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眸來時路20150613-海外菩提 - 美國總會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19世紀末期時,移民者搭船到美國的第一印象就是紐約港前自由女神像,這座雕像成了美­國夢的一個象徵。而當美國夢與慈濟菩提種子相遇,又會有何變化? 一位企業家如何願意放下事業,發心追隨證嚴上人? 如何從外在的名相,蓄鬍到剃鬍? 捨去執念反璞歸真? 一位不會說英文、眼睛幾乎看不到、不會開車的阿嬤,能在美國生活? 她不只活得精采,還帶領知識精英份子—矽谷電腦工程師, 一步一步走入慈濟愛的世界!慈濟人的制服藍天白雲事實上是從美國開始的,最初卻不是藍­天白雲,那又是甚麼呢?


回眸來時路-20150613–海外菩提 – 美國總會

(主持人賴睿伶) 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;大家好,我是賴睿伶,美國從獨立到19世紀末期,廣大的土地都無人居住開墾,對於許多的有心人來說,只要願意憑自己的奮鬥努力,就可開墾自己的一方天地。

在早期,搭船來到這裡的移民者,對於美國的第一印象,就是在紐約港前的自由女神像,而這雕像,也成為美國夢的一個象徵;在這廣漠的大地上,當美國夢,和慈濟的菩提種子相遇時,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?而早期的志工,又是如何在這廣大的土地裡,用心的開墾呢?

(2013.05.14慈濟美國總會榮獲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的歷史畫面。) Tzuchi意為慈悲,就是慈悲關懷。

(旁白) 2013年5月14日,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,獲得美國第21屆,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,這個獎項一年僅一位得獎者,慈濟人藍天白雲的身影,備受主流尊重。

回顧美國的慈濟種子,開始於1982年,旅美的黃思遠、李靜念伉儷,從世界日報得知慈濟濟貧訊息,返臺拜見上人,返美後開始推展慈濟志業。

(1991.10.27美國,海外第一所靜思堂) 1985年獲加州州政府核准註冊,慈濟海外第一個據點,在美國加州成立,然而菩提種子,又是如何撒播到美國總會美國各州的呢?

主持人:今天節目很高興,我們邀請到慈濟的全球志工,總督導,也是慈濟美國總會的前執行長,黃思賢師兄和我們一起來,話說從前。思賢師兄您好!(黃正義,法號思賢,委員號1282,1989年加入慈濟,慈濟全球總督導)

思賢師兄:睿伶妳好,各位觀眾大家好!

主持人:首先我們來看的這一張照片,非常的珍貴,照片上的您啊!我們看到這個時間是在,1990年拍的(是的),那個時候您幾歲?

思賢師兄:43歲。

主持人:43歲, 上人親自幫您好像是?

思賢師兄:別了慈濟的Logo,在 上人的書房裡面,那是應該我加入慈濟大概,一年以後。

主持人:可是我們看到照片上,師兄您那時候還有鬍子。

思賢師兄:是啊!其實我第一次,見 上人的時候是沒有鬍子,這一張有鬍子是,後來又留起來,我為什麼第一張照片沒有鬍子,是我哥哥往生了,我回來奔喪,那麼4月1 日出殯,4月3日就見 上人了。那麼這一張應該是後來呢?我又把它留回來了,所以我第一次呢?見 上人是沒有鬍子,但是上面還是捲的,頭髮是捲的。

主持人:提到了第一次,我知道那個時候,您其實是一個,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了,那個時候第一次來到精舍,看到師父們的生活,您當時心裡的感想是什麼?

靜思精舍 樸素生活 印象深刻

思賢師兄:對!其實,第一次就是4月3日民國78年,我其實已經,看過很多別的道場了,大雄寶殿啊!然後金碧輝煌,到了花蓮怎麼這麼小?而且呢好像很簡陋,現在應該講樸素、很簡樸,然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看到常住師父他們呢,就是用做手工藝種田來生活,我覺得非常感動。

主持人:其實提到了慈濟因緣,就和這一張照片,非常有關係了,因為照片裡的一個人物,我們看到了蔡慈璽師姊(是的),聽說她就是,接起這一份因緣的人,怎麼說呢?

