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31-十慚(三)悔纏 眠纏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一早的氣氛十分寧靜,每天早上當我從大殿旁邊走過去,雖然是很短暫的時間,看到精舍外面周圍的境界,總是感到那分很寧靜輕安自在。可惜時間就是那麼短暫,時間不留予人,人要好好把握時間。
人生幾十年,其實這幾十年的時間並不長,但是我們生生世世的時間、來來回回,也是看在這幾十年的時間當中,我們怎麼做。過去生中我們所做的,也是福、也是禍。
為人付出時,那就是在造福,結好緣,累積了很多很多的好緣,就像是慈濟這個大家庭。所以我常常說感恩,感恩有這麼多人可以有志一同,大家共同為愛付出,而且付出無所求,付出了還說感恩,這也是我們過去生中所結的緣。
但是在造福緣的時候,在人群當中難免也是會有一些意見不合,彼此之間意見違背,就會不高興、不痛快,這隻間就很輕易會造口業,還是同樣會有煩惱。不過在這一生當中,是煩惱比較多呢?或者是歡喜的事情比較多呢?也一樣,過去生中,多少時間造了多少的福,或者是惡的業。
我們有一位委員,同時也是榮譽董事,先生也是慈誠隊,一家都是慈濟人。他們住在台北,公公就是愛來花蓮,所以人生的最後,他就來到花蓮了。聽到他往生了,我就上去看他一下,媳婦就對我說:「師父,公公如果聽到師父的名字來為他祝福,他就非常的歡喜。」我們的常住師父只要來看他,說:「師父關心你,祝福你。」他就很歡喜,所以他在花蓮,八十多歲往生,他覺得很安心,看起來也很安詳。
我就很自然的訊問他們說:「現在打算要怎麼樣呢?想把他送過去大學嗎?」意思是問是否要進行大體捐贈?媳婦就對我說:「應該是會。」因為他的兒子既是榮譽董事,也是委員,也是慈誠隊,現在只等家裡的人大家都來。
我就對老人說:「你很好命耶!你現在要記得,要快去、快回來,我們現在很需要,缺你一個。現在你已經可以去當老師了,師父在此為你祝福,讓你趕快去當老師,能去大學裡。」
看起來女兒、媳婦都有這個意願,女兒就對我說:「連我自己的都已經簽好了。」也是將來要歸屬在我們的大學當中,但願他們能家裡的人都有這種共識,能夠響應大體捐贈給予我們的大學。在那裡,會很有尊嚴,而且,在那裡還有那麼多人在照顧他。
所以感覺起來,人生的最後應該是怎麼樣的歸趣?佛陀說:「觀身不淨。」用這個不淨的身體,去做有益的事情;把這個無用,化成為大用,對生命的奧秘,讓這些年輕人,去探討生命中的奧秘,這多有價值啊!所以,總而言之,應該人生就是這樣。所以無論是八十歲,或者是百歲,總是有一天叫做無常。到了百年,無常的一天還是同樣會到。
但是有的人,卻無法按照生命的規劃。要像這位老人家,他就知道:「我已經這麼多歲了,我回去花蓮好。」也能夠按照他人生的規劃回來,能夠這樣的能有幾個人呢?
所以佛陀說:「人的生命應該要好好把握。」我們要尊重、疼惜生命。生命的價值要好好利用,假使沒有可以利用的價值的時候,就像是在老、病了之後,我們就要心情開闊,看開了,不要身病,心也帶著病,那就苦不堪言。
所以佛陀又說了一個譬喻,他說:「如船主棄破漏之船。」一旦有病了之後,就像一艄船,這艄船的主人,看到這艄船已經破了,無法修理,水一直漏進來,這個時候,船主「毫不顧惜離去。」也就是棄船。既然船已經破了,就要毫不猶豫的捨棄、離開,要不然也是很危險。
他就拿這個譬喻說:「人生九孔漏水。」就像人身有九個孔,自己算算看是不是有九個洞呢?你看我,我看你,我們的臉上有七孔,還有大小便利兩孔,總共有九孔常流不淨物,身體很不淨。
所以我們的身體也如同一艄船,從我們出生開始就不斷地漏,漏出不清淨的東西。所以我們大家應該就像要這艄船的主人,看到我們的身體有破漏的時候,我們就要瀟灑的把這艄船棄掉,好好保護我們的生命。所說的「命」就是「慧命」,慧命我們要常常照顧好。
畢竟這個身體無法久常,但是身是載道器,我們要修行,也需要這個身體;我們要去做好事情,也是需要這個身體;我們要和人結好緣,需要這個身體。所以,健康的時候就要為人群去付出,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,就算是想要去付出也沒有辦法。
所以,平時要自愛,把身體照顧好,照顧好身體去做好事,這樣我們的慧命才能夠成長,不要等到事情做了之後才去後悔。
我們常常在說:「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。」好事沒有做到,我們也很後悔。做了壞事,和人結了惡緣,我們也是會很後悔。所以在十纏當中的第五,就是「悔」。
悔就是恨的意思,很埋怨,覺得:「我怎麼沒有得到?我怎麼沒有做到?」有很多:「為什麼是他?好的事情為什麼都是他得到?為什麼不是我?」或是:「我的努力為什麼無法得到那分目的?」等等…就有這種悔恨的心態。
