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132-啟發內心的妙智之光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
諸佛菩薩心靈世界: 是諸大菩薩 莫不皆是法身大士 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之所成就

《無量義經德行品》

這是諸佛菩薩心靈世界,我們大家修行要先了解,只要我們發大心、立大願,五分法身、人人具有,人人要戒、定、慧,這是我們的本分事。

修行若不守戒,什麼叫做修行?既然發心立願,就是要向正覺道,正覺道,這條道路有它的規則,你不按照這個規則,那就是不守於戒法了,你要走入這條路,一定要先守它的戒法,才能走上這條路。

所以戒,就是護,保護我們的慧命,慧命成長。

所以戒、定、慧,定力很重要,智慧才能解脫,我們說過了,日月燈明佛不只一位,還有次復有佛,(亦名)日月燈明,次復有佛,繼續又說有二萬佛,佛佛道同,心靈世界都是同樣,同樣起點上這個道,必定要有戒、定、慧,這都是佛佛道同。

前面說過了,二萬日月燈明佛,最後那一尊佛,同樣也是一國之王,之後出家了,出家修行,他有八個孩子,八位王子,看到他們的父親出家了,修行了也成正等正覺,(他們)感動了、歡喜了,所以也隨順著父親出家了。

其實,這「八子」是要來描述,從「心王」清淨的本性,只是一念無明,只是動一個念而已,生三細,就有八識在外面在造作,希望大家再更用心來了解,八個孩子的名字,都有一個「意」字。

所以我們現在來了解,這八位王子他的名稱,第一個兒子,叫做「有意」:

經文《法華經序品第一》

一名有意 二名善意 三名無量意 四名寶意 五名增意 一名有意者 眼識見色 能別有生死苦 有涅槃樂故

第一個兒子的「有意」,我們了解,眼,這就是代表眼識,凡夫的眼識,緣著外面的境界,看外面的色相,就是起心動念,但是「心王」,這個識開始在緣這個境,那就不是用凡夫的眼識了,因為這八王子是見佛出家,成等正覺,才發心去修行,這就是表示已經眼識,與一般凡夫所見解不同。

常常說「大時代需明大是非」,是非,第一項就是從見解開始,我們若是有覺悟的人,他的眼識,他所見的見解,「能別有生死苦」,他能夠去分別,已經覺悟的人,看到人世間眾生,真的是愚昧,真的是可憐的眾生,不知道人間的無常,在瞬息之間,在我們的周圍,整天只是紛紛擾擾,為了欲、名利、地位。不斷地在貪著,實在可憐,應該要知道人生,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苦啊!

已經覺悟的人,一看到這個世間形象,無不都是見苦,了解如何修道,這就是有覺悟的人。

人間的苦相,都是因為種種的「集」來,要如何去「滅」除這個苦?除開了它的「集」,那就是要用方法去「滅」。

所以要用方法滅(除),就是要知覺,要知道要覺悟,這樣我們才能夠身心在道上,在這條道路不會讓它偏差掉,所以他能夠精進,提起道心能夠精進,所以就有「涅槃樂」的境界,他們離開了紛紛擾擾的煩惱,心入道,自然就輕安自在。

輕安自在就是涅槃,涅槃就是靜寂,靜寂叫做涅槃,我們的心整個靜下來了,真的是這麼清明明朗的環境,所以眼識叫做「有意」;他所看到的世間所有的,所有的相,所看到的東西,所看到的人、事、物理,所以叫做「有」,這些人事物都歸納在道理裡,這叫做「有」,「有意」,這是第一位(王子之名)。

第二名「善意」: 二名善意者 耳識聞聲 善惡分明 善超諸有 善入六塵故

聲聞,聞法,要了解法的內容,所聽的聲音,能夠讓我們無明的心,能夠心開意解,我們要了解法,也要用耳根來聞聲,聞這個聲音,所以修行,耳朵到底是聽什麼話呢?凡夫所聽到的,人家讚歎我們,我們很歡喜;聽到人家批評我們,我們會很生氣;但是已解脫的人,所聽的是非分明,絕對不會去受是非。

