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333-契經即道依路歸心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4年6月28日 (六) 00:01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經能詮理 教量周遍 諸行如理 修攝圓融 是經是道 依路歸心

經,就是含藏著無限量的道理。我們人人聽經、講經,就是只為了一項,如何能夠懂理;我們要知道道理,就是要從經中得。所以,在經中,它的包含就很大、很廣,尤其是很長、很深的道理。所以,「經能詮理,教量周遍」。

教,佛陀覺悟之後,體會了宇宙萬物真理,這種的開闊、浩瀚無涯的道理,都完全包含於其中。開始要如何來施教,這麼浩瀚無窮的道理,要如何一一向大家說話呢?所以他就要設教。教的量更大,能夠周遍,無處不在,無一物不是道理。所以我們應該要很體會,天下萬物的道理有多少呢?

有教,就要有行。佛陀的悲心,覺悟之後,將經教要來施教,施教給眾生,那麼我們人人必定要身體力行。行,「諸行如理」,我們要依教奉行。佛陀如何講經,如何為我們分析經裡面的意義,裡面的道理,到底為什麼?這個道理,要來打開那個「為什麼」,人人心中那念疑問。

有心想要求道之人,會與佛未修行以前,(同樣有)「為什麼」這種的疑問,我們人人應該也有過,「為什麼」?不只是曾經有過「為什麼」,即使是現在,我們也常常都有,「為什麼是這樣」?「為什麼」……很多。所以,現在已經接近這分,要解開「為什麼」,我們就要開始身體力行,開始去探討,依照「教」——佛陀的教法,依教奉行。

我們若用心,自然這個道理解開了,「我知道了」,知道之後,就要去力行。所以「諸行如理」,你若能夠身體力行,才真正能夠體會到,佛陀覺悟之後那個心理風光。我們的心地裡面,那個過程的感覺,這叫做「諸行如理」。

「修攝圓融」,這是佛陀用何種方法,將道理宣講出去,就如在鋪路,將這條路這樣鋪出去,要如何引導人走這條路回來,這是佛陀的智慧。所以,教我們如何修的過程,種種方法,無不都是教我們這樣走過去,心如何收回來,所以叫做「修攝圓融」。無論是何種根、智,只要能夠體會道理,就都是回歸我們本地,本心地的風光來,這是「修攝圓融」。

「是經是道,依路歸心」。經,其實是這樣包含著,很多的道理,這個道理要如何鋪出去,我們人人行得通的路,這「是經是道,依路歸心」。「經」、「道」、「路」,其實是共一體,是我們的人心能夠共通的道理。所以,我們要瞭解這分,「是經是道」,「經」是含攝所有的道理,都含攝於經中。

「經」是一種的形容,道理的共同處是經。無論是大自然的法則,或者是人類生活的法則等等,無不都是含藏於經。天地之間,任何一處,都是能夠接受的教法,所以這個教量能夠普遍,普天之下,宇宙萬物之間,全都能周遍。只要是依教,依照這個教法去走,這都是很適合的道理。無論是如何去修,只要你正確方向的道路,來修,這條路就是圓融的大直道。所以,「是經是道」,是路,依這條路就能歸回我們,如來清淨的本性。

所以我們很用心,光一個「經」,就用很多種方式來說。

我們昨天,這段經文大概說過,「以諸緣譬喻,言辭方便力,令一切歡喜」。

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佛陀的智慧,他要來說教,他就要用種種因緣來譬喻。看看我們也有一大群,菩薩雲來集,那都是從大陸回來的,不是來觀光,利用中秋黃金假期,他們回來。

幾年來,在大陸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等等,已經有了慈濟種子,在那裡播種。他們看到、接觸到,他們投入、體會到,所以他們利用這個時間,就來臺灣,回歸心靈的故鄉。

聽他們在分享,在那裡接觸了慈濟,投入之後的心路歷程,很感動。尤其是有老菩薩,從(2008年)四川地震過後,慈濟到那裡去,他聽到,開始就來接觸。全都是七十多歲的老菩薩,他們一趟路,從達州來到成都,就要七、八個鐘頭的車程,所以,他們就要在成都,租一間房子,方便在那裡聽慈濟、做慈濟。什麼都做,環保也做,香積也做,(從)成都再來到洛水精進。這是月月都是這樣在走,一趟就要多久的時間。

真的感覺這就是因緣,因緣所成就。若不是有這個因緣,二00八年那時候的地震,一路這樣走過來,這念心,他們都沒有退轉,一路精進,一直到現在,終於讓他們回來了,歡喜啊!那種的分享,很感動人。

也有的已經在大陸的,(江西省)宜春,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地方。上海要到宜春,從大路走到小路,從平地走到高山,從高山還要再過水路,還要爬山,很辛苦!十六、七年前,那個時候如何走過的路,如何的辛苦,能夠取得了當地人,從懷疑到不相信,從不很相信到相信,(從)很相信一直到肯定,從肯定,一直到接受,身體力行。這樣的領導,一路陪伴著慈濟人,已經十六、七年了。

