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37-十一遍使(四)戒盜見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3年1月6日 (日) 17:43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學佛就是愛我們的心念見解,心念見解我們要時時把握,不要偏差,差之毫釐就失之千里,所以我們要時時顧好這念心。

前面所說過的在十一遍使當中,已經說到了第四的斷見。我們不能夠執常,也不能夠執斷,我們要好好分別世間本無常,不過我們要去體會,本性本來就是常住。

有時候會感覺到困惑,一邊說是無常,另外一方便又說是常住不壞,這到底是什麼?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的。有形的東西都是無常,無形的東西則是不生、不滅,永遠不壞。所以我們要以智慧去思考,不能妄生計著。

我們現在所要了解的是第五,叫做「戒盜見」,也能稱作「見取見」。

修行者,我們必定要知道什麼是戒?戒就是要「防非止惡」,我們要預防,要能夠明辨我們所堅持的是什麼東西?不對的東西,我們不能夠繼續堅持;如果不對的事情又繼續堅持下去,那就是惡的產生。這種預防的方式,就叫做「戒」。

但是有的人不分道理,不能夠分別是「是」或者是「非」,只要看到別人表現出一分在修行的樣子,就不分青紅皂白的以為那就是修行,就開始學別人修行,學人家去持那分的戒,至於是對的或是錯的都不知道。

所以我們不能「盜」,就是取別人已經是不正確的,我們還取別人這份錯誤的過來學習,還用來扭取佛陀的教育的原意,將這個扭曲運用在生活當中,那就不對了,這叫做「盜」。對於不是我們的正法,不是佛陀的教誡,我們去取外道的教誡來奉行,這都叫做「盜」。

所以,「戒盜見」或是「見取見」,就是去取著別人錯誤的,還當成是正確的來奉行。

佛陀的教法非常正確,我們若能夠依照佛陀的教誡來奉行,我們就絕對不會錯誤。這就是一條道路,正確的軌道啊!這條道路、軌道,我們若能夠依照這一條路走,這叫做「依正戒而奉行」。我們若是偏離正戒,去取著別人的戒條,那就不對了!

所以說:「不知如來正戒,而於邪戒中,妄自分別。」邪戒和正戒的就在這裡分離了,這中間他就「取於進行」,就算是錯了,他也一直走下去。

就如同佛在世的時候,在印度有非常多的外道教,就算是婆羅門教,也有不同的修行方法,有的修的是火戒、水戒,有的就是修牛、狗等等的戒。看到狗的生活方式,看到牛的生活方式,以為這樣和牛、狗生活一樣,以為這樣也是戒,這樣也就錯了。

所以這種不是佛陀的教育,我們自己脫軌了,去持、去實行,這也是叫做「私竊邪計」,是我們自己越軌去取別人的戒,而不是佛陀的教誡。如此,我們不修正因,這也叫做戒盜見。

我們自己的正因不肯去了解,對於正確的規戒也不願意去受持,這樣就不對了。

就像現在的社會很混亂,社會混亂在那裡?我常常說都是一念心。現在如果和較老的一輩在說話,比較老的一輩看到現在的年輕人就很慨嘆:「現在的年輕人怎麼會這樣?沒天理啊!」就是說現在的年輕人,已經倫理脫軌。

為什麼會倫理脫軌呢?人與人之間的人倫道理,為什麼會脫軌?也可能是現在這個大環境,也可能是在這一段這麼長的時間,已經人間多久了?幾十年或是上百年,在二十世紀初,就開始世界大戰,人與人之間本來都是無冤無仇,但是就這樣開始相殺,濫殺無辜,戰爭一起,實在是無辜的眾生,被傷害的實在是很多。

再經過了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,每年我們都知道,廣島原子彈爆發的時候,當時殺傷了多少人?原子塵浮在空中,久久消散不去,造成了多少人心理、生理的創傷。這種因、果不斷地循環,不論是身與心,都不斷地受傷害。

一直到幾十年來,我們的社會人心,一直不斷有很多心理疾病,身體有很多罕見的疾病,心理也有很多罕見的心理病態,一直浮現,一直產生出來。所以我們要很注意!