人家讚歎我們時,飄飄然欲仙,這個人說好聽的話,我們就跟著他一直走,一念無明起,總是跟著聲音,叫做聲色,使我們的是非不分,是道或是陷阱分不清楚了,所以這條路若是覺悟的人,所聽到的我們會很清楚,該做的,我們要身體力行,不該做的,我們要防止,用戒來防止,我們的心,不可隨著聲音起心動念,法是要安住人心,正法絕對沒有聳動人心,所以應該聞聲,我們要能了解善惡分明,覺悟的人都已經分明了。

所以「善超諸有,善入六塵故」,能夠超越,雖然在六塵中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這六識對著外面的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無不都是耳朵緣這些境界,外面的境界,眼睛看了之後,耳朵所聽到的,我們應該都要很分明,都已經超越了,不會受外面所有的,把我們綑綁住,這就是超越「善超諸有」。

「有」就是煩惱,已經所有的煩惱都超越了,超越了煩惱,還是再入六塵,再入六塵,那就是自覺覺他,要入群眾中去度眾生,我們在修行,就是將這些困擾的事情要撥開,分明的道路向前走,不只是自己走,還要引導人人,走入安全的菩提覺道,這就是叫做「善意」,也就是耳識,比喻為耳識。

三名無量意者 鼻識嗅香 無形無量 無壞無雜故

三名「無量意」,那就是鼻識,鼻嗅香,外面這是什麼味?趕快找看看,從哪裡來?是香、是臭?看到一朵花了,就是從這一朵花,(散發)出來的,各種花的香味不同,到底這朵花的這種香,它的形狀是長得什麼樣呢?那種香到底是哪一項?分析出不同的香味,怎麼這麼臭?臭從哪裡來?找啊!啊,(原來)死老鼠在那裡,為何老鼠死了會臭呢?

不只是老鼠死了會臭,我們人往生之後,這個身體是臭不可聞,所以佛陀告訴我們,「觀身不淨」,所以在味覺,這是無量無形,無形無量,就是這個鼻,我們都是從鼻去聞出來的,覺悟的人不會受到味的誘引,我們已經覺悟了,覺悟的人,他(鼻識嗅香)無形無量。

其實味是無形的東西,它是無量無壞無雜,其實要說那個味是什麼東西?這個東西把它拿出來分析看看,要去哪裡拿呢?老鼠啊?老鼠為什麼會臭?把臭拿起來,臭拿掉,有辦法拿掉嗎?沒有辦法拿,因為「臭」雖然有味,但是無形它也是無量,因為這是很普遍,不管在任何一個地方在多遠,這個東西還是會飄來,我們還是會聞到,在任何一個東西裡都含有味,各種東西都有各種的味道,所以叫做「無量意」。

無量我們人人本具,那既然無形無量,當然就無壞,這個東西,無法讓我們拿來分析,無法讓我們解體等等,所以它無壞也無雜,既然這些都沒有,那我們就很超越,超越就不會受口味,味著來誘引我們。

四名寶意者 舌識了味 資身命 又辯才無礙 宣出世法寶故

第四叫做「寶意」,「寶意」就是舌,舌識,舌嚐味,因為我們要身體能夠健康,那就是要吃,要從口入從舌根去嚐,所以「舌識了味」,去了解什麼東西要在嘴裡,經過我們的口之後,嚼爛、嚼細才吞進去,吞進我們的身體,滋養我們的生命,所以我們的生命若沒有口舌,真的我們的生命,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。

再來又是「辯才無礙」,口不只是吃而已,口、舌它還要說話,凡夫是談是非,若是聖者那就是,「辯才無礙宣出世的法寶」,要如何能出世?要如何能解脫?要如何去除煩惱,這也要經過我們的用心,去了解佛法體悟道理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⊙『潤漬眾生諸有善根,布善種子遍功德田,普令一切發菩提萌,智慧日月方便時節,扶疏增長大乘事業。』《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》

日日精進,時時精進,慎勿放逸。我們要能夠體會佛的本懷,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,要如何讓眾生的煩惱能夠去除,人人可以發現,如來本性就是在我們的心裡。所以不論何時,佛陀就是用大乘法水來「潤漬眾生諸有善根」。

