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55-六行~十行行(四)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3年1月6日 (日) 07:52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常常說「行」--行蘊,那就是讓我們不知覺,就像日子在過、時間在過,我們都在不知覺中,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提高警覺,我們身外的行為和內心的細行,念念無不是都在修行中。

所以我們「十行行」中,「無盡行」就是第四。

第四「無盡行」。什麼叫做「無盡行」?來,好好用心體會這段經文: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,三是平等,通達十方,利他之行無盡。」就是我們要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」。

佛陀來人間,他說要度「眾生」,眾生當然就不只是人的身,凡是有生命的,即使是蠢動含靈,佛陀認為牠們都有佛性。所以才以人間為中心,想要上天堂的人,你要好好行「十善」,為善者得福,將來就享受天福;你若想要保持這個人身,你最起碼要守「五戒」,有了「五戒」,你才能守好這個人身,來生還是做人。

佛陀,不論是天堂的天人,他有時現天身再向天人說法。因為天堂無佛可成,但是必定要保持那分本性,清淨的本性;但是天人只會享福,他往往會迷失他清淨的本性,所以佛陀也要現身度他們。這在《本生經》也有很多典故。

再來就是人,在人生界,你我都看得到,五趣雜居地就是在人間,有的人心地善良,富中之富,好像人間的天人,要享受就能享受,要去幫助人,他有能力幫助人,有的人比這種富中之富的人更超越,就是修行,不論是「聲聞」、「緣覺」、或是「菩薩」、「佛」,這也是一樣在人間修行。

有的人與佛同樣清淨無染,就是包容眾生,以智慧之愛來教育眾生,人間也有很多這樣的境界如佛;菩薩,看看菩薩比比皆是,慈濟世界,甚至現在我們能夠看到很多很多慈善機構,很多的好人,不為自己,為別人,這也叫做人間菩薩,無論他信什麼宗教。

在我們佛教,來看這種好人,只為他人不為自己,在我們的心目中,我們應該把他當作菩薩,所以菩薩境界在人間,所以修行,不論你要修到佛的境界、或是菩薩的境界、或是獨覺、或是聲聞等等,這都從人這個時候開始,人間本來就是在十法界中,也叫做五趣雜居中,有很好很好的混雜在這裡。

什麼叫做「五趣」?天、人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這都叫凡夫界,因為天也在凡夫中,人也是凡夫,何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都是凡夫。所以在這種五趣雜居中,我們就要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」。

有智慧的人,我們要用智慧去和他相處,用智慧度;有苦難的人,我們要用慈悲的心態,去度他等等,這都是隨他的根機、隨眾生的類形。

「三世平等,通達十方」-- 三世就是在時間軸上的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,過去是這樣修行過來的,是把這念心,時時發心萬行,我們發心,發什麼心?菩薩心。菩薩要有什麼心?六度心。

「六度」,六度裡面就是萬行,要用無量無數的方法,去廣度眾生,所以他就要在這種長時間中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平等,同樣這念心,「通達十方」。「十方」就是「東、西、南、北」四維,以及「東北、西北、東南、西南」與「上、下」,這叫做「十方」。遍滿十方,那就是普遍。

這顆地球在虛空中,就是在地球上有這麼多生物,很廣,何況三千大千世界,這都在十方,東西南北四維上下,我們的身形要普遍到這麼廣,所以我常常說:「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」,在這幾句話都包含起來。

所以我們一定要隨眾生之機類,眾生的根機,眾生的類形,不同類的身形,我們要為他們現身教育,所以叫做無處不在,時間要多久,過去無盡期,現在還有未來,無量數,時間要很長,我們要立這念心,這種耐久的心志,這樣才能真正修行,我們一定要通達,到處利他之行,這樣就是無盡。

「無盡行」,看起來好像很簡單,但還是很微細,所以這麼微細的行,我們要時時用心。

所以過去佛經中,有一段這樣的文字,叫做「無盡燈」,這是一種譬喻,要我們人人不要輕視自己。

過去我說過一支蠟燭的故事,一個人把一支蠟燭點起來,很多人很多人從這支蠟燭引火出去,黑暗的地方就變得光亮起來,和這個意思一樣,所以這段文字說:「譬喻一人將法展轉,開導百千萬人。」

