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眸來時路20150321-菩提種子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合抱之樹,始於毫芒! 一顆種子,在陽光、空氣、水的合和因緣,及時間和空間的成就下,才有機會形成一片森林­!慈濟走過近五十年的歲月,菩提種子從花蓮開始播下,爾後因為道親達宏法師的護持,率­領旗下弟子勤耕耘,讓慈濟菩提開始在台中播種。 父母是孩子的模,從小看父母做慈善訪視的王壽榮,除了爸媽是台東的第一顆慈濟種子,自­己也因工作的關係來到了嘉義,做第一位農夫,用心耕耘雲嘉福田!從阿嬤開始,菩薩家庭­,四代做慈濟! 慈濟菩提林是如何在全省開枝、散葉的呢?歡迎準時收看『回眸來時路』!


回眸來時路-20150321 –菩提種子 (主持人賴睿伶) 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;大家好,我是賴睿伶,合抱之樹,始於毫芒,一顆種子在如各方陽光、空氣、水的合和因緣下,才有可能長成一棵樹,而又在時間和空間的成就下,有機會形成一片森林。 慈濟志業在經歷了近50年之後,已經在全球90個國家地區,留下了慈濟人愛的足跡,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回顧歷史,見證慈濟的菩提林,如何從臺灣的花蓮種下種子,而後在全省,乃至於全世界開枝散葉。 (旁白) 這裡是非洲國家辛巴威,來自臺灣的慈濟志工朱金財,親自示範學佛行儀,透過《人間菩提》的影片,和英文字幕,海外志工直接聆聽,證嚴上人開示,認識慈濟世界,和發生在全球各地無數個,真善美的故事。 像這樣的營隊,在亞洲、美洲、歐洲、大洋洲每年舉辦,由慈濟基金會統籌,交由各地志工自主辦理,截至2014年底,全球90個國家地區,已經看見慈濟人的身影,全球慈濟委員和慈誠人數,將近九萬人,投入志工活動,參加營隊,接受培訓,參與發放賑災等等,這些是目前全球慈濟種子,散播的幾種方式。 然而在1970年代,沒有視訊會議,交通尚且不便的時期,慈濟的菩提種子,又是以哪些方式,從花蓮向臺灣傳播的呢? 主持人:今天的節目,將要帶大家回顧慈濟,如何走出花蓮,在全省各地發展起來?首先我們就來從臺中開始,因為這裡很特別,慈濟志業的落地生根,跟一位法師有關,今天我們就邀請到,委員編號263號,來自臺中的林麗華師姊(80歲,委員編號263號,26歲皈依達宏法師,臺中分會早期種子),和我們回顧這段特殊的因緣,歡迎麗華師姊。 麗華師姊:主持人您好,全球慈濟人大家好。 主持人:我們非常感恩您的到來,先來看這一張照片,照片裡面有一位穿旗袍的女士,好美喔!是您本人? 麗華師姊:是本人。 主持人:這大概是什麼時候?拍的時候? 麗華師姊:很俗。 主持人:不會不會,什麼時候拍的還有印象嗎? 麗華師姊:那一年是宏師父25歲,我26歲,十月皈依的師父。 主持人:所以您的皈依師父,是隔壁的這一位達宏師父? 麗華師姊:對,達宏法師。 主持人:不是 上人? 麗華師姊: 上人以後才知道。 主持人:像是我們看到這一張照片,這是法師跟師媽,也就是 上人的俗家母親,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?又是怎麼樣的認識?您可不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?

妙香林精舍 結道親法緣

麗華師姊:這個過程就是說,宏師父那時離開(佛教)會館的時候,住在妙香林,妙香林是在豐原的社口,那中間就是我們的師公 導師,他都住在那邊,住在那邊,我們 上人如果回來豐原,他都會去看師公,在那個地方大家碰面認識,經過一段時間,宏師父才說,不然我們去花蓮。 主持人:所以去花蓮就成為一個關鍵了? 麗華師姊:對,在花蓮的時候,就是我們有四個人去,和大甲一個師父,彥師父還有我、宏師父四個人去,在那個時候剛好要發放,在之前都要準備一些東西,準備一些東西就是說,他的衣服,都是舊衣服,要整理過。 我就是有參與到那段期間,我說貧戶還要再把衣服給他?就要看,扣子掉了要縫,衣服線鬆脫了,也要縫,還要分大的小的,就這樣分,分好就要整理好,就綁一綁成綑,明天發放,這就是哪一戶哪一戶的,都要看照片,大人小孩,都差不多幾歲、多大,什麼樣的衣服,都要分類。 主持人:做得很細節。 麗華師姊:對,很細節,那時候我們去,是只有一個大殿,四間房間,要辦公,很小間要辦公,也要睡,那時候是很克難的。 回來之後,我們就跟宏師父說,好,我們開始來收,從那個時候我們才發動,之前說起我還要做不做的,知道很好但是不敢去跟人家收,怕被人家罵。 主持人:就是聽說自己的師父跟你說,我們要來做慈善 (對),當法師這樣跟你講的時候,你心裡面會不會覺得奇怪,為什麼我們不自己做呢?要跟著 上人做呢?當時你的心裡的想法呢?

