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83-十地行(九)善慧地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我們這段時間不斷不斷和大家分享,分享了心地發光,叫做「焰慧地」,心地發光照亮我們前面的道路,所以這條道路又平坦又光明,所以我們向前直走,到第八地時,那就是不動地。
我們應該要證明,周圍的境界就是這麼的美,不只是眼睛所看到的境界,我們要身體力行,到了那個境界是對的,我們應該就要守住這分真如。真就是不假、如就是實,所以這個真、不假,毫無虛妄,就是真實的境地,這種心地我們要趕緊守住。這種心地守住了,那就是菩提心地不動。
我們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地行(八)不動地》也說過菩提心地,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,要用卅七助道品加行的方法,來守住我們的心不動,所以「菩提心地不動地」。「真如如一,良能推動不失」,人人都有同樣的真如本性,真如的本性就是已經清淨無污染了。既然清淨無污染,我們就沒有人我是非的分別,就沒有人我是非來擾動我們的心。
所以我們既然守住真如,菩提心既不動,所以我們就要十分明確,精進如一,我們要時時精進如一日。
所以常常對你們說:「我們要恆持剎那。」既然心見真道,那個剎那的道,我們一定要好好守住如一,不再要差分寸。
不也是常常對大家說:「道者路也。」這個道我們既然已經在走,後面我們還要引導人。那個引導的「導」,和道路的「道」之差了一個字,就是「寸」,所以我們若能找到這條道路,往正確的方向走,方寸都不差,我們才能引導他人。
所以這條道路是正確的,我們要行得正,向前行,如此我們的菩提心地不動,就是分寸不差,我們能守住這條道沒有偏差。既然能夠守住方向沒有偏差,我們還要向前前進如一,就是原來的菩提心,分毫不差。
所以我們這分菩提心向前前進,是要做什麼呢?要去推動。人人都有無限的本能、潛能、良能,所以我們應該要推動良能。所以大家學佛就是要學得見這分心地,能夠知道我們不動地的心地,向前前進,就能夠到達第九的「善慧地」。
這個第九的「善慧地」是如此的告訴我們:「既得真如之體,即發妙用,凡所照了,悉是真如。」
這樣大家應該可以瞭解,我們已經得到真如的實體。過去我們只是一直聽啊聽的,到底真如實體是什麼樣?一路第一地從「歡喜地」開始,一路一路一直走過來,已經到達第八第的不動。已經證實了「不動」這個境界,就等於我們得到真如之體,所以我們應該要能發揮妙用。
開始要發揮這分妙用,就是剛才所說的,要精進如一,良能推動,這就是我們的妙用。我們若能夠這樣,讓妙用再回返過來,我們更能和真如體貼。
貼得最真切的這個妙用,我們應該要常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去體會真如妙用,那就是真正清淨的智慧。所以菩薩以無量智,就是菩薩以無量的智慧,我們能去觀察眾生的境界。觀察那些眾生的境界?就是剛才說的是與非,非的我們不要再感染到,若是「是」的境界,我們要更加的認真。所以,所有的一切,無非都是真如,「皆如實知」,我們都要真的瞭解。
「得無礙智慧」,這個智慧,其實眾生和佛都有同樣的智慧,什麼樣的智慧能夠與佛同等無礙?就是無礙的智慧,才能與佛同等。我們眾生的智慧都有一個侷限,知道這件事情,未必知道另外一件事情。但是我們要學習的,就像佛陀的智慧,祂能夠舉一千悟,一件事情普遍她都能夠瞭解,這就是我們要向佛學習的。
要如何能夠到達這個境界?我們要點亮我們的心燈,然而我們的心燈只像是一盞燭光而已,但是佛陀的智慧之光,就好像陽光一般,太陽的陽光一照,遍地都是光明。同樣是光,燭光和太陽的光明就差很多了。所以我們要學佛、追求光明、智慧的光明,就是希望達到佛陀的境界,這種無障礙的智慧。如果能夠這樣,我們才能夠「遍說諸法,普令獲益」。對於佛陀的教法,我們如果都能夠領納,按照佛陀的教法來普遍說法。
我們知道有芸芸苦難眾生,有多少的苦難人啊!在二OO四年的十二月廿六日,在印尼的亞齊發生了大地震,天搖地動,經過了差不多一個鐘頭的時間,海水洶湧波濤,海嘯使十二個受災,這實在是驚世的大災難。
我們有慈濟人的地方,那些委員、慈誠,那些慈濟人馬上湧現出來,到他們的所在地、僑居地,有受災的,那段時間大家都動起來,在受災難的國家,去做膚慰、去陪伴。
在亞齊這個地方,同樣是這群慈濟人,不斷地輪流在那個地方陪伴,為他們作建設。
在斯里蘭卡,同樣也是為他們做建設,也是一群的慈濟人,一段時間就去換,那種接力的愛,在那裡不斷地發揮他們的良能,去推動,總是想著要如何去幫助苦難的眾生。
美國的紐奧良,讓大家都知道「驚世的災難,要有警世的覺悟」,眾生共業,大家要戒慎虔誠。
除了平時不斷去啟發人人的愛心,提醒人人天下有這種災難——驚世的災難,我們要提起覺悟的這分心,所以不斷推動。救災的事情還是不斷!