我們過去不是有說過,佛陀就是很期待「未種善根者令種,已種善根者令成熟,善根已成熟者令得解脫」。一直向大家提起這一段文,要讓人人能夠了解,佛陀心所保護的這個大法,無非就是要入眾生的心,所以希望還未聽到佛法的人有因緣機能聽佛法,佛法聽進去之後能夠入心。種子若入心才能夠伸根,種子入心、伸根,希望還可以菩提增長。增長了菩提,我們才能夠開啟智慧,開啟智慧可以去除人我的執著,我們若可以去除人我的執著,我們才能夠解脫。所以希望人人要再去除我相,已經成就一切善根了,我們還要去除人、我的執著,因緣還是要不斷地延續。

所以「眾生無盡,我願無窮」,眾生還未盡之前,哪怕我們的善根成熟,我們還要不斷陪伴,不斷延續這分緣。但是心若有人我執著,還是無法自我解脫,所以我們必定要善根成熟,同時也解脫。佛陀一直就是用大乘法水來潤漬眾生的根機,希望善根能夠更成熟,樹才能真正長大,這樣才可以開花、結果。

若光是樹長大,不開花,沒結果,這個菩提種就沒了,所以必定要「布善種子」。這個善種子就是要從成熟的樹來,菩提根、菩提樹能夠長大,能夠再結籽,所以叫做布善種子,纍纍的種子再生出來,才能夠『遍功德田』,所以「布善種子遍功德田」。

菩提道要讓它鋪得很長、很遠,也是要我們用心,菩提樹要種成很茂密的菩提林也不困難,這都是很簡單的事情,只要我們發一念心,心正、道正,菩提林立,種子成熟,就是遍功德田,就能「普令一切發菩提萌」。

「智慧日月,方便時節」。除了種子落地以外,還要有園丁,人間菩薩農夫要發揮我們的智慧,借重著太陽的緣來成就、月的慈悲來培養,悲智雙運這種方法。「方便時節」,什麼時候要施什麼樣的肥料,什麼時候要灌溉,這都是園丁要了解每一種植物的性,知道什麼時候施肥、灌溉。最重要的就是要除雜草,假如種下去,雜草沒有除,樹就不會長大,因為養分被雜草吸收了,雜草的根、草會掩蓋了種子,剛冒芽的、真正我們種的種子,很快就會沒了。

這不就是像我們修行一樣,我們既發心,播了這個種子之後,我們要趕快下功夫。下了功夫,看到人的時候,本來不歡喜,趕快警惕:我要去除煩惱,我要除掉惡緣,我要趕快轉惡緣為善緣。警惕的心趕快起來,自然消除人與人之間結怨連仇的惡因,我們就馬上消除了。

在心中無明煩惱的雜草,我們即時就將它除掉,這樣,那顆種子的四周圍都開闊起來了,養分、露水都吸收得到,種子就會發芽發得很漂亮,長成小樹。這就是我們要下功夫。

不只是除雜草,還要「扶疏增長」。樹與樹的距離到底要多遠,這棵樹才能夠很茂盛、很大,樹可以移栽,將它移開,這棵會長大、那棵也會長大。就像大家學法當中,大家用功,開始芸芸眾生都需要我們去化度,所以吸收了大乘佛法,各人就可以向有緣人去度化,所以叫做「增長大乘事業」,各人依各人的因緣,都可以去做化度眾生的志業。

這是在《無量義經》裡面,這一段的意義。因為佛陀要講《法華經》之前,他就是以「離言法華」,應該就是將這個精神不斷教育眾生,所以希望眾生善根要趕快增長,還要趕快成熟,還要趕快解脫,離開了人我的執著才能夠走入大乘的道路。

《法華經》接下來的這一段(經)文就說:「時有菩薩名曰妙光,有八百弟子。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」。

我們前面已經有看到,日月燈明佛開始放光,即將要說法的時候,那時候在會中有二十億菩薩,這二十億菩薩中,其中又有一位叫做「妙光」,這位妙光菩薩,他還有八百弟子。可見二十億菩薩,其中這位就有八百位弟子,還有其他的呢?可見在過去日月燈明佛,那時候所化的弟子,那種的道場是多麼莊嚴。

