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27-八聖道(二)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我們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八聖道(一)》當中說過,我們要修八正法,也就是八聖道。
我們也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八聖道(一)》當中說過,這八種就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要具備「正見」、「正知」,也要有「正語」、「正業」,還要能夠「正命」。
「正命」--就是,我們要先有生命,我們才能有辦法修行。我們既然來人間,父母所給予我們的命,我們要好好來利用,不要讓我們的這個生命偏差去了。
在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八聖道(一)》當中我們也說到--
佛陀他為了要再度皇宮裡的每個人而回來,所以他回到迦毗羅衛國說法。迦毗羅衛國的國王--就是他的父親--,他也要護持佛法,所以他就能夠指派,只要有兩個兒子以上,就可以有一個兒子去出家。所以當時皇親國戚中很多人就自願,或者是父母鼓勵而出家了。
佛陀既然修行,就是捨去了世間的一切,沒有私我,沒有私求,人人平等。所以既然人人平等,皇親國戚在這個團體中修行,也是要平等。所以大家若是要生活,這個生命要活下去,要養這個命,大家要各自每天去托缽。
托缽就是乞食活命。去托缽,除了表示在僧團當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以外,也是每天有機會,到聚落處去和人群接觸。傳到中國就說是化緣,因為要延續佛陀的使命,要進入人群;托缽時候,他能ㄧ戶ㄧ戶,向他托缽就等於結了一分的緣,讓這些信仰者或者是非信仰者,有機會和修行者,這樣他付出一點出來,一晚飯就已經和這些修行者結了緣。
所以托缽、乞食,也有這個意義;所以佛法傳來到中國,就成了「化緣」。要和很多人來結緣,所以就是鼓勵大家:「來啊!你付出一點,有功德!」一聽到有功德,大家都很歡喜、願意布施。
但卻慢慢變質了變成貪圖功德,也有迎合這種貪欲的行為出現,反而違背了佛教捨離貪欲的精神。所以後來就有百丈禪師,他建立的叢林,他就倡導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」,這種的叢林生活,建立了新的修行叢林典範。
所以我們要知道「正命」。正命就是希望我們能在這個生活中很正確,不要有偏差,不要有貪,不要.…...。所以當佛教傳來到中國,我們要改以叢林的方式生活--就是如何讓我們能夠入人群,但是我們自己也要努力--,這是百丈禪師的觀念。
在我們的生活,我們也是在入人群,我們也是一樣自力更生,所以這就是一種為了生命。生命要用來修行,所以我們要健康;為了要健康,所以我們要做;我們做了提供生活,這樣能夠心正念誠,我們的心能常常真的很正,就沒有偏私,大家都是很平等。
我們能常常對人都是真誠,「誠」就是為了要傳,我們要傳法脈。對人我們要很有誠意,為了度眾生,為了化緣,化眾生的好緣,啟發人人的愛心,人人的慈心。
所以我們要以「誠」的心,去引導人人的那分慈念,能生起一念的慈心。所以不但是要「大慈無悔」,行還要正,我們行動中若不正,如何啟發人的悲心呢?
「大悲無怨」,所以我們要讓他能夠從慈而悲。「慈」就是給大家幸福,看到人的苦難能夠去出力,去拔除他的苦難,看到人人得救,我們也會很歡喜。所以這就要讓人人建立信心,建立信心去付出。所信的是正確,所做的呢是正確,所以看到人人得救之後,很歡喜,大喜就無憂了。
那麼我們意志堅定,我們若「志」堅定,我們能步步踏實,那這種步步踏實就是不偏差。不偏差地為人群去付出,這叫做「捨」。所以我們「教富濟貧」,我們「濟貧教富」;不論我們是要去啟發,人人的慈悲喜捨,我們一定要自己能夠信實誠正,在這種修行的生活中,這就是健全我們的身與心。
「身」--我們要身體力行,堅持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,在我們自食其力那樣的生活,要以我們的身體勞動去付出,我們的心也要很健康。所以我們身心健康,這樣就是「正命」。
所以我們「依法乞食活命」--我們所要乞求的除了我們的生命以外就是慧命,希望成長我們的慧命,這也就是「正命」。
第六就是要「正精進」。正精進就是,「修諸道行無間雜」。我們修所有的道,因為我們有正精進,要知道「差之毫釐、失之千里」。我們若選對了方向,是正確的,我們跨大步出去,要日日精進、時時精進,我們要和時間競爭,這個精進是無間雜,精而不雜,進而不退。既然我們的信仰是那麼樣正確,我們就不要有間雜去了,有其他的雜念來亂了我們的心,這叫做「正精進」。
