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15-屋寬不如心寬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當知多欲之人 多求利故 苦惱亦多 少欲之人 無求無欲 則無此患
這段文字就是要和大家分享,分享我們人人應該要知道,一切苦難都是來自於多欲。
這麼多天以來,我們不是一直在說地獄苦,所苦的無法讓我們以語言,來表達那種苦相,所以就以種種刑具和受罪的人,來做一個形容。
其實地獄離我們不太遠,人間我們可以常常看到,多少現在就已經受苦了,我們也已經可以聽到,在很遙遠的地方,已經累次累次天災人禍,造成無量無數的苦,無論是貧窮加上災難,加上歉收,加上…,很多合在一起,所以他們非常苦。
有人會說,那些人何辜呢?他這一世怎麼會生下來,就是在那個地方,這輩子來了就是一直在受苦,這樣在折磨,受到飢寒病苦、天災人禍,不斷都是累積在那裡,想想看,他們不是這輩子有能力去造業,沒有,但是過去生中我們不知道,無法去跟他說,就是過去生中,做了什麼、做了什麼。
不過,在我們佛陀的教法,大覺者對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道理,他能很清楚,佛乃是三界導師、四生慈父,佛壽無量數,來人間只不過是一個應化身,來教育我們,將他過去不斷所知道所累積的,他對我們教育,也說過人間的壽命並不長,佛陀出生在人間總共是八十歲,是不是佛壽才八十歲?不是,佛壽是無量劫,是無量壽,無量數,只是現相應化身而已。
過去也說,人間壽命,你即使是一百歲,也只不過忉利的一天而已,何況佛陀已經超越過去了,所以宇宙大覺者,他宇宙天地間的道理明徹,只是來人間應化一下。
所以佛知過去,過去的無量數劫,所以他會告訴我們,我們人人都是累生累世,所造作的業,惡業若很強,一下子就墮入地獄,若是中等的惡業,生下來就是到,多災多難多困苦的地方,那個地方就是共業。
人間共業的地方,由不得自己,苦不堪言,哀叫無人可回應,大家都很苦,求救無門,呼天叫地,到底他們造的是什麼業,不離開多欲,所以佛陀在《遺教經》中,也是這樣對我們說,要知道「多欲之人」,「多求利故 苦惱亦多」,只是多欲多求利,這樣苦惱很多,「少欲之人」,「無求無欲 則無此患」,我們若是少欲的人,自然我們就不會受這種報。
剛才說,極重的業墮地獄,中等的業,共業在人間的某一個地方,若是較輕的業,就是我們一般人,苦樂參半,有苦,過去結了不好的緣,現在在一起,苦啊!或是過去障礙他人,這一生讓我們諸事不如意,苦啊!
但是還有機會,能聽聞佛法,能修行,能造福人群,雖然我們現在在修行,也有過去生中輕微的業,也還帶來人間,所以我們有我們的習氣,我們的習氣令我們心多煩惱,這都有,來到人間,在三界六道中,多少都有業。
業的起頭多數都是一個欲字,所以才會說,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就長六粗了,所以一念無明是從欲開始,所以一念欲心起,就多求,這一求,財色名食等等,五欲就隨著境界不斷叢生出來,所以我們若知道,源頭的病在哪裡,我們才能應病下藥。
所以佛陀告訴我們,當知多欲之人,就多求利故,就是一直求,苦惱亦多,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,就沒有這些煩惱、習氣,人與人之間讓我們不如意,對我們多障礙等等,我們若無那念欲,我們就很自在,輕安自在,就沒有這些粗重的煩惱。
所以之前我們也已經說過,地獄的眾生,我們已經知道那麼多了,我們若能有懺悔的心,我們才能脫離那種地獄,甚至心靈的地獄,我們都能心得解脫,自然一切的苦都化成樂具。
所以我們要記得,我們要能虔誠禮懺,所以我們應該知道,一切的苦都是從心造,一切的罪業也是從心起,一切都是唯心,所以常常和大家說這個心字,所以罪從心起,也是要從心懺。
我們要懺悔,很虔誠,向佛前求哀懺悔,向佛求哀懺悔,大家應該要記得,我們以最清淨的佛心,從心懺悔,人人都是在我們現前的諸佛,我們若對任何人,有什麼態度、語言,或是…等等有冒犯的地方,我們要趕快在人面前懺悔,這也是很重要。
