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187-法海德無邊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「佛法廣博譬如大海啊!法海德無邊,法性廣無涯;佛性本自然,悲智運無量」。

佛法廣大難測 譬之以海 法海德無邊 法性廣無涯 佛性本自然 悲智運無量

各位我們能瞭解,「佛法如大海,廣博無邊際」,這是因為佛的德,他能修行累積了法的德。常常說我們要下功夫,內要用功,外要有德行,所以法要修入心,行就在行動中不離法。

眾生有多少的煩惱,佛陀的智慧,就要用多少的方法來對治它。我們常常一句話說:「愛河千尺浪,苦海萬重波。」可見我們眾生的欲海波浪,有時候浪潮會淹沒了一切,所以必須要有法來對治。法,那就是要用智慧了。

佛陀來人間,就是為了眾生煩惱無邊,佛陀以來就是一直誓願度。「四弘誓願」是菩薩的心願,「四無量心」、「四弘誓願」,有心就要有願,眾生無邊要誓願度。

佛陀教育弟子要向菩薩道走,當然要說這條路,就要先走過這條路。意思就是說,佛他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,累劫累世就是行菩薩道,所以這個法、智慧就是如海,所以叫做「法海德無邊」。已經是修過的,內心已經具足智慧了;他的行,行就是德——所看的,我們眼睛看得到、耳朵聽得到、我們感覺得到這位人格者,大覺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,我們應該信任。那叫做德。

所以,法海德相無邊,就是因為我們「法性廣無涯」。我們的法性人人本具,所以常常要提醒大家,佛陀走得過的路,我們凡夫同樣走得過。但是凡夫,只要你將無明煩惱去除,面對著佛陀所教導的方向這樣走,佛能過,我們眾生就能過,所以,這就是因為我們眾生是本具有這個法性。

就如你要開一輛車,那輛車的性能具足,這輛車的性能也是具足,只要有人去發動它、方向對準,那輛車能走得過,同樣開車這個人,方向也對準,同樣這輛車也走得過。

道理相同,佛陀既然成佛,再來人間說法,我們雖然凡夫已經無央數劫,沉淪在欲海中,現在已經瞭解了,相信佛所說法,我們就是跟著這個方向,啟發我們自性,一性圓明。

大家也要相信,人人都本具一性,這一性圓明就是佛性。所以「法性廣無涯」,人人都有,不只是佛。普天下多少的眾生?廣無邊際。光是眾生數就無邊際了,無邊際的眾生,就有無邊際的法性。

所以,「佛性本自然」,佛的性本來就是自然,人人若能相信,自然的佛性離我們不遠,尤其與我們人人很貼切,很自然就是在我們的內心。佛性本來就是那樣自然,所以佛也是已經將自然的本性,已經發揮在「法海德無邊」。

所以諸佛菩薩悲智雙運無量。他用的慈悲就是要救濟眾生,那智慧呢?就是運用度眾生的方法;你要有悲心、你要有智慧,智慧、慈悲合起來平行。所以常說,佛陀的十號之中,有一個號叫做「兩足尊」。

是啊!「兩足尊」,那就是悲智雙運。有兩隻很健全的腳能運用,走遍天下。這也是要有很具足的兩隻福、慧的足,所以具足悲智──有慈悲、有智慧,這叫做「兩足尊」。運行大智慧,這就是我們也要追求的。

所以人人應該要信佛所說法,更要信自性是具足。佛陀有悲智慧雙運,我們也是同樣有悲,有慈悲、有智慧,我們也能具足,所以不要對自己有輕視。

我們開始要說〈方便品〉,那就是應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言詞來譬喻。

方便品: 應用方正之理 與巧妙之言喻也

「應用方正」,正就是不偏,無論他是何種根機,佛陀就是用著正確的方法。要如何教導他?就如在蓋房子,無論大間的房子、小間的房子,它的地基一定要打得很穩。房屋的造型要如何造作,形雖然不同,但是基一定要打得穩,這才能很安全。所以「方」就是方法,「正」就是正確的道理。無論做什麼事情,它的基礎、它的理論,一定要很正確。

在很正確的道理,還是要看根機去為他施教,這叫做巧妙;要與他說話,也要用很多的譬喻。眾生根機不整齊,佛陀慈悲就要對機逗教。無論根機是高或低,是小根、小機,或者是大根、大機,佛陀必定,要對準他的根機,設法逗教。

佛陀來人間,普遍對所有的眾生,要來開啟他(們)的智慧。小根、小機聽不懂,中根、中機還無法體會,所以佛陀就要適應他們的根機,全部普施教法,這就叫做「善巧之言喻」。就是比喻;他若聽不懂,我們就比喻給他聽,比喻還聽不懂,就牽著他一起來做,讓他進入這個風光裡,做得很歡喜。

