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16-造好因 得福緣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3年3月13日 (三) 23:26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人若欲解脫諸苦惱 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 即是富樂安穩之處

知足的人常常都是很富有,人若能知足,雖然所住的房子很簡陋,甚至沒有床鋪、睡地上,也是覺得很安然自在,很快樂。

假使若是不知足的人,雖然是堂皇富麗的房子,讓他住得再好,同樣不知足、不稱意等等,這就是我們世間人的心態。

是苦是樂、是貧或是富,就只是在一念心而已,能知足的人,就是相信因緣果報,相信我沒有造這麼多福,我要去哪裡找來,那麼多豐富的物資家財呢?沒有,我自己知道,這樣就好了,夠了就好。

若是有餘,世間的東西,不是永遠都是我們擁有的,我們應該有餘時就要去付出,付出時覺得這就是,我們真正的歡喜,最歡喜的是看到別人平安,看到苦難中的人得到解脫,這就是我們最歡喜的,這也叫做知足的人,這也就是信因果的人。

造好因、得福緣,這是必定的道理,假使不肯信因果,自然就是貪欲心大,再多對他來說永遠都是不夠,因為他不相信因果,什麼叫做造福,我現在享福最重要,感覺他目前所應該享受的,一切所有,名、利、功名、富貴,他認為這是他一生中,所應該有的,這種不信因果,只看眼前的短視,一直到忽然間,無常業報現前時,意亂心慌,才想著我要捨錢消災難,已經是不可得了。

人生,我們在平時,我們就要相信因果,做人我們要知足,我們要少欲,我們若能知足少欲,這也就是知因緣果報的人,若能如此的人生,想想看,這是不是最富樂,也是最安穩的。

所以人生,哪一個地方是安穩的地方?心平安,一切環境祥和無災難,這就是最安穩的地方,所以我們大家時時,若能抱持著這種心態,是不是我們日都是平安日,日日都是我們修行的好日子,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握此時,敬天地、愛萬物,感恩所有的一切因緣,這樣我們就能很滿足。

所以我們要知足,知足我們就能像住在天堂一樣,不要等到災難來臨時,才要想捨財,這就太晚了,所以接下來這段懺文就這麼說: 而不知此身 臨於三途 按深坑之上 一息不還 便應墮落 忽有知識 勸營功德 令作未來善法資糧 執此慳心 無肯作理

這一段就是說,人不知足,就只是為自己享受、享受,等到臨時才願意捨財,這本來就是來不及,因為他不肯相信,不知道這個身體,「臨於三途」,不知道我們自己的生命,到底還有多長,生命在呼吸間,我們現在有人來勸我們,勸我們要做一些好事,勸我們要做一些功德,好預備我們未來,最後那口氣若不來,我們是不是要積一些福德呢?

常常說我們要做來囤,不要做來抵,等到臨頭時,我才趕緊要去花錢,已經來不及了,我們要知道,我們的生命就是在呼吸間,萬一我們什麼若沒做,其實這口氣不再來時,孤魂獨逝,茫茫渺渺時,到哪裡去呢?掉入三途,餓鬼、畜生、地獄這三惡道,我們平時的為人,你的為人,造了這麼多的惡因,沒有一點福,自然三途難免,就是飄飄浮浮就到三途去了。

一墮進去,好似墮入深坑,在那裡哀叫,沒有人能救我們,所以這段懺文是這麼說,說不定在我們這輩子,還沒斷氣時,說不定當我們洋洋得意的時候,有善知識來對我們說,你做一些好事好嗎,哪一個地方有苦難人,你有力量,是不是你也付出一些力量來,只要你手心向下一下,你就能救人了,如此你的功德無量,救人就是造福,你要造,雖然有人好言勸導,但是因為他很固執,「執此慳心,不肯作理」。

很有多人聽到人來向他勸募時,我哪裡那麼儍?我賺錢很辛苦,我賺錢怎麼不會自己用,自己享受,為什麼我要拿錢去給人?他就是不肯付出。

即使是說,你已經那麼富有了,捐一點吧,我若要捐就要捐很多,捐那麼一點沒面子,好啊,你捐多一點更好,做大功德,我現在還不行,等到我更富有時,這種人世間到處都是,所以這就是「執此慳心、不肯作理」。

當我們健康,當我們富有時,我們什麼都不肯捨,雖然有貴人來引導我們,我們就是不肯行,所以這叫做沒有冥途的資糧,那種暗暗、渺渺茫茫時,沒有人來接引你去好的地方,就是隨著你的業力去了,這就是因為有人要度你,你也不肯接受,只是這一念慳貪的心,這個慳吝慳貪,就是不肯相信別人的勸導,這種人不就是最愚昧的人,很愚癡,他不知道一口氣出去若不再來,那就是隔世,和這輩子一點都沒有關係,這輩子所賺的錢,所擁有的物質,擁有的名利富貴,都已經放下了。

