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3-懺悔者滅惡興善(一)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時時都要用虔誠的心,平時對人對事都要虔誠。何況我們每天早上都要禮佛,更要虔誠,向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諸佛,表逹最虔誠的敬意,所以虔誠的心念,能上逹諸佛聽,我們的心念必定要戒慎虔誠。
平常的時間,生活中「戒」,戒是我們人人應該要守持的,這是我們的情操。修行有修行清淨的情操,做人有做人的典範;無論是做人的典範,或是個人的情操,必定要有戒。
這個「戒」字就是要警惕我們,日常的生活要很謹慎。我們若能很謹慎,才能使我們的心不會動不動就起煩惱、瞋恨,所以我們必定要戒慎。
戒慎的心才能虔誠,我們若無戒慎,無防非止惡,生活不是很謹慎,哪裡談得上是虔誠呢!所以,我們的虔誠和戒慎,不能分開,戒慎、虔誠,才能使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清淨,才能化解惡念結善緣。 各位,虔誠的心是多麼重要,我們的舉止動作,只要我們的一念心念,自然我們就上達諸佛聽了。
古人不是這麼說嗎「舉頭三寸有神祗」,何況諸佛菩薩、龍、天,當然我們起一念心,這念心的聲波就共振,上達諸佛、菩薩,諸天龍聽了。我們若能人人都有這念愛心,人人都有這念虔誠,這就是上達諸佛身心的橋梁。
所以,我們要好好用心,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,很多的煩惱名相,那些煩惱名相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大家都已經知道了。既然我們知道,我們要虔誠懺悔。
虔誠懺悔,我們就要依仗,過去,現在,未來,諸佛菩薩的威力,來鑒聽我們心聲的懺悔。所以我們就要以很虔誠的心,來稱佛名號;不只是稱佛名號,我們要思考諸佛之德。
所以,我們要學佛,就是學諸佛的德,所以,我們要以仰慕的心,來口宣佛號,身要虔誠禮拜,心存感恩佛菩薩的庇護。所以我們一定要很虔誠,稱頌佛號,禮拜諸佛,每一個懺法,不離開虔誠禮拜。 既然如此,我們若有虔誠的心,就「禮諸佛已」,我們若禮拜諸佛之後,就要再不斷重複地懺悔。不是我虔誠禮拜了,禮拜之後佛就保佑我了;不是,我們禮諸佛之後,是啟發我們的這念信心,啟發我們這念恭敬心,啟發我們這念最虔誠的心,這是禮佛最重要的。
我們禮佛完畢,我氜就要再繼續懺悔,懺悔就是洗滌。我們不知道幾生幾世,無始以來,我們都一直犯錯,悔過;再犯錯,再悔過;常常在犯錯,常常都在懺悔。但是懺悔之後又再犯,這就是叫做凡夫。
所以,我們一定要痛下決心--那麼多的錯誤,我已經犯了,我懺了一個煩惱,就不要重複再犯。所以,我們的懺悔,就是要懺我們過犯的。我們現在知道了,無論是身口意三業,我們懺悔後,就不要再重複。
凡夫就是這樣反反覆覆,所以我們憑該懺悔後,就不要再反覆錯誤,所以這就是懺悔。
懺悔--「本是改往修來,滅惡興善」。剛才說過,改過去一切的惡,我們改掉了,不只是改掉了過去錯誤的惡,惡行,惡言,惡念;不只是改過去,我們還要修,修於未來。
我們要修什麼?我們要滅惡興善,心若有一點點的惡,我們要趕緊滅掉,不要再重複。重複再犯,難免會起了那分,人與人之間不平衡的心。但是,我們既然懺悔了,我們要趕緊,心念若生起趕緊將它滅掉,所以要滅惡。
惡若滅掉要行善,這般善念要趕緊形成,這就是我們對人,其實佛就是一直要我們,能常常警惕。
佛在世時一樣,在修行的僧團中,有一天,佛陀就是和大家一樣,一早就托鉢去了,托鉢之後,飯食訖,佛陀就洗足已,就入靜室靜坐。
這之間,在僧團一樣是托钵之後,也一樣飯食訖之後,但是大家在一起時,開始其中有兩位比丘,這兩位比丘的心,彼此之間有結,有一點心結,兩個人又開始在那裡評道理。
「是我對」,「是你不對」,開始兩個人在那裡爭論,後來其中一位,他就覺得不可理喻;所以其中一位一直駡,一直駡,覺得是得理不饒人;另外一位就默口,忍下來不再回應他。
