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0-佛德遍虛空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我們日常生活中,這個境界就是靜的時候。我想,在這半小時內,大家的心念應該全都是善念,但是離開這個時間之後,恢復日常的生活,對人對事難免。

「這個人,以往我和他結了好緣嗎?」不好的緣,他都不必露出什麼表情,只是我和他相會遇,可能看到這個人就不歡喜了,這也是我們的心念。

隨著境界來時,僅管這個境界沒有動作,不過在我們自己的心,就有所動作了,這叫做起心動念。或是在一天當中,我們做什麼事,或是想到以往,或是心奔馳在未來,不滿現在的環境。

如此,心中一念不歡喜,這種怨心就起了。今天所聽的法,要生善的心就被斷掉了。這都是自己斷掉了,自己的善根善緣,所以這個心我們要好好照顧,而且要修一念善心。若能如此,則能夠破百種惡。

之前不也說過,很多障礙都是在,一念無明的水和欲泥混合起來,所以使我們心中,污泥,髒污的東西愈積愈多,障礙了我們的智慧眼;所以開始很多很多的障礙就生起了,遠離煩惱就很困難了,所以我們要好好照顧這念心。

我們大家學佛或是修善法,無非都是想要脫離苦難的地方。有的人造福也是想要生天,天人當然富貴莊嚴壽命長,這就是天人的福。要生天就一定要修福,若沒有福就無法生天。所以我們不要自己的心自障礙,我們能在人間中看到很多苦難,我們有很多機會去造福。

我們在人間,能體會很多人禍天災,我們有機會警惕,自己的心要好好修行;在人間有很多讓我們接觸,啟發我們的善心,啟發我們這分修善法的念。但是我們若是自我障礙,生天的機會都沒了。何況要「生色界無色界禪定福樂」,這哪有機會呢?

所以既然沒有這些機會,我們還是一樣,在凡夫受盡五趣三途的苦患,這都叫做煩惱。煩惱不斷就是因為我們自障礙。

我們本來人與佛平等,佛陀在世時,他的弟子中神通目犍連,他的神通,心想要越過須彌山的那邊,就能够越過去;能從須彌山的這邊,距離那麼大的懸崖,他能一腳跨過去,這叫做神足通。

他要測量佛陀的德,佛陀的法身有多大多高?所以他運用神通,不斷不斷往四天王天,忉利天,兜率陀天,甚至最高的境界,他要去測量佛陀法身的德。他遍遊天界,但是還是測量不到,佛的法身到底有多大!

所以才說佛德遍虛空盡法界,這就是在顯示,目犍連能這樣,有這種神通,但是還不如佛,你的神通多大,佛德法身就遍及多大。

所以我們修行不是修神通,不過這種神通,其實我們人人都本具,具足在我們的性德,人人的本性德行,性德中本具自在神通。

其實我們現在也一樣有神通,現在的神通都是在一念間。對大家說蘇州;可能你就會想到,在蘇州那個地方的境界,心的精神很快遊走到那裡去。想到那裡的境界,想到那裡的人;身體還在這裡,但是他的神通郤飛騰穏現。人在這裡,現形在這裡,精神在那裡。

雖然我們的心在飛騰隱現,這仍然有障礙,我們若能像目犍連一樣,他悠遊自在,從須彌山這邊的山谷,他能一腳就到那邊去,這就是顯現出神通。但是這是二千多年前,是不是真的如此?我們就不知道了,不過經典裡有這樣的描述。

但是現在我們若要說神通,就用剛才我所說的,不論你人過去在哪裡,只要你現在若想到過去,可能各人的心各人奔散,到各人你們過去曾經有過的。說不定大家的心,已經這樣飛騰隱現了,遊歷十方諸佛海會。

這個地方所說的是,我們若是不受障礙,我們的心會很專心,我們能很自由沒有雜念。所有的心念都不是雜念心,不是過去的雜念,或是未來的妄想,不是的,我們能遍歷十方。

十方諸佛海會,西方有西方極樂世界,東方有東方琉璃世界,每一方都有諸佛世界,諸佛世界都有諸佛海會的時候,諸佛菩薩聚會。我們若是有神通,自然我們能與諸佛平等,起碼我們清淨的本性,能够遊歷十方諸佛海會,去「聽聞正法」。這就是我們,很想修行到這種境界,但是談何容易!

