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6-藉境修心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淨身口意,德本具,那何須外求,我們人人本來難道不是這樣?心若清淨,身口意的這個德本來就有了。
還是每天說要求法、問法、學法,要去哪裡學呢?本來人人本具,只因為無明自障--三明、六通道品。
我們所要學的,其實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;就只是一個無明,無明把我們遮蓋了一切,所以我們現在要再開始重新學起了。
不過唯形命--我們的這個形、壽命短暫,這個習氣也難調伏;我們現在說要又再來修行,重新開始。
但是我們從無始以前,多久以前,已經將這個習氣一層又一層的累積;而煩惱覆敝,又繼續帶來到了我們這一生,又成了這一生的習氣。習氣和煩惱重重疊疊,我們要好好去修。但就是壽命短暫,我們只有幾十年的時間,何況在幾十年的壽命中不知道又多累積了什麼樣的煩惱?
人生難過百,那在這幾十年之前,我們到底在做什麼呢?我們也是和一般的人一樣,懵懵懂懂。縱然發現了佛法,也知道我們應該要向覺悟的道路走,但是我們剩下多少的時間呢?人世間本來就是壽命短暫,加上了我們的那個習氣這麼重。連舍利弗他都說:「眾生剛強難調難伏。」
想想看,我們全都是眾生之一。舍利弗他就說:「人的習氣,是如此剛強,難調難伏。」所以我們要如何來調伏我們自己呢?就是要藉境修心,利行、愛語、同事度;我們要度己就要度人,度人度己要平行。我們若要度人也就要用方法,「愛語、利行、布施」都發自於我們這念心。
所以說起來,這個功夫要如何,將我們的習氣無明煩惱解除?那唯有我們要精進,我們要藉境修心。所以大家要時時用心,日常生活的境界,我們要提高警覺、好好注意,我們才能藉境修心。
那下面這段文字如此說--「因為我們都是自我障礙」。障礙什麼呢?下面再說--「障礙我們障學六度四等煩惱;障礙我們障學四攝法,廣化之煩惱;障學大乘心,四弘誓願之煩惱。」
這些文字,我們都知道。那要「行菩薩道」,無法缺少了「六度」。想要修行,「六度」是為根本,從凡夫的此岸,度過了紛紛擾擾的煩惱,一定要用六種的方法。所以我們要從凡夫地,度到聖人的境域,那缺少不了這個六度。
六度大家都會背--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」,我們都知道了。
那「四等」呢?四等那就是「四無量心」。那四無量心應該大家也都知道--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。
那「四弘誓願」?那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」這些我們都要去學;我們若不去學,我們還是一樣煩惱滿身。因為煩惱無盡誓願斷,是不是呢?眾生無邊誓願度,我們要發心度眾生,就要斷煩惱!各位,平時的煩惱實在是很多。
那又再來「四攝法」。我們若是無這個四攝法,我們就無法真正深入眾生群眾中去。
你既然要六度,你既然也發四弘誓願,那我們必定就要再深入四攝法。
那四攝法大家應該知道,就是--「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」
布施在六度的第一項。布施就是願意付出、付出,行菩薩道就是要願意付出,才能有辦法行菩薩道;你若不願意付出,菩薩道就無法再走下去了。
我們雖然發心修行,我們發這個小心,小乘心,只想要自利,不想要利他,這不是究竟的法。自利的人,用以一般的話來說就是自私。那一般的社會上,自私多辛苦啊!事事和人再計較,日常的生活就是都活在計較中--「計較他人要多一點利益給我;計較自己一點都不肯,讓人佔便宜」,這就是一般世俗社會的人、凡夫人。
這種自私真的很煩惱,令他人煩惱,讓自己也很多的煩惱。這種的煩惱就和人結惡緣,惹人厭,自私的人特別惹人厭。所以我們在社會上,不懂佛法沒關係,我們就不可以自私;自私那就太惹人厭了,那這樣活在人間會很辛苦。
我們現在已經懂得佛法了,我們若懂得佛法,我們要修行。我們要修行那就是要求覺道,覺悟的道理。這覺悟的道理,有--「自覺、覺他」,還要「覺行圓滿」,這樣才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道理。