入世修行 濟貧行善

麗華師姊:我們那個的想法就是說,這個修行人,做這個是社會的工作,跟大眾籌錢濟貧,這是社會人在做的,為什麼他要做這個?他怎麼不好好的修行。 這個不是只有我自己的想法,因為很多當事者也這樣說,他說修行人做這個要做什麼,我們不用去管他。但是我覺得說我去看了之後,回來覺得做這個工作很有意義,濟貧的工作我做得很歡喜,因為我很同情辛苦人,回來就開始載宏師父,都摩托車到處跟人家收,四處跟大家收都被人罵,當時沒有慈濟,沒聽過。 主持人:說到這個摩托車,我們就看到一張照片,真的是很難得的一張照片,師姊您是騎著摩托車。 麗華師姊:騎摩托車,載宏師父,宏師父不是,他不會騎摩托車,他一個人要做事情比較不方便,我在家人要做什麼比較方便,他一定都要叫我,出入都請我載他,那段時間,我小孩都比較小,但是我也都要撥出時間,撥出時間騎車載,家裡的工作先做好,就趕快載師父,出來趕快買東西,還是說要做救濟的工作,都要去處理。 主持人:所以這是載著師父,要去收善款,是嗎?

為募善心 不畏風雨

麗華師姊:對,收善款,收善款他有時候遇到颱風,遇到下雨天,遇到大熱天,很熱,很熱,也是這樣出去,那時候宏師父他,他身體比較虛弱,如果天氣熱的話也不太受得了,天氣冷,他被我擋著,風比較吹不到他,如果天氣熱都會拿雨傘,如果拿雨傘,我要騎摩托車都騎不快,都要慢慢的騎,怕被風吹掉。 主持人:要慢慢來,早期要收善款其實很不容易,不過聽您這樣分享,所以剛開始,我們臺中要開始做慈濟,就是從達宏法師他的信徒會眾,一點一滴、一點一滴,慢慢做出來的。 麗華師姊:慢慢出來。

法師相會 道親關懷

(證嚴上人與達宏法師對話的歷史畫面) 上人:你什麼時候要去花蓮? 達宏法師:還不知道。 上人:早安,也要稍微曬一些太陽。 達宏法師:有,每天都出來曬。 主持人:所以師姊剛開始和達宏法師,一起做慈濟,收善款,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?

募心不受 流言蜚語影響

麗華師姊:如果去收功德費,對師父,人比較客氣,對我們是比較不客氣,「你是吃飽太閒嗎?你自己的工作不做,你做別人的工作,你不會去工作嗎?你自己賺錢啊!」都這樣回我,不然就說救濟又沒人看到,在那麼遠的地方,錢被人拿去花掉你也不知道,這樣跟我說。 我說不可能,我師兄就跟我說,叫我不要做了:「人家把我們說成這樣,而且這陣子被人倒會錢,還以為我們收這些錢自己用。」 我說:「要說讓人去說,我還是要做。」這是師父,我對師父的,你如果說社會人士做的,我就可能不會做,師父我很信任他,我一定要做,師父做這個工作我很喜歡。 主持人:就是因為有達宏法師,還有我們早期這些師兄師姊們,才可以讓我們慈濟的種子,在臺中,在地生根。 提到了這個人慢慢的多了起來,我們看到一張很難得的照片,就是這一張照片,對,我們一剛開始知道, 上人曾經說過,臺中的開始,就是兩三,五個人(對),哪五個人師姊幫我們介紹一下? 麗華師姊:貴玉,麗華和綉蘭。 主持人:還加上兩位法師。 麗華師姊:剛開始只有這三個人。 主持人:兩個,兩位法師,加上了三位的師姊。 麗華師姊:看個案,都一輛計程車。 主持人:人少事多,還是要做慈濟,慢慢的菩提林就有了,就像這一張照片,人有比較多了。 麗華師姊:這時候,這張人就比較多了,這時候裡面就美蘭有進來了。 主持人:有看到美蘭。 麗華師姊:美蘭,美蘭的師兄(是),王萬發也進來了,還有二三個男眾,都已經加入了,女眾都我們三個,還有雲蘭。 主持人:是,雲蘭,張雲蘭師姊。 麗華師姊:阿玉,貴玉,這都已經在了。 主持人:我有看到您,師姊您在畫面的左邊,第二位就是您。 麗華師姊:對,第二位,那個後面的男眾開車。 (旁白) 慈濟各地菩提種子的傳播,除了道親如達宏法師的護持,也有像人際關係的延展,從這張泛黃的舊照片中,見證了慈濟種子從花蓮到臺北,正中間的靜慈師姊,是花蓮第一組組長,人稱花蓮超大姊,右邊算來第五位,則是臺北超大靜銘師姊,他們或許是道友,或許是朋友,原本就認識,而後認同慈濟景仰 上人,於是一個傳一個,讓愛綿延從花蓮到臺北。 而除了朋友之間的人際傳播,慈濟種子的開枝散葉,家庭成員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。 主持人:歡迎回到回眸來時路,慈濟的發展,還有另外一種方式,就是家人間的互相扶持,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了,嘉義的第一顆種子,王壽榮師兄(濟諄 61歲,委員編號609號,1979年開始做慈濟,嘉義第一顆種子),來和我們分享,他的家庭如何一生無量。歡迎壽榮師兄,師兄,感恩您! 壽榮師兄:主持人好!全球觀眾大家好! 主持人:感恩啊!提到您的家庭,真的是慈濟家庭,特別是影響最大的第一位,我們看這一張照片,在照片裡面有一個人很重要,幫我們介紹一下,是哪一位? 壽榮師兄:在右手邊的她就是我的媽媽,在臺東的靜觀師姊,媽媽。 主持人:她就是我們臺東的第一棵種子(是),幫我們說說看,那個時候她是什麼樣的因緣,來走入慈濟的?

