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56-六行~十行行(五)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我常常說:「修行是一條大直道。」我們若能夠就這這一條大直道,我們的心就不會亂。所以我們今天所說的就是十行行的第五「無癡亂行」。

「癡」,為什麼我們人會癡呢?就是因為凡夫的雜念心太多,有了雜念就是無明亂想就會生起,這都是因為一個癡字。世間本來生活就很簡單,造成人人的心亂情迷,這都是我們太過複雜了,所以才有癡亂。我們學佛就是要離癡亂行,癡迷的心我們要趕緊去除,才能夠讓我們的心趕緊靜下來,才不會亂。

我們若是心一亂的時候,就是心有病了;這種心有病時,不只是擾亂了自己的生活,也擾亂了家庭,也擾亂了社會,所以我們要好好照顧我們自己的心。從我們的觀念、我們的心念等等…時時都要照顧好,這叫做修行。

一般人的人叫做「修養」,很沉著、很安靜,凡事的考慮都很正確,這叫做修養。我們出家人叫做「修行」。修行莫非就是要去除癡亂,我們才能夠成長智慧。我們若是心中有癡、有亂,智慧怎麼樣能夠增長呢?

我們常常都說:「祝福你,福慧雙修。」有多少人需要福啊?更需要的就是智慧。

所以,我們學佛如果想要成長智慧,只有一項簡單的道理,去除癡亂的行為。這樣就能夠成長智慧。

所以說「妙智」是「了達一切法門,雖各不同,悉皆歸於一理而無差誤。」這就是說,我們學佛若是能夠了達智慧,而且盡皆是妙。「妙」就是圓滿,我們若能有圓滿的智慧,自然我們就能了達,了達是了解通達,我們若能夠了解通達,其實佛陀開啟這些法門、這些道路,其實都是很簡單的,一切法門雖是各不相同,其實ˋ同一個門,同一條路。但是眾生根基參差不齊,所以佛陀才要再開啟八萬四千方便法門。

其實古人一句話:「條條大路通長安。」其實佛陀所開的方便法門,八萬四千回歸就是一大圓鏡,就是圓滿究竟的大門。都是一個理。所以常常說:「一理若通,萬理就徹。」所以很多道理回歸起來,其實就只有一個理而已。

所以這就要看我們是不是有圓妙的智慧?我們能否了解佛陀循循善誘我們,所教育我們的種種方法?我們是不是有好好接受,才能對這些道理體會、通達?這就要看我們的心。我們是用很簡單的心來接受教育,或是以癡迷雜亂的心來聽法?我們若是以癡迷雜亂的心來聽,就算有再好的法在我們的面前,還是一樣散失掉去。我們若是能夠用單純的直心來接受法,這一切無不都是妙法。所以,要看我們的心能否與道會合?

以前不是說過:「博聞愛道,道必難會。」我們若說:「我很愛聽,我也很喜歡研究。」這樣一直看書,想著這項也想要研究、那項也想要研究,如此道必難會。因為心念不專、雜亂,所以無法用心,無法用心就無法一心透徹道理,沒有辦法。

所以我們要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」常常對大家說:「發心如初,成佛有餘。」當初發心要修行的那念心,那就是最簡單的心,就是最簡單的那念志。所以我們要守志,守好當時初發心之志,然後依教奉行,這叫做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。這條路就是最寬的路,康莊大路,很簡單、不複雜。

所以我們如果可以這樣,無論眾生的根基有多少種不同,佛陀開啟了多少的法門,我們都是很簡單的來接受。比如佛陀教人念佛,其實就是要讓我們簡單的人,或是不想要用腦的,光是聽一句佛好,念一句佛號,很多的計較都消滅去了。所以,要你念佛的道理,就是要你守心,把心守在一念,這也是「守志奉道」。

最重要的,是要我們的心能和佛的心體會,而不是只要你念佛而已。你若是一邊念佛,一邊又計較,這樣就沒有用了。是在念佛的中間,有很多雜亂的事情,我們能馬上把複雜的事情化而為一,就是一念善。有這念善,口善不言惡;心善不念惡,自然能行善不造惡。所以這個善字,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如此簡單,這樣,所有的道理都是歸於一理,這樣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偏差。觀念不偏差,行為就不會錯誤。我們若是觀念沒有偏差,行為也沒有錯誤,就是離癡亂行。

