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眸來時路20150110-借宿到起家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一個家,是因為有了家人,才得以日漸茁壯,您知道慈濟這個家,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嗎?什麼因緣,開始讓弟子緊緊跟隨證嚴上人? 1963年10月,花蓮著名的慈善寺禮請 上人前去講演地藏經與彌陀經。那一年,上人只有27歲,對佛法理解卻很透徹,經文講解得非常精采,前後八個月法筵座無虛席。在此之前,上人曾經發願不收弟子,卻在即將離開慈善寺時,有了改變。這個改變,日後更促成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成立。而當年,是哪些弟子讓上人做了這個決定?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10 – 借宿到起家 (主持人賴睿伶) 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;我是賴睿伶,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。
一個家是因為有了家人,才得以逐漸地成長茁壯,但是您知道慈濟這個家,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嗎?而又是什麼樣的因緣,開始讓弟子緊緊地跟隨 上人,這是1958年的慈善寺,慈善寺成立於1913年,歷史相當地悠久,由於道場清淨,因此有許多的信眾,會來這裡聞法、誦經,而在1963年的10月, 上人也來到這裡,講授「地藏經」。
慈善寺對上人來說,意義非凡,因為我們所熟知的四位師父,慈師父、昭師父、融師父、還有恩師父,就是在這裡和 上人結緣的。
(旁白) 1963年10月,花蓮著名的慈善寺,禮請證嚴上人前去講演地藏經、與彌陀經,那一年, 上人只有27歲,對佛法理解卻很透徹,經文講解得非常精采,前後八個月法筵座無虛席。在此之前, 上人曾經發願不收弟子,卻在即將離開慈善寺時,有了改變。這個改變,日後更促成了作,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的成立,而當年是哪些弟子,讓 上人做了這個決定?讓我們一起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。
(主持人賴睿伶) 在今天的節目當中,我們邀請到了德慈師父,來和我們說故事,感恩德慈師父。
上德下慈師父:阿彌陀佛!
主持人:我們先來看今天的第一張照片,就是這一張,師父您是中間的這一位是嗎?
上德下慈師父:是。
主持人:看起來好清秀喔!師父還記不記得這張照片,是什麼時候拍的?
上德下慈師父:這個是民國53年。
主持人:53年,1964年的時候,身邊還有幾位,不知道您有沒有印象,他們是什麼人呢?
上德下慈師父:這些是,都是皈依上人的在家弟子。
主持人:我們看到了,有恩師父,陳美玲居士,還有德融師父,還有一位阿英,這幾位;那個時候大家,都已經皈依 上人了。
上德下慈師父:都已經皈依了。
主持人:可是師父我知道,其實 上人那個時候,不是有說過,他是不收弟子的耶!
因緣具足 恆順眾生 上人破例收弟子
上德下慈師父:那也是大家很虔誠的,懇求 上人, 上人一方面也想說,恆順眾生,有緣就要度啊!所以勉強答應了,那時候他也內心也想說皈依以後,講經結束以後,離開慈善寺要把我們帶到哪裡,但是後來想一想,就是這樣,有緣就要度,講經結束,看因緣的轉變怎麼樣。
主持人:在慈善寺的講經,結下了這個師徒之緣,不過在皈依的時候,不知道師父還記不記得,是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?或者是皈依的時候, 上人有沒有給你什麼叮囑?
上德下慈師父:皈依那一天是,剛剛浴佛節,4月8日,釋迦牟尼佛的誕辰紀念日,在慈善寺,那也都人很多啦!所以那時候就是皈依的儀式,很簡單。因為 上人一向都是很簡單的,沒有什麼儀式。
主持人:那師父還記得,那時候還有誰,也一起皈依 上人嗎?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是,那一張相片裡面是恩師父,還有陳美玲她是2號的委員,莊是她的孫女,然後就是我,後來就是旁邊的就是融師父,再旁邊那一個,也是皈依 上人的,叫做阿英。
我們那時候皈依,是跟融師父一起,他們幾個人是前前後後皈依的。
主持人:師父您想,因為那時候, 上人如果不收弟子,可是又有了這份師徒因緣,當時什麼原因會讓您覺得說,我就是想要跟著這位師父,想要跟著他一起修行?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那時候,我也是剛剛出家不久,什麼都不懂,所以去聽 上人講經以後,看到 上人是,那時候 上人才,(民國)52年底,那個小木屋被拆掉,到慈善寺講經的時候, 上人才26歲,所以聽到 上人講經,我就內心起了歡喜心,就是說我什麼都不懂,這個師父,我的師父,那時候我心裡想說,來皈依 上人,親近 上人修行,就是這樣懇求 上人,來收我們幾個弟子這樣,就虔誠懇求啦!那時候 上人是很簡單說,皈依沒有什麼儀式,你就上香,拜佛三拜,禮佛三拜,然後就頂禮 上人這樣子。
主持人:雖然是簡單的儀式,但是卻是最虔誠的一念心,透過這些照片,回顧當時,特別是照片拍攝的地點跟情景,師父您還記得這是拍攝的地方,是在哪裡嗎?
