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0-十八不共法(二)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之前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八不共法(一)》已經說了佛陀有十八種和凡夫、二乘、菩薩不共之法。是如何不共?就是菩薩還有微分的煩惱,尚未突破,還不能與佛同等的十八種不共。

說來十八不共法,也是這麼簡單。第一就是「身無過失」、「口無過失」、「念無過失」,這不就是我們常常說的,我們要身、口、意三業清淨。既然佛陀常常這樣告訴我們,法之中也常常出現,我們要身、口、意三業清淨,我們也是一直很努力。

不過在十八不共法中,佛陀他就有身無過失、口無過失、念無過失。這些我們也是很努力,但是還未與佛一樣,那麼清淨、晶瑩透徹。

所以光是這一點我們就能了解,不共法中就是從這麼簡單開始。何況要能身心清淨無污染,那就要「無異想」了。

我們一心一志,我們要「靜寂清澄、志玄虛漠」,而且「守之不動、億百千劫」。靜寂清澄就是一心,很清淨;志玄虛漠、守之不動就是一志。所以除了心志之外沒有其他的想法,總而言之這就是佛陀堅定的心。所以才說「無不定心」,心就是很堅定而且是深定,不是浮的定,是很深的定。

我們也常聽人說:「我們要發大心、立志願。」有的人說:「有啊!我們也有發心立願。」但是我們發心了,很快碰到困難,我們就又消退了,我們無法真真正正把握於一心一志而不動搖,這實在很難,還能定那麼深!

我們大家也知道打坐、坐禪,但是坐禪是否得到這種真正禪定的工夫?

佛是千分之千完全是深定,甚至「無不知己捨」。他知道他過去的,一切一切都是捨、捨。然而我們不知道人生的苦患,我們就無法捨。

佛陀已經無始以來,透徹了人生的苦,所以一切的道理現前,無不能捨。所以他知道過去的過去,無始以來他就是為道捨身。為了求道捨了很多,無所不捨。這就是之前說過的。

再來「欲無滅」,欲無滅就是度眾生絕對不減退。我們在人群中救渡眾生,絕對不會嫌眾生怎麼還這麼多。看看地藏菩薩,「地獄未空誓不成佛」——他要把地獄的眾生,度盡才要成佛。這個願大不大?他就是不減退。不過成了沒有?也還沒有達成。

但是地藏菩薩,只是守在地獄度眾生,但是芸芸的眾生如此多,眾生不斷造業、不斷墮落。佛陀就是要將所有的眾生都度盡,不只是地獄的眾生。

所以我們常常都說:「地藏菩薩很辛苦,我們若能在地獄外面,抵擋住地獄門,將世間的眾生全都淨化,轉惡為善,如此就不會墮地獄,地藏菩薩就輕鬆多了。」地獄中的一直度化他,不要再增加了,能這樣更好。

所以佛陀他就是「欲無滅」。這個欲,欲就是願,他的願在度盡娑婆世界的眾生,這個願完全不減退。這就是我們眾生,包括菩薩還是無法與佛同等,有那樣的宏願。

再來就是第八,就是「精進無減」。精進無減,既然欲無減,當然就是要精進了。還是要度芸芸眾生,未度者還有很多,當度者還是無量;所以雖然已度,已經發心成菩提,但是他還是一樣,佛還是要度,否則菩薩也會有退心的時候。 

所以佛還是要,跟著這些芸芸眾生、有情,還是不斷要精進,所以這就是佛的身心精進要滿足。

要如何得到精進滿足?要常度一切眾生而不休息。

所以有的人會說:「你做了很多了!」他會說:「沒有!我還有很還沒做。」和這樣的意思一樣,雖然我們看這個人,已經做很多了,該休息了,真是很殷勤的人會回答說:「還沒有,我還有很多事情還沒有做到。」

佛也是一樣的意思,不是說我已經成佛了,成佛我就已經自在了;他雖然自心自在,但是他救度眾生的願還未盡。雖然是無始以來度眾生,教化眾生,但是還有多少眾生尚未受教化,或是教化有緣人尚未度成,所以結了緣還未度的也很多,所以佛陀他一定要精進無減。

所以我們現在常說「四合一」,這四合一不是階層上去,是橫的這樣實行,向普遍來看還很廣。所以佛陀的心境也是如同這樣,所以他一定要精進,才能滿足他救度眾生的願。

第九是「念無減」,佛在三世諸佛的法,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。釋迦牟尼佛於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同樣都是一個願,就是教菩薩法。

在《法華經》當中不是這樣說過嗎?《法華經》就是說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諸佛他都為一乘道而來度眾生。這「一乘道」就是教菩薩法。這是現在的佛,和過去、未來的佛都一樣,他就是以「一切智慧相應滿足」。

