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251-專精破疑網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「智慧能洗滌諸煩惱重垢,譬喻清水能除器物污垢。」

智慧能洗滌 諸煩惱重垢 譬喻清水 能除器物污垢

這是我們人人都能知道,智慧能破除我們很多,煩惱的過失。我們很多的煩惱,都是因為缺少智慧,所以智慧若生,煩惱就滅。所以,我們要去除煩惱,必定要增長智慧,就如出太陽,就表示夜晚過去了,這光與暗是一項對比,有了光,黑暗就消滅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所以,我們希望我們能光明,希望我們一切的事物道理,樣樣都是很清楚,這必定要有光明,才能看出我們周圍環境的境界,所以,智慧是我們修行者,所要追求。

「智慧能洗滌諸煩惱重垢」。很多,層層、層層的垢穢、污濁,無不都是因為無明遮蓋。用智慧來去除無明,自然我們的真如本性,就能夠呈現出來。這就是比喻清水,能洗滌掉一切器物的污垢。

心性本淨 諸染為垢 以智慧水 洗除心垢

我們的心性也是一樣,心性本來是清淨,就如很多東西,未用之前都是很清淨的,但是在使用的過程,難免就有髒污,還有染著垢穢。就如我們在六道輪迴中,一層一層不斷受了環境薰習,所以,愈來垢穢就愈重;習氣愈重,垢穢就愈重,所以必定要用智慧清水,來洗滌它。這就是我們學佛,要求得智慧的良能,往內,我們要往我們的內心自我洗滌。所以,希望我們,能將智慧受用在我們的心。

智慧甚微妙: 謂有智慧 信受正法 身心明利 能修梵行。

昨天我們說「智慧甚微妙」。也就是說,有智慧就是信受正法,我們必定要受用正法;正法在我們的內心,我們來受用。甚至我們若能正法入心,自然身心就能明睿,我們的心能夠很明,我們的身體能夠清淨。心若很明睿的人,自然身,我們能潔身自愛,這樣叫做「身心明利」。

所以修行,我們要修清淨行。不知道幾生幾世,累積下來的習氣,也希望我們這次,今生能受佛法來為我們洗滌,洗滌我們內心的無明,同時也讓我們懂得,潔身自愛,修清淨梵行。所以「智慧甚微妙,諸佛之所得」,這是諸佛所得之法。

智慧甚微妙 諸佛之所得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這段(經文)都還是,舍利弗自己在描述,請佛來解釋,解釋佛陀甚深微妙之法。因為,佛的智慧就是這麼深,「諸佛之所得」,諸佛所得的境界,與釋迦佛所得的境界是一樣的,就是那麼微妙的法。所以,釋迦佛,不斷稱讚過去諸佛的智慧,是甚深微妙。

舍利弗瞭解了,瞭解佛佛道同,釋迦佛與過去諸佛智慧平齊,所瞭解的境界都一樣。諸佛教導眾生方法,與釋迦牟尼在教導眾生的方法也是一樣。

就如一個人,身材多高,體格多大,就要量身訂做。他多大身材的人,就要讓他穿多大件的衣服,小孩子有幼童的衣服,隨著他的年齡增長,就有不同規格的衣服。同樣的道理,佛陀施教要看人人不同的習氣。習氣,輕、重分別,善、惡,輕、重的惡業,也是要適應他們的根機。尤其是惡業累積,習氣難除,這麼剛強的眾生,不是用一種方法就行。

還是諸佛,過去的諸佛、現在的釋迦牟尼佛都是一樣,叫做「佛佛道同」。所以,佛的智慧是甚微妙。「諸佛之所得」,無論是過去的佛、現在的佛,同樣所得到的就是,甚深微妙之法。

現在「無漏諸羅漢,及求涅槃者」。

無漏諸羅漢 及求涅槃者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「無漏諸羅漢」,無漏羅漢就是叫做阿羅漢,也叫做「無學」。無漏就是什麼都具足了,一切的煩惱去除了,叫做「無漏」。若到無漏,那就是無學,不必再學什麼了。

在法華會上,就有學與無學。「有學」就是還有很多法,還沒有聽到,所以還要不斷精進,聽佛所說法。所說的「無漏」,就已經隨佛很長久了,佛所說的法都聽到了。

在佛的僧團中,羅漢修行者,他們以為都已經該修的法,全都修了,所以證果了,這樣叫做「無學」。這叫做羅漢,應該叫做「阿羅漢」,就是「無學」。也就是說,羅漢修行精進的心不放逸。他很精進,佛所說的法,用心精進。這叫做專精,很專而很精。

