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上的今天-06/07
目錄 |
幸福連結
幸福下載
幸福分享
幸福奉學
2005年大林慈濟醫院,與嘉義大埔醫療站展開視訊問診,對許多老人家來說既好奇 又開心;原因是大埔原本就因為太過偏遠,找不到醫護人員,慈濟接手醫療站,從內科,外科,婦科,兒科做起,加上視訊醫療,讓大埔醫療站已經成為一間24小時找得到醫生的便利醫院。蔚藍天空,慢活的步調,是忙碌的現代人所嚮往的生活,而這裡就是位於曾文水庫畔的嘉義縣大埔鄉,因為沒有受到汙染,這裡保存了最原始的景象,但也註定寫下人口外移的宿命。
大埔代理鄉長 郭周衛:幾乎啦這邊平均人口都是五六十歲以上,就占絕大多數以上,應該百分之七八十有,因為年輕人收入不好嘛,加上還有一個就是他會重視子女教育問題,所以年輕人沒有在這邊工作的比例就占很高啦。
地處偏僻,不僅年輕人得下山打拼,山下的醫生也沒有人願意上山,所以在85年後,大埔鄉形成有醫療站,卻無醫師看診的窘境,使得大埔多年來都是個無醫鄉,對居民來說,生病得看「時辰」,有病痛時,就只有一個字「忍」,等到忍無可忍,才無奈就醫。
大埔鄉民 林麗貞:像我有一次半夜拉肚子不舒服,我特地還跑到楠西去看急診,路程要四十分鐘到一個鐘頭路程。
小病可以忍,但碰到病情演變快速的疾病時,這時只能靠著山上的消防隊,但因路途遙遠,就算救護人員,想加快動作,從死神手中多爭取些時間,也因山路崎嶇,甚至山區容易起霧,造成救護人員進退兩難。
大埔消防分隊主管 江武聰:因為它路況就是很彎,那你車子在行駛當中,你在做CPR的時候最好的姿勢就是兩腿跨穩嘛,那跨穩才能有那個施力點,那車子在搖晃的時候,在操作其實是很困難的,那有時候在操作操作到醫院的時候,你根本沒辦法下車,因為你的兩隻腳都僵硬了。
多年來,大埔鄉民就只能靠著慈濟人醫會,假日的義診,來解決病痛,而這樣的就醫窘境,在2002年出現曙光,因為大林慈院決定接手大埔醫療站,鄉親的健康開始有了守護者。
大埔鄉民 陳彩秀:那時候我們這裡的人就覺得,要生病真的要等慈濟他們有來義診的時候才能夠生病。
大埔消防分隊主管 江武聰:例如車禍它有大量出血,還是疾病,那很緊急,到達快要休克還是說有一些OHCA(到院前無生命跡象)的情形,都可以先送到醫療站,那醫療站先行做初步的急救措施以後,那處理完以後再讓我們送下山,而且他在運送的過程當中,你持續看他的生命徵象的話,就比較容易掌握突發的狀況,所以說醫療站的成立對我們消防隊來講,其實幫助是很大的。
現在鄉親們,只要來到大埔醫療站,除了有著內、外、婦、兒,四科的看診服務,每個星期還有中醫師與物理治療師,提供治療,同時還有專科視訊看診,透過科技,讓鄉親看病不再需要翻山越嶺,甚至提供白天門診,夜間急診服務,成為大埔鄉中,唯一一間全年無休的「便利醫院」。
採訪撰稿:吳玉芬 攝影剪輯:林鑫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