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01-覺性澄清求正道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「日日精進,慎勿放逸」,這就是教育我們,平常時時時自我警惕。時間不斷消逝,所以我們要時時自我鞭策,把握時間,向著佛的道路殷勤精進。

所以我們學佛道者唯求正道,除去無明覺性清澄,這是我們的目標。

其實佛法是很簡單,只是凡夫心隨著欲念,所以變成了是複雜。

佛陀他覺悟之後,就是對我們直接說:「人生是苦,苦在人人有欲念。有了欲念的追求,變成了複雜的煩惱這樣不斷叢生出來。」所以佛陀開始,就對我們說人間苦的道理--苦的道理是來自於人心的欲念。

所以學佛只是這麼樣簡單,我們若能去除欲念,把複雜的事物把它變成了簡單,那這樣這條道路就能夠很正,很正確的康莊大道。大道直故,不只是路寬,路還是很直。你們想,佛陀的教法是不簡單?很簡單!

佛的真理,就是要設法讓我們去除苦難、要去除無明。常常對大家說: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。」只是那念無明而已,就是說三項很微細的煩惱生出來。

這個無明微細的煩惱就是「貪、瞋、癡」,這三項實在是非常微細,以現在科學如此發達,就是用顯微鏡要看透我們的心,貪瞋癡這麼微細的煩惱,要去哪裡看得到呢?都是看不到,肉眼看不出來。但是我們自己的心眼反觀自照,我們還有這個貪瞋癡。

如此微細的無明煩惱存在嗎?如人飲水冷暖自知,唯有自己能夠去感覺。所以我們是不是要,時時很用心呢?要不然這個無明是無法去除,我們若不去除無明,覺性要如何能夠澄清呢?

所以說--

體本靜寂,垢除心明;明心覺性,越三界苦,得大自在。

我們的覺性是如此光明透徹,但就是被無明遮蓋,所以本性的光明照不出去外面。所以我們現在要趕緊反觀自照,讓我們內在的覺性使之明朗起來;因為我們的覺性,本來很清淨、很透徹。

所以,我們自己現在還沒有那樣能力可以反觀自照,我們就要借重佛陀他覺悟之後的方法,我們借用他的方法,來回歸我們的本性。

我們人人都有本體,有這個本體才能顯相,才能夠去運用。我們若沒有本體,就沒有相和用。

所以「體、相、用」,這就是佛陀教我們--「我們自己的本體,本來就是靜寂清澄,就是我們的本性。」所以我們要去除了那個垢,無明若去除,自然我們的心就明。所以覺性和本體心,這都是同一件事情。

總而言之,就是我們有那個無明,把我們的覺性、把我們原來的本質,我們全都將它污染掉了,所以我們在外面顯現出來的、現前出來的,都是一些引誘我們的東西。我們自己內心的那個無明貪欲,也是去取著外面的境界,所以體、相、用,使我們愈陷愈深。

我們若能夠反觀回來,知道我們的本體,我們的本性,我們的本心,本來就是如此清澄寂靜,如此清明;我們應該要趕快反觀自照,我們要趕緊向這條的道路明確精進,那這樣我們才能有辦法明心覺性,才能有辦法越三界的苦難,得到自在。

所以說起來是這麼簡單,不過就是一個心念而已。這個心念我們若是控制得住,那些五欲就完全去除,這些欲念完全去除,無明就能夠降伏下來。降伏了無明,我們心的光明才能夠透徹出來。

下面這段文又再這樣說--

妻子眷屬,非復我親;七珍寶飾,乃為他玩。以此而言,世間果報皆為幻化,天上雖樂會歸敗壞,壽盡魂逝墮落三途。

其實這段文字也是很淺顯,大家應該看了都懂。

因為不只是物質,無論是貴重便宜等等…一切,一直到我們一口氣若不來,那些東西都不是我們的了。甚至「妻子眷屬」無論是我們多愛的人,同樣到了那個時候,「非復我親」,已經不是我的親人了。

因為各人一條生死路,個人造業,各人帶業而去。所以世間無論是多麼親、多麼愛,平時卿卿我我情愛纏綿,到了最後,還是各人所造的業,是各人隨業而轉。到了那時,愛與親都是各人一條路。

在很多年前,我記得有這樣的事情,那就是有一位會員,就是帶她的兒子來和我見面。那當時這位會員來到我的面前,哭哭啼啼,帶的這個兒子,好像病得很重,臉很黃、體力很弱。

我就問說:「是什麼事情?」媽媽就一直對兒子說:「你自己說,你自己說。」兒子就是頭低低的,一句話都不說。

我就對這個媽媽說:「你說啊,你起頭說。」她說:「他是自己說要來看師父,要求要來看師父,現在來到了怎麼不說?」

我說:「你起頭說。」她就說:「是交了一個女朋友,愛得死去活來,對方不肯,那個女孩子就約我兒子,相約兩個人要一起『走』。這個孩子就很傻,真的就是和人一起去喝藥。那個女孩子拿藥給我兒子喝,兩個人就喝了,喝了就『去』了。『去』了,我們發現時,就趕緊為他們急救、急救,急救之後,兩個人又再醒來。」

