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135-專注精進與佛同心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⊙「是諸眾生安隱樂處,救處、護處、大依止處,處處為眾作大導師,能為生盲而作眼目,聾劓啞者作耳鼻舌,諸根毀缺能令具足。」《無量義經德行品第一》
學佛的目標,就是自覺覺他、自度度人,這就是我們的目標。《無量義經》前面也是這麼說過,我們修行必定要有這分覺性,這個覺性要啟自無量大悲。無量大悲的良能,就是救濟苦難眾生,也就是所有眾生的善知識,也是眾生的大良福田,也是眾生的不請之師,為眾生所做的一切,使令眾生安穩樂處。我們所到的地方,就可以讓眾生得到歡喜、得到安穩、得到快樂。眾生有困難,就是要為他們設立了救濟、保護,所以「救處護處大依止處」,這是我們修行應該要有的。
菩薩是苦難眾生生命中的貴人,這是人人要發這個心、立這個願,提升我們生命的價值。貧窮的人,身心無所依止,所以一直在說,人間菩薩招生。每一個地方若能夠都是菩薩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菩薩就是眾生的依止處,救處、護處、做大依止處。
可惜天下間菩薩偏少,若能夠多一點人發心作為人間菩薩,這個社會不是能更加祥和嗎?若是人間菩薩多了,生活的形態不就是比較回歸自然、樸素、少欲、知足、愛人、愛大地、愛種種的物資、懂得生活中有規律,這種心靈清淨,這對社會、對人間不就是較調和嗎?所以佛陀教育我們,我們必定要時時自修自度,教人修行,度他、度人,我們若能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人,天下眾生就能夠平安了。
所以這裡這麼說,《無量義經》還是,「處處為眾作大導師」。因為眾生迷茫,人人心靈的煩惱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懷疑正法,不相信正法,所以心要能夠去除貪、瞋、癡,那就困難了。人人若能夠相信正法,知道因緣果報,他就能接受法,就能調整身心的生態。所以眾生一迷失,一念之差,所以我們必定要「處處為眾作大導師」,要不斷地說,不斷地走入人群來引導眾生。
「能為生盲而作眼目」。現在的人見解偏差,人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明鏡,已經被外面的色相來擾亂了每一個人心靈的明鏡。一片鏡子在那裡,你若是用色彩把它塗啊、抹啊,抹一抹,你想,整片鏡子不就是五花十色,豈能照出心外那個物質?器世間的物質,那些道理能清楚嗎?已經模糊掉了,不清楚了。所以,雖然有眼睛,卻是見解偏差了。所以大導師就是應該要為這些眾生作正見觀,他的見解,我們要為他導向,讓他的看法正確些,讓他的思想明朗些,讓他對所有的物質、道理更了解。這就是「能為生盲而作眼目」,就是為眾生的見解導向,化污染為清淨,心靈的污染化掉,變成清淨。
我們每天在讀誦《無量義經》,讀到這些(經)文,是不是能夠發心呢?能夠體會佛陀對我們的教育,不只是讓我們自利自救,還應該要利他救他,使人人的心地清淨。這是佛陀的教育,是他的本懷,想要說的話,想要教我們,希望我們眾生能從內心真正體會到佛陀所說法。所以佛陀開示,我們要悟入,真正我們的心要入佛的真理中來。
所以我們要好好真正發心,處處為眾作大導師。我們要用正知、正見、正念、正法來引導眾生,讓眾生能夠將他的看法、思想正確。還為「聾劓啞者作耳鼻舌」,「諸根毀缺能令具足」。聾劓,就是耳朵、鼻子,有的人好話不聽,都是要去聽一些不好的話,那種唆使我們、挑剔我們、挑撥是非,這種的話他聽得很歡喜,就會隨著這種挑撥是非,是非不分明,就開始對人有意見、對工作有成見等等。即使有耳朵也不懂得聽正法,所要聽的是色情,所要聽的是暴利,或者是暴亂,這種不好的聲音。這實在是讓我們很擔心。
