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9-鏡智明鑑滌諸障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我們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清淨的泉水源頭,這是人人本具的。但是覺得好像心地很乾燥,這是缺少法水的滋潤。
常常說:「法譬如水。」法的水能滋潤心地,甚至也能灌溉好的種子。但是我們不知為何,一直找不出水的源頭?其實人人心地中,都有這股泉水的源頭存在,但是現在我們就是要找。
知道這裡有水脈,找到的時候,你就應該要用心挖掘;明明水脈應該已經快要被你挖到了,我們若是就此放手,水還是出不來。所以我們還要再花功夫,說不定塞住水脈源頭的,只是一塊石頭而已;這塊石頭塞住水脈的洞,剛好在水脈要湧出的地方,你若能搬開那塊石頭,可能它會湧出清泉,來洗滌我們的垢穢。
記得在很久前,曾說過這樣的故事--
那個村莊那麼缺水,人快活不下去了。有一個孩子看到大人在挖水時,大人挖得很深,但是這個孩子,同樣在那裡很認真地搬。
不過這些大人挖到後來,覺得沒用了,再掘下去還是一樣沒水。不過這個孩子覺得:「既然這麼多人花了那麼多天在掘了,這樣就要放棄嗎?」
是啊!這群大人已經沒有力氣了,所以也沒有信心了,就離開了。這個孩子他就下到坑裡,還是不斷不斷,又一直挖、一直挖,挖到看到這塊石頭。這塊石頭很重,不過大家都跑光了,他一個孩子無法搬開那塊石頭。
但是他趴在那個地方,也很累了,昏昏沉沉快要睡著了。咦!好像聽到什麼聲音,用耳朵再用心聽聽看,好像有水流的聲音,到底從哪裡來的,他趕快用手在一直挖一直挖,六天六夜沒有離開那個地方,那個時候他挖開這塊石頭下面,這樣挖開之後,石頭已有空隙,於是他就用力把它撐開,因為石頭下面的土,已經快被挖空了,所以用力推開它。
這塊石頭一挪動,水就從那裡冒出水來,那個孩子在那裡力氣用盡了,昏倒了,水慢慢一直湧出來,一直湧出泉水,將這個孩子浸泡著。孩子醒來,水已經在他的身體周圍。
一些人出來找這個孩子,但是都不知道那個孩子在坑洞裡,不過這個孩子醒了之後,開始用盡力氣喊叫:「有水了、有水了。」有人聽到了,尋著聲音,探頭到坑裡,看到坑裡有水,而且這個孩子又昏倒了,大家趕快將這個孩子救上來。
大家看到這個孩子,已經六天的時間在坑裡鑿井,也讓水能夠流出來了,於是合力搬開那塊石頭,讓泉水湧現出來,救了整個村莊。
所以這是一個故事,我們修行者,就要有那個孩子的精神,我們要用心,用心自然也能聽出,我們心中的水源。
我們每天每天在聽,聽久了是不是有信心?或是聽久了失去了信心?失去信心是因為,我們沒有用上去,我們沒有用上法。我們若是用上了法,我們能相信自然再加上一層用功,就聽出了心裡的水脈;再用功下去,心裡的水脈也會湧出泉水,所以鏡智明鑑就沒有障礙。
因為若是泉水湧出來,心的泉水湧出,清流自然就能洗滌我們的垢穢。我們心的垢穢若洗滌了,就有鏡智明鑑,就沒有障礙。
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,這面鏡子就是需要擦、需要洗,我們若將它洗乾淨,擦得明亮起來,這樣這面鏡子就能鑑照,能鑑照大地一切諸法。所以我們用功,就像在掘水、掘井的人,就像在擦鏡子,要用功,我們這面心境才能清淨。
所以下面這段文字就說,我們要發願--「願藉此,懺悔障於諸行一切煩惱,所生功德。」
我們知道我們的心地,已經有這麼多的善法,能成就我們,能讓我們從凡夫地接近佛地。我們若不再有願,那股力量也無法再發出。
所以我們的願很重要,要立願,立願才有力--有願就有力。
藉著這個願,我們希望藉著懺悔,懺悔就是洗滌的意思,心中若有無明煩惱,要用懺悔的水來洗滌、洗心,這樣能懺悔「障於諸行一切煩惱」,就如同將就是這面鏡子恢復到清淨。我們若將髒污都擦乾淨,這面鏡子能照見外界萬物;就像我們已經本具的佛性,能夠對一切境界都明朗一般。所以我們自然「所生功德」。
什麼是功德?我們聽到的法,好的法,我們日常生活這樣累積,這樣實行,一心一志,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,內心能寬闊,往外面看的境界很單純。我們若能如此,這都是一直在累積功德。這樣我們的心--「願在在處處,自在受生」。