所以佛性是這麼自然,適應時代、適應根機,能夠應時逗教,能夠應機逗教。這就是佛陀的智慧,用方便的教法,巧妙的言詞中,無不都是要啟開大家這分本性,與天地自然合一。

「對眾生之機,適用教化之法」。在這種大時代必定要明大是非,若是在大劫難之時,就要培養我們的大慈悲。看看天下這麼多的災難,看到「藍天白雲」、人間菩薩普遍在每一個國家,當那個國家有什麼樣的災難、人有什麼樣的苦,就是適用在那個空間、那個時間所需要,所以這是「適用」。

眾生接受了佛陀的教法,無處不在、無處不能施法,所以法就是普遍如海一般。這就是佛的方便智慧,適用教化之法,這叫做「方便智」。

方便智: 對眾生之機 適用教化之法

〈方便品〉中在在都要說出,佛陀如何用方便的教法來施教、化度眾生。不分在什麼樣的時代,我們的法就是沒有時代的障礙,看這個時代所需要,如何引導人人去施展智慧於那個時代裡。所以,我們若想知道佛的方便智,必定要先瞭解佛的「真實智」。

「真實智」就有二種:第一叫做「實法」,第二叫做「實智」,這就是佛的智慧。

真實智有二: 一曰實法 二曰實智

我們要瞭解,佛的智慧。第一個「實法」,就是「一實之理,離虛妄相,本性平等,無有變易」。

實法: 謂一實之理 離虛妄相 本性平等 無有變易

就是一乘,唯有一大乘,唯有一大事因緣。佛來人間,所要施化的是「一實之理」,而「一實之理」就是直指人心,明心見性。不過,談何容易啊!因為眾生虛妄,所以佛陀就要開始用其他的方法,如何讓眾生能離,離開虛妄。

我們所看到的有形、無形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六根對六塵境,我們就是在塵、境,這樣在迷啊、茫啊,不知道世間原來一切都是虛。名、利、感情、地位等等,這都是虛妄的相,但是眾生就是這樣在的顛倒。

所以「本性平等」。要告訴大家「本性平等」,無高無低,不必一定要去追逐外面的境界,去做分別。所以「本性平等,無有變易」,我們的心就沒有起伏。

前面說過,人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「分段生死」。小乘聖人的心,還未到達圓滿覺之前,還有「變易(生死) 」。所以佛陀用種種的方法,從凡夫一直到小根機、中根機,希望他能成為大根機,所以要「離虛妄相,本性平等」大家要知道,就「無有變易」。「一切諸佛莫不軌範此法性而修之成正覺」。

一切諸佛 莫不軌範此法性 而修之成正覺

佛陀開這一條的道路,諸佛都是如此,就是有這個軌範——你如何修,按照這條道路去修,能夠回歸我們的本性,如此就能成正覺。這樣叫做「實法性」,這樣叫做「真實法」。

第二叫做「真實智」,就是「實智」,就是「能照真性之智,稱理不虛」。

實智: 謂能照真性之智 稱理不虛

我們能照徹真實的性。我們的性本來就有,只是無明掩蓋了,我們自己沒有發現。現在藉佛陀之智,來照耀我們的心,所以讓我們的自性,能夠「反觀自性」,如此就是「稱理不虛」。所有的道理都是真實,名叫「實智」。「以此實智為道,故名實智菩提」。

以此實智為道 故名實智菩提

這就是佛的智慧,真實的智慧。若要用比喻的就要很多。所以,以上就是佛之「真實智」。

「佛既自證圓滿」,現在就是要應機開示眾生,還是「(是)為佛之方便智」。

佛既自證圓滿 今欲應機開示眾生 是為佛之方便智

既然佛陀自覺又是覺他,覺行都圓滿了,來此世間就是要應眾生的根機,如此來開示,這就是佛的方便智。

所以佛就是一代施教方便之法。佛陀來人間本來是如此簡單,直指人心,明心見性。要讓大家知道,你就是有心,你就是有與佛平等的智慧。所以,人人本具佛性,但是眾生就是受虛妄橫計,所以讓我們常常心起起落落,變易不定。儘管發心了,但是過了一段時間,我們懈怠又是再墮落,這也就是我們凡夫,所以不得及時覺悟。

我們現在知道佛陀的智慧,我們要瞭解「實法」、「實智」,佛陀的真實法、佛陀的真實智,就是要向我們眾生來開示:不只是佛本具,我們人人都本具。

這法真正是很深、很廣,希望人人要將心性合一,如此自然我們就漸漸能體會,佛陀的悲智雙運。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187-法海德無邊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