我說:「醒來不就好了?」她說:「才不,還沒了!那個女孩子又來叫我兒子,說這輩子如果不一起走,她不甘願,所以就一直叫。那個女孩子又再把我兒子叫去,到她家又喝下去了,喝了之後,那個女孩子去了,我兒子一個多禮拜都沒有醒來。」

我就說:「你怎麼樣了?一個多禮拜都沒醒來,你怎麼了呢?」他才抬起頭來說:「我自己也不知道,我就一直一直有這樣的感覺。」

我說:「你有什麼感覺?我很好奇,你到底有什麼感覺?這七天的時間,你有什麼感覺呢?」他說:「很害怕,怎麼會怕。」

我問:「你不是和那個女孩子一起走嗎?」他說:「沒有,又沒有和我在一起,很害怕,就是很暗、很冷。我一直叫她,卻都沒有在我的身邊。」

我說:「還有什麼感覺嗎?」他回答:「有的,媽媽一直在叫,所以只有聽到媽媽的聲音。這四周很寒冷。」

我又繼續問他:「你的女朋友呢?」他說:「我不知道她在哪裡,我在那裡一直很冷,一直很黑暗、很痛苦、很掙扎,只聽到我媽媽的聲因而已。」

我再問:「再來呢?」他說:「不知道,就眼睛張開就是媽媽在身邊,一直搖我、一直叫我。」

「媽媽」,我就問他媽媽說:「那你怎麼樣呢,七天的時間?」她說:「師父您知道嗎,我若叫不醒他,我會跟著他去。」我說:「啊!妳也想自殺?」她說:「不是!那是捨不得他,我七天七夜都沒睡,我都快發狂起來了。」

我就說:「看,妳有聽到妳兒子說了嗎?那七天的時間都是一片黑暗,那個女孩,也沒有在他身邊跟他一起走。妳若真的想不開,若跟著他去,妳兒子也不會在妳身邊。」

這你們想想看,七天的時間,日夜不分都是黑黑暗暗,真的很恐怖。和他一起走的,是不是在他身邊呢?

我們常常說:「看不到的事情。」其實這種魂魄離開身邊,離開了身體,所看到的、所感覺的是什麼呢?業若尚未盡,那種的媽媽的疼愛,七天七夜的守護著。總之他業未盡死不了,媽媽的愛又再把他拉回來了。但是這分愛是不是長久的呢?媽媽總有一天也是無常會來。到底這個無常會又再出現在兒子的身上?或者是媽媽的年齡較大呢?不知道!

那段時間,這對母子就是在那個愛的拔河。一個兒子是為了情而甘願去斷命,一個是為了母子之情,竟然七天七夜守護在身邊。

但是聽聽那種從死中歸來的人,那種的心情,應該我們能夠去體會著孤魂獨逝,什麼樣的親都無法在我們身邊,業力是各人造的業力,是不同的路走。所以我們應該要真的很覺悟,覺悟--「我們一分無明,所以不得自心往內自照,所以一直都是那麼黑暗的心境。」

在這個世間為了那個欲念,我們也是很掙扎。所以,現在如來就如慈母一般,不厭其煩,不斷倒駕慈航來人間,用直接的方法告訴我們,凡夫還是叫不醒。就像那個年輕人,一次被情拉走,糊里糊塗和人喝安眠藥。喝安眠藥,已經一次拉回來了,在次又是再被拉走,一直到對方結束生命。到底他是不是這樣醒來了,永遠都醒了呢?

所以說,我們若沒有很正確的清醒,若沒有真正的覺悟,實在說一次又一次、一次又一次,不知道要幾次才能夠真正覺悟。

所以我們應該要趕快直指人心,佛陀就是用很直接對我們說:「人生的苦難,來自於情與欲。」這個欲愛情念,所以會發生了很多無明;所以說到了那時候,就是「妻子眷屬,非復我親」,也不是我的親人了。「七珍寶飾」,就是再多的珍玩寶物,也已經不是我們的了。一口氣不回來,那些東西在世間是別人在玩了,不是我們的了。

「以此而言」,像這樣子說來;「世間果報皆為幻化」--我們來到人間是乘業而來,所以有了那個因緣來,這個果報也是幻化。

所以「天上雖樂,會歸敗壞」,雖然天上是很快樂,壽命很長,但是也有壽盡;即便天人也有五衰相現,壽盡的時候。所以「會歸敗壞」,還是一樣有敗壞的時候。所以壽盡、福盡,同樣「魂逝墮落」,那這個魂,身體和我們的靈魂就分開了,同樣靈魂還是墮落,隨著我們的業力去轉。

各位,學佛真的我們就是要學個正道、正念、正思惟,去除了我們的欲念、欲情、欲愛,我們自己的自心性才能夠清澄明朗,才不會又再造作很多業障。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01-覺性澄清求正道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