思賢師兄:慈璽師姊呢她在洛杉磯,我記起來就是,有一次我們一起吃飯,朋友介紹一起吃飯,她很認真慈濟委員就是巴不得,大家都進來做慈濟啊!所以她就拿小冊子給我,宣傳單介紹證嚴法師多麼偉大! 上人是怎樣,我就說我從臺灣來,我怎麼都不知道,有這麼一位偉大的師父出家人?所以我就跟她聊起來,大概就是緣份開始了,所以蔡師姊就等於是,介紹慈濟,接引我,幫我安排回臺灣的時候,就見 上人(1989年4月3日,第一次拜見上人)。

主持人:其實不論是認識慈濟,或認識 上人,師兄一做起事來就勇猛精進,就像是這一張照片的見證,我們看到照片裡,1989年的12月,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因緣?

五天皈依 發願行遍海外

(1989年12月9日美國分會靜思堂佛像開光典禮。) 思賢師兄:其實見到 上人,五天以後皈依師父,那麼就發願,因為 上人從來不出臺灣,所以那時候我就糊里糊塗,發願說,我做你的腳,幫您全球跑,因為小時候就喜歡坐飛機,不過講一句笑話,現在假如知道這麼累,我就不敢亂發願。

那個時候就是說,一定要有一個家,在海外做慈濟一定要有個家,所以也是發了一個小願說, 上人我在第一年,一定買一個會所,送給 上人,所以這個地方(美國慈濟第一個會所,南加州阿罕伯拉市),在阿罕伯拉市就是洛杉磯,回去就找啊!正好因緣成熟,就找到這一個地方,正好一千號南加菲爾大道。

那個地方是,華人,臺灣啊,中國,華人群居的一個地方,然後有醫院診所,那麼正好是一千號, 上人看了就很喜歡,這千手觀音前面正好兩棵,那個椰子樹, 上人就說那就是伽藍菩薩、韋馱菩薩,護法,這是第一個會所。

主持人:可我們看到這個照片,它的外觀好像不一樣,是不是在後來它又做了轉型?

思賢師兄:對!第一間海外會所, 上人賜一個匾就是靜思堂,我相信那也是海外第一個, 上人所賜的第一個匾額,我們就掛在這一千號,加菲爾大道上面,後來人多了不敷使用,後來大概是1993年,我趕快又去找,找別的就是第二個靜思堂,蒙洛維亞市,我們就搬到那邊去,本來這個地方呢,要把它裡面要打掉,看是做聯絡處還是什麼, 上人說,陳物不毀,後來就醫療志業,因為那時候我的願,就是說臺灣有什麼,我們也要有什麼,當然規模是比較小一點。所以慈善做了,接下來就是醫療,所以也想做醫療中心,後來就 上人祝福,就成立義診中心。

改為義診中心 有效使用空間

所以妳看,還好沒有打掉,因為這個會所以前就是,保險公司的醫診,這個醫療中心,所以一間一間診間正好在這裡,所以這個後來就變成,第一間海外的義診中心。

主持人: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?(沒錯!)

藍天白雲 從何而來

(旁白) 有人稱他們是藍天使,有的稱他們是慈濟人,這件藍天白雲的制服,就是從1991年的美國開始的。

美國慈濟志工李靜誼:一開始我們是藍的牛仔褲,可是總是還是不夠整齊,那個褲子一拍照,藍、淺藍、灰藍、深藍,我們就換成說白褲藍上衣。

(旁白) 現在藍天白雲飛越地平線,在地球村裡的苦難深處,時時為受困者拔苦予樂。

主持人:我們看到現在這一張照片,師徒之間,不過一樣師兄,您還是留有鬍子,這是什麼時候拍的?

思賢師兄:什麼時候大概記不得了,應該是加入慈濟三四年之後吧!看到這張照片就想到,有一次 上人看看我,你覺得留鬍子好看嗎?我說 上人你覺得不好嗎? 上人就跟我開玩笑說,好像那個哈珊,我說 上人那要刮鬍子嗎?他就說你最好剃掉吧!這個是第一次被 上人刮鬍子,所以後來我就趕快把它剃掉了。

奉師命刮鬍子 也幫別人刮

那麼剛我講了,這個其實都是一種假相,那麼其實後來刮了鬍子以後, 上人看到我,對嘛!這樣才好看莊嚴,所以我就去跟第二個師兄,第三個師兄我就幫他們刮鬍子,後來在慈濟就有一個,不成文的規定,就是說,這個剃除這個鬍鬚。

主持人:不過更顯年輕(當然),其實我們常常可以感受到, 上人對於弟子的那一份關愛、關心,而且特別是在美國,因為這是海外的第一個據點,當時要成立,美國分會的時候, 上人有沒有給您,什麼樣的叮嚀、囑咐呢?

