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28-濟貧教富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我們應該: 日日心存感恩 能生世值得佛法 滋潤甘霖雨露 增長我們的慧命
想想看,是是不要日日感恩呢?我們說過了,在回向發願,人人心中都有此祈求,願生生世世,能在在處處,無論在什麼地方,我們所得到的都是,很好的執政領導者,能弘揚佛法,讓佛法、道德觀念非常普遍,我們也期待,我們所出生的家庭,是一個正知正見,奉行正法的好家庭,我們也不希望會生在,邪思邪見的地方。
所以這也是我們祈求未來的人生,生命的去處,我們還要祈求,我們無論生在哪裡,我們都是蓮華化生,或是,「種族尊勝 安穩快樂」,能夠「衣食自然」,這都是大家的祈求,要如何能蓮華化生呢?除非你能生在淨土,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。
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呢?不遠,我們要預約人間淨土,所以清淨的地方就是淨土,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以佛教法,我們要奉行菩薩道,我們走的就是在菩薩道上,菩薩就是不捨眾生,既然不捨眾生,我們一定要再迴入娑婆,假使又再迴入娑婆,娑婆世界稱作五濁惡世,這樣又是要求生淨土,又是要迴入娑婆,要怎麼辦呢?
當然這是願力,不是業力,我們若發心發願,甘願來迴入娑婆,入此五濁惡世之處,那就是我們要度眾生的願,當然娑婆世界有富貴貧賤,有邪正見解,當然我們也很期待,我們所生的家庭能是,清白無瑕這種家庭,也就是種族尊勝,如此,自然我們就安穩快樂了。
在這種即使是物質清貧,但是心清淨,我們就能常常都很滿足,只要無所求,生活物資我們就不會求很多,知足者心常樂,所以我們常常抱著感恩心,無論一粒米、一條紗,我們都感恩,足夠了、足夠了,這樣已經很好了。
所以這份感恩心,就是因為我們在佛法中,常常都是沐浴在清流中,我們有佛法來滋潤我們,我們的心能在佛法中成長慧命,有智慧的人,就不會貪著世間的物質,所以自然就很知足,人間事事都很善解,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豐饒呢?就是很富有了,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,再下來這段懺文這麼說: 又願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 慈仁忠孝 等心濟物 不生一念逆害之心
這段文,不只是等到未來,現在就要開始了,我們的心境,以及我們無論在家庭、在社會、在人群中,我們要培養這念慈仁忠孝。
看看現在的社會,要能慈仁忠孝,這樣的人生實在不容易,對人與人之間要有慈,做長輩的人對晚輩也要有慈,慈就是無所求的付出,只希望人人幸福,人要像慈父,所以說是父慈。
釋迦牟尼佛來人間,不就是將所有的眾生視為己子,所以釋迦牟尼佛也是眾生慈父,家庭的一家之主,也是一樣要為慈父,父母在養育孩子就是慈,無所求的付出,對下一代的人不斷如此付出。
但是現代人是愛呢?是慈?還是寵?現在的人就是欠缺智慧,只會愛,變成溺愛或是寵愛,所以就是現在的人,欠缺那分智慧,即使有愛,也無法做到慈字。
看看釋迦牟尼佛他的智慧,來教導眾生,把眾生當作他的孩子,又愛又有智慧的教育,所以要做到這個慈字,真的不容易。
還有「仁」,仁,人與人之間有這個仁字,那就是厚道的人,道德很厚,所以這叫做仁心,不只是對下一代,所以這個人字的意思就是厚道,道德的觀念很厚,所以這就是不僅對長輩的敬愛,也要對平輩那分的愛,甚至對晚輩,這種倫理道德都能做得好,這種慈仁忠孝,這實在很不容易,現在的人很稀罕了。
過去的人也不是很多,那就是說,在過去唐高宗的時代,當時他也在提倡家庭的孝道,其中有一個家庭,就是有九代的家族同堂,都沒有分開,這個家庭,由張公藝他來擔任家長,整個家庭的家長,有九代人同堂,所以常常都得到皇帝會表揚他。
有一回唐高宗皇帝,他覺得這到底是怎麼樣?經營這個家庭的呢?這個大家庭大家族,為什麼能和睦?能夠都不分家?所以他就到了張公藝的家,當然皇帝來到這個地方,當然是很光耀的事,大家都是很恭敬,迎接著皇帝來臨,皇帝看到他們,這麼和睦的大家族,他就問,問這位張公藝說,你到底是怎麼主持這個家庭,這個家庭能如此和睦,九代同堂,這位張公藝他笑而不答,拿起筆來開始就寫,忍忍忍,寫了一百個忍字。