第七就是要「正念」,正念就是我們要「專心憶念善法」。「憶」就是記憶,我們聽的究竟到底是什麼法,聞、思、修,在這個八正道裡中。我們要有這八種正確的法,我們要時時記住。不論是見解、思惟、說話,或者是所造作的事,或者是在生活中的一切,我們要專心,無間雜的精進。
我們要憶念善法,好的事情我們要做,日日做,每一天都要做,不論是日日做,我們還要時時做,分分秒秒不離道。我們在道中再不斷地精進,所以這必定要專心,所以叫做「專心憶念善法」。 第八就是「正定」,正定就是要「一心住於真諦之理」。
我們的心若要很定,這個「諦」就是理的意思,我們就是要透徹入真的道理。這個即是心要住於真理之中,不要受到日常的生活中,無論是語言動作,受人我是非所來搖動了、打動了我們的道心。我們絕對要很堅定,那立於那個正定之中。
大家以為--「正定就是在那裡坐禪,坐禪的那個時刻才能夠入定。」不對!坐禪是要來讓我們練習--「要如何將心住於我們的身中?我們體內要如何調氣,如何調息,將外面的雜念歸為一念?」 真正的定,我們若是合於法,我們能夠隨身心在法中,所以叫做「挑柴運水無不是禪,吃飯喝茶也是在禪中。」所以心無雜念無掛礙,這都叫做「正定」。
所以這叫做八正道,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們要修於、行於八正道。若能夠心專注於八正道中,這叫做八聖諦。八聖諦法就是八正道,我們若在那個八聖諦理中,就是說真理中。
經文中又再那樣說「斷無明源,正向涅槃不休不息」,這就是要讓我們如何能去掉心中的無明。我們說了這麼久,無不都是說要如何斷無明。我們的無明擾亂了我們的心,那我們的心一被擾亂,我們的行為也亂了;行為若亂了,我們所造的業,就是亂了我們的正道業;正道業若亂掉了,自然我們就造出很多的惡業。
所以無明的源頭就是來自一念的偏差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那個一念本來是那樣如此清淨,我們的佛性如此清淨,就是因為那一念的無明,所以使我們漏落三界;這個煩惱使我們落入三界中。
這個三界又再歸納,我們為何會投入三界?那又是四諦十二因緣。所以我們法是不斷從粗入微,從那個很粗的粗相,我們要好好去把它了解,了解後慢慢進入最微細;那最微細我們才能夠溯源回歸,回到我們的本性。所以真的很微妙,真空妙有,清淨無染的本性。
所以要回歸到那個清淨無染的本性,我們就要斷除了這個無明的源頭--那就是那個一念,那一念就是「不正」,所以我們要回歸「正」。
這個正念,正念就是上面說過的八聖道,也就是聖諦,八種聖諦的道理,這若能夠了解,我們就能夠斷無明源。無明那個最初源頭的來源在哪裡?找到那一念,所以調整回來正向,這念心若調正過來,就是趣相涅槃。
「涅槃」就是寂靜的意思。《無量義經》當中所述的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,這就是涅槃的境界,真正的十分靜寂清澄,就是我們人人最清淨的源頭那個本性。
所以我們,「正向涅槃不休不息」,就定在那裡;能夠這個道心不間斷,就是不休不息;道心不間斷,在這個涅槃的境界中。
當然,我們除了那個心的一念清淨,我們也已經知道那個八聖諦理了。我們有時候還是在凡夫地,在凡夫地,我們有時候那個心要常常保持到,「正見、正知、正思惟」,或者是「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」,這些都不是那麼容易;何況要「正精進、正念」,到了「正定」的境界,不是那麼容易就定住。所以我們必定要能夠去幫助它,幫助那個正定能夠時時住於我們的心,那當然還要預防萬一。
我們要如何去補充這個正定呢?當然這中間就有三十七助道品,三十七助道法那樣來幫助。
八正道是依據在這三十七道品中的助力累積而成;要讓我們的心能夠去邪歸正,要讓這三十七道品能夠心心相續,或是你要有這個八正道,就不能離開其他的道法,總共有三十七品。這個要心心相續,就是要心心相應。
各位,學佛當然要有方法,既然我們已經漏落三界,而且在這個六道三途中那樣輪迴不息,受盡了苦難。當然這都來自於身和心--有了心的煩惱,動了身去造業,所以變成了這麼複雜的社會,變成了這麼複雜的法相。
說來是很簡單--心若正,道就正;心行,道正,行正,那還有什麼法好再說呢?不過我們還是凡夫,所以還是需要接下來要說的三十七道品,才能夠讓我們的心和八正道結合起來。 心與道合,才是完整的三十七助道法。所以我們還是要時時多用心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27-八聖道(二)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