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308-垢去淨存無染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4年6月27日 (五) 23:25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「世本非惡,因濁故惡。濁者如土投水,水失清潔而濁,湧泉流水清澄,垢去淨存無染。」

世本非惡 因濁故惡 濁者如土投水 水失清潔而濁 湧泉流水清澄 垢去淨存無染

是啊!世本來非惡,因為濁,所以才會惡。現在常常說五濁惡世,或者是不懂佛法的人說:「唉,世間很」!是嗎?「世間」只是一個時間、空間的代名詞,叫做「世間」。時間,有什麼惡呢?空間,有什麼惡呢?所以說,時間與空間之間,一點都無惡,也無法怎樣叫做善,其實本來就是這樣。只是因為濁,讓它髒污了,所以變成惡。

就如我們人,人人都很善良,但是,人就是防著人,人要選擇人,都會說好或壞。好、壞,就是善與惡的意思。其實,本來人人都是,平等的這念性,就是「因濁故惡」,因為有濁氣,濁氣就是污染,受到很多合成起來的因緣,污染我們,所以我們的心,受到種種的污染,變成了這種習,習氣,會造作很多無明煩惱。無明煩惱是習氣的根本,所以我常常說複製,煩惱不斷複製,不斷合成。

所以「濁者如土投水」。為什麼會濁呢?水是清清的,清清的水,為什麼會髒了呢?那就是因為有一些土,與水混合起來,所以這水濁了。

我們人人每天都要用水,喝的水要很乾淨。古時候的人喝水,知識還沒有那麼透徹瞭解時,只要水清就能喝了。所以,古人的智慧,沒有自來水的地方,就是用溝水,其實溝水的上游源頭,人家在洗很髒的東西,每天早上,那些污垢、骯髒的,都是出來到水溝裡洗,下游比較遠處,人家開始將水舀起來,就是要喝、要吃。

所以說,水是這樣不斷流,源頭污濁的東西這樣洗,但是它愈往下流,下游的人同樣照用水。但是,古時候的人,比較有智慧的時候,他們就利用夜晚去提水,用大缸,就用明礬放進去,放進水裡,說是這樣能讓髒污沉澱,只看到表面的水清的,就這樣喝,這樣吃,煮飯、燒水不都同樣用那些水。這是古時候的人。

卻是,佛陀「佛觀一缽水,八萬四千蟲。」水在流,阿難去舀了一碗水來,佛將這碗水接過來,就向阿難說:「阿難,這碗水八萬四千蟲。」阿難的眼光,水再端近來看,「沒有啊!佛陀,水很清。」佛陀就說:「這碗水裡有無量數的生命,就是在動,活的東西,有生命在裡面,八萬四千。」那就是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。

阿難就問佛說:「這樣要怎麼辦?這麼多有生命的東西在水裡,要怎麼辦呢?」佛陀就說:「濾水囊。」所以我們現在說水要過濾,其實,應該是佛陀發明的。我們若去受戒,戒場裡會給我們一個缽、一個袋子、布、一支刷子,這支刷子就是要讓我們洗碗的。我們若要喝水,那就是從溪水舀上來,經過白布這樣過濾過,