所以我們現在要及時,否則是來不及喔!我們要發心立願,將這些愛聽擾亂心思的聲音,趕快導正過來,讓他能夠正知、正見。甚至鼻緣氣味,這個氣味是香的、是臭的,要如何讓我們的身體能夠營養,現在的人就是因為他的鼻(嗅香),所以引起口欲,吃盡了天下眾生的生命,這也是偏差。尤其是啞,有的人聲音很好,偏偏他就是惡言、綺語、兩舌、妄言,這種讓他的聲音很好,也是同樣作亂人心。耳朵亂聽,不就是有一些人亂說話嗎?所以不管是耳、鼻,或者是口舌等等,我們應該要好好引導,能聽的要聽好的聲音,真正能夠讓我們明白道理的正法。
我們的六根真的要好好顧守,甚至不只是顧守自己的六根好,還要引導人人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都要走好路、做好事,同時聽好話、信因果,若能夠這樣,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本分事。否則,現在的眾生漸漸地「諸根毀缺」,耳朵不懂得去聽正法,就是這樣糊里糊塗,說話不能說好話,混亂了人心,生活中就是人與人之間、人對一切的萬物,這都整個毀掉了我們人性本具的良能。
各位菩薩,大家要用心好好導正,做眾生的導師,要真正說好話,做大導師。佛是大導師,其實我們人人本具,都有大導師的潛能、良能。所以請各位,《無量義經》我們要好好讀誦,去理解。
⊙「六十小劫 身心不動 聽佛所說 謂如食頃 是時眾中 無有一人 若身若心 而生懈倦」《法華經序品第一》
前面《法華經》,日月燈明佛在那個道場開始,已經在六十小劫中身心不動,發光現瑞在那個地方。我們已經了解了,不只是佛的身心不動,大眾同樣是身心不動,在那個會場的莊嚴,這當中「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」。這當中沒有一個「若身若心而生懈倦」,大家都很精進。日月燈明佛要來宣暢大法,所以大家很歡喜、很精進,一心就是要來聽,所以沒有一個生起懈倦,就是懈怠。「我坐這麼久了,我累了,怎麼到現在還沒有開始?要說什麼法?」沒有人有這種心念。大家所想的是,日月燈明佛這麼慎重,一定是要說大法。所以身心不動。
「謂如食頃」。我們的心若很歡喜,心靈的境界寂靜無染穢,這當中其實時間會覺得很短,「謂如食頃」。精進的心,時間會過得很快,不會想要打瞌睡了,不會說我已經坐得很累了,這種念頭都沒有。感覺時間很輕安、自在,就不會覺得時間長,所以無有懈怠。這是表示當時「大眾樂欲聽法」之誠,這是用很誠意的心要聽法。大眾、大家很歡喜,「樂」,就是從內心的歡喜、快樂,只有一念:要聽法。
現在佛所現相發光,他的內心所隱藏著的是這麼無上至高神聖的大法,即將要開始了,這就是當時那個場合,大眾的心念。所以「日月燈明佛,於六十小劫,說是經已」。說是經已,「是經」,是哪一部經?是《法華經》。
他在那個地方,那個本懷,「離言法華」,這個真實相的道理,就在靜默中要啟發大家這念心,追求佛法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眾生心與佛心契合了,看看,不只是佛在那裡靜坐,瑞相發光,連那個場合,人人心都是不動,還是非常的歡喜,沒有一個有懈倦。這就是心與心的契合,佛心、眾生心都契合起來。
所以「說是經已,即於梵、魔、沙門、婆羅門及天、人、阿修羅眾中,而宣此言。」《法華經》說完了,開始在大眾中這樣說:「如來於今日中夜,當入無餘涅槃」。
在現在這個中夜時間、環境,外面的環境很寂靜,裡面人人的心清淨無染,這個時候就是要入無餘涅槃。「無餘涅槃」的道理還很深,大家都以為「無餘涅槃」就是要往生了,不是。要有寂靜、清淨的光明。請大家,這個寂靜、清淨的光明都是在我們的內心,我們學佛,真的要學得對我們的慧命成長,對眾生的生命有做引導的作用,這樣我們的身心就是要時時在寂靜光明的境界中,這樣和佛心就能互相契合,這要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135-專注精進與佛同心
3.幸福茶香
