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67-為善造福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寧靜的境界是多麼地輕安自在啊!寧靜才能提起戒慎虔誠,心如果寧靜自然就會很警惕自己,警覺我們的心,是不是有往外在動念,一旦有了動念是不是自己可以起慚愧的心?這一念可以產生慚愧就是出於戒慎的心,戒慎的心就是要在寧靜的境界。
我們如果能時時保持心的靜寂,自然污染就不會來到我們的心,污染我們的心地。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要修的!
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晝夜熾然 開諸漏門造一切罪》以及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積極開拓慧命》,就是一直告訴大家,我們將之開啟了我們心內的門,讓很多的煩惱進來我們的心。因為我們的心地充滿煩惱,所以就紛擾,紛紛擾擾不能自己,無法守於清淨。
這些煩惱不只是擾亂自己、擾亂賢聖,甚至他會普遍在三界,最可怕的就是會在六道當中輪迴,所以「彌亘六道」。
我們的煩惱,我們的造業行為,就是無孔不入。這個六道就是這樣的輪轉,有時造福就可以上天、做人,這就是要看我們平時造了多少的福?但是所造的福,不過是人天的福業。即使是天堂,福盡了還是一樣要墮落,這就是煩惱不盡!只是能造福,不懂得將心清淨。
慈濟人就有一念心,付出無所求,這就是一道防範的門,預防我們的貪念。有的人造福就是貪福田,然而慈濟人付出就是造福,但是不貪!那就是付出無所求。不只是無所求,還要用感恩心!還要尊重!無私的大愛,這都是防著,預防我們的貪念起,所以,造福不貪著。
這樣在我們普通的人,實在是做不到。唯有人間的菩薩做到了,所以所造的不只是人天福,還更超越!
我們修行,就是要修得這念心能夠超越六道。天還是在六道中,所以即使是為善造福,一般人還是在六道當中,所以叫做「彌亘六道」,等到煩惱門一開,就算你為善,還是在煩惱中。
因為他貪福德,所以在六道當中,都是讓我們做惡的機會,所以「無處可避」。只要你還在六道當中,只要我們的心境如果還沒有超脫,就是在六道,沒有地方可躲避。
那想要往那裡避開呢?現在其實就可以避開。就像剛才所說的,我們慈濟宗門,這麼多的人做慈濟,立志去付出,而且無所求,這樣就可以避開,避開六道!要不然,真的是造福還是在起心動念,還是在求、貪、計較!
所以在《水懺》當中時時都叫我們要懺悔,要以最虔誠的心,虔誠來祈求,祈求我們這念心,絕對是在戒慎虔誠當中。
所以《水懺》這段文字就是「今日致禱」,這個「今日致禱」就是要告訴大家,我們要無時無刻,我們要一直反省過去,反省諸如--我今天所做的是否對不起別人?我是否有擾亂別人的心?我做的是否有私心?有貪念?等等…所以我們每一天都要有這分的反省,有反省我們才能夠產生戒慎。所以反省就是起懺悔的心,這樣我們才能向十方佛、尊法聖眾,起一分慚愧,「皆悉懺悔」的心才能夠生起。否則我們一邊做,一邊業、煩惱一直做,所以請大家要把心照顧好。
起心動念是很快的,就像是佛在世的時候,同樣也有這樣的典故:
就是當時有人發心,為了要修行,所以離家到深山去修行。有七年的時間很虔誠,很精進,在形態上看起來很虔誠,但是在他的內心真的無法寧靜,七年的時間過去了,都毫無一絲體悟,對於佛陀所教育的境界都無法體悟到,還是一直在起心動念啊!
