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02-四取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每日的生活,每天對境,心不知道是否有停留在那個境界當中?

時間分秒不斷流逝,可能我們的心念,還停留在境界中。我們學佛,本來就要學得對境不生心,何況時間過去,心若還停留在那裡,那真的就是心取著於境。

境界就要看我們大家在生活中,每一分秒中,境界現前,我們要能夠選擇、能夠過濾、能夠排除。我們若是不懂得選擇,無論什麼境界來,我們就會一概都納入我們的心地。所以佛陀教導我們,要有對境不生心的功夫。

心靈取著是很粗重的負擔,所以佛陀要讓我們理得很清楚,不要有煩惱常常壓在我們的心裡,所以就為我們分析,心是緣著外面的境界去取境。

比如說,我們去那個豪華住宅,夏天我們在外面很熱,進去裡面很清涼,裡面的佈置很豪華,什麼東西都是富麗堂皇。那裡面,這個豪華住宅,這種住著境界,我們看到了就會想:「別人為甚麼可以這麼好?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夠擁有像這樣的住的境界?這種環境呢?」這種心就被這個境給纏住了。

然後我們就會想:「我要如何才能和他一樣?」銀行鼓勵人購屋貸款,要去買房子可以借款,就開始想盡辦法去銀行貸款。銀行貸款來買房子夠嗎?不夠!所以又向民間借款。民間借款夠嗎?不夠!地下錢莊再借款!我們倒底有多少力量去還地下錢莊的錢?我們有多少力量還民間的借款?還銀行的借款呢?力量不夠,利息加了再加!等到豪華的住宅終於完成了,我們還沒有搬進去住,就被人逼債。那時候,不只是銀行貸款不夠還,民間借款也已經沒有繳了,何況是地下錢莊的借款,那就會被人逼債了。到最後又是什麼下場?這都是眾生的欲取!

心中有欲,緣著外面的境界,想要去取得不是我們應該有的、不是我們應該得的,想盡辦法去取得,這就叫做「欲取」。有了貪欲多苦啊!所以我們在四生六道,不得解脫。煩惱、無明無不是從欲!尤其是色慾!

「聲、香、味、觸」這些大家都知道。「聽聲」或是「貪著環境」的迷著,所以才會產生這種取著。所以欲取,無不都是在境界中。

再來就是「見取」——「妄計取著五欲之患」。我們都是在理想中、在觀念中、在見解中迷茫。不是在現前的境界,就是用想的而取著,這種「妄計取著」不離開五蘊。

色,色大部分就是之前所說過的,一直到觸這之間的一切都含括在色當中。

註1:因為這段開示在用字上相當的簡略,讓這段看(聽)起來可能有點難懂。意思是:色塵的境界,可以在細分為:「眼睛可以覺知的外型、外色等等(色),耳朵可以聽到的音色(聲),鼻子可以聞到的氣息(香),舌頭可以嚐到的味覺 (味),皮膚可以觸摸或是感受到的感受(觸)。」這五項。這五項合起來就可以稱為「色塵」。雖然,「色,色大部分…」這段也是只用了一個「色」,但是與後面所面所提到的「一直到觸…」這句話中暗指的「色聲香味觸」中的「色」這個名詞所代表的意義並不相同。前者所代表的是「全部的五塵」,後面代表的是「眼睛可以看到的」。

註2: 上人在這段開示,嘗試以把「色聲香味觸」在於「眼耳鼻舌身」所會產生的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進行一個完整的串接、開演,讓我們可以理解「色聲香味觸」在於「眼耳鼻舌身」之上如何演變出了「無明、造業」等等的行為…而這些行為是因為我們在遇到「色塵」之後,有了「感受」,去分別是否我喜歡或不喜歡的「想法」,然後應對這些想而產生的「行為」以及行為後在識中累積了新的無明取著(本篇所要開示的四取——欲取、見取、禁戒取、我語取)。因循這樣的習氣輾轉發展,造就人生當中一切災難的發生。

受是一種感受,感受會引誘我們的方向,感受等於是一種業力的牽引,這是一種感受。有個人感受中覺得這個境界沒有什麼,但是有的人的感受就會很強烈。

在有了感受之後,接下來就會有思想。「想」是對現前的境界,「思」是離開了現前的境界之後,還不斷的用心在蘊作。

有的人,事情過去就過去了,「相」經過了我們的心,應該就要讓他事過境遷。但是有的人,事情已經過了,境還是沒有遷,一樣還是留在我們的心中,在怨、恨、仇,或是情的貪著,這都是心還停在在那個境界當中,就稱為「思」。

在思惟中我們會製造煩惱,所以這個「思」字,就是說在我們的心靈當中,不斷地思惟、不斷地思考。

當然這個「思」字也有好、有壞。我們若是發心立願,我們把這個種子放在心田當中,用心去耕耘,這種思惟就好像是農夫在耕田,粒粒的種子都能夠長成殷實的穀物。但我們若是放壞的念頭在我們的心上,念念皆惡,事事皆錯。所以這個「思」字,看字形就知道是「心上一畝田」的意思。這畝田,看你要往什麼方向耕種?若是這樣努力,接著就會有「蘊」。

註3:這裡的「蘊」所指的是「行蘊」。

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」所以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「行」,行就是在無形中去造作,有思想就會接著造作,一切思惟就含蘊著、蘊藏著在行為當中。因為有蘊藏著,所以思惟就會不斷隨著行為的造作而成長,所以這個「行蘊」是很微細的。