聞法因緣 法喜充滿

壽榮師兄:我媽媽跟 上人是非常的有緣,我們都知道 上人在民國五十年,第二次離家,他離家的地點,方向是到臺東,媽媽那時候就跟 上人就認識了,因為離家以後,他跟修道法師,有到臺東蓮社,修道法師,有在臺東佛教蓮社弘法,有一天修道法師身體不舒服,就由 上人那時候還未出家,上場,媽媽也在那個地方在聽,當她聽到 上人在分享,她非常高興非常驚訝, 上人後來因為種種因緣,離開臺東輾轉往北到了花蓮,在民國五十五年,創立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,這段時間媽媽其實跟 上人是,沒有連絡的。 主持人:像斷了音訊一樣。

勸募本啟發 臺東種子

壽榮師兄:是…,沒有連絡的,就是這一個因緣非常殊勝,在民國六十年、六十一年的,交接的那段日子,有一次,我們的李時師姑,她到臺東,因為工作的關係,跟爸爸媽媽都有熟,所以爸爸媽媽要他們,到家裡來用餐,媽媽當時就看到李時師姑,在桌子上放了一本,慈濟的勸募本,媽媽就問她,很好奇的問她,這是什麼?裡面怎麼有登入,五元、十元、二十元、三十元,李時師姑就把這一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過程,因緣,告訴媽媽,媽媽當時非常高興,也非常景仰,有這麼一位偉大的師父,所以當下表明她要參加,所以很快的媽媽就在家裡,收到一本 上人寄來的勸募本,當時媽媽說我只是想當會員,沒有想到勸募。

日行一善 開啟募款之路

壽榮師兄:既然有了勸募本,媽媽也想說我去勸募,她雖然是一個老師,常常跟學生講話,她每天上班,就帶著這一本勸募本,上班、下班,上班、下班,因為當時大家不曉得「慈濟」,不曉得 上人,所以很難去說。 所以有一天媽媽想說一定要說,所以她就去找她最熟識的校長,說,我們常教孩子要日行一善,我們是不是,老師大人,也來學童子軍的日行一善,我們每人每天出一塊錢,來幫助窮人,幫助有病沒錢醫的人,當下校長就說,好啊!媽媽當時受了這一份鼓舞,就很快的在整個學校裡面去,邀約,很快的全校的老師都參加了。 主持人:我們來看下一張照片,照片裡這個人跟您長得好像,是您嗎? 壽榮師兄:這不是我,這是我的爸爸。 主持人:爸爸,所以後來是,爸爸也開始做慈濟了。 壽榮師兄:爸爸後來開始做慈濟,剛開始爸爸是看著媽媽在做了,說,你們到底在做些什麼?就是有一回他看到很多的師姑,參與訪視,看到一些師姑,在做的事情,覺得是說我們教育工作者常常在說,可是真正做的有做到這樣嗎?所以當下爸爸就逐漸地,慢慢的對 上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,對慈濟有一個新的認識,後來就幫媽媽來陪伴 上人,去做訪視的工作,後來很自然而然的,在這樣的薰陶之下,爸爸也正式開始做慈濟人,加入了慈濟。 主持人:爸媽一起做慈濟,而且他們還有一個,很重要的身分,他們都是教育工作者,我知道一位是老師,一位是校長,他們在學校的時候,他們也會帶動,大家的善心善行,他們是怎麼的帶動的方法? 壽榮師兄:爸爸那時候,跟媽媽那時候,因為 上人如果到臺東訪視,需要一些交通工具,我聽我媽媽說過,如果比較近的,有時候他們是走路去訪視,比較遠的,當時我們家也沒有車,那時候,都靠機車,爸爸就會找他的同事,來幫忙用機車載著 上人,去做訪視工作,所以一路這樣過來,爸爸是在豐田國小當校長,媽媽是在復興國小當老師,後來陸陸續續的就在,透過這樣的關係,老師跟校長的關係,在總共有七位老師,分別在各個不同的學校,開始做慈濟。 主持人:帶動出了更多的老師一起投入,當然爸爸媽媽做是不夠的,你也要投入才行,我們來看接下來這一張照片,師兄您好年輕,站在 上人身後的是您嗎? 壽榮師兄:對,這是我。 主持人:大概幾歲的時候? 壽榮師兄:那時候是34歲。 主持人:我們看這張照片,感覺 上人跟您好像在關心,是災民嗎?可不可以幫我們說明一下,這照片裡的情形。

