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的今天-03/09
目錄 |
幸福連結
幸福下載
幸福分享
幸福奉學
1997年 骨骼銀行獲捐贈 花蓮慈院第一例
成立於1988年的花蓮慈院骨骼銀行,這天首次獲得骨骼捐贈,捐贈者是一名職業軍人,因為車禍不幸往生,慈濟醫院感恩捐贈者和家屬的佈施,造福骨科病患。 花蓮慈濟醫院,在啟業後兩年,因應東部地區大量創傷病患,成立了「骨骼銀行」,但當時骨骼來源,多是骨科開刀汰換下來的骨骼。直到1997年,有了第一例「骨骼捐贈」,為骨科病患,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患者,帶來一線曙光。
花蓮慈院骨科醫師 張順忠:我們東部地區有很多這個創傷的病患,因為這些創傷的病患,會有大量骨骼的缺損,需要一些這個異體骨的移植。
許尊閔一年前發生嚴重車禍,緊急的情況之下,幸好遇到器捐者的大捨之愛,得以獲得韌帶,恢復正常行走的功能。
器捐受贈者 許尊閔:如果沒有器官贈那個韌帶給我的話,其實醫生跟我說,可能走路這方面會滿不方便的,然後也沒有辦法正常工作。
人體的骨骼系統,在206塊骨骼組織之下,牽引出人類的一舉一動,然而受傷的骨骼,不但禁錮了人類行動的自由,長期的臥床也會威脅生命的安全,因此區域型以上醫院,大多會設置「骨骼銀行」。
花蓮慈院榮譽院長 陳英和:第一個來源是,一般實施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,他切下來的骨頭 他自己不用了,所以可以捐出來為病人所使用 第二個來源就比較珍貴,那一個是器官捐贈層次的骨骼捐贈。
張建強,23歲的職業軍人,在1997年3月9號,成為慈濟醫院第一例骨骼捐贈者。
花蓮慈院榮譽院長 陳英和:我們醫院是在1997年,上人在呼籲器官捐贈的時候,我們開始有第一例的捐贈者。
受到傳統保留全屍的影響,一般民眾比較沒有辦法接受骨骼捐贈。化無用為大用,不只需要智慧,更需要勇氣,才能成就更多家庭。
器捐者張建強家屬 鄭秋香:其實在當時心裡面,也是非常的掙扎,因為他畢竟是我最親的人。
雖然說,人工關節的出現,可說是二十世紀醫學的重大發明,然而在部分骨骼手術理,科技產品仍然無法替代人體複雜而形狀不一的天然骨骼。
花蓮慈院榮譽院長 陳英和:像這種嚴重骨質缺損的病人,我們可以使用那除此之外,我們所謂的這個骨骼捐贈,也包含很多軟組織,也就是韌帶的部分。
醫師只需要利用其中一小塊的骨頭,就可以幫助病人恢復行動力。為了維持骨骼的品質,醫院都將骨骼儲存在零下七十度的冰箱裡。
花蓮慈院骨科醫師 張順忠:負七十度C的話,這個保存,可以讓這些細胞活性降到最低,可是也不會破壞到骨骼的結構強度,所以對病人來說他有受到幫助,可是這個感染的風險會降到最小。
花蓮慈濟醫學中心,自1997年到2010年,一共有38例骨骼捐贈,最大年紀為56歲、最小則是6歲。平均一位捐贈者的骨骼,可以提供50~70位患者使用。
花蓮慈院榮譽院長 陳英和:這個等級的骨骼銀行,在台灣也大概是我們慈濟體系,才能夠有穩定的運作。
2009年2月花蓮慈院,也正式成立「人體器官保存庫」,將異體器官移植的資源整合。
花蓮慈院骨科醫師 張順忠:不管是骨骼,眼角膜,或著是這個鞏膜,那甚至到這個其他一些臍帶血的這些保存庫,因為要保護這個病人的權益,所以才會有這個人體器官保存庫設置。
獲得韌帶移植的許尊閔,感恩之於,現在每個星期二,店休日,都會到慈濟醫院急診室,當志工回饋。
器捐受贈者 許尊閔:我覺得,我好了時候,有機會有能力可以來醫院幫忙,是很好的事情。
骨骼銀行以愛為利息,無畏的大捨精神,將珍貴的生命寶藏,繼續在另一個身上發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