那個時候,很多很溫馨的故事。舉個例子,有一對老夫妻,這對老夫妻中,先生是義大利人,太太是德國人,這對老夫妻是不同的國家,但是住在同一個地方,就是紐奧良。在那個地方生活,平安的時候也是幸福,但不平安的時候,就受盡了苦難。
這位老先生幼失明,眼睛看不動,兩個人都是老人,七十多歲了。因為他的眼睛看不到,所以懷疑的心也很重,就算聽到有一群人要來幫助他,但是他不相信,他一直就是有一堵防範的心態,所以他一直念:「我一切都沒有了,我什麼都沒有了。」怕別人欺騙他,所以他什麼都不信任。
但是我們的慈濟人還是去告訴他:「我們是真心想要來幫助你的,你放心吧!」但是這個老人雖然聽了,但還是同樣不肯相信,他又說:「我是一個老人,對什麼人都沒有作用,何況我現在一無所有,對你們一點好處也沒有。」他還是同樣懷疑。
不過儘管慈濟人雖然知道這位老先生一直在排斥、一直在懷疑,但是慈濟人知道這對老人確實需要幫助,所以還是用很寬大、很真誠的愛去接近他們。其間已經讓老人有了一分信心,所以我們慈濟人就趕緊拿出一封我對所有的災民慰問的一封信,這位師姊就趕緊在這兩位的面前,讀書我要給他們的這封信。
這對老人聽著、聽著,信還沒有讀完,一半而已,這位老人就伸出手來,把這位正在讀信的師姊的手緊緊握住,非常的激動,就說:「我相信了,我相信了,我非常感動。」這位師姊的手被這位老人如此的熱情,好像見到親人那樣的感情,這樣被握住了,我們自己的人也很感動。
因為有了這分的感動,我們就趕緊跟他說:「除了我們很善意,十分用心要來關懷你,希望你可以接受。你看,這樣不但你可以很平安的離開災區,太太也依然還在你的身邊,你們有伴能在一起。不只是你們有伴可以在一起,互相陪伴,還有全球很多人的愛都同樣在愛著你們。所以你們要永遠珍惜,你們比別人還更有福。」
這就是慈濟人對著這些受了災難,尤其是遠離家鄉,尤其是年紀這麼大的老人,現在的心境我們能體會。所以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,這就是佛菩薩的心地。我們希望人人都能夠平安,人人都能夠幸福,我們我們要去啟發人人的愛心,教富濟貧;或是在濟貧當中,啟發他能付出,這就是天下人人有愛心,人人能造福,天下就平安幸福了。
所以他們不斷在募心,對於苦難人都有分「同體大悲」,希望能體會這些人的悲情、苦難,我們能陪伴他們,我們能膚慰,希望能夠體會他們的心。將心比心想,我們知道他的苦難,他們能瞭解我們真誠的愛,這種同體大悲,生命共同體,這就是佛陀所教育我們的。希望我們可以發揮這分的智慧,打破人與之間的障礙,這就是大智慧。
各位,學佛其實是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我們對人,在我們周圍身邊的,以及很遼闊受苦難的,我們都當作是我們的共同體,那分的愛去付出。所以長情大愛,就是在菩薩的修行中,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83-十地行(九)善慧地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