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89-淨五眼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我們一般人見到人就會問人家,最近好嗎?有的人就會回答:「平常,馬馬虎虎。」這句話聽到有時會覺得對於日常生活還是感到不滿足;不過人生若能平常馬馬虎虎還是過得去,這樣的應該就是有福。
我們若是能在我們的生活中,平平常常過日子,恬安淡泊無為無欲,如此就是有福的人生。佛陀對我們的教育不是這樣嗎?所以我們能豎五根、淨五眼。
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五根》已經說了五根,現在就是淨五眼。五眼就是「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」,這叫做「五眼」。
「肉眼」就是我們凡夫肉身的肉眼。
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兩隻眼睛,平常的眼睛能看得到,隨著年紀的增長,我們的眼界愈開愈大,所以這就是肉眼。但是凡夫的肉眼,明亮時看得到,黑暗時就看不到了;沒有東西遮住時,我們看得到,若有一個東西遮住,我們就看不到。這就是凡夫的肉眼。
所以凡夫的肉眼,除了黑暗中看不到,東西遮住看不到;然而其實年紀大了,眼睛也一樣會愈衰退,眼神經的視線也會愈來愈模糊。這就是凡夫的肉眼,有生老病死,有成、衰的時刻,所以這叫做肉眼,就是凡夫的肉眼。
再來就是「天眼」,天眼就是天人的眼睛。
天眼就是他能看近和看遠,我們一般即使還年輕,眼睛也看不清楚,那就是近視,所以要戴眼鏡,戴眼鏡他才能看得遠;若是老人看近的反而看不清,他就要看遠的。但是天眼沒有遠近的限制,這都是對天人無障礙,他能夠和遠、晚上、白天,他都看得到,這叫做天眼。
再來就是「慧眼」,慧眼就是聲聞。
聲聞他能看破假相,凡夫也好,天人也好,常常都受到假相迷失。我們常常在《阿含經》中,不是常常看到天人也有嫉妒心,若是看到人間的修行者,他就會化為魔軍,擾亂修行者的心,這也是天人看不開。
但是若是修行者就是聲聞,聲聞音他就能了解是真是假,道理若通達,真假就明朗。
道理若不通達,把假的當作是真的。我們凡夫不都是把假當作真,為名、為地位、為金錢等等…當作這是永久的。其實哪有什麼是永久的?世間,我們看看現在的社會,能知道過去很有名的人、很有錢的人今何在?同樣他有生老病死的時刻,何況人生無常,彼此一直在鬥爭,就是有輸有贏;贏的時候很風光,輸的時候則暗淡無光,這就是我們凡夫、天人看不開道理,所以會不斷爭端叢生。
若是聲聞,他聽法就能了解,所以看破了人間。我們大家有時會問:「最近心情如何?」「看破了。」對啊,看破心就開了,看不破永遠心就是打結,很辛苦。所以聲聞,他就是看開了一切,了解人間無論是人事物,很多都為了假的、假相。
佛陀的教法就是,你要去澈破真空,但是你要認清妙有,所以真空妙有,這才是真正的道理。但是聲聞的眼就是澈破假相,他認為一切都是空,所以他得到真空,這就是聲聞的慧眼。
「法眼」就是菩薩,菩薩的見解。
他能澈了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法門,這就是菩薩,不只是透澈真空,他還能體會妙有,所以菩薩發心,他能投入人群;但是他還有微細的覺,還沒有突破。
所以我們常說:「十五的月亮雖然很圓,不會比十六更圓。」所以菩薩雖然是覺,已經是覺有情,但是還未到圓覺的程度,所以才叫「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」--上面還有求,要求佛陀的教法,這叫做菩薩。所以他已經能知道世間,和出世間的法,這就叫做菩薩的眼。
「佛眼」就是如來的眼光。
因為佛眼就是能兼具前面的四項,不論是凡夫、天人、或是聲聞、菩薩,過去前面這四項佛都包含在其中。他比前面的四眼更圓融透澈,所以能知道天下宇宙萬物真理,沒有什麼他不知道,這就是佛陀的智慧,所以佛眼視眾生,眾生在六道中怎樣的生態,佛陀都透徹無礙,所以佛眼能照見一切。
各位,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,我們的見解能接近佛的見解。