上德下慈師父:這個是在莊是老菩薩,他們的頂樓,因為我們4月,農曆的4月8號皈依,這一張是9號拍的,那10號, 上人就要去結夏安居,所以那時候我們就幾個弟子,跟著 上人一起拍照,做紀念。
主持人:有點依依不捨。
是啊!大家都是依依不捨。
主持人:就如同慈師父所說的,因緣至此, 上人不再堅持不收弟子的意念,在慈善寺的期間,收了有慈師父、昭師父、融師父和恩師父,還有許多居士們,而當時的 上人,其實是沒有自己的修行地方,那要如何和弟子們,展開修行的生活呢?
(旁白) 1964年農曆4月10號,證嚴 上人結束慈善寺,八個月的講經生活,準備前往基隆海會寺,結夏安居三個月,一心想追隨 上人修行的弟子,兩天前才剛剛皈依,就得面臨師徒分離,而必須分居四處。
上人離開後,當時已現出家相的慈師父,住回俗家,尚未出家的融師父,則回到了屏東姊姊家,一樣未出家的恩師父,則是住到非常照顧 上人的,許聰敏老居士家裡,在這三個月裡,師徒僅能依靠書信來往。
結夏安居之後, 上人回到了花蓮,師徒們終於能夠重聚,但是弟子們,希望跟隨 上人修行,卻苦無住處,最終 上人決定帶著弟子們,返回普明寺,住在當年許聰敏老居士,蓋給 上人苦修時的小木屋。不過小木屋不到四坪大,一群人又該如何安身呢?
主持人:哇!我們現在看到了,這螢幕上的摹擬圖,這是當時 上人帶著弟子們,回到了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,生活的狀況。慈師父還記得當時有多少人,一起在這邊生活嗎?
上德下慈師父:剛剛回來的時候, 上人帶我們回來是,民國53年,我們總共有七個人。
主持人:7個人,當時怎麼住?
上德下慈師父:那一間,現在看起來大殿旁邊,左邊的那一間木屋裡面,它有3間房間,還有一間小小的客廳,我們都是住在那個裡面;本來那個地方,有一個管理的林先生,在裡面住,我們回來以後, 上人就跟他商量說,你是男眾,我們都是女眾,那我那一間,本來我住的那一間小木屋,現在看過去大殿的右邊,那一間小小的木屋,就讓那個林先生,自己一個人在那邊住,後來我們7個人,就住在左邊的這間小木屋裡面。
主持人:所以小小的,我們住的地方,是一個6尺4方的一間小房間,我們要住4個人,都是,那時候是,真的也是很克難喔!克難的生活。
主持人:很有限的空間,就要住了4個人,那時候生活,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,可是為什麼還要開始,濟貧的工作呢,是什麼原因?