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不求什麼,只求--「一念清淨明朗的心;無論生在什麼地方,我們都能很自在」。
這就是要倚重懺悔的力量,懺悔的力量才能除去障礙的煩惱;所以這樣就能生生世世,不論生長在什麼地方,我們的心都能寬與純,再也沒有什麼污染、人我是非來困擾我們的心。
要像搬開水脈那塊石頭的孩子那樣單純。
所以「不為結集業行之所迴轉」,只要我們這念信心願力定下來了,我們能生生世世能夠很自在,就不受結集業行所迴轉。
常常我們會覺得:「奇怪,這個人本來很發心,說話很投機,聽法他也很有心得,最近到底怎麼了,怎麼說話也不同?態度也不同了?到底是什麼原因呢?」
不只是說話不同,態度不同,還會去煽動人,到底發生什麼事呢?相信一定是有了煩惱,去轉變了他的心思。這種煩惱從哪裡來的,他的業力。
什麼是業力?常常告訴大家:「習性未除!」所以我們常常說:「修行--其實就是要把我們的習性戒除。」
我們的習性,說不定在原來的環境,已經有很多習氣了,忽然間轉換到一個環境來,很感動,所以發心:「對了,這才真的是我要追求的方法。」發心了、歡喜了,所以他什麼都聽得進去,要表達出來的也表達得很好。
然而說不定過去的習氣仍未戒除,外面的環境再輕輕誘引他一下,他的心馬上又轉了,轉回原來已經薰習的習氣。
所以在那種感覺起來:「咦,怎麼變得這麼好,忽然間又變回去了?」這就是定力不夠!我們的定力,所以潛伏的煩惱,時時都會浮現出來,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很堅定的願力,才不會再受過去習氣的環境,或是人與事的習氣,再將我們迴轉過去。所以我們要很注意。
接下來又說:「以如意通,於一念頃,遍至十方,淨諸佛土,攝化眾生。」
這一段就是說,只要我們的心,能湧現出那分清淨,願心信心都建立起來,不受周圍的環境影響,我們的心鏡明顯,自然「一理通萬里徹」。
前面也說過「如意」,因為我們有障礙,所以事事不如意。
我們常聽到人家說這麼一句話,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」。十項有八、九項都是不如意的,這就表示我們的煩惱有很多。
那我們煩惱怎麼會怎麼那麼多?都是因為有人會讓我們感到不如意。什麼人令你不如意?自己使自己不如意!不然,世間哪有那麼多不如意的事?歡喜、如意,或是不歡喜、不如意,都是在一念間。
雖然世間是苦,不知道理,每件事都是苦。我們若看透了、想通了,一切都是無常,這種無常大自然的法則。所以你杞人憂天,光是一直在那裡煩惱有什麼用?我們要趕緊把握時間,周圍的煩惱,不要影響了我們的心。
看得開的人,天地都開闊了;看不開的人,就擔憂天也會掉下來。這樣怎麼會沒煩惱呢?
既然人生那麼無常,有什麼事好讓我們計較的?沒有什麼事好計較的,就沒煩惱了!
當然這個地方所說的如意,就是「四如意足」。我們若能什麼煩惱都撥開了,沒有什麼好煩惱時,就「於一念頃遍至十方」。
我們的心念常常也遍至十方,哪一個人的心念不是遍至十方?我如果跟你們說東,東邊,心去東邊,你們也會趕快到東邊。哪一邊是東方?我前面的方向是東方,你們後面的方向是東方,你們轉過去的那邊就是東方。用什麼來證明那邊是東方呢?因為日出的方向就是東方。
你們若告訴我,師父您向西,我也會趕快回頭,我知道西方在我的後面;因為東方的對面就是西方。
東與西是不是很絕對呢?這也是名相,也是人所說的,其實我們能通達名相,適合這個方向的道理,這樣就叫正確了,這只是一個心念。
若要說東就是西,西就是東,也說得通,因為只不過是名相,互換一下;不過方向是無法換的,太陽升起,一定是太陽升起的方向,無論凡夫用東西南北這些名詞,去套在太陽升起的方向,其實這個名詞無論怎麼換,但是太陽出來的方向是固定的,道理就是固定的。
我們的心都是被名相,擾亂了我們的方向,所以有煩惱。本來我們是那麼清淨,淨如明鏡,大圓鏡智都在我們心中,偏偏我們蒙上迷霧。
各位,我常常說:「淨化人心。」想要淨化人心,必須要以我們這股清淨的湧泉,用泉水去滌垢;去洗滌心地的垢穢,自然大圓鏡智就能明鑑無障礙,這只是一念心。
所以我們心水泉源本在,搬開了塞孔的石頭,自然湧出清流滌垢,鏡智明鑑無障。各位,時時我們就要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59-鏡智明鑑滌諸障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