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315-不知佛心非佛弟子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學佛者,我們必定要日日發願,心就要不變,要守志奉道,無論外面的境界如何,我們的信心必定要很深,要深植。根若愈深,信就沒有移轉,我們能夠一心深信。我們若一心深信,對道理,真諦道理,我們相信,就沒有疑問。我們要瞭解道理,必定要有信心,信心的根,若能伸廣、伸長又能深,若如此就沒有疑。
信心深植 諦信無疑 羅漢具足智斷之能 辟支佛 有覺悟之智
我們要知道,之所以我們無法專心,就是因為有疑慮。有懷疑,有很多考慮,所以讓我們的信心不能穩定,就會把我們的心,又誘引到別的境界去。所以,信心是非常的重要。
修行,我們必定要很瞭解,修行的階段,我們到底是修什麼行?初根機的人,什麼樣的因緣接觸佛法,在什麼樣的時機,能夠接觸到佛,我們會生起我們的信仰,這都是有因緣時機。
佛陀在世時,開始,佛法還沒有之前,佛陀用心修行,終於開啟了,人間無明的奧祕、道理,覺悟之後,才初期有佛法。
佛陀,佛法要表達出來,一定要有對機,誰是最好的對機(者)呢?這五比丘,阿若憍陳如等五個人,就是佛陀最好的對機(者),就是最好的因緣。
這五個人,隨著他修行,半途失去了信心,中間的誤解,所以與悉達多太子,分離的這五位。當時,這五位看到佛陀成佛了,從懷疑而起信心,由信心來聽法,佛陀就對機,開始為他們所說的,就是苦、集、滅、道。
這五位聽到佛陀來分析,人間千差萬別的煩惱,苦的生態之後,並非五個人同一個時間聽法,就同一個時刻都能覺悟。五個人,佛陀說同樣的法,就要三次。
第一次,一位能透徹瞭解了人生真是苦!苦是「集」於種種貪、瞋、癡,從人心的心態所變異出來,造成了很多的苦,集中了很多的禍端。覺悟了,應該要下決心來滅除這些苦,要從人心的源頭,人心的源頭,一念無明開始。瞭解,瞭解了,我決心要好好依照佛陀,所教化的這條道路去修行。這是第一個人,阿若憍陳如。
初轉四諦,憍陳如是第一位覺悟。其他四位呢?雖然佛這麼說,好像瞭解世間是苦。苦的源頭從何而來?還無法很清楚,為什麼一切都是從心起呢?佛陀:「沒關係,我再說一次。」所以就第二次(說)同樣的法,之後,有兩個人:我瞭解了,知道苦是從心的源頭開始,一切的苦難,若要能消除,要從心去制止貪、瞋、癡、驕慢、懷疑的心態。
這樣是不是大家都理解了呢?還有二位,這二位無法瞭解。佛陀就三轉,第三次再轉「四諦法」。其餘的二位,瞭解了,佛陀放心了,開始走上這一條,永遠是往前走,開闊的大直道,一條很直的道路。所以,佛陀為這五位皈依,鼓勵他們開始專心出家修行,這個時候就是三寶具足。
佛陀開始展開說法,僧團在人間,所以,有了因緣發心修行,必定要先瞭解人間的苦難,知道要解脫,追求解脫苦之道的人,他就會入於僧團中。
僧團中,證到阿羅漢果的人,他是具足智,能夠斷除煩惱的功能。這就是我們修行,不只說阿羅漢是獨善其身,他要先瞭解,瞭解了人生苦難來自煩惱,煩惱要如何斷除。已經具足了這個智慧,看盡了人世間的苦難,所以他能瞭解,知道這條路走下來要很謹慎,周圍的環境,我們要很謹慎走路的方向,同樣的。
所以,若是辟支佛呢?辟支佛就是有覺悟之智。因為辟支佛比羅漢的智,再高一級,因為長久以來有在薰習,生生世世都有在聞法,習,有在薰習、學習。
我們不是看過有的孩子,一出生就很聰明。尤其是在我們,「入經藏」演繹,那麼深的法,用音樂配合著詞,再加上了手語。看看幼小的孩子,很可愛,很可愛,三歲、二歲多、四歲、五歲,他見到人這樣比,聽到人這樣唱,孩子比大人還勤快。看北、中、南(部),都有這樣的孩子。
幼小的孩子,你說他不懂道理嗎?卻是,他所見的事情卻很清楚。阿嬤不在,他自己就偷偷將電腦打開,四、五歲的孩子,他就跟著畫面比啊比,比,後來還不都是大人跟著孩子學。這就是過去已經學習了,所以他這一世來到此,記憶猶深,沒有受到後天境界污染到他。
所以我們常常說,去了又來的,會很清楚。以前人說「讀前世書」,我們佛(教),應該是說因緣輪轉又再回來。過去的緣盡了,今生的緣來了,這種中間不受到其他的污染,他捨彼投此,因緣很快就接過來,若是這樣,記憶都還很新。
所以,辟支佛,相信是生生世世,都已經聞法信受了,但是,還未完全斷除所有的煩惱,所以還有少分無明存在,所以,還未透徹瞭解,不過,內心的悟性很高,來到人間,還是會延續過去,所理解的人生無常。來到這一生,接觸到世間,無論是日月輪替,四季輪轉,無不都是令他的心能感觸到,這叫做無常的道理。這就是辟支佛,就是獨覺。無佛出世時,他也是看到這些境界,人、事、物,他有覺性存在,所以,覺性較明朗,這叫做辟支佛。
所以「辟支佛有覺悟之智」,要覺悟、要瞭解比較容易。但是,他還有少分無明,少分無明,可能還離佛的境界還有一段。
所以佛陀在經文,佛陀說:「舍利弗!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、辟支佛者,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。」
舍利弗 若我弟子 自謂阿羅漢 辟支佛者 不聞不知 諸佛如來 但教化菩薩事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雖然阿羅漢已經有,斷除煩惱的智慧、能力在,辟支佛雖然瞭解天地萬物,道理的起因,雖然知道,但是,是不是能很直,透徹的全都瞭解呢?