在佛涅槃之後,那時的佛法在印度還很昌盛。國王投入佛教,擁護佛法,那時候的僧伽也是很用心在修行,所以國王常常以僧為師。當時有一位彌蘭陀王,他很尊敬那先比丘,常常請那先比丘到他的皇宮當中去論到說法。

有一天,國王就問那先比丘:「為善要先做,還是之後再做?」那先比丘就說:「請問國王,我們若是口渴的時候再來掘井?或是平常就先把井掘好,以備口渴的時候可以止渴呢?」國王就說:「當然也是要先把井掘好,口渴的時候隨時有水可以喝。」

再問:「請問我們是等到肚子餓了才去耕田種稻?或是先耕田種稻,把稻榖收起來存放著?」國王說:「當然也是要先去耕田種稻,並且把它儲存起來。這樣肚子餓了就有米可以吃。」是啊,道理應該是這樣。

所以佛陀就這樣說:「人當自念作善,於後作善無益。」意思就是說:「我們一個人,應該常常心念,念念要做善的事情。若是等到有什麼禍端來臨的時候,才想我才趕快來去消災,消災要做些什麼事情?趕緊去造福,我要去捐錢。」這樣來得及嘛?來不及。所以「於後作善無益。」

我們「莫棄大道就邪道。」我們修行最重要的,不要大道之路不走,故意走彎彎曲曲的路,那就不對了。我們要知道:「心正則道正,心邪道則邪。」常常一句話說:「道不能離開方寸。」我們的心要向這條康莊的道路而走。

佛陀時時教育我們,一定要有一個正字,我們有正才能夠離癡亂心,真的這念心很可怕!

在我們的信箱裡,看到一則讓我很感動的新聞。在福鼎慈濟大樓骨科,有一味很年輕的女孩子,她在讀書是一位資優生,不過她的脾氣很傲、很倔將。有一天和她哥哥在吵架的時候,一時衝動,就從她家的三樓跳下來,就這樣送來醫院。那時醫師的診斷結果,生命是已經拯救回來了,但是這位十幾歲的女孩子,很有可能終生癱瘓,因為下半身的骨頭都受傷了。

在那一段時間當中,那些醫生、護士對她也是很照顧。不忍心這個女孩子如此,所以護士就把這個女孩子介紹給我們慈濟人。我們的志工就趕緊去看這個女孩,去和她互動,就這樣結下了這個緣。

一段時間之後,女孩子回去她家了,下半身不能動。我們的志工心心念念這個才十幾歲的女孩子,頭腦很好,讀書就是資優,若讓她一輩子躺在床上,那她這一生要怎麼辦呢?所以就把這個個案拿回來和慈濟醫院的醫師討論,和紀前院長商量這件事情,然後和這間醫院之間,就透過了慈濟志工建立了一條通道、就是聯絡窗口。紀院長就對馬醫師說有這件事情,你要和慈濟人合作,所以當時醫師也有復健科的、有骨科、有神經科的,會同去看她,再幫他復健,還教育她的母親要怎麼幫她復健。

就這樣下來,到她的關節可以彎起來,可以彎一點,雖然不是很靈活,彎的幅度不是很大,不過這表示已經有希望出來了。這個女孩子因為有慈濟人在和她互動,有這麼多的好醫師在關心她,她開心了。

所以劉醫師就問她:「現在這個時候讓妳想,若是回到當時那個時空,妳和妳哥哥吵架的時候,她還會跳樓嗎?」她說:「我現在很怕。時光沒有再倒流的時候了,我現在很怕!」所以這也是就是在治療,一方面也是在作心理治療。尤其是這群慈濟人,醫療志工在關懷這個女孩子,得救了,她的心靈也已經打開了,而且腿也已經開始能夠稍作運動,自己也很努力在做復健,所以未來她站得起來的機會也很有可能。

癡亂就是一時的心,你看一時的心動做起來,造成這個女孩子是不次是會一生癱瘓呢?還好這個女孩子有這麼多的慈濟人、人間菩薩,現在不斷地在陪她復健,以及協助她心靈復健,看到已經有希望了。這就是我們如何來學道?學道就是要調理我們的心,遠離這種癡亂。

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這樣,否則若是有的時候我們的心有點癡亂,若有一點的偏差,那就不堪設想了。學佛很簡單,環境寧靜,但是我們的心也要正,所以說:「博聞愛道,道必難行;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。」所以一念心不要讓它偏差去了!

好吧!請大家要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56-六行~十行行(五)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