其實我們之前也說過了,在五眼、五根我們也說了,所以希望我們所要追求的,就是要五眼具足。
因為我們是凡夫,我們不能不藉重肉眼,來看世間物,我們雖然是凡夫,我們也希望能沒有老花眼,也沒有近視眼,遠和近都能看得清楚。
但是剛才說過了,天人還有見解的束縛;凡夫見解的束縛當然就多了。凡夫見解的束縛就是怕,他會怕別人如果修行修得好,福很充足,是否會來佔了我的位子,這在佛經中常常看得到。雖然我們看不到天人,但是在佛經中,從天人的見解我們能體會,這種然晝夜,遠和近看得到,但是他的見解思維,總是心眼狹窄,這樣也不是很好。
當然我們還要再進一步追求,追求不只是凡夫看世間的東西,我們還要有天人,遠近無障礙的眼力。我們還要追求,對世間的假相能看得透徹;我們若能修得,世間的假相都能透澈,如此心門就能打開了。
什麼叫做看得透徹?比如說,我們所看到的東西,這個相是不是原來就有,其實它原來是一顆種子。種子還要藉著土壤、藉著水分、藉著陽光,種種的緣成熟了,幫助這個因成長起來。慢慢就開花,形成這朵花的形象,你將這朵花再往前推,那就是零。因為連這顆種子都是零,這顆種子過去也是那些花所結下的。所以有一個圈、一個圈,不斷、不斷地產生,從無到有,從有到無,這本來就是化整為零,化零為整。就是不論是零或是整體、或是零,這都是互相相生相滅,人間都是這樣的交替。我們若能了解這樣,就知道聲聞,我們聽了後舉一要能透澈其他的事。
一朵花是如此,其他的萬物難道不是如此嗎?吃飯,什麼是飯?飯就是從米來的,什麼是米?米就是從穀子來的,什麼是穀子?穀子就是從稻子來的,什麼是稻子?沒完沒了,再回歸回去還是歸零。
舉一項、舉兩項,我們就知道,世間萬物名相,不斷在成長名相,也不斷在消滅名相。
你說是吃飯還是吃穀子?名相是隨著不斷地生,也不斷地滅,人生這種變相都是假的。但是你能不借假的嗎?還是要借假!我們若一直執著在,一切都是假的,一切都假的,如此也會偏差掉,所以我們必定要圓融。你若是什麼都是假的,如此行住坐臥,或是衣食住行,這些算是假的嗎?是啊!是假的,假的你能不用它嗎?不行!還是要借假來修真。
所以我們要知道,要先開啟,要聽,聽了這個道理之後,我們要如何圓融,就是剛才說過的,菩薩的眼,那就是法眼,能透徹世間,無論世間一切的形象,我們能透徹、看得開,但是我們不去排斥,因為假中有妙有,這就是菩薩他能透徹,所以借假來修真。
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,苦難的眾生,就是在假象中紛紛擾擾,生生死死,沉沉浮浮,這是菩薩所憐憫的。他除了知道這都是假相,但是他相信佛陀的教法,就是假中有妙有;因為我們人人妙有都不離開我們。
因為我們有真如,大家要知道,人人真的東西還是沒消失。雖然肉體是假的,但是我們就是要,借這個假的身體。它不斷在變相,我們的身體不斷在變,從嬰兒時期、從兒童時期、從少年時期、中年時期,一直到老年時期,哪個時期我們的身體不會變呢?我們的身體還是一樣不斷在變相,這也是假的。但是生老病死,有一樣永遠不變,從小生下來開始,一直到現在,不變的就是,佛陀常常說的「真如」--真如實相,這是真的,就是妙有。
人人本來就有一個妙有,所以《法華經》中,窮子的譬喻,人人心中都懷有一顆寶珠,但是我們都不知道。這就是菩薩已經知道了,所以這叫做「法眼」。佛陀的佛眼更是完備了一切,他才能透澈凡夫界,一直到覺悟圓融的境界。
所以五眼,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,我們要清楚。
所以各位,平常的眼睛,我們用在看東西,不要被東西迷失了,我們有好的眼力,我們要非禮勿視,我們要好好看一些,真真正正我們要學的。我們應該要宏觀天下,遠近我們都看得到,不只是在我們的範圍。
看看現在苦難的眾生如何?整個生活的環境又如何?我們應該如何去付出幫助別人?如何來改善整個大乾坤、大地?這都要有一個很遙遠,宏觀天下的智慧,心不要被任何東西、事物束縛住。雖然能透澈不要偏頗,所以我們一定要有菩薩與佛的眼光。所以這要靠我們時時用心,才能透澈真理。還是一句話,多用心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89-淨五眼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