看到聯合報的新聞版面當中,台灣發現一種「鬥雞病」。什麼叫做鬥雞?就是看到了就是想要鬥,一看到就要互相爭鬥。人現在也已經有這種心理浮現這種癥狀,這種病徵他們現在命名為「重度攻擊型,未社會化行為障礙」。很長的名稱,這是現在開始所浮現出來的病態!

這種病態已經發現在南投,有一位讀國二的學生,他的性格一直變、一直變,變成什麼呢?已經變成像鬥雞一般,看到人就要找人打架,要不然就是打人的這種心態。所以常常在家裡待不著,動不動就離開家庭。

大家一直找、一直找,找回來之後還是一樣是這樣,看到人就要找人打架。甚至也會拿刀示威,讓他的母親、讓他的父親,乃至於讓他的整個家庭,其實都非常痛苦。這種又擔心家裡的人被傷害,又怕這個孩子在外面會犯下很大的錯誤,去傷害別人;或是對社會有什麼樣的擾亂等等…所以這個母親非常的擔心。

媽媽也會去教育他、會引導他,但是媽媽說的話也都不會聽,甚至會把媽媽整個人提起來,像摔柔道一樣。這位媽媽該要如何是好?所以他就會四處去求助,然而其實是求助無門。請醫師治療,也將孩子帶去看醫師,但都沒有辦法。

她又很怕,所以也像警察求助,希望警察可以幫忙給他一個很安全的教育,但是還是沒有辦法,所以媽媽已經是苦不堪言,所以很想要自殺。看到孩子這個樣子,無法忍受,但是又無法放下這個家庭,所以自殺沒有成功。

後來她又趕緊寫信像法官求援。既然求警察沒有用,她就寫信給法官,希望法官可以給他的孩子一些教育,能夠矯正她孩子心理的不正軌。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機構她都求援過了,用勸的沒有辦法,用教的也沒有辦法,就是要求其他外界的幫助。但是這個孩子我行我素,沒有辦法!

但是他平時在家裡,這個孩子總是一直沉迷在電視當中,在病情發作之前,開始就是一直在看電視,尤其是看暴力性的節目。所以媽媽就勸他:「你不要再看這樣的節目了!」但是他就回答他的媽媽,他說:「我感覺自己還不夠壞,我要看電視,學習看看能不能讓自己更壞一些。」還不夠壞,他要看電視再學得更壞一些!

像是這種的問題,這到底是社會問題呢?或者是家庭的問題呢?我們實在是很難去了解。

家庭應該是一個很平凡的家庭,因為他是在南投縣,南投說起來也是一個很純樸的鄉下,為什麼會有這樣孩子的心理的傾向這麼偏差?所以心理學家就將這種的心向偏差,這種的行為去分析,變成是這種疾病。用簡單的話來說,就如同是鬥雞一般,這讓我們很擔憂。

這種疾病若是再不斷地產生,不只是家庭的父母擔憂,是整個社會都擔憂。社會是由無數的家庭所結合起來的一個大家庭,若是這種心理傾向的人,如果愈多,就變成整個社會的擔憂。

所以我們要知道,像是這樣叫做「妄貪偏執」,這種的心態已經是妄了。妄就是不實的境界,就是貪戀在不實的境界當中。現在的電視所編寫的節目,很多都是逞兇鬥狠的,所以造成人會妄貪在這種境界當中,所以現在的社會媒體,真的會把人導向偏差的方向。
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得心常常平靜--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,還要「守之不動」。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清淨,無論外面的境界怎樣,我們的心都是不動搖。

我們看到這種動盪的世間、社會,人在受苦難,我們更要堅定我們的志向,所以要「志玄虛漠」。

我們的志要更廣大一些,願要更堅切一點,要設法如何才能使人人的心更平靜?能和平相處?我們若能多一個人的平靜,多一個人的和氣,若能人人平靜、人人和氣,這難道不就是真正和平的世界、社會嗎?

所以,最怕的就是我們的這念心起了妄貪,有了妄念的貪著就會偏執,心理就會變成病。執就是固執,已經到了非常偏激的固執,誰都勸不聽,何況對自己的父母,所做的都是沒義理的事情。所這種沒義理的事在做,「不生厭足」,永遠都不覺得已經做到很多了,該停了、該改過了。

各位,學佛我們要很用心!不要心念一動,想要讓它靜下來就很難了。

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面對的人事物,這都是我們生活的境界,在磨練我們的心的道場,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37-十一遍使(四)戒盜見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