無漏諸羅漢: 具云阿羅漢 華言無學 謂羅漢修行精進 心不放逸 故名羅漢專精為力

佛陀為這些聲聞、羅漢,開啟適應他們的根機而說法。他們也是很精進,用力、專精,這樣在修行,所以他能證阿羅漢果。「無學」就是「無漏」的意思,所要學的都已經很用心瞭解了。

今皆墮疑網 佛何故說是 其求緣覺者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接著,「今皆墮疑網」。這些無漏諸羅漢,本來大家認為:我都已經差不多學分都修好了,我樣樣都瞭解了。但是,那是小乘的學分完成了,其實,佛陀現在所讚歎的,要將他的內心、他的心法,完全與大家分享,那就是一乘真實之妙法。這叫做大乘法。

這個大乘法,從佛陀的口中說出來之後,這些漏盡羅漢「今皆墮疑網」,大家又再陷入了疑。以為自己信心滿滿,以為自己已經證果了,經過了佛陀再讚歎一乘大法,所以這期間,這些已經證果的羅漢,「今皆墮疑網」。

疑惑交絡 譬如羅網

「疑」就是惑,疑、惑交絡起來,就如羅網一樣。這個網,在空中會網鳥,若在海底會網魚。

鳥在空中飛,逍遙自在,海闊天空。天空之鳥飛得很自在,只要這個網一散開,將鳥整個網過來,這些鳥在小小的空間掙扎,這表示失去了自由。除了失去自由,也即將要失去生命。

那張網,若是在大海,海再怎麼闊,這個羅網這樣網下去。魚,在水中游哉游哉,魚得水是多麼的快樂,卻是,這個網,往海裡這樣一網將之拉起,這些魚就要離水了,掙扎,在網中掙扎,多數光在網裡就命休了,何況活活離水的那分苦。

所以,疑,在我們人,同樣有了疑心,我們的心靈世界,就如在羅網中。我們的心靈世界,受貪、瞋、癡等等這些無明,將我們籠罩,將我門罩住了,所以,我們的心就是在這網中,苦不堪。不只是受今生此世的苦,其實,從前生、無量生中一直掙扎、一直掙扎,如此,這個心靈世界,一直結禍連仇,一直到現在來。未來呢?沒完沒了!這就是我們人生,心靈世界受了這個無明、疑惑,將我們網住了。

從諸佛聞法 斷諸疑網。

說不定我們也曾遇到過去的佛,只是我們沒有精進。說不定我們過去,也與釋迦佛,同學同修過,同樣有遇過不少的佛。釋迦佛他就是專精、精進,供養過百千萬億諸佛,在百千萬億諸佛的道場,那種的精進。我們經過了很多佛,我們就是散漫。

所以,雖然與釋迦佛也有緣,說不定我們生生世世,也受過釋迦佛的教育,只是我們沒有精進。所以羅漢比我們更精進,與佛同世,修佛所說之法,所以他們在與佛同世時,他們已經聞佛法,斷諸疑網,這就是羅漢。

不過,小乘的羅網已經剪破了,不過現在聽到大乘、一乘實相,這個法,他們又再墮落懷疑,自己過去所修的,到底是不是有白修、浪費呢?這就是在那個時候,舍利弗同修的境界的心靈,他替大家說的話。因為諸佛「智慧甚微妙」,諸佛所得之法,是這些無漏諸羅漢,再墮入的疑網,因為無法瞭解諸佛心靈的境界。

所以「其求緣覺者」,又再,在求緣覺的人。除了羅漢,還有這些要求到,大寂滅涅槃的人,此外還有「其求緣覺者」,這些人叫做「獨覺」。

緣覺者 樂獨善寂者 是獨覺義

哪怕是「獨覺」,已經能體會到人世間道理的,這些人,與瞭解天地萬物無常的這些人,同樣還是無法很瞭解。

他們所證四果羅漢,已經證到那個心,那個生滅,大家認為我的心已經無生無滅,感覺已經是證果的這些人,同樣無法瞭解。這是佛陀現在所說的大乘、一乘妙法,現在在場的人無法瞭解,哪怕是求緣覺乘的人,已經取得獨覺、善寂,這些人,出世的人,還是無法理會。

總而言之,佛陀的教學,就是到現在將這些小乘的人,全都收攝過來,指引大家一條最直、而康莊、平坦的道路,那就是佛陀最後的教育。

所以,既然是佛陀最後的教育,我們更要真正用心,用專精的力量,好好來體會,佛陀那分開闊、宇宙萬物的大道理,我們更要再用心接受,不要再被這個羅網,網住了我們的心靈世界,而不得自由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251-專精破疑網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