我們心態很複雜,要能夠解釋得很清楚,還有很多。說起來,這是一種悔忿,就是恨,心裡很不舒服,這就是悔。悔就是得不到,沒有做到等等…他就會有悔恨。
悔就是「所作之過,蒂芥胸臆,不能自安也!」不能安心啊,這種要得但是得不到,所以無法安心。就如同鐵球,球上穿了釘子,用這個球來撞自己,這樣真的是很辛苦。你們有沒有看過有人起乩時,或是七爺、八爺在路上行走的時候,有的插銅針、錘鐵球。
悔就是自己的心裡不安,所以自己招來這些東西。所以我們應該要趕緊放棄那種的怨懟,不然就會一直都有芥蒂在我們的心裡;像刺球一直都在我們的心裡,無法自安,會很辛苦。
所以「人有過不悔,罪來趣身,如水歸海;悔過行善,罪自消滅,如病得汗。」
意思就是說,我們若是有了過錯,應該要懺悔、懺悔,我們若是不肯懺悔,只是悔恨,那就苦不堪言了。我們如果做錯了,懺悔就對了,懺悔即清淨。
但我們如果有過,但是不肯懺悔,只是後悔,這樣會很辛苦。
後悔會有恨,懺悔即清淨,所以我們要時時都有懺悔的心。有過錯,我們要心生懺悔,趕緊改過,有懺悔心的人,才能夠有改過的機會。如果不能夠懺悔,一次又再一次的犯錯,這樣將來罪業累積、累積,將來就還是一樣,我們的身體要去受報。
這一生沒有受到報,來生也還是會受報。所以常說: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這一生所造的業力,因為時間不夠受報應,所以來生就還要繼續受報。因為你過去的帳還沒有算完,是人家欠你?或是你欠別人?還沒有抵銷完。然而因為今天或是這一生的時間不夠長,所以好吧,這個帳明天再繼續算,或者是來生來世繼續算!
所以「罪來趣身,如水歸海。」很多污水都同樣流入海裡。水不會消失,不是滲入地底,就是流入大海。同樣的,所造的業,也如同將我們的業歸入大海一般,沒有受報完,那些業不會消失;所以我們要趕緊悔過,要趕緊行善。
我們要趕緊懺悔,懺會的時候,就是我們在消除過去的業緣,惡緣要趕緊消掉,趕緊改為善緣。壞的事情要趕快去除,要趕緊做好的事情。只要我們能趕緊改過,罪才能消滅。懺悔就像我們感冒了,吃了藥之後,汗流一流,很快就會好了,這就是我們治病的方法。
我們要如何消業?要能夠消業,就是要趕緊改過自新,這就是消業的方法。
註:「懺及過去,悔及將來」,「懺」是對於過去所做的,有知有覺,不逃避、不卸責,面對他,接受他,然後解決他。「悔」是對於未來,遇到同樣的情境,人事物等等…因為有知有覺,所以不再復犯。這也就是「善解」,以善的循環,解除惡的「結」;結解了,就不會有惡緣、惡業、惡報生生世世糾「纏」不休。
人生都說:「對啊!修行要認真,心中如果有污垢,要趕緊去除、消除我們心中的污染,所以我們要趕緊精進。」
但也有些人說:「對啊!我想要精進,但是我很想睡。」看,早上那麼早起來,修行好辛苦。「那麼早,三點多就要起床。是啊!這點我就沒有辦法了。」看,這樣多苦啊!
其實只要你在很快的時間,時間到了,寺院的生活,敲板了,板聲一響,反個身就趕緊起來;趕緊盥洗了之後,馬上上殿來,也是很輕安啊!早上這麼好的環境,天還未亮,周圍寧靜、蟲聲鳥鳴,多美啊!
每天早上我坐在這裡,最注意到的是大地呼吸的聲音,以及蟲叫的聲音,鳥在叫的聲音。要知道,就是因為這麼早起,所以才會有這麼美的境界。
修行很好,但是往往都是一個觀念,「睡」!所以修行的障礙之一就是睡眠。
不只是修行的障礙、讀書的障礙、事業的障礙,家庭…等等,總歸一句,人生的種種障礙都是來自於睡眠。
我們常說:「死,稱作長眠。」永遠睡下了。其實我們每天都有一次的短死,因為每天都要睡覺,每次睡覺就是短死了一次。好在還會醒,才能在這裡和你們說話,我若是長眠了,就無法和你們在這裡說話。
一長眠下去,到後來,這個身體還不是一樣一堆灰,或是一堆骨。所以,真正的人生,就是會吃飯、會做事,這才是真正的人生。要更有價值的人生,就是要去利益他人,這就是有價值的人生。
所以有在動作的時候,才叫做生活,還在世,還活著的時候;我們如果睡著了,就像短死,就像死掉了一般,周圍的環境是怎樣我們都不知道了。
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,不要因為睡眠空過時間。所以「睡眠著」是「人昏懵不醒,常樂睡眠,無所省察也!」佛陀是這麼告訴我們的。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,不要昏昏沈沈地過日子,或是懵懵懂懂地空過時日。
所以我們常常對於人生都要有所覺察,要省察,所以我們不要空過人生,大家要好好珍惜這個身體,讓這個人身對於人生有所覺察,不要紛紛擾擾,空空白白過人生。請大家要好好用心啊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31-十慚(三)悔纏 眠纏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