你想要執著和你一起去,也不可能,所以這輩子所造的都是惡,沒有善,一失人身,萬劫難再,善的資糧一點都沒有,就是因為這念慳心貪念,所以接下來這段懺文: 夫如是者 極為愚惑 何以故爾

如何,像這種人真的是很愚癡,也是自我迷惑,不明道理,這到底是什麼原因? 經中佛說 生時不賚一文而來 死亦不持一文而去 苦身積聚 為之憂惱 於己無益 徒為他有

這段懺文是說,佛這麼說,在我們生的時候,不想要積福,去幫助、去付出,去尊重三寶,去憐憫苦難人,這些都不肯做,死後,其實一文錢都沒帶去。

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也是如此,有的人事業做得很大,做到連鎖在國際間,他若來時,我就說,您怎麼需要做成這樣,為什麼不拿出一些時間,自己親身來投入來做呢?

捐錢雖然是很好,但是你都沒有去感受到,苦難人怎麼苦,你無法感受到,你親自去幫助他的苦難,那種歡喜,這種歡喜你沒有得到,雖然你有福,雖然你也有捐錢,不過,你能否不要再做那麼多,利用這些時間真正來付出,你的身體己作己獲,是不是花一些時間來投入,你看,別人做得那麼歡喜,你看看,為什麼你的事業,要一直一直開拓出去呢?

他都會這麼對我說:「師父,我知道,我知道,但是其實我這樣也是在救人。」

我說:「對啊,我知道,你這樣在救人,你捐錢救人,你開拓事業也是在救人,這個道理我知道,因為你的事業若是愈大,很多家庭就因為你的事業,而有工作,所以他們的家庭能安定,對不對?」

他說:「對了,對了,我就是這麼想。」

我說:「你知道嗎?我們的力量、時間總有限,你在某一個國家最貧困的地方,去開發它,但是開發也要選擇開發的方式,要不然,現在的溫室效應,都是工業太過發達了,我們適可而為,我們要去那裡,我們看得到的範圍,我們去做,去安定人的家庭。」他說:「不過,一些幹部,都一直要我出資,再一直做下去。」

我說:「人心的欲念愈來會愈大,你放手讓這些幹部,一直做下去,一直開發下去,無了時,自己如果顧不到,無法去做評估,無法去評估這樣做對不對?你還一直投資下去,這樣是不是一輩子,到底誰能接續你的精神,用愛去安定人的家庭呢?用高科技,愈來其實污染的情形愈多,這種開發的方向是無盡期的。」

他就說:「我現在已經由不得自己了。」

聽了實在很不忍心,到底過度了,由不得自己,到底對人群是不是造福?實在是無法分析,對大地是不是會破壞?真的,雖然若是單獨,不是那麼厲害,若是不斷不斷拓展下去,像這樣的工業方式愈大,真的是很擔憂。 人生壽命多長,為什麼不看開呢?這就是不了解,往生時我們一文錢都帶不去,在平時身心苦惱,負擔很大,不必以身體苦勞,擁有很大很多的事業,其實那種精神負擔很大,那種心靈的苦勞,比身體的苦勞更大,這種「苦身積聚,為之憂惱」,「於己無益」。

到底到了最後那口氣時,到底對自己有什麼益處、病倒時又要怎麼辦?到了臨終時,還不是一樣大自然的法則嗎?是,大自然的法則總是會來,何必呢?既然帶不去,為什麼不利用現在,事業有成,撥一切時間來投入?能出錢,能出力,這分分己獲。

在這種菩薩人群中多結好緣,這樣不是很好嗎?怎麼要做這種,人生,也不肯付出,也不能見作隨喜,這樣的人生,真的一輩子徒勞無功。

到了最後也「為他有」,對自己無益,最後也是別人的,這就是我們的人生,這是不是「極為愚惑」。

還有一些人賺錢還懂得布施,但是還有一些人賺很多錢,他就是不肯布施,但是我更希望,他會賺錢、會布施,還會自己去做,若如此,把握此人生的時間,才能增長慧命,造福又增慧,若能造福增慧更好,應該看了這段懺文,不只是不懂增慧,還不會造福,就真的一文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,這真的是到了最後那時候,他孤魂獨逝,精神受地獄的折磨,那才是真苦。

那時候墮地獄,或是臨終那時候,我們若平時都沒有造一點福緣,到了最後境界現前時,那種可怕的現相在眼前,人間在啼哭,可怕的夜叉餓鬼在眼前,那時候他的折磨就很苦了。

好似螃蟹,活生生把牠丟下去煮湯一樣,好像烏龜,活生生把牠脫殼一樣,很多很多的苦,在精神生死中折磨,一直到將來由不得自己,到底會到哪一個地方去?自己都不知道,這種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,這我們大家應該要清楚。

所以我們必定要知足,我們若能知足的人,才真正是最安穩樂處的地方,所以當觀知足,知足之法,即是富樂安穩之處,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16-造好因 得福緣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