3-1「自覺覺他,自度度人」,常常想自己有這個能力嗎?在度人之前,自己也要再精進,先把自己的心照顧好,等到自己有機緣時,自然而然也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導師良友。要怎樣才能成為別人生命的中的導航,這就是上人告訴我們的做任何事都要專注,吃飯要專注,專注在吃飯,不要食不知味,走路要專注,要走正路踏實,不要心旁騖想東想西,和人說話要也要專注,不要眼神不正視他人,做任何事若都能專注,我們的心就能清淨輕安,所以培養專注的心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助益的。古代書法家王獻之有一次在路上閒逛,看到一位老太太做烙餅的技術,十分純熟,能把烙餅拋向空中然後接住,王獻之看得目瞪口呆,問老太太是怎麼做到的,老太太不疾不徐地說,其實也沒什麼,就是熟能生巧而已,王獻之恍然大悟,從此回到家發憤寫書法,最後終於成了一位大書法家,很多事就是如此,熟能生巧,專心可以讓我們的心不旁騖,自然能夠接近佛心,靜寂清淨的心。
常常我們做一件事情,若心生歡喜,是我們從心底真正願意喜歡的事,例如寫書法,看書,聽聞佛法,這些正向的事情,讓自己心靈快樂的事情,那麼做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累,一點也不抱怨,這就是有心,有心去做自然得歡喜,無心去做,一點也沒有效果。了解了自己的心隨著外緣而變動,就要再把心找回來,趕快專注在正知正見裡,不要讓一念心隨念頭轉而隨波逐流。
常常我們也會聽聞一些流言耳語,偏偏這就是人的習性,我們常常喜歡聽這些沒有營養的是非,如果聽了就算了,能夠察覺這是不好的話,不再轉述或傳播,那就不會再造口業了,但往往很多人喜歡造是非,喜歡在人群中散播,甚至一惡念升起又去造是非,所以當我們在聽這些流言耳語時,也要能夠非分別是非,不再四處生出是非,如果無法導引他人去除這個惡習,就做好自己的本分,不再去搬弄是非,這就是上人告訴我們的我們要好好發心,處處為眾大導師,應用正知、正見、正念、正法,來導引他人,當然自己要先具備這樣的能力,所以還要再精進。
此刻能做的就是專注精進,把「自覺覺他,自度度人」當成我的目標,希望有一天,機緣成熟,我能感受到這句話的真實意義,從中得到內心的清靜喜樂。
3-2 人生是苦,為何不但要自度,還要度他呢?因為我們的清淨心,本就是一棵菩提種子,因為清淨所以內心安穩與歡喜,因為內心安穩與歡喜,因此也自然而然希望每個眾生都能如此,不但自己要出苦,更不忍眾生苦,心清淨,悲憫眾生的慈悲也自然升起。
人生是苦,所以在苦難人生中,我們因此能夠見苦而知福,自覺而能精進修持,走向回到無染無求的心路,同時,因為逐漸無染而心逐漸清淨,覺性與慈悲也就重新回到己心,因為清淨所以慈悲,因為慈悲心也就越加清淨。因為當我們一念慈悲之時,我們心所想的,就是喜捨,而非貪嗔癡了,因此自度與度他是很互相交錯的,發心自度者,必然也發心度他,發心度他者,必然也越加精進,願意自度。就好像想當個好老師,所以會用心準備教學,又因為想要學生學得好,所以也願意用心準備教學。如果想當個好老師,卻不想學生好,這樣如何為學生辛苦付出而能教學相長?又如果想要學生好,自己卻又不想當個好老師,這樣又怎麼可能辛苦培養自己的專業呢?
所以,佛陀告訴我們要發四弘誓願: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上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四弘願中的這一個願,不是煩惱無盡誓願斷,反而是眾生無邊誓願度,為何?有無道理呢?其實是很有道理的,因為如果不是因為眾生無邊,我們怎麼可能發心立願來斷煩惱呢?就好像無論是自己的心田,或者他人的心田,正因為充滿無明草,所以就激發我們要拔煩惱草的願,如果已經一片清淨,我們有如何有這樣的願望呢?就好像教學一樣,如果不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有困難,又如何能激發我們心力,去設計創造種種的教學方法呢?
因此,我們應該學習在苦難中,培養自己的慈心與悲願,學習菩薩以慈眼看自己也看眾生的態度,用精進培養自己的清淨,用慈悲長養自己的善根,更在日常生活中,以感恩、善解、知足、包容心來轉化人生種種的考驗與不如意,如此就是專注精進,就是與菩薩同心同願,這也就是窮和尚的「精進缽」與「慈悲杖」,引領我們、鼓舞我們走回我們南海心家。感恩!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