上德下慈師父:是說一位婦人,因為那時候緊急,要生產了,沒有8千塊的醫療費用,就是這樣沒有治療,就又扛回家, 上人就是看到地上那灘血,覺得說一位婦人要生產,沒有得到治療這樣,還又扛回家,到底那兩條生命是生是死?就是這樣,所以才想說來做救濟,我們要有一個組織。
當時就是有三個修女,那時候她們就是常常到後面,佳民村那裡去傳教,修女,天主教去傳教,那時候他們看到說, 上人自己一個人在那裡修行,苦修,一天吃一餐,一餐吃一碗這樣,很可憐,他的信仰不對,就想說來信天主教。
主持人:就是這位張金菊修女,她是三位。
上德下慈師父:有三位修女就來找 上人。
主持人:其中一位。
上德下慈師父:是,說到最後她就是說,我們天主教比較偏遠的地方,不論是山上還是鄉下,都有我們的學校和教堂,我們都有做救濟,慈善的工作,不過你們佛教沒有。所以 上人說我們也是可以做,修女那時候跟 上人很談得來,說到大家都很高興,她說那我祝福你,你也可以趕快成立起來,所以這樣之後, 上人就想說真的,我們也要有一個組織,社會上有困難的人,才有辦法得救。
因緣成熟 促成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
上德下慈師父:就是這樣,看到地上那灘血,這是因,之後修女來,這樣說之後,這就是緣,所以因緣成熟,我們就成就我們做救濟的,克難功德會,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(張金菊修女 2005年拍攝) 是因為路過那裡,看到他們都在種菜,有的比較好奇,就說去看,看一下,後來那個黃修女跟湯修女,還有他們就願意跟我們去走,他就是說,師父你們在這邊,然後你們為什麼,不蓋醫院這樣子,為老百姓付出你們的愛這樣?好像這樣子,講這句話這樣子。
上德下慈師父:我說 上人他的偉大就是這樣,因為他不為自己,他是看到有苦難人,他的那一份悲憫心,那時候他就想,我們要有個組織,因為這個構想,跟花蓮的一些在家菩薩講,他們大部分都不贊成,他說你們自己的生活,就熬不過去,要怎麼做救濟,假如你成立了以後,窮苦人家要來領錢的話,你沒有不是很漏氣?他們不贊成。
那時候 上回來以後,他就跟我們說,我們一定要做,我們不犧牲,你等到我們籌備到有才要做,要我們救的人已經來不及了,所以還是我們辛苦一點,一天一個人增加一雙嬰兒鞋,本來我們是一雙賣4塊,6雙就有24塊的收入,一天喔!做我們生活費,所以為了功德會的成立,我們一個人,一天增加一雙嬰兒鞋,所以24塊做我們自己的費用,那24塊,24塊是給功德會做基金。一個月就有720塊,所以很克難式的縫嬰兒鞋,這樣一針一線縫出來,一個月720塊,開始做救濟的工作。
主持人:一切都從靠自己的勞力做起。
上德下慈師父:是,一針一線這樣縫出來的。
1966年(農曆)3月24日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
主持人:我們來看到這一張照片,這是功德會成立的那一天,1966年,農曆3月24號。
上德下慈師父:這個是在普明寺,那個大殿裡面,那個大殿是小小的,幾個人進去就站不下了,因為想說要一個,成立一個儀式,也是在家菩薩他們發心來護持,就成立的那一天, 上人在主持這個,一開始的儀式。
主持人:就是在這樣子,最克難的人,以及最有限的物資下,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了。
(旁白) 1969年2月9 日,克難慈濟功德會,在普明寺舉行第一次冬令發放,當時不到十坪大的普明寺,湧入了兩百多位貧民。自從1966年農曆3月24號,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後, 證嚴上人率領弟子和委員們,開始訪貧工作,由於委員們提報的個案,逐月增加,所以每個月,農曆24號的發放日,前來領取物資的貧民愈來愈多,加上委員們,平時必須前來討論會務工作,雖然能夠惜用普明寺,但寺廟的空間有限,要順利推動會務確實有困難,而且總是借用普明寺辦公,如果沒有長遠之計,那麼濟貧的工作,要如何才能做得長久呢?
