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頂六國小九十一學年度 四年級班級經營之[主動學習.關懷弱勢]教育想法 撰寫人:徐進宗.黃獻慶 自本學年起(91學年),阿宗終於卸下了擔任了三年四個月的訓育組長一職,而能專注於他最喜愛的教學工作,這是一個原因;阿慶也自網路中心下來帶班了,顏主任知道阿宗.阿慶兩個感情好、默契佳,所以將他們排在四年級,這又是一個原因;迷糊的阿婷則跑到他們兩個人那兒當(實習)老師,這又是一個原因。 於是在八月的時候,因為四年級即將有[九年一貫新課程],所以他們三人便被指派到和興國小參加了四天研習課程,利用那四天期間的”空檔”,他們確定了本學年的班級經營主軸:[主動學習、關懷弱勢]。由於上個學年,學生們已經養了一隻:”感動狗狗雖然不是真的小狗,但是當我們把錢投進它的肚子裡的時候,我們就會覺得它是一隻真的小狗”(引自感動狗狗給東基的一封信),他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,能夠更進一步的內化師生的關懷價值(註一),於是跑了數趟聖心教養院(位於嘉義縣朴子市)後,確認了感動狗狗本學期的關懷對象。 關懷弱勢,狹義的說,指的是四年級師生們未來將主動的捐出自己一元、五元、十元的零用錢,去幫助聖心教養院的院生;廣義的說,則是師生們願意付出自己的熱忱與特長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在教室中,我們幫助同學;在聖心關懷之旅時,我們將歡笑與關懷帶給院生;在社會上,我們關心社會:除了捐錢之外,也期許能將感動狗狗”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”的精神傳達出去。 在這種”關懷弱勢”思維裡,我們擬定四個要素,在教學進程上由語文領域出發,並一步步的擴及自然與生活科技、社會、藝術人文、綜合活動等領域,期能達成關懷弱勢之價值內化、主動學習之行為外顯。 以下茲就四個要素說明如下: 一、 關懷支持的環境:教師有必要與責任佈置一個關懷與支持的學習環境。 (一) 老師對學生方面:教師將學生分成八大組,每一小組設組長、副組長各一人,我們稱之為”合作關懷系統”(註二)。當有兩班學生共同的學習活動時,我們便以這樣的系統為模型,再視情況需要稍做變化,此分組系統的優點是教師可以掌握各組學生的學習狀況,並提醒教師發現其間的學習問題,而擬定解決問題的策略。 (二) 學生對學生方面:在”合作關懷系統”的八大組中,每一大組再分為三小組,每小組二至三人,每小組成員的平均學習能力應盡量相當。 (三) 補救學習方面:教師提供一可補救學習的時間(如:午休時間)與環境(如電腦教室),並鼓勵與該學生同組之學生協助指導(先從該小組找人,若無,再從該大組找人)。 二、 協同合作的精神:老師和老師間要協同教學;學生和學生間要合作學習。 (一) 老師和老師間要協同合作:老師們必須合作的理由,大致有三: 1. 學習的範圍牽涉較廣,需要各個不同特長的教師參與。 2. 教學的準備時間較長,需要較多的人力加以分工。 3. 最重要的是,課程的設計是一種很大的挑戰,且必須隨時視情況調整,因此教師需要不斷的對話與溝通。 (二) 學生和學生間要合作學習:有時候,每一個學生都有一致的學習內容,此時我們鼓勵”比較會”的教”比較不會的”;但有時候,相同的學習內容(任務)是以組為單位,所以此時除了觀察學生們的學習成果之外,更重要的是觀察學生如何學習”互相合作””工作分配”等學習重要方法。 三、 科技引入的教學:善用科技,落實教育想法。 鼓勵我們引用科技的原因只有一個,就是落實我們的教育理想。 古代的孔子與現代的教育人員,在教育理想上其實並無太大差別。但科技一日千里,如果我們善用科技,適當的引入於教學情境中,的確能協助老師生動化、多樣化、精緻化教學內容,使學生們能學得好、學得巧。此外,將學習素材、學習過程科技化的處理,亦能提供師生群更廣的資訊交流,而彼此受益。 四、 主動學習的態度:關懷的價值內涵是情意的,但是關懷價值內涵的培養,卻不能只有依靠情感而來,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因”知”而”行”。 有時候,我們教師設計教材,引導學生吸收其中內容;有時候,我們教師提供學習素材,供學生作為學習材料。不論是哪種情況,我們除了必須評鑑學生”學到了什麼”之外,我們有相信”如何學到”學習內容可能更重要,因此我們希望能夠培養出學生”主動學習”的好學態度。 花絮: 阿宗想說說為什麼會有以上那些有的沒有的,這是阿慶逼出來的! 阿慶認為應該將教學過程記錄下來,一方面給自己省思,一方面或有他人參考之處(另一說法是以後退休的時候,比較不會無聊,還可以拿出來看一看!),阿宗認為這樣說的確沒有錯,問題是阿慶是個行動者,他做事劍及履及,按部就班;阿宗是個夢想者,夢得多做得少。 但無論如何,教師的確應該朝向”教學者即研究者”的方向前進。至於研究內容的好壞倒是其次,寫下來,至少也表示我們”研究”過嘛! 註一:感動狗狗其實是一個學生送給阿宗老師的狗狗撲滿,放在阿宗老師的辦公室桌上約有兩年之久,直到90學年,因為有家長在班親會中提到:現在的學生不太會關心他人,希望老師能夠撥些時間陶冶學生品德,於是阿宗老師和貝旻老師便設計出東基系列、瑪莉亞系列學習單,期能透過了解,配合以存零用錢的具體行動,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。一個學年下來,師生們都認為感動狗狗的確是一隻真的小狗。而自本學年起,阿慶老師除了認為感動狗狗應該繼續關心別人之外,也認為我們這次選擇的關懷對象,最好是能夠親身接觸的對象,如此,師生的了解、感受會更深刻,我們都覺得很有道理,最後便選擇本縣的的聖心教養院為關懷的機構。 註二、關懷分組系統的設計簡要說明:將兩班學生依學習能力分成(A.B.C.D.E.F)六級,此六級人數為A級4人;B級4人;C級6人;D級8人;E級6人;F組2人。再分別將此六級平分至八大組中,每大組即各有A級1人、B級1人、C級2人、D級2人、E級2人(第四、八組C級0人、F級2人)。 備註:合作關懷系統的設計詳細說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