我們還是薄地凡夫,意思就是道道地地的凡夫,連在凡夫中,要如何超越凡夫的心境,我們都還在學;何況是能現出我們性德中,本具自在的神通?我們現在只有雜想妄念,這樣來來去去無法專心;我們還無法跳躍過雜想妄念,能够回歸性德本具自在的神通。所以我們就無法飛騰隱現,遊歷十方諸佛海會,聽聞正法,現在只是很多煩惱在障礙我們。

所以不知道如何修才能證果,過去的過患,過去的錯誤,或是過去的煩惱,我們現在應該要修的是這些。

因為我們有過去的過錯煩惱,所以現在才有這麼多障礙,我們的心神無法專一。所以我常對慈濟人說:「如何才叫做救世?要先救心!人人大家的自心淨化,我們才能去淨化他人;人我的身心淨化,心淨即土淨。」這樣我們的心就清淨無雜念,沒有煩惱的境界來困擾我們。我們若能如此,才能心力會合起來。

所以各位,學佛不是在學離開現在,要去追求很遠的,離我們很遙遠,很長的境界,從我們自己做起就對了。

像《阿含經》中,有一段這樣的經文,在佛世時代,有一位極貧窮的人,真的媭可憐,讓人看了很可憐,很憐憫。但是他在佛法中自己知道,為何這麼貧困?為何如此落魄?他自己了解因果,所以他的心沒有埋怨,修一念清淨行,他很慇憼聽經。

他有福值遇佛陀在世,佛陀每次講經他都會去聽,所以他能修清淨行,就是心無雜念無埋怨,每天都修得心無煩惱,所以他能够持淨戒。雖然很貧困,但是他能修淨戒,他能聽聞佛法,聽經,甚至有了一點點就盡量布施,所以身壞命終生忉利天。

往生後到忉利天,就是最勝妙的善處。最勝妙天的天人也分有等級,最勝妙的地方就有三種勝--

第一色貌勝,就是很端莊,莊嚴。 第二名稱勝,在這個地方很多天人驚動起來,怎會有這麼莊嚴的人來生天。 第三能壽命勝。

所以諸天看到都很歡喜,向帝釋禀告,忽然從娑婆世界,有這樣的人化生來到忉利天,有這三勝具足。

帝釋他就說:「你們要知道這個人的來歷,這個人的來歷,他在人間雖然很貧窮困苦,但是他有很直道的心。因為佛陀怎麼說,他怎麼接受,這種對佛起了無疑,很直道的信心,所以他恭敬三寶,他修清淨行。甚至生起那分布施,無論多少東西他都布施;所以他常常都起身有多餘之物,心常常感到我很富有,我就是富有,我有餘能够幫助人。」帝釋向這些天人解釋這位新生天的人的來歷。

所以說來,我們若能於三寶生淨信「持所受戒不毁犯,當知此人不名貧」,這個人就不算貧了。

「名為智慧壽命人」,他是智慧的人,不是貧人,他的慧命就很長了。

「以敬無上三寶故」,因為他能敬重三寶,「得生天上受勝樂」在天上所受的就是勝,有三勝事,所以很快樂。

「是故應當作斯學」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學,學這樣的人。

所以我們修行布施等等…不是「等我有很多的時候,我要做什麼事幫助人,也要等我有力量時。」若如此,永遠都沒有修行的機會了。

所以修行,要從我們身體自身開始,人人都有本具的性德,人人都有自在神通的本領;只是雜念妄想,分散了我們神通的力量。

所以各位,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,把心照顧好,所以,時時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0-佛德遍虛空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