不只是來寺院裡,在佛前說,佛啊、佛啊,我懺悔,佛啊等等,不只,人人都是佛,最好我們要時時感恩尊重愛,我們的心若時時有感恩,看到人就是感恩,我們彼此互相同住在一起,互相來成就,所以我們要感恩,因為我們彼此互相成就,所以我們要尊重,因為人人都是未來的佛,現在的菩薩,所以我們對人人要尊重。
甚至才開始在發心,我們要愛,上求下化,所以我們日常的生活,若能有感恩、尊重、愛,那就不會做錯事了,假使我們的心念若顧不好,我們要趕快稽顙懺悔。
禮諸佛已 次復懺悔 已懺地獄報竟 今當懺悔三惡道報 經中佛說 多欲之人 多求利故 苦惱亦多
「禮諸佛已,次復懺悔」,雖然是禮佛了,我們還要再懺悔,「已懺地獄報竟」,過去雖然已經了地獄之報,已經完畢了,「今當懺悔三惡道報」,還有三惡道,除了地獄以外,還有三惡道之報,「經中佛說」,「多欲之人」,「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」,這段經文就是佛說的,佛就是說我們都是多欲,所以我們多求,所以我們苦惱就很多了,再來又說: 知足之人 雖臥地上 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 雖處天堂 猶不稱意 但世間之人 忽有急難 便能捨財不計多少
花錢消災,人都是這樣,災難還沒有來臨前,我們就要先知道了,要知道若是知足之人,我們的心都沒有掛礙,沒有絲毫因財而掛礙的事,都沒有,逍遙自在。
過去的出家人,一缽萬里遊,只要三衣一缽,我們就能生活下去了,孤僧一缽萬里遊,看,多逍遙自在,我們雖然現在這樣子生活,雖然要付出,要勞力,不過,我們都心無掛礙,不受利誘來覆蔽我們的心,所以我們要知足,知足的人,雖然睡在地上,如此簡陋,我們也很歡喜。
我每天在看「草根菩提」,這些菩薩,我們的同仁或是真善美,社區的真善美志工,就會去拍,去追蹤,我們這些草根菩薩,環保菩薩,他們家裡的環境到底是怎麼樣?有的人很簡單,很簡陋,不過,他很快樂,他很歡喜,我所看到的,有一位菩薩,他們家的廚房剛好在巷道裡,在巷子裡遮起來,窗口下就是流理台,就是煮飯、放瓦斯,後面有一個架子,放一些廚房用具,他的人塞在巷道裡,那樣轉過來就是這個瓦斯爐,轉過來手不必伸長,它就是那些廚房的用具,碗盤等等,整理得很整齊,地方是這麼窄,但是她很歡喜,看她,說:「你這個地方這麼窄?」
師父說:「屋寬不如心寬,心若寬,就不管這裡多窄,有得煮飯來吃就很好了,看到人家房子在漏,沒房子住,我已經很滿足了。」
你看,多逍遙、多自在!她的心很開闊,這叫做知足之人,廚房是這樣,我們就能想像,她其他所住的地方多麼簡單。所以說「知足之人」,「雖臥地上、猶為安樂」,也是快樂,若是「不知足者」,「雖處天堂,猶不稱意」,若是不知足的人,他們家無論多麼富麗堂皇,裝潢得很美,也覺得還是不夠、不夠,物質已經很充足了,但是不滿足,苦不苦呢?
所以「猶不稱意」,「但世間之人,忽有急難」時,就趕快要去求,不要緊,花多少錢都沒關係,去祭,去蓋運,去…,很多,臨時才想要去如何求,已經來不及了。
就像現在的人,求利犯法,有牢獄之災,但是現在在外面,花多少錢,去請律師,去…等等,這樣是不是有辦法,就稱心如意,就能夠出來了嗎?這花更多的錢交保,說不定不到幾天又進去。
所以我們人,最好就是不要犯,一犯了,無論你花用多少錢,花錢消災,有時不只是無法消災,反而災難會更多,所以最重要的源頭,災難的源頭只有一個字,欲,我們不要貪欲,自然我們就能避開災難,所以時時我們要用心,用心才真正是我們人間,最安全的,能走好這條安全的道路,我們發心立願,我們才能造福人間,我們心中無欲,我們才能開啟智慧,體會佛法。
所以各位,我們要體會佛法,就是要保持我們的心,時時很平靜,不求名、求欲、求利,自然我們與世無爭則世安,與人無爭則人安,我們事事無爭,我們的心永遠都是安,安心的人自然就是智慧。
所以我們在一個欲字,所以我們人人要知道,多欲之人多求利故,苦惱就多了,你要求多少利,你就有多少的苦惱,少欲的人,我們就能高枕安眠,自然我們能很安心,輕安自在。
所以各位,學佛沒有什麼特別,安得了我們這念心,不要讓心出錯,冒出了欲念來,所以我們要常常保持心平氣和,看淡人心的利欲,我們若能看淡,什麼樣的災難都沒了,人人若如此,人間就是淨土,所以請大家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515-屋寬不如心寬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