嚴格把關 悲心不足

壽榮師兄:這是一個訪視的個案,其實這一個個案,是在受災之前的就已經,就是韋恩颱風之前,就已經是慈濟長期照顧的家庭,利用去勘災的過程的空檔,我們去做複查,去關懷的動作, 上人他對整個鄉親,他都是以一份同理心,我在這個訪視過程當中,我充分的有學習到, 上人那一份愛,讓我很震撼。 就是當天我們在整個東石鄉,分成好幾個組,在整個受災區,分好幾個組,訪視過後有一個空檔,我們這一組跟 上人先回到,那個集合點, 上人就有問過我說,今天一整天看下來,我的看法如何, 上人問我,我就把我的想法,告訴我們敬愛的 上人說,我們這些個案,我們該如何去處理。 當時 上人,就輕輕告訴我一句話,讓我永遠銘記在心他說,你給的標準備很低,簡單的說就是說,你看案很嚴格,當時我還說出了,一大堆的理由說,我為什麼要這麼做,後來我深深覺得,原來 上人是要我們透過,這樣的工作去藉事練心,培養我們那一份,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心,如何站在苦難人的角度,來處理事情,不是站在自己做事的角度,來看待這個事情。 主持人:在慈濟這條路上,您是一開始就要做,雲嘉的負責人嗎?因為這也是一個承擔的開始。

承襲父母 師傳經驗

壽榮師兄:我在民國六十八年,因為工作的關係,調到嘉義來電信公司上班,當時雲嘉沒有慈濟人,我們敬愛的 上人,真的讓我非常感恩,他把這個耕耘福田的機會,給了我,他說,你既然在臺東,看到爸爸媽媽在做你應該瞭解,所以雲嘉就由我開始去做。 說真的, 上人是看到了爸爸媽媽的,長期的那一份用心在做慈濟,當然就給我這一份機會,所以我很有福,我第一次在雲嘉看個案,是我們敬愛的 上人,帶著融師父、恩師父,親自帶著我,在雲嘉的沿海去訪視的。 主持人:提到了您的一家,真的是讓人非常的感動,從您的祖母阿媽,王麵女士,到爸爸媽媽到您,一家三代慈濟人。 壽榮師兄:是,其實我很高興,我的女兒、女婿,現在都因為,學業都已經到一段落,他們就分別在六七年前,就回到了我們花蓮慈濟醫院,在工作,也是在我們的志業體當中,所以我很高興,我們家從我祖母,爸爸媽媽到我跟我師姊,現在我的女兒女婿,也都在慈濟志業當中,所以我們家已經到了第四代。 主持人:一家四代慈濟人。 壽榮師兄:一家都是在慈濟當中。 主持人:四代做慈濟真的是很大的福報,今天非常感謝師兄的分享 壽榮師兄:謝謝主持人,感恩。 主持人:慈濟的志業,從1966年30位家庭主婦開始,到了2014年年底,全球的慈濟委員、慈誠,將近有九萬人,這一顆顆的菩提種子,都是從一開始,他們有不同的因緣,有的是從道友法誼而進入慈濟,也有人是因為朋友的口耳相傳,親身實證而走入慈濟,更有的是慈濟的家庭上行下效,相互的提攜,當然還有重大災變的時候,會有更多的菩薩從地湧出。 慈濟世界從一而生,以花蓮為中心,不斷的向外擴散成長,方能成就今日的菩提林立,希望您也是一生無量的種子,感恩您今天的收看,我們下周見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回眸來時路20150321-菩提種子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