主持人:我們接下來看的這張照片,畫面上左方的,這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師媽,王沈月桂女士,在慈師父接下來,要分享的故事裡面,她是個關鍵人物。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王老菩薩,師媽來的時候,看到我們做救濟,地藏菩薩(普明寺)那裡很窄,她就說這個這麼窄的地方,你要做救濟怎麼做?那時候才想說,我們在土地上面,我拿20萬給你,你去蓋一間平房,一層的平房,蓋得大大間這樣,你要做救濟才有比較寬的地方。
但是 上人覺得說,我們都沒有看過20萬那麼多錢,覺得20萬蓋一間平房太可惜,就是這樣,才找那個建築師,黃演言先生他幫我們畫圖,畫圖才開始蓋,畫圖之後就是交代給這個,他算是建築師,這是,謝彰才是工程師,交代他,這個現場他來蓋,讓謝先生來蓋。
主持人:接下來我們要來看幾張照片,這些照片得之不易;因為一直到2005年的時候,謝先生找到了這些照片,而且親自送給 上人。
靜思精舍工程師彰才:工作很順利,就只有那個,兩個窗戶這樣,說不要四角的窗戶,改做圓型窗戶,我跟師父兩個蹲在地上,在那裡畫,畫出鐘形(窗)。
那間房子經得起考驗,特別要提的就是說,那個地板是櫸木,最好的地板就對了,只有屋簷不一樣而已,此外,整棟完全沒有動,我覺得說,很感恩啦!有那個緣,才可以,精舍讓我蓋,我有玩相機的習慣,所以當然我蓋的房子,我都有把它拍下來。
主持人:這些照片真的實在是太珍貴了,可以看得出來,精舍在每一個階段,興建的過程,那慈師父,不知道那個時候,您有沒有幫忙蓋啊?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我們4個人,我們4個師兄弟,每天都是來工地幫忙,幫忙工作啊!像那個屋頂,灌漿,屋頂要灌漿的時候,我們都是用那個,一小桶、一小桶的那個水泥,用手提著。
主持人:手提著水泥?
上德下慈師父:是,用桶子,用小桶子裝著,提著爬那個樓梯。
主持人:爬那個臨時樓梯?
上德下慈師父:對,臨時的工地做的樓梯,爬到屋頂去幫忙灌水泥。
主持人:現在看到的那個,很徒耶!
上德下慈師父:對啊!我也是這樣爬,因為那時候有工作,想說我們沒有很多錢,我們就趕快加入去做,可以省一些工錢,所以灌漿,那個屋頂,一次要灌到好,所以那時候趕工,晚上趕工到12點,都把它灌到好,因為屋頂不能做兩次,怕會漏水,所以我們就是都幫忙這樣,有時候趕夜工,以前不是像現在,有大臺水泥攪拌車,那都是用手攪拌的,一包水泥就灌完,還要再攪拌一包,再提上去灌屋頂,所以有時候,晚上做到,趕夜工做到12點。
主持人:那我們蓋的這個是大殿,那除了大殿之外,其他的生活起居怎麼辦?
經費拮据 起家負債倍增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那時候就是說,大殿蓋好的時候,所以我就有跟那個謝先生,說現在大殿蓋好了,我們還要怎麼做?因為那時候我們師媽,給我們20萬,王老菩薩給我們20萬,光大殿的結構體,20萬就用完了,所以我跟謝先生說,我們這個大殿是要當佛堂,沒有廚房也不行,再蓋廚房,裡面也要做佛龕,還要隔間,有一間辦公室,還有一間佛堂,然後還有一間,給 上人做會客室,我們也要留一個地方,我們要睡的地方,還有廚房,還有衛浴設備,都沒有。
所以那個謝先生聽一聽,他說還缺那麼多,沒關係,看缺什麼你全說,全部都蓋,蓋好再來算,就是這樣多廚房,蓋廚房還有衛浴設備。
主持人:矮矮的那個地方。
上德下慈師父:多這個廚房,結構體,多那個廚房結構體就8萬5,還有裡面的水電就2萬8,還有兩間廚房兩間浴室的設備,跟裡面的,大殿裡面的隔間,這樣超過21萬。
主持人:師父那我們還負債21萬耶,這要怎麼辦呢?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我們就是耕作以外,做3公頃的土地,耕作以外,還有做農民貸款,做農民貸款,還有那時候是做棉妙的手套,來還,幫忙還這些債務,就是這樣啊!那時候就是,也是做得很辛苦,因為20幾萬的貸款,所以壓力很大。
主持人:從慈濟的起家,可以看出克難兩個字,而慈濟的成立,更是一連串的因緣使然,從師徒的結緣,三位修女的助緣,成立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,從沒有自己的道場,到靜思精舍落成, 證嚴上人總是逆風而起。
慈濟走過將近五十年,雖然事相不斷地改變,但是克勤克儉,克難的家風始終沒變,下周我們將會邀請慈師父,來繼續和我們分享,感恩您的收看,也感恩慈師父,感恩!感恩師父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回眸來時路20150110-借宿到起家
3.幸福茶香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