就像在說法一樣,好話我們要不斷不斷,輾轉傳下去,去開導百千萬人;就像現在《靜思語》很短,很好記,也很好傳,很好接受。

你看,多少人只是聽到簡單幾句話,轉變他的人生的有多少呢!所以我們要將這個法,要輾轉開導百千萬人,甚至「無窮盡人」,無窮盡的人,不斷不斷輾轉。所以說:「如將一燈點燃起,百千萬盞的燈,燈燈無盡,光光不絕。」

記得過去很久以前,也曾對大家說一個故事--

就是說在一百多年前,日本有一間古寺,這間古寺裡面有一位比丘尼,這位老比丘尼年紀大了,一直期待,期待他的法可以有人傳續,這間寺要有人繼續住持下去,後來在這個村莊裡,有一個家庭,一個女孩子很可愛,從小就一直一直來到這間寺院。

後來就與陪伴這位老比丘尼,感情很好。有一天聽到他在慨嘆,這位女孩她發心,回去跟她的父母說,父母也覺得她從小就在寺院,答應她就讓她出家。然後經過幾年後,這位老師父,有一天身體覺得不太好,就把他叫來,對他說:「我知道時日不多了,你要趕緊用心,心要記得日日點起一盞燈來,每天點一盞燈。」

他一直記在心中,點燈供佛,日日多一盞燈。

後來,終於他的老師父在一段時間後,突然間就往生了,這位年輕的比丘尼,就依照他的師父對他說的:「你要每日都要點起你的心燈。」每天就是再多一盞燈,後來年輕的來出家,也已經不少人了,有七八位在他的身邊。年月不斷過去,每天他不斷點燈,所以在這座寺院,從佛前一直點,點到外面去。

時光過得很快,一轉眼五十年,他的身體慢慢衰邁,所以有一天,同樣把幾位弟子叫過來,對他們說:「你們知道我每天都點一盞燈嗎?」

徒眾說:「是啊!」

尼師說:「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?」

徒眾說:「不知道,是不是很虔誠供佛?」

尼師說:「是虔誠供佛,這是我的師父那時,叫我要點心燈,我也以為是虔誠供佛,但是我年紀大了,我常常在思考,到底我修行為了什麼?只是每天供一盞燈嗎?只是每天用虔誠的心拜佛,這樣而已嗎?我每天都這樣想這到底對我的修行,有什麼利益?對村內的大眾,到底有什麼利益?一直想,到現在我好像有一點覺悟。」

尼師說:「我想到我的師父,叫我要日日點起心燈來,我只是去點有形的外面的燈,燈火要不斷添油,燈火有熄滅的時候。但是我的內心和它一樣,有時會法喜充滿很虔誠,有時我也會起煩惱,就像燈火有熄滅的時候,我沒有真正點起我的心燈,真正內在的心燈是永不熄滅的。所以你們能否替我去算算,現在總共有幾盞燈?」

七、八位弟子趕緊去算,總共是一萬八千零八十盞燈。所以這位老比丘尼,他就很慨嘆:「也只不過是如此!五十多年的時間,點了這些有形的燈,我若是一口氣離開了,燈還是熄滅了,外面的燈還沒熄滅以前,我內心的這盞燈還沒有亮起。」所以他非常慨嘆,後來還是往生了。

這段故事,雖然是在一百多年前,日本的一間庵堂裡的故事,我們今天拿來現在用,我們聽了也很慨嘆,所以我們現在修行,最重要的就是點亮我們的心燈,我們要將法輾轉(傳播)。

我們真正好的話,人人要輾轉傳下去,「好話三春暉」。我們若能常常說好話,就像在人人心中,建立了心中的春天一樣。一句好話能讓人很久的時間很歡喜,這種法喜用在人群中。

所以我們要將法輾轉開導百千萬人,還有無窮的人,不只是百千萬人,所以這叫做「無盡燈」。

記住,我們要行「無盡行」,無盡行就是要從內心,我們要常常反觀自照。點燈若不懂得自照,連呼吸都不知道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呼、吸,我們常常疏忽掉,何況是心念的起落?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55-六行~十行行(四)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