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320-讀誦解義當力行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凡夫的境界,要能夠瞭解佛的心、知見,真的是很遠。不過,佛陀就是這麼說,只要你一念心轉,這一轉,很快就能接近佛心。哪怕是羅漢、辟支佛,羅漢、辟支佛,他在轉,瞭解,接觸到佛陀的教法,卻是,他將自己的距離,與佛陀的距離,他開始進步到那個地方停下來,就是遠遠地在看佛。
佛陀他的心量,佛陀的知見,佛陀的見解,羅漢、辟支佛以為唯佛獨尊,只有佛——釋迦牟尼佛有辦法,我們只是受佛所教,就是這樣而已。所以自己自我停滯。
就像《法華經》中,佛陀以化城,因為這些弟子,雖然有緣接受佛法,不過容易疲勞,就會停滯住,他就給予一個化城。但是,化城不是真的,因為還有更遠的地方,有一個真實、究竟、真如的地點,那就是一片晴空。眾生、凡夫的境界,也能夠到達,只要精進,一轉就是超越羅漢、辟支佛。
羅漢辟支不解佛意 薄福少德不堪大法 無佛世時能勤讀誦 精心解義持續慧命
羅漢、辟支佛,總是自己設定位置,所以他才無法向前前進。所以辟支佛不解佛意,他不解佛意,就自己設定他的位置,在那個地方。
修行,我們必定要福慧雙修。我們要瞭解佛陀他的知見,這就是智慧;我們要身體力行,就是修福。福慧雙具,才能夠度化眾生。
所以,辟支佛、羅漢,就是獨善其身,叫做「薄福少德」。德,就是要和眾生要有互動,在眾生群中,我們能夠付出,而不受眾生的影響,這才是真正,佛菩薩入人群的功德。
這功德,常常說內修外行。內修,能修得這分,心不受外面境界的影響,但是目標就是要投入,那個境界中去。這就是要看我們,修行的那念心的堅決。你的心立多大的宏願,你的堅定的志向就有多堅定。所以,堅定的志向,立大的宏願,才能夠保護我們的心。這念心保護好,入人群中,那就安全了。
所以,羅漢、辟支佛,沒安全感,所以他就自我設定,他就不再向前前進。這就是「薄福少德,不堪大法」。
但是,佛陀,他來到人間,將他的人生過程,作為人間的典範,讓人人知道凡夫能成佛。只要跟著他這樣的方法,走過來,能發心,能堅定,能修行等等,一段、一段的過程,非常的明朗,足跡,我們能夠跟著這樣走。
佛陀他的覺悟,就是宇宙萬物無量數,不可思議的人、事、物理,佛陀無不瞭解。所以,我們應該學佛,要修大福、大德、大慧,這自然就叫做「大法」。我們若能修大福、大慧、大德,這就是叫做大法。我們要超越羅漢、辟支佛,自我設定的境界,我們要向前越過了這個境界,那就是離開化城,往真實的境界,我們精進直往。
若是無佛世時,現在我們要到哪裡找佛?佛陀二千多年前,在印度出生,在印度示滅。雖然現在佛的報身、化身,不在人間了。不過,法身在人間。我們昨天說過了,我們若能殷勤精進,佛法還留在人間,我們勤精進,勤讀誦,能夠精心,用非常精純的心,去瞭解經文裡面的意義,這樣持續慧命,這就是我們為佛弟子的使命。這個法若用於現在,就有未來傳承下去的希望。
佛陀的法是應時代,經千古,就是隨我們受用。看我們是不是有用心去入佛法。佛法活在我們的心裡,我們將佛法活用在此時代裡。
佛陀常常就是將過去的古時代,他在修行的過程,用在佛的當時代。譬如說,在佛的時代,就是在舍衛國裡,城中有一位就像流氓一樣,忤逆、不孝,在人群中遊手好閒,就是要吃,不肯做事情,而且為非作歹,什麼事都做。所以有一天,就是官方把他捉起來,國王將他判刑,死罪。
要押到執刑的地方,因緣巧合,佛陀正好帶著一群比丘,將要入城托缽時,看到一群人押著犯人要去執刑。這位造惡的年輕人,遠遠地看到一群比丘,他就大聲叫:「佛啊!佛來救我。」
這位惡人,名字叫做如願。這位如願看到佛,又再大聲叫:「佛啊!救我。我若能夠得救,能免一死,我願意隨佛出家,我會好好修行。佛陀啊!救我。」
佛陀就回過頭來,向阿難說:「阿難,你去向國王說,我要求他赦免這個人的死罪,將此人送給我。」阿難真的到國王的面前,向國王說明佛陀的意思,希望他赦免此人的死罪。
國王是一位很虔誠學佛的人,他很願意供養。佛陀向他要此人,免他的死罪,將此人送給佛,那就是等於供養了。很歡喜,能免了一個人的死罪,自己也少一分殺生的心;能夠獻給佛陀,是一分供養的心;佛陀能好好地調教他,能再成就一位修行者,這何樂而不為呢?很虔誠,就下令將這位如願赦免死罪。
這樣自由了,這位如願,果然如願得救了,感恩啊!這個時候的感恩,真的是很堅切,發心:重生的生命,絕對要發大心、立大願,要好好精進。
就跟著佛陀的僧團回到精舍,就這樣出家了,圓頂了。日夜分秒不空過,聽佛說法,認真用功。在人群中,僧團裡,他無論僧團,對他用怎麼樣的眼光,或者是對他怎樣的批評,他都打從內心的歡喜:「消業啊!感恩你教導我。」用這種心,虛心的受教,感恩的心,這樣經過了不久的時間,他證果了,真的所有的煩惱都去除了。
在人群中,僧團裡,人人見到如願,心生景仰,那種真正尊重的心生起。大家議論紛紛,「這位如願,是這麼壞的人,怎麼能這樣發心修行?改過之後,起初是人見人怨,為什麼現在大家是人見人敬?可見他已經是心輪轉了,他應該就是證果了。」
阿難在人群中,大家就推薦阿難,是否趕緊去請教佛——佛陀到底是修什麼行,一句話就能夠影響這麼大,一個臨受死刑的人,上自國王,只是佛的一句話交代,就能夠救一個人;一個這麼惡的人,能夠受佛的教化,轉變得這麼快。佛陀到底是修什麼行,這個過程?