但是那位,另外這位比丘,他還是又不斷一直駡,大家都在旁邊在看,後來一直駡人的這位比丘,因為沒得到回應,所以,他自己就靜下來,想一想:「好像我錯了。」
自己想到自己錯了,就趕快去向這位,被他駡而不回應的這位比丘,他趕緊到他的面前向他懺悔,說:「剛才我們兩個人,互相的口爭,口爭,駡來駡去,你能忍下來,我還一直駡,我不對,我要向你懺悔。」
但是,這位默口不回應的比丘,就是不接受他的懺悔,他還是默口不回答,這樣周圍的僧團,大家就開始議論了。
到底是什麼人對,什麼人不對,駡人的心一直駡人,實在是不對;但是駡了之後,他能來向他懺悔,為什麼不肯原諒他呢?為什麼不接受?到底這兩個人是誰對?誰錯?議論紛紛。
佛陀聽到了,了解了,他就從靜室出來,佛陀出來到大家面前,他就坐定下來,比丘大家就圍過來了。
佛陀就說:「我今天和你們一樣出去托钵,我回來飯食訖,入僧房中,在攝心靜思。為什麼會聽到外面,這麼吵鬧的聲音,你們到底為了什麼事?」
其中就有比丘回答,剛才發生的事。佛陀聽了後,就開始向這些僧人,這些出家人,就開始向他們說故事了。就說-- 釋提桓因,有一次在天的講堂中,向那些天人說話,向天人就是如此說:「要忍,這個德,忍德之大。」
所以他說了:「無瞋無害者,彼即是聖賢,亦聖賢弟子,常應親近之。」
意思就是一個人若無瞋,就沒有害的念,這個人就是賢聖,也是賢聖的弟子。若像這樣的人,我們要常應親近;若有這樣的人,我們要常常親近他們。
接著又說:「諸又瞋恚者,重障猶如山。若有瞋恚時,能少禁制者,是名為善業。」
意思就是若是有瞋恚的人,他的障礙就很重,那種障礙就像山一樣,所以重重的山阻隔,善念就不能通過了。因為惡念,瞋恚一產生出來,若這樣善念就不能通過,好像重重的重山阻隔,這叫做障礙。 若有了瞋恚時,我們若能趕快將它禁制下來。我們若要起一念心,即使只能減一些,減少一些瞋念,若能減了再減,若能如此,這就是善業。
就像我們要制惡馬一樣,就要有那支,那個「轡」,我們要制一隻惡馬,就要有這種工具。意思就是,我們要如何降伏瞋恚,那就是要有這分善念,若是有惡念一起,有很多的障礙就會產生。你要突破障礙,除非你就要去除瞋恨之念。
佛陀說完後,就告訴這些比丘:「諸比丘,釋提桓因他是處於天王的位子,天道自在都能修忍辱行了,他還對他的天人講忍辱之德,讚歎忍,何況你們是比丘呢!你們大家都是出家了,發心出家,也是毁形;大家摸摸頭看看,大家都已經是毁形而弘道。既然已經現出出家相了,已經出家了,能不忍嗎?一定要忍耐,甚至還要去讚歎忍耐的人。」
所以,佛陀將這個故事說完之後,佛陀就說:「大家應該就要,第一當然不要瞋恚,不要計較。而且有人若能知錯懺悔,已經就是懺悔了,我們就應該要開闊我們的心,接愛他的懺悔,能這樣,才是真的將惡滅掉,善才能生起」。
所以說:「人之居世,誰能無過?學人失念,尚起煩惱。」
想想看,我們若能像佛所說的,人都是住在這個世間,誰能無過失?人人都有過失。已經在修行的人,他都會失念。
你們看這兩位出家人,已經出家,在佛的道場中,竟然為了一點小事,彼此心中不歡喜,就打一個心結。話既然說開了,竟然還在那裡爭論。雖然有一個能及時忍下來,不回答他;但是,一個就是口無遮攔,就是一直駡。但是駡完後,他自己也會懺悔,也會覺得:「我這樣對嗎?對方都沒有回應我。」因為沒有回應,所以他在靜下來之後也會覺得不對。知道自己不對,所以能夠及時懺悔。
然而你既然能忍下來,不去回應他,為什麼不肯打開你的心門,不肯接受他的懺悔呢?這樣也不對。
所以這兩個,一個是錯在前面,口惡;一個是錯在後面,是意。
所以,各位,佛陀在世時的學人都會失念了,何況我們現在!所以,我們若有時候,聽到什麼人怎樣,人家對我們怎樣,我們就要趕緊快謹慎並想到,我不能錯誤。但是,大家都凡夫,要他永遠都不犯錯,也不可能,畢竟都是凡夫。
所以我們自己要自我警惕,在警惕的同時,我們應該要原諒,若能這樣就是滅惡興善。原諒就是滅惡,原諒的心一起,那就是善了。
各位,還是要用心,懺悔要虔誠,過去錯的應該要趕緊去除,不要再重複;若是犯錯,及時趕緊滅掉。所以,請大家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3-懺悔者滅惡興善(一)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