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名稱為「學佛」,我們要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夠--「自覺、覺他」,也要「覺行圓滿」,這就是我們的目標。若是自覺就能夠自度。
人生苦海茫茫,我們常常有一句話再說:「苦海萬丈波。」這苦海這麼寬,無垠無涯,廣闊無際,如此廣闊的苦海,就是因一個愛欲;這個愛欲製造了很多的無明,所以這些無明把它比喻為那個苦海。
所以我們學佛,就是要如何度過了這個苦海?那是很寬很寬,無涯無際,尤其是千尺浪潮,重重萬丈的波浪。所以說:「愛河千尺浪、苦海萬丈波。」我們到底是要如何乘風破浪,能夠度過了這種無垠無邊際的苦海去呢?那就是需要方法來度。
那方法就是,我們每天所說的「法譬如水」。先將內心的煩惱無明,我們以方法把它洗掉。那這些方法,佛陀就教導我們,第一要去「捨」。
只要能「捨」,就可以捨掉了一切的煩惱。要捨什麼呢?人世間就是有貪欲的念,你不只是要學會不貪,還要學得能捨;不只沒有貪欲,東西一樣就好了,夠用就好了,多餘的我們就將它布施出去。
就如同我們大愛的同仁,跟著我們慈濟人去貴州,同時也去了甘肅。去看到貴州人生活之苦,苦不堪言!那又再到甘肅,看到在甘肅連滴水都難求,一片的廣無邊際的沙漠化,看到每間屋子都是土做的。那個乾旱時要看到土地,有一片的綠地都難了;那種乾,非常的乾。
那裡的人民當然也是很貧困,因為地上雜糧五榖難以播種,難以收穫。所以就會很乾、很貧困。若是貧困,孩子要讀書就很困難了;即使有讀書的機會,求學的路程也是非常遙遠,苦不堪言。
你們是否看到我們大愛台,已經在那裏那樣把它拍攝下來的那個錄影帶,經過了我們大愛台,一次一次的播放。看到那些孩子讀書真的很辛苦,本來沒有學校,我們為他們蓋了一間學校。
孩子讀書什麼都缺,看他們手上以指甲捏著,一公分的鉛筆心,捨不得丟掉;用以指甲捏著很吃力地在簿子上,那樣一字一字地寫。多困難啊!
但是,反觀我們在台灣的孩子,看看我們的孩子,看他們一個鉛筆盒,裡面有多少鉛筆?長長短短都很多。是不是只有一個鉛筆盒?有的人擁有好幾個鉛筆盒,每個鉛筆盒裡中都是有很多鉛筆;每支鉛筆都是削得很尖。又再來連鉛筆也不需要用刀子削,現在僅只要以用一個孔,用那樣把鉛筆插進去削鉛筆機轉一下,那鉛筆就削得尖尖,很便利。這個台灣的孩子何其有福!
所以我們就開始在呼籲,到學校把這個影片給孩子看。看看別人是這樣的辛苦,你們願意拿出來嗎?
那這就是叫做教育,從小時候就要培養這個小孩子他有愛心,培養他們東西有就好了,多餘的就要捨。所以本來,本來我們想要呼籲三千個,現在已經超過了兩倍、三倍,上萬的鉛筆盒,本來是要送到貴州、甘肅,現在呢?已經能夠送去到很多國家。
看,每個人捨一點,很多人把他集合起來,就有無量的物資能夠去幫助、能夠去捨。你看,捨的力量有多大呢!
所以「布施」在六度中就是排第一。現在四攝法一樣,它也是排在第一,所以我們要布施,我們要愛語,我們要利行,我們要同事。
「同事」就是說,你若不先去了解他人,你就不知道到底人生的苦在哪裡?何況我們要做菩薩、要學菩薩。眾生苦難的境界,我們能不能進入呢?唯有我們進入了,我們才能夠瞭解。我們見苦知苦,我們知福就要去造福。所以我們必定要有「四攝法」。
所以這個「四攝法」就是--
「布施、愛語」,我們要如何能夠輔導他人的心境,讓他人的心能夠很安定?不只是生活安定,連心也安定。每天早上都在聽志工菩薩,分享病人的心境--病的時候很恐懼怕死,生離死別苦不堪言。要如何去安撫它的心?也要用「愛語」。如何來利益他人?同時也要「同事度」--「度自己、度別人」。
所以「度己、度人」,也是「利己、利人」,也是「自覺、覺他」,這全都是我們應該要去學的。若是我們有煩惱,這些我們完全都學不到,所以時時都是自我障礙。
所以各位,學佛心要專,時時要多用心,不要障礙我們學「六度、四等」,那一旦障礙著,我們這樣就會充滿煩惱。
所以要滅除煩惱,那要學就要學大乘心,四弘誓願我們也一定要做,四攝法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,不能離開。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6-藉境修心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