自力更生 就地取材

思賢師兄:對!我還記得那時候,我是搞企業的,所以我說 上人,我把慈濟帶到美國去,把它企業化。 上人說不行啦!企業化就是賺錢,要志業化,而且他就送我八個字。心裡想 上人要送東西,不是錢就是人,結果八個字而已,就是自力更生,就地取材。我心裡在想說,哪有這種師父,什麼都沒有只有送八個字。

送八個字, 上人意思也就是說,要我們自力更生的意思是說,你就在當地,穩紮穩打,而且我們慈濟不是開分店、開分公司,有因緣有人發心,那麼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情,就好像一步一腳印。

象有五隻腳 以鼻觀情勢

就 上人我還記得那時候,就用大象啊,象有四隻腳嘛,但是他說有五隻腳,原來就是鼻子,就是先去探路,現在想起來當然也就是因緣,等於是說一步一腳印,知道這個時節因緣怎麼做,所以我就印象非常的深刻,跟著上人的指示,就是從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,反正跟著本會走。

主持人:像剛才那八個字的原則,您現在也是全球志工總督導,也去了好多國家,您看是不是這也是放諸在慈濟的家庭裡面,或是慈濟的志業裡面都這麼做?

取之當地 用之當地

思賢師兄:當然,這個其實假如以 上人,最近講《無量義經》、《法華經》來講,這八個字其實就是時節因緣,我們一定要觀當地的這個,人文社會背景法律等等,所以自力更生就地,就地取材。就像 上人常常對海外弟子說,腳踩人家的地,頭頂人家的天,我們在那邊應該要懂得回饋。

這個就天地之間,有人,用什麼樣的心情去,就是這八個字,這八個字就是說,有因緣要多做,沒因緣你就是要稍微,懂得讓,所以這八個字自力更生,尤其是自力更生,這在佛教來講就是,完全是心,不要靠別人,心外不求,就是由自己開始。

主持人:現在畫面上看到的,是在1994年的時候,那個時候,好像我們要開始來,拓展志業的發展。

思賢師兄:這張照片應該是,在阿嬤,矽谷阿嬤,在北加州那個時候,請了明光法師,大家一起在聚會,在宣講慈濟,我89年加入慈濟,五年以後我就全心想做慈濟,所以我就跟 上人說, 上人我退休好不好? 上人當然你自己決定,那個時候我就十六個字,「見好即收,全身而退,上人祝福,菩薩保佑」,我就把生意就結束了。

結束了就開時全時間的,就是到處,以開家庭茶會的方式,或是租地方來開茶會的方式,茶會,因為我們等於是,要有一個地方,那些師兄師姊來邀請客人,我們用這個各種的慈濟的資料,分這個小冊子或是怎樣,來介紹 上人,介紹慈濟。

這一張照片讓我想起來,我94年就退休了,我那個時候就是開始全心,就是百分之百做慈濟的志工了。

主持人:可是因為,那時候美國社會,都不認識慈濟,很困難吧!聽說你們還有一個,小團隊,一起來推動,有一個祕密代號。

組菁英團隊 推動志業

思賢師兄:祕密代號就是黃埔一期,這個黃埔一期這些的,當年早期的這個師兄師姊,就是最早跟我一起,其實我剛加入的時候,蔡師姊就是他的乾媽乾爹,都是年紀很大,還有她兒子啊!所以老弱婦孺,所以後來當然我就是用比較,組織化,那麼打這個組織戰一樣,那慢慢…,社會這個有愛心的人進來。

三機宣講慈濟 幻燈機 錄音機 傳真機

黃埔一期我們出去了,我說一定要三機作業,那個時候就是三機作業,我們一定是一定要幻燈機,所以我們才能夠用幻燈機,讓人家看到影像,第二就是這個錄音機,所有演講都要錄下來,那麼在講什麼大家印,然後再去配給這個全國,第三個就是傳真機,很多事情你趕快傳真,或者從臺灣,有什麼訊息就傳回來,所以那個時候就三機作業,幫助我們宣講慈濟。

主持人:聽說那時候你們都是在機場,師兄師姊家,不斷不斷的穿梭,那時候是怎麼樣來做的?