常常在說:「行蘊、行蘊」,我們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以智慧超越生死》中也解釋過行蘊。行蘊是很細微的,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,它不斷地有所變化,它不斷地在進行它的變化。所以,行蘊非常、非常的微細,天地萬物,包括人類也都是一樣,但是我們都沒有去體會。只知道把外面的境界,經由「受色想行識」的過程,統統導入我們的意識當中,所以才會產生了很多的煩惱,又順著煩惱向外造作一些惡業。

註4:補充說明請按連結參考「以智慧超越生死」補充說明

造作惡業的種子接著又埋入我們的第八意識當中。要知道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因為不能自主,所以又被第八意識帶去了。所以才會來生來世輪迴不斷,業報也無窮無盡啊!

所以,我們現在才應該要努力學佛。既然要學佛,就要守戒。守戒也要很清楚,守戒如果不明白守戒的道理,也會變成另外一種取著。所以,第三叫做「戒禁取」!

「戒」,我們本來就應該要好好守戒,但是有時候我們偏差了。看看外道,這些外道同樣也是在修行。看看當初印度有多少的宗教,印度的宗教分成很多種,所以說大約有九十六種的外道,每一種的修行方法不同。

有的人所修的是完全絕食;有的人修行的是水——就是永遠都是生活在水中;有的人所修行的是火——讓火不斷地烤。他們說這樣是修行。印度有很多的苦行僧,因為他們的修行也叫做出家,也有戒要守,就是這樣去取著這種外道戒行。

這在佛陀的時代,佛陀他在印度這樣行腳、求法,希望能夠透徹生命的道理,以大自然的境界,以他的智慧冷靜思考,透徹了人生的真理,所以領導我們來修行。所以我們要以「中道」來修行,不要和世俗人一般的縱慾——放縱了我們的欲,又造了很多的業。

所以我們要修行,要和一切世俗人有不同的生活,我們要能夠戒欲,對於「欲念」我們真的要好好的警戒,警戒我們的心,不要犯了欲念,欲是真正的污染,慧損害我們的慧命。修行雖然不能縱慾,但是也要保身,所以說「身是載道器」。

何況在我們中國,所提倡的是孝道。身體是父母的父精母血所成,我們不能損傷這個父母所給的身體,我們應該要把父母的身體拿出來做利益人群的事情,這才是真正的孝道!所以修行也不能夠損傷身體,所以我們要行於中道,所以我們修行佛法,不要有取著戒的偏見。

所以第三就是「戒禁取」!執著於外道的修行戒法,損害了自己的身體的修行方式,這種是偏差了。

第四是「我語取」。「我語取」是發自於「我見」、「我慢」,以為「我所看到的都是對的!我說得都是對的!你們所說得都不對!」有了這樣的取著也是不對的。

我們要不恥下問,我們要傾聽別人說的法,我們要用心印證。不要別人說了什麼我就聽什麼,然後跟著別人的誘導一直偏差去了,不是這樣!

也不是「我看到的事情都是對的,我說的一切都是對的,你一定要聽我的才是對的!」也不能夠這樣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很宏觀的思想,來接受人人智慧的語言。我們若是吸收了別人智慧的語言,還要用心去思考:「這些有智慧的話,別人做得到的,我們是否也能夠做得到?」我們若是做得到,我們才去告訴別人:「我們可以這樣做。」

所以我們應該知道,凡是我們自己身體力行得到的,我們就能夠帶人去行。我們要「說得到,做得到。」不是「說了很多都做不到。」若是自己做不到,卻又叫別人「非跟著我不可!」這樣也不對!

所以五見——取著五見,尤其是以我慢的心態去說話,這些都不對。

所以,諸位,學佛最重要的,我們要知道欲心向外緣境的這種愛欲,我們要很注意這種「欲取」。

那,接著的「見取」,這種見解,無論是我們在見境的時候,或是境界過後,我們的心是否依然還在取著?事情已經過去了,好壞我們有沒有分辨清楚?好的事情,我們要發心力願的,是否還有放在我們的內心當中?這些我們都應該要好好的思惟。人我是非我們有沒有放棄?我們要很用心,要很謹慎的去過濾。

再來,這種「戒」。在修行當中,佛陀曾經跟我們說:「過午不食」,所以「我過了中午就不吃飯!」這樣對嗎?其實對不對是要看我們的身體。其實佛陀在世的時候修行,就是應量器有足夠,就是吃的東西有充分。在那裡就是在修行,只是在那裡想,聽佛說法,鍛鍊他們的思想,身體沒有什麼勞動到,就算只是日中一食,只要量夠,營養也就足夠。

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這樣呢?不是!現代人的生活方式,現代人的修行方式,如果和當時不同的話,我們就要好好適合現代的生活。這樣才不會因為我們想要守戒,結果反而障礙了我們日常的生活。

說話也是一樣,在言談之間,說出來的話的言詞要如何取捨?要如何去聽?去分辨?才不會產生障礙?

所以大家在修行中,光是取著的層面就已經很大了。請大家對這個層面要用心整理好,不要因為有了一時的貪著,使得我們所有的生活都紊亂了。

所以我們大家的心要清淨,心若靜,才不會被外面的境界迷惑我們的心,生活才不會亂。

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02-四取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