在這段時間,有一群商人出國去貿易,大家賺了很多錢,要回來的路途中,迷路了,他們所帶的糧食有限,所一個一個無法支持,到了最後,那些寶物都還在,但是人都死了。
就是在那個時候,這位修行者在那山林中,出來到外面的時候,看到這麼多的寶物,心中就起了一個貪念:「既然出家修行不得道,不如把這些財務收起來。我能在人群中,享受人群的欲樂!」他的心意決定後,就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、偏僻的地方,他挖地來把這些東西、寶物埋起來,然後準備離開他所在的山林,要回到他的俗家叫他的兄弟來幫忙,將這些寶物移到人群中,想要去做一番的事業,享受世俗的欲樂。
在這之間,佛陀知道了,心裡面對這位修行者感到很可惜。當他開始要修行的時候,是那麼堅定的心,用了七年的時間,竟然在這個時候起了這念貪念。
佛陀很慈悲,不忍這位有心修行的人失去道意,所以佛陀就化成一位比丘尼,身穿袈裟就是出家的形態,但是臉上抹粉、戴耳環,搖搖擺擺地走在路上,與這位比丘相遇了。
這位修行者,看到這位比丘尼很不像樣,他開口喝斥,就罵她:「妳不是已經發心要修行了?既然妳剃除鬚髮,為什麼妳的臉上還抹粉?這樣很不像是一個修行人!」如此的喝斥她。
這位比丘尼就回答他說:「我是不像一個修行的比丘尼,但是你這位比丘,你發心要修行,你的心如果起了一念的貪念,雖然在外形上別人看不到,但是內心和我現在的形態,不是差不多嗎?我的形態是人看得到的,但是你的心態是人看不到的。你身為一位比丘,既然已經發心要修行,然而你的心態這樣難道是符合真的道理嗎?」
這位比丘聽了,受到驚嚇。佛即刻現前出來,就告訴這位比丘:「身為比丘,要謹慎在戒律中,絕對不要放逸你的心。心中放逸的念頭一起,你會造成了多憂、多變故,只要你的心、心念一起,放逸的心,就會讓你造做對於未來會產生很多變故的禍端,都會出現在你的面前。所以不能諍,心不能有諍。」
心的諍就是不淨,自己和心在對話,這個心一方面要修行,另一方面修行既然路不通,那是不是要反俗去享受?這是心靈自諍。所以自己心靈的對話,小小的諍論生起,就會累積很多的惡,這個惡會很大。所以不能夠在自己的心靈當中起諍論,否則一念偏差惡就大了,就像火在燒一片功德林!
佛陀就是這樣說的。
然後佛陀又接著說:「守戒致福歡喜。我們若能夠每天、每天都是守戒,按照你在修行寧靜的外境,也要有寧靜的心境。這種『守戒福致歡喜』,只要你好好守戒,你就有福,每天都是法喜充滿。」
「假使犯戒了,那怕現在你把這些寶物埋藏起來,沒有人知道,但是將來這些寶物拿出去外面享福,你的心還是一樣永遠不安!所以『犯戒有懼心』,你犯戒了之後,懼怕的心永遠存在。所以我們修行,一定要斷除三界的漏、煩惱,不要有欲界的欲心,也不要被外面色塵的境界所誘引。何況內心無形,無色無形,內心的諍論,這都不能夠有。若能夠這樣,我們才能夠永遠得到歡喜或是法喜,所以說『守戒福致歡喜』。」
「我們若是守戒的人,自然所得到的福是輕安自在。雖然外面清苦,但是內心很富有!」
這位比丘看到佛陀現前,親自為他說法,所以就像佛陀慚愧發漏懺悔,就隨著佛陀進入僧團修行。
所以說起來,我們無形的心念,我們要好好調伏。幸虧這位修行人能夠遇到佛陀能體念、悲憫眾生的道心起落不安定,所以佛陀的慈悲即時現前,所以能夠把這位修行者救回來。
各位,現在佛陀在哪裡呢?應該佛陀在大宇宙中的大覺者;也是在我們的小乾坤中,我們的心念、原來的佛的覺悟者。所以,在纏如來,還是潛伏在我們的煩惱中,還是有靈明的明覺。所以我們現在要靠自己,希望我們將內心本具的佛,時時現前為我們警惕。不論是有形的犯錯,或是無形的動念,我們這念原來的覺性,要時時警告我們自己,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67-為善造福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