思賢師兄:譬如說到紐約,機場到會場,機場會場,然後他們有說,自由女神或者是什麼帝國大廈,我說有啊!我帶你們去看,就是遠遠的看,自由女神在那裡,帝國大廈在那裡,那麼機場會場,有時候就是半夜進去,半夜出來,根本長什麼樣子也不知道,所以我們那時候開玩笑才說,原來這個叫做夙夜匪懈,因為要打天下打江山,而且一天一個城市,一天一個城市,就是這樣子全美國這樣跑。

主持人:真的非常的克難,而且要分秒把握(對),當然除了人少,要克服人的問題,經費也會是一個問題,我們看到很多的活動,像現在照片上裡的這個樣子,你是最起碼,要有一個場地的布置、茶點、點心,這些經費要從哪裡來。

志工出錢出力 沒有行政費用 思賢師兄:那個時候都是大家自己出,所有志工,所以我們那時候講慈濟,其實大家都很讚歎,因為我們說,我們沒有行政費用,因為那時候也沒有請職工,都是志工,志工的話,飛機票錢、吃的、住的都是自己出,那麼點心、茶什麼,都是當地的師兄師姊,包括他們自己去租場地,現在想起來當時很辛苦,不過也很甘甜,就是說,當你付出之後,那麼有成果,所以看到這個照片我就想到,那個時候藍天白雲,然後大家比手語做得好歡喜。

(旁白) 美國北加州矽谷是科技重鎮,谷歌、蘋果、臉書、微軟等等,本部都在這裡,高科技人的理性思惟,卻在這裡有不同的發展。

她是林王秀琴,人稱矽谷阿嬤,67歲認識慈濟,輾轉由臺灣將大愛的種子,帶到美國矽谷,和北加州許多她口中的兒孫,結下了濃厚的情誼,矽谷阿嬤和科技人,看似有知識年齡的隔閡,阿嬤卻可以帶領工程師,走入人文思考行善助人的行動,阿嬤是如何做到的呢?

主持人:慈濟美國分會的發展,在南加州有蔡慈璽和黃思賢,在北加州則是有矽谷阿嬤,節目繼續我們就邀請到,來自北加州的曹惟宗師兄(曹迪中,法號惟宗,委員號SA4251,1992年加入慈濟,美國總會前執行長),來和我們分享,他心目中的矽谷阿嬤,惟宗師兄您好!

惟宗師兄:主持人,全球觀眾大家好!

主持人:師兄,我們一起來看這一份,非常珍貴的文件(是),因為文件裡面就寫到,我是在民國76年回臺打佛七,隨師行,皈依師父,對慈濟全盤瞭解之後,發願生生世世跟隨師父,一心一志要在美國做慈濟。阿嬤這個願力很大啊!您可不可以談談,您當初是怎麼樣跟阿嬤認識的?

惟宗師兄:我當時是在1992年,我媽媽從臺灣來美國探親,媽媽以前在臺灣就認識阿嬤,雖然不熟不過也有認識,她知道阿嬤在矽谷在聖荷西,然後做一個義賣,然後就請我跟我家師姊,做一些東西去賣,然後我們就做了一百個壽司,送到慈濟義賣的場地。

初見慈濟人 親和好印象

然後第一次把壽司帶過去,在第一個時間碰到慈濟人,在那個場地迎接我們,拿我們東西過去的時候,非常的客氣、非常的謙卑、非常的熱情,第一手第一次的接觸,感受非常不一樣,這怎麼樣有這樣的團體,這樣的人,這樣麼的謙卑,這麼樣的有親和力,所以對慈濟留下很好的印象,也因為這個原因認識了阿嬤。

主持人:所以阿嬤那份親切感,是第一印象,不過在這個文件裡面,還點出了一個阿嬤的特色,她就是問了,您參與志工的時數?阿嬤的回答是我每天做慈濟,而且從不計算什麼都做。

時時刻刻 分分秒秒做慈濟

惟宗師兄:的確阿嬤是什麼都做,基本上她是日日夜夜、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在做慈濟。

主持人:所以她是完全的全心投入的?

惟宗師兄:對,她24小時的。

主持人:我們再看到這一張照片,也是好珍貴,因為看到阿嬤,好像在跟一個肢體殘障,不方便的朋友,不過在跟他互動 (是),不過就我所瞭解,這個好像是一個療養院嗎?聽說您也去過這個地方?

