,設法伺候她的先生,設法自己把氣吞下去、忍下來,把溫柔體貼拿出來。

她的故事很精彩,就是那樣露天在講故事。但是雨由小到大,當時她自己就說:「大家會淋濕,是不是等雨小一點,我們再繼續?」有的人就說:「不要,我們要與天地共處。天若下雨我們還是一樣在這裡,我們要和天地和睦相處。所以你繼續說,我們再繼續聽。」大家都撐著雨傘在雨中,聽她說無子西瓜的故事。

你看,說話的人,她就是行我所行道,說我所說法,能口說好話,就是妙法入心。要不然這樣下著雨,她不必喊停,大家就跑光了。竟然她說:「雨這麼大,大家會淋濕,是不是我們等到雨停?」看!沒有人要走,還是要繼續聽下去…。

這就是妙法入心,說到大家聽得正歡喜時,她自己的煩惱也轉了。其實聽的人也聽得很快樂、很歡喜。

所以我們應該學佛所說法,我們不只是聽就好了,聽了之後我們還要說;不只是說而已,要轉自己的心境。我們自己心境的煩惱若不轉,你光是:「如是我聞,如是我說。」這樣也沒用!

她將自己聽進去的話,轉入自己的心境,做到了,這個故事在延伸說出來,那才是真正的妙法。所以聽對了、說對了、做到了,這就是妙法。所以我們前面說「口有四惡業」,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知道--說話既然有四惡,它也能有四善;所以我們說話要很小心。

「福從做中得歡喜」,我們身體要做出來,話要說出來,如此,我們的心也能很歡喜。

當然要做對的事,要說對的話,我們自然會很歡喜,所以這段經文這麼說--

願承是懺悔,口四惡業,所生功德,生生世世,具八音聲。

發願要懺悔,懺悔口的四種惡業,若如此,所生的功德,「生生世世,具八音聲」。

這八種音聲,第一就是「極好音」,這就是佛的音聲。佛陀的聲音很好聽、極好音。

又是「柔軟音」--剛強的眾生聽到佛陀的聲音,很自然他的心也能柔軟。

又「和適音」--音聲很調和,也不會很高,也不會很低,剛剛好。這種和適音即使很近的聽,也不會覺得聲音很大,所以這個音聲很調適。

又是「尊慧音」--這個聲音很和雅,沒有世俗的俗氣,所以令人聽起來就會很尊敬。聽到他的聲音,自然讓人啟發了智慧,能通達,想得開,看得開。這種令人尊重,能讓人接受,煩惱的道理能開啟,這種的智慧音聲。

又是「不女音」--沒有那種嗲嗲娘娘腔,不會,所以雖然很柔和,但是它不女音。

又是「不誤音」--不誤音就是所說的話都沒有失誤,不會說失言、失言。不會,不會說錯話;或是那一句話說得不對,都沒有,所以是不誤音。

還有又是「深遠音」--深遠音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和適,很近的聽,也不會覺得很大聲,遠遠的地方聽,也很清楚,這叫做深遠音。這個道理很深,聽起來也好像很簡單,這麼簡單的道理,但是裡面包含很深的道理,這都叫做「深遠音」。

第八就是「不竭音」,就是無論說了多久都不會口渴。我們看到在演講時,面前就要放一杯茶,說一下就趕快再喝一下,不必了,佛陀在說法、說話,他能都不休息也不口渴,不休息又不會口渴,這實在是不容易。

這是佛的「八音」。

我們若能好好修口業,不要「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」,這四種惡業我們若能轉開,不只是不惡口,我們要慈顏愛語;不只是不兩舌,我們還要和合人家的感情;不只是不綺語,我們所說的話都是真實話,不只不妄言,我們的每一句話就是真實語。我們要好好修轉四惡為四善,自然我們能得到「八音聲」。

除了「八音聲」之外,還有--

得四辯才,常說和合利益之語,其聲清雅一切樂聞。

四辯才--「義無礙辯才,法無礙辯才,辭無礙辯才,樂說無礙辯才。」

我們要說話,也要義理要無礙--說話若沒道理就說不下去了,就是要有道理,所以義無礙辯才。

還要有法,我們要按照道理弘法、無礙;我們才能滔滔不絕,一直說下去,言辭無礙。

還要樂說,還要歡喜去說。好的話真的要多說,真實的法要多弘揚,所以要樂說無礙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說的,就是要時時說四善語,還有四和合語,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有的。

真實、誠樸、柔和,這都是我們應該要有的,和人說話,就是要有這樣的語言方式,要說話一定要真實語,一定要很誠樸,而且要很柔和;勸人要時時勸人和合,這才是我們口的四善法,才能得「四辯才」。

學佛,我們所做的一切,就是要利益眾生,所說的一切也一樣要普利人天。所以我們不要以為,說話只是人在聽而已,不是,說話是「人天、人云、舉頭三寸有神祇」,我們說話都是天龍八部都在聽,你說了好話、壞話,你是真實語,或是說那種對眾生有害,離間人感情的語言,這不是人在聽而已,其實舉頭三寸都有神祇,所以說是普利人天。

所以我們大家,在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,我們除了讓人看得到的,身體的型態以外,是讓人聽得到的聲音,所以我們做事要很謹慎--「諸善應該要奉行,諸惡應該莫做」--惡的絕對不要做;善的語言,我們一定要時時樂說。若是惡的語言,我們一定要及時自我斷除。

說話也是一種習慣,我們若是說話,常常傷到別人的心,儘管你是無意的,但這是習氣,這種無意去傷害人,同樣有因果。

不要以為--「師父說無意的不要緊。」不對,那是對那位被傷害的人,在勸他:「他說的話是無意的,你不要放在心上。」然而,對真正說話去傷害人,傷害人就是傷害人了,同樣會落因果。

不要以為--「反正他說一說,我就去說個對不起、抱歉,這樣就好了。」不是這樣就過去了;你和他雖然,他有誤解或是你有失誤,兩個人說開了,感情和合了,這樣雖然是和好了,但是那個因與果還是存在。

所以說天地俱聞,我們在說話--「不只是你說給我聽就好了。你說給我聽之間,舉頭三寸有神祇!」無論你說了什麼話,綺語、兩舌,我分不清楚,神祇分得很清楚。

各位,說話要很小心,我們一定要說的話,要說四善語--「和合、真實、誠樸、柔和」,以此四語普利人天。有時除了天神聽,還有魑魅魍魎。

總而言之,說話不只是人在聽,我們要把內心,很虔誠的話說出來,能普利人天,所以請大家說話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446-妙法入心 得善法樂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