人人是不是盡得阿羅漢呢?或者是自謂阿羅漢,自己很自大地說:「我全都知道了,我都透徹瞭解了。」這麼多人,人人都自謂已得羅漢,辟支佛嗎?這些人,「不聞不知,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」。大家以為自己都得到了,但是,他還不知道,還不知道諸佛如來,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,一大事的道理。
假使不聞、不知、不解,佛來人間為了要教化菩薩之事,若不要聽、不要知道,不肯聽,不肯知道,「此非佛弟子,非阿羅漢,非辟支佛」。
此非佛弟子 非阿羅漢 非辟支佛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你們若自以為「我全都得到了,得到羅漢(果),我得到辟支佛,證果了。」但是,你們若是還不瞭解,佛的心懷,來人間所施教的目的,你們若不瞭解,「非佛弟子」,不是佛的弟子。你們若還不瞭解我,怎麼能稱為我的弟子呢?這是佛陀已經將話,開始說重了。
明明佛陀四十多年的時間,殷殷善誘,很有耐心地隨機逗教,這樣無不都是要教育人人,能夠接觸佛法,能信受奉行佛的教法。但是,一直到現在,佛陀開始說:你們若不瞭解,諸佛出現人間這一大事,是為了教菩薩法,你們若還不能瞭解,這樣怎麼是我的弟子呢?不只不是我的弟子,這樣是羅漢嗎?這麼親近,這麼用心在修行,還無法瞭解佛的本懷,不瞭解佛陀來人間的目的,若如此,你們是羅漢,是辟支佛嗎?非啊!不是。
這是佛陀用了很重的語氣,無非就是要人人清醒,不要故步自封,封守於自己的境界中,應該要開步向前走。
我們不是常說過,在這個劫濁的時代,眾生垢重。眾生的見解濁氣很重,眾生,人與人之間,無法彼此瞭解、尊重與愛,所以互相對立,製造很多禍端,就成就了對人間生命的威脅。這叫做「劫」,也就是「難」,在這個劫濁亂時,就是叫做「難」,「大劫難」。
因為在眾生濁氣很重的此時,天災、人禍,不斷不斷產生,這就是一個大劫難的時代,那就是要有大慈悲。能夠瞭解是非,更需要啟發大慈悲。所以,大慈悲還要在這種,無明劫濁的時間裡,我們就要啟發大智慧。這就是我們眾生,人人要向前進步的,光是說「知道、知道」,是不夠的;知道了你就要身體力行,身體力行之後,才能將無明打開。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」,所以入人群中才能夠透徹,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」,這種開啟智慧。因為「無量法門」已經在我們面前,我們才能「通達諸法,得大智慧」。
所以各位,我們要時時懺悔。佛陀在這句,這段(經文)中,就是要大家要慚愧、懺悔,不要自大,「未得謂得」,以為我已經得(阿)羅漢,我已經得辟支佛果,我已經什麼都瞭解了。絕對不要如此。若是如此,佛陀就說:「不是我的弟子,非阿羅漢,非辟支佛」。
佛陀又說:「又舍利弗!是諸比丘、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。」
又舍利弗 是諸比丘 比丘尼 自謂已得 阿羅漢 《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》
若是這些比丘、比丘尼,自己認為我已經都得到阿羅漢果了,我的無明、煩惱,我有能力去除。他以為是這樣,那就非佛弟子,怎能稱為比丘、比丘尼呢?既不是佛弟子,豈是正確的比丘、比丘尼呢?
要出家,要修行,我們就要用心學佛所學,行佛所行,覺佛所覺。我們應該要如此,才是真正學佛。要學佛的行儀,要覺悟到佛的境界。
佛陀用心,慢慢地帶領我們,《法華經》中的〈化城喻品〉,看到大家又累了,既到此處,就告訴大家說:「到了,到了。」一座化城。等到讓大家恢復疲勞之後,開始佛陀就說:「這是一個休息的地方,這不是我們所要到達的,究竟地方。來,開始要再走。」所以「化城未是寶所」,化城不是真實我們要到的地方,還要再向前精進。
但是,偏執權教之人,無法瞭解很圓滿的大乘,佛陀一乘的真理,很圓滿的真理,還無法瞭解。這都是有偏,有執,偏執於我已經證果了,我不必再向前。這種人「未證謂證」,這就是非佛弟子,這就是增上慢。
此非佛弟子: 化城未是寶所 偏執權教 不信圓法 未證謂證 此即非佛弟子 此即為增上慢
「增上慢」,我們過去一直,有一段時間,一直在說「增上慢」。佛陀開始要說,他(們)禮佛而退。像這樣,有的就是很自大,有的就是還無法信受,方向偏差。
各位,路還很長,《法華經》要聽完,還很久。不過,每天每天,我們若都能瞭解,其實,法是很簡單,眼前即是,腳底下在走的路,步步即是精進的道路。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315-不知佛心非佛弟子
3.幸福茶香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