惟宗師兄:是!這療養院(波特蘭療養院)我也去過,認識阿嬤認識慈濟不久之後,他們很熱情的邀請,我參加慈濟活動,這個療養院是我第一次去,參加慈濟的活動,我去的場所,那是一個禮拜六的下午,剛過去的時候,我們是約下午三點鐘集合,我早到了一點,這療養院的服務品質,稍微差一點,門一打開就聞到裡面,病房的異味就會傳出來,因為對這樣的狀況不瞭解,就想離開,正在猶豫不決的時候,剛好有兩個慈濟師姊,很從容的開門就走進去。

主持人:非常自然的。

惟宗師兄:剛好有人來我心裡就比較,不會忐忑不安,就跟著她們走進去,也幸好當時我沒有離開,有離開的話我大概沒有機會,能夠接觸到,這麼好的慈濟大家庭。

主持人:在這個療養院裡,聽說阿嬤給你上了,非常寶貴的一課。

惟宗師兄:阿嬤她看她是,年紀很大,然後個子不高,眼睛看不見,有弱視,不會開車,在美國這個環境,又是一個講英文的環境,所以主客觀環境條件,對阿嬤而言都不具足(是),那麼那一份做慈濟的心,勇猛精進的心沒有打折扣,對我這一個在美國讀書,然後在那邊就業成長的人,覺得是不可思議!

行前叮嚀 用心關懷老人

阿嬤我們剛進去的時候,因為這個環境是陌生的,療養院探訪我是第一次,這個場地也第一次去,有點惶恐不瞭解,但是阿嬤她會一個先召集大家,對新到來的志工,她有一個所謂現在的行前叮嚀,簡單的介紹一下,每一個病房是什麼樣的狀況,要怎麼樣的對他們互動,所以讓我心就定下來了。

主持人:結束之後,聽說還會給你們愛的陪伴。

惟宗師兄:是,結束之後她還會大家聚在一起,所謂的圓緣,請問大家說你在病房,探訪病人的時候,有碰到什麼樣不瞭解的地方,病人當時的情況怎麼樣?有沒有什麼反應,做什麼額外的幫忙,需不需要?所以大家聚在一起互相討論,又再一次的,凝聚大家的愛心,這一份力量。

主持人:但是我們看到照片上,感覺她跟這個患者的互動,好親切,可是師兄您又提到,阿嬤是不會英文的(對),那她怎麼互動呢?

用微笑 與肢體語言溝通

惟宗師兄:阿嬤互動,雖然她不會英文,一點點的,幾個單字而已,但是她用了世界語言,世界語言就是微笑,就是我們慈濟的面霜,除此之外她常常會很親切的,很溫柔的用她的手,去輕輕的握病人的手,輕輕的搭他的肩膀,這樣的肢體的,輕柔的接觸,感動很多病人,這時候,不需要日文,不需要英文,不需要任何語言,只需要這份親切的接觸,那就是最美麗的語言。

主持人:知道其實您跟阿嬤互動這麼久,阿嬤對你也很用心(是),她不只是培養,她還培訓你(的確是),讓你成為慈濟的師兄(是) ,可不可以談談,您跟她互動之間。

惟宗師兄:阿嬤她真的像阿媽一樣,然後那個時候,阿嬤她就用她一種老人家,老人家就是噓寒問暖,然後讓我感到很親切。

充分授權信賴 予人信心

另外一個,因為我,陪伴阿嬤做很多慈濟,在北加州的志業推展,她對我是完全的信任,完全的授權,即使阿嬤沒有讀過什麼MBA、EMBA,是她瞭解,授權的重要性,對一個跟她一起做事的人,她對於,是充分的相信,這種相信感授權的感覺,讓我提高很大的自信心,然後也感到很受到,阿嬤很多的尊重。所以在我輔佐阿嬤,推動志業的時候,也能夠做得很順暢,我們彼此之間默契十足。

主持人:透過師兄的分享,可以感受到,許多的高科技人才或者是民眾,都受到了阿嬤那一份的溫暖,愛的感召,成為了慈濟人,也讓我們北加州的志業,可以就地生根發展,而阿嬤的這種精神,其實也是慈濟,在美國發展的一個縮影,各點都是由一而生無量,乃至於現在全美有九大合心,共同來成就美國這一塊,大良福田。

今天非常感恩,惟宗師兄您的分享,感恩!

惟宗師兄:感恩主持人!

主持人:回眸來時路我們下周見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回眸來時路20150613-海外菩提 - 美國總會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