百忍,看了很感動,這位皇帝感動到流下眼淚來,可見百忍之中包括了多少辛苦,所以因為這樣感動了皇帝,所以說來,要這麼多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,必定要有慈仁忠孝,慈仁忠孝不能離開一個忍字,所以人群中,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忍讓,才能人與人相處,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,我們要如何,生生世世發願迴入娑婆呢?也要練一個忍字。
在我們的靜思堂,有一群社會青年菁英,五、六百人齊聚一堂,他們就是慈青,他們組織了慈懿的研習會,慈誠懿德,因為慈青人人都畢業了,畢業之後,個人就在社會就業、創業,所以人人已經在社會,開始獨立門戶。
但是他們在慈青時代,來瞭解慈濟、投入慈仁忠孝,每回來參加慈青生活營時,都有很多,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,這樣來陪伴他們,來引導他們,他們能投入慈濟,體會靜思的生活,所以他們要畢業之前都是發願,要如何生生世世做好慈濟,傳承靜思法脈,甚至他們發願要來,弘揚慈濟宗門。
所以他們畢業之後,組織了一個學長會,這個學長會,他們就是各人畢業,各人去就業了,但是他們還會回過頭來,在帶新的慈青,一屆一屆的社會大學青年,他們又再回來帶他們,所以他們現在,也很多人都受證了,受證慈誠,受證委員,委員就是懿德會,慈誠就是慈誠會。
所以他們又再回來,換他們委員慈誠,要再來傳承法脈和弘揚宗門,他們很精進,每年的學長會年會照常開,愈來愈多人,已受證之後做慈誠委員的,他們一樣還是照常在精進研討,要如何帶人,這種發心立願,以恆常心。
去參加他們圓緣,聽他們又推動一個,「晨鐘起,聞法香」,在一早,五點半開始就要起床,開始就是要聽「靜思晨語」,即使他們回到家裡,無論他是在就業上班,或是自己做家庭,但是都是這些慈青,這一群年輕人他們互相推動,到這個時間,大家互相叫醒了,大家在這個時間就要準備了,開始開電視或是開電腦,開始聽「靜思晨語」,所以聞法香,聽到他們在分享,每一個人都很堅持,而且推動得很有成就。
這種友誼能永遠連結在一起,這種精神不斷推動,在傳承下一代下去,你們想,若像這樣的孩子,絕對是家庭的好弟子,絕對是社會的精英,絕對是傳承正法的好人才,所以他們這樣,以慈仁忠孝這樣的心情,如此,不是自己家裡的人,能那麼多人,現在是上千多人,不斷這樣在傳承,尤其是我們慈濟這個大家庭,已經這麼多的地方,大家共同一志,大家做一樣的事,人與人之間互相,不是一個家族,卻是做一樣的事,這個大家庭,你想,需要忍還是不必呢?
人與人之間,家庭生活的文化不同,人與人之間,每一個人的學識也不同,年齡也不同,語言也有很多不同,這是不是要在那個字,忍、忍、忍呢?一忍千忍才能讓心開闊,一個忍字,雖然是很辛苦,但是這就是在修行,我們在修行,哪一天不必忍呢?忍著睡眠不足,忍很冷的時刻,忍著很多很多,忍人與人之間,不同的臉色,不同的聲調。
每天都要忍,一個忍字雖然辛苦,但是天地寬,我們能包容天地,我們能推動人生佛法,法輪能不斷輪轉下去,所以說來「等心濟物」,我們人與人之間要有平等心,不會分別是你、是我,你的環境比我差,你的學問比我低,不會,我們都是平等心,所以說是「等心濟物」,對富者我們要教育,對貧者我們要救濟,教富濟貧,其至我們現在濟貧,同時我們也在教富,這佛法甘露普潤一切,但願人人的慧命能不斷生長。
所以我們若能,這種「等心濟物」,「不生一念逆害之心」,這是不是最慈仁的心呢?就如長輩在疼惜自己的子女,下一輩的人,下一輩的忠孝,對朋友要忠,對長輩有孝,這種好像一個家庭一樣,所以說一個家庭,九代人會住在一起,他就要百忍了,我們是天下人為一家,你們想,我們是不是要修千忍呢?不只百忍,是千忍,就要打開我們的心門,我們才能「生生世世 在在處處」,「慈仁忠孝 等心濟物」,「不生一念逆害之心」。
各位,學佛其實要下功夫,我們若不付出一分功夫,我們哪能修養過來呢?我們若無好好修養,我們哪能得到,生生世世、在在處處,我們都能有這分,慈仁寬大的心呢?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,我們對人人要能等心濟物,教富濟貧,心不要生起一念逆害的心,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一定要以寬大忍讓,這樣來面對日常的生活,時時感恩,所以大家日日要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28-濟貧教富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