從一些孩子無法讀書,破爛的,將要倒塌的危樓教室,慈濟人不惜辛苦,這樣把它蓋起來,現在已經有多少的孩子,已經是大學畢業的,甚至還在大學中,有二百多人。

領導從開始在他的那個地方,一直到現在他退休,一路陪伴,現在專心投入。這次回來了,聽他們的分享,真的也是很感動人。那分心就是從經、而道、而路,回歸到發祥地,這個地方來,他們心靈的感受。在發祥地發心立願,開始昨天在此發願的人,甚至發願茹素,不只是菸、酒、賭博戒掉了,現在也要茹素。

想,這全都是要用,這麼多的種種因緣,用種種身體力行,誠、正、信、實,來鋪這條道路,這樣走過來,大家都很歡喜。「令一切歡喜」,無論他來自多遠,來自何方,不管在何處,他們共同到達,大家分享都是很歡喜。雖然做得很辛苦,不過看他們很歡喜,那念心愈做愈歡喜。

也有經過不如意,很想要做,但是遇到種種的困難,環境的困難,人與人互動的困難,或者是心靈過不去的困難,全都有。但是,突破了那個困難,皆大歡喜。這種的分享,在在都是讓人感覺,這條道路在開的時候,雖然是很辛苦,鋪平過來,種種的因緣、方法,讓他走回來心靈的真如本性,那分善良,那分愛,愛天下眾生之心,這真的是很不容易。

所以說,經能詮真理。只要你從這個經典去體會法,法,妙用,好好利用它,自然這是一種教育,那個量能夠周遍。所以,這是要用,種種方法的力量。諸法若能如理,自然就能攝,修攝圓融,這樣回歸回來。所以,這全都是要用種種的方法。

以諸緣譬喻 言辭方便力 令一切歡喜 或說修多羅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「修多羅」我們昨天說過了,「修多羅」就是契經,「上契諸佛之妙理」,諸佛已經覺悟之後的真理,「下契眾生的根機」,這叫做「經」,也叫做「修多羅」。經,就如一條線,將它串連起來。

修多羅 華譯契經 契是上契諸佛妙理 下契眾生根機 又經如線的意思 貫穿法義 使不散失

看看這幾天內,全球有多少國家,不同人種,不同語言,卻是同一種心理、方向。這就如這條線將它串連起來,道理將它這樣歸納在一起,這就是經的道理。這個道理沒有分散,將它集中過來。

再來就說「伽陀」。「伽陀」那就是,翻(譯)成諷頌。我們要誦,不只是讀經而已,我們要誦出來。我們若說「大家來誦經」,誦經,不願意開口,不願意出聲,那就不是諷頌。就是要出聲,要唱念出來,將此經朗朗上口,字入眼、入心、出口,這叫做諷頌。

我們真的要唱念出來。我們若是不好好真正入心、出聲,若不如此,我們看過了很快就忘記,道理不會入心,所以,我們用誦的。

就如要教,像印尼他們就是,用「靜思語」來學中文。那個習經院的年輕人,他們要學中文,習經院是回教,伊斯蘭教,但是他們要學中文,他用「靜思語」。因為「靜思語」好讀誦,它裡面有道理,但是它沒有幾個字,字,句讀裡,當中有含著道理,所以他們讀這個「靜思語」,同時他們要念出來,用中文念出來。

我們也已經聽到孩子,讀「靜思語」,講中文。不只是會讀,他還會說,用中文與我們對答。這叫做誦,就是要念出來,才能學語言,才能學得正(確)。

我們普天之下,到底有幾種語言呢?語言是互相溝通的,人與人要互相溝通,我們要能懂道理等等,都是要從語言而得。我們真的是要講話,也是要出口,說,所以這個諷頌,就是將道理的文,將長行攝成短的。就如每天早上(晨語大綱),我都用短短的文,相同字數成一句。如剛才,就是用四字一句,「經能詮理」四個字而已,解釋起來會很長,但是,將它收攝下來,就是短短幾個字。這叫做誦,諷頌的偈文。

所以,也叫做直頌,因為它的字少、文短,所以簡單用直頌的,才是偈,從短短的幾個字,再來解釋道理。這叫做諷頌,那就是「伽陀」。

梵語伽陀 華言諷頌 或名直頌 謂直以偈說法 不頌長行也

跳過長行,不用長行文,就是這樣一句、一句,我們好好把它誦出來。我們背於我們的內心,短短的,我們能夠瞭解,豐富的道理於其中,這叫做「伽陀」。

就如你們有時候,早上課誦「楞嚴咒」,開頭的《楞嚴經》開始,其實這個「楞嚴咒」,開頭的《楞嚴經》,是阿難讚頌佛陀所說的,把它用在咒——楞嚴咒。短短的幾個字,「妙湛楞嚴不動尊,首楞嚴王世希有……」這樣繼續能夠朗朗上口,這就是叫做諷頌的意思。短短的經文,我們能記於我們的心,我們能夠這樣瞭解其中,很多的道理。

各位,這個「伽陀」和經。經就是契經,「上契諸佛的心」,也是諸佛的道理,能夠「下契眾生的根機」。這全都是於長行文的經典,回過頭來,將此經典更簡單,讓人更加容易記得,就用偈頌、偈文,我們來唱念,誦出來。

常常記得,這就是我們要如何來學,學,如何學法的其中道理。我們要如何依教奉行,就要謹記,將道理的句句都要入心,這樣我們才能從經而道,從道而路,從路找回道,找回經,回歸我們如來的本性。所以,我們人人,一定要經過這條路。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333-契經即道依路歸心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