阿難真的去問佛,佛陀開始就對這些弟子開始說:想想,現在的福德,就是過去無量世以前,有一位帝幢佛,在人間時。那時候帝幢佛遊化人間,有一位修行的梵志。梵志就是修清淨行的人,雖然還未出家,不過他是另外一種的修行,所以他也是修清淨行。但是,看到帝幢佛,他滿心歡喜,向這位帝幢佛恭敬供養,用身心恭敬,用他的身表達那一分供養,花果供養。
帝幢佛見梵志虔誠,身、心、行的供養,帝幢佛很歡喜,問他:「你這樣的身心行的供養,你內心有什麼要求嗎?」這位梵志就說:「無所求。若說有所求,但願我能夠修行,永遠清淨的行,身口意清淨。但願我將來修行,若能夠成就,但願我的口德,所說的法,句句都是眾生所受用,用口德化人。這是我所祈求的,身心清淨,口德圓滿,所說的話,人人歡喜聽,一聽就能尊重,尊重就能適用,用在人人的身心精進。這是我唯一的心願,口德度人。」
佛陀說到此,就向大家說:「知道嗎?那位梵志就是我現在。」所以,現在的釋迦佛,上自國王,聽到佛的法音,自然歡喜、敬重、相信。雖然是這麼惡的人,也能信受奉行。從無量世,無法去計算的,生生世世就是修口德,從讀誦經文,身體力行,這種讀誦、受持、身體力行,這是非常重要。
所以,經文中,我們前面說過了,佛這樣說:「除佛滅度後,現前無佛。所以者何?佛滅度後,如是等經,受持、讀誦、解義者,是人難得。」
除佛滅度後 現前無佛 所以者何 佛滅度後 如是等經受持 讀誦 解義者 是人難得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無佛的時代,我們若能夠受持、讀誦、解義,若能夠這樣用心,這樣的人是很難得。佛不在人間,我們能夠信法,法用在我們的心裡,我們要很恭敬。就如進來(主堂),若聽到大家,人人出聲,聲音整齊,眾口一音,這麼和齊,表示人人都在精進,人人口誦,口中誦經,其實,內心就是靜觀。
所以,讀誦就是看(經)文,就要誦出來,要念出來,念久才會入心。
讀誦: 看文曰讀 背文曰誦 是即內修靜觀 更加讀誦 如薪助火 心觀益明
一篇文章,要反反覆覆一直讀,讀到不必看文字,用背誦的,這就是誦能夠入心。所以,我們誦經的好處,就是印記在我們的心裡,不是誦經能消災,是誦經能印記在我們的心版裡,我們若記住,我們就不會去犯錯了,我們記住經文,自然我們就有修養。所以,不是誦經消災,是誦經增長我們的記憶,增加我們的智慧。
所以,看文口讀,(而)背此文,叫做誦。又內心,還要從內心靜觀。我們誦經不是這樣一直念,心都想到別處。我們的心要隨著經文,觀想此法,所以「內修靜觀」。我們經誦完之後,我們背在我們的心,印記在我們的心裡,這樣叫做內修。
很靜,讓我們的心能靜下來,再加上讀誦,「內心靜,外面誦」,讀誦、靜觀,靜觀、讀誦,就像我們在燒開水一樣,水未煮開,你還要再加柴;加了柴進去,一口氣將水煮開了。這樣就是經,於外誦,入我們的心,「心觀益明」。
用心、靜心來誦,誦經要大聲;大聲,別人能和我們和,我們能和別人的聲音,這樣就是人人共一心,眾口同一音,這表示我們的心不雜,所以心靜。就像這樣互相,你誦經,我聽;我誦經,你聽,彼此的聲音和音合在一起,人人都是心觀益明。你在誦,我在誦,嘹亮的聲音迴旋在空中,能夠再引(起)別人的歡喜心。所以,心內修外行,彼此利益,很明朗,句句明朗,這樣叫做讀誦。讀經一定要明。
「解義」,就是要,善解如來所說的經。甚深法義,我們要去瞭解。不光是讀、誦、背,法全都不在我們的心,不能去實行,若這樣就不是法了。
解義: 謂善解如來所說 諸經甚深法義也 依解以立行 修行以契理 則可以弘大教 可以證菩提 善解契經理
學法,我們也很希望,能修好口德,能夠我們瞭解之後,我們說出去的,人人都能信受奉行。所以,各位菩薩,要學菩薩道,不要停滯守在羅漢、辟支佛,自我設定的境界。我們還要再跨出此境界,向前精進到佛真實的境界,不生不滅,靜寂清澄的境界,才是我們所追求的。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320-讀誦解義當力行
3.幸福茶香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