我們若是以這樣來想,感覺不可思議,菩薩這麼多!沒有錯,菩薩有這麼多。光說人間,現在的地球上有幾十億人口,人人若皆有佛性,人人不都全是菩薩嗎?人人不就全都是佛?常不輕菩薩說:我不敢輕視你,因為你將來也會成佛。所以說來,在佛經中就是用尊重——尊重所有的眾生,人人本具佛性;從種善根開始,或者是已種善根的人,或者是善根已成熟的人,前前後後都陸續成就時,每一位都與佛同等。

所以,人人本具佛性,眾生皆與佛平等。大家若都能夠了解這個道理,我們就會對人人起恭敬心,我們就不會執著人、我,彼此之間一直因緣果報。我們若真正想要解脫,必定要先了解。

「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」。終於在那裡入定之後發光現瑞,這段時間已經「時成熟」,所以從三昧起,就是說已經開始開眼看看周圍大家。那時候,在這一大群菩薩中,二十億菩薩中,他看啊,其中看到妙光菩薩。「妙光」的意思,那就是「以根本無分別智證於實相而發生智慧之光,以德立名」。

⊙妙光:妙智之光。謂以根本無分別智證於實相而發生智慧之光。以德立名也。

「以根本無分別智」,無分別,無分別人我相,這種與大地眾生共生息,這種沒有人我的分別,這就是根本智。根本智是人人根本所有的,只要我們真正用心,佛陀的開示我們就能夠悟入,這就是用根本智來接受佛陀的教法,一觸就悟,我們就能夠開悟了。這就是「實相」,實相就是道理,用根本的智慧去證悟宇宙間事物的真理,這就是「以無分別智證於實相」。就要有這種很清淨的智慧,才能夠證悟宇宙萬物實相的道理,「而發生智慧之光」,你若和真理契合,智慧的光明就會發揮出來。

我們有根本智,我們要去體會宇宙萬物的真理,必定要從我們的內心真正的清淨,才有辦法發揮智慧的光明出來,所以「以德立名」,叫做妙光。妙,就是妙智之光,很微妙的智。他是根本智,他是無分別智,人我平等的智,這種智慧才能夠體會宇宙萬物真理實相,如此智慧才能成就。

所以下面再說:「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,教菩薩法,佛所護念」。 文殊菩薩就說,當時日月燈明佛開始出定之後,他看到妙光菩薩,就對機向妙光菩薩說大乘經。所以「因妙光」,那就是有對象,針對一個人來說話,這個人一定就是在這群菩薩中智慧最高。要說的大法就是要根機能夠接受的人,所以我們就能知道,當時那位妙光菩薩是菩薩中的領導者,所以日月燈明佛就是對機,將妙光菩薩為當機者,來承擔領受這個法的人。

這是佛佛道同,佛要說什麼樣的法,就要普被,這個人能夠受大家信任——你若相信,我就相信。眾生過去是這樣,現在也是這樣。

所以,「說大乘經,名妙法蓮華」。是日月燈明佛為妙光菩薩所要說的大乘經,它的名叫做「妙法蓮華」。「妙法蓮華」,它是「教菩薩法」,這個法是「佛所護念」。所以佛法當機要如何領受,是佛陀那麼寶貴、珍重在他的心懷,佛佛道同,多麼寶貴的大乘法,不是隨便人都能聽得進去。

所以妙光,「因妙光」為什麼特別呢?因為「燈明佛表本覺理也」,表示他是本覺的道理。

「妙光表始覺智也,以此理非智不能契入。又此妙光人人本具」。

⊙因妙光:燈明佛表本覺理也,妙光表始覺智也,以此理非智不能契入。又此妙光人人本具。

本覺與始覺,我們人人都有本覺,本覺就是掩藏在我們內心裡。始覺,是開始又有這個因緣學佛,聽法之後開始能夠覺悟,開始覺悟就開始要投入,這叫做始覺。其實,我們若沒有本覺也無法覺悟,所以我們有本覺在,再聽到的時候,開始又啟發我們,這就是本覺與始覺的意思。這是對機與當機。


「以此理非智不能契入」,這個道理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夠契入,這就是「妙光」的意思。人人本具,我們人人都有妙光本具的智慧在。所以希望大家,我們在聽經,你們一定要從內去體會外面,從外面收入內心,好好來「思」,叫做「聞、思、修」。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132-啟發內心的妙智之光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