什麼叫做:「一切智慧相應滿足?」在《無量義經》當中這樣說: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。」你沒有入群眾中,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,所以佛陀他要不斷入人群中,才能愈不斷成就。

你看,我們的時代不斷變遷;眾生的心境,也隨著時代不斷變化。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,認知絕對不同。過去的時代、生活的生態,和現在的時代,和現在生活的生態,與過去相較就是絕對不同。所以用過去的法,用過去的道理,要來教現在的人,有時候就行不通。我們就要隨著眾生根機的法,去應機逗教,才有辦法度他。

所以我們要知道,「三世諸佛之法」,是「一切智慧相應滿足」。什麼要「相應」?就是心、佛、眾生一定要相應,要度眾生,一定要以智慧不斷地與眾生根機相應,這樣才能滿足佛的願。

所以佛的願不滅,他也覺得還沒有滿足願力,所以他就是不減退,還是不斷向前前進,所以「無有退轉」。

就算是已經發願,但若是覺得:「到這樣我已經很滿足了。」那就會停住了。然而佛陀總是認為度化眾生的願還沒完,因為眾生還未盡度,所以佛一樣念無減退,度眾生的念無法減退。

第十就是「慧無減」,就是說佛俱一切智慧,無邊無際不可盡,故隨智慧所說之法,亦無有盡,是故名為「慧無減」。

在《無量義經》有一句話:「菩薩諸佛,就是為眾生不請之師。」眾生他有什麼煩惱,有什麼苦難,千差萬別,他沒來求,但是諸佛、菩薩總是會以「菩薩心、佛心」,不忍眾生苦;他還要具足智慧,才能隨順環境,隨順眾生的根機。如此雖然是不請,他還是為眾生現身說法。

以種種的方法,方便法、真實法,總是要為眾生身心的歸依處,這就是智慧。運用智慧要使令眾生身心有所歸依,這就是不請之師。

第十一就是「解脫無減」。就是佛遠離一切的執著,具兩種的解脫。

佛已經都無所執著了,若是有所執著,他就和菩薩或是辟支、聲聞或凡夫都一樣了——因為菩薩還有微分煩惱。我一直說:「菩薩還有微分煩惱。」何況我們凡夫是完全,完全受束縛。

但是佛陀,對於小乘的修行者或是菩薩,他也是不斷不斷地解脫;雖然這樣,但是二乘和菩薩也還是還有微分煩惱。但是佛陀已經到了,圓滿的解脫了,所以他的解脫絕對沒有欠缺。但是他還是要向前前進,那就是佛陀已經遠離執著,已經遠離了。

要是又被綁住,那就不得解脫了。所以有兩種解脫,這兩種我們也要很注意: 一者是「有為解脫」——為「無漏智相應」的解脫。

這「有為」就是我們人世間,世間有很多形形色色,很多的苦。那無論是情、仇、愛,在生活中的一切,凡是有所作為的,佛已經都解脫了。只要我們有人為的事,有所作為,人間一切的一切,這些對佛而言,他已經不受束縛,不會被纏住。

我們記得上回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八不共法(一)》還說:「我們人人都有佛性,只是我們受塵所縛。」就是被人間世事,很多很多的事情所縛著。

就像我們現在也常說:「為善、行孝不能等。」大家在善與孝之間,如何取捨呢?有的人很盡心想要孝順父母,但是有很多的事,他應該再去做。但是要如何取捨呢?

我們也有時候,也會聽到有人說:「佛在王宮是一國國王的太子,他也是一國的子民所要依靠的,他怎麼這樣離開了!這是不是不孝?不負責任呢?」也有人會這樣說。但是佛陀他也說:「有大孝、小孝;有大愛、小愛,這就是一個智慧的取捨。」

所以說來,佛陀在「有為法」,他以智慧取捨,所以在「有為」他解脫了。

那麼二者是「無為解脫」,那「無為」就是法。很多的法到底要取捨哪個?是真空?妙有?取空?或是取有?佛陀他不取空也不取有,他是「真空妙有」,所以一切煩惱無不盡,全部都盡了,所以「煩惱淨盡無餘」。完全被沒有一點東西染著,這叫做「解脫無減」。

各位,無論是有為的解脫,無為的解脫;無論是世俗的一切,或是在佛法中是空、是有?這對佛而言,已經無罣礙,他就是「真空妙有」,所以沒有什麼可罣礙。

各位,這就是我們學佛,就是法就如水一樣,我們若心中有法,無論外面有什麼污染,都能保護我們的內心。內心這朵蓮花在污泥中,污泥就是因為有水,蓮花才不受污染。

我們因為有法,所以我們才不受外界聲色,影響了我們。所以大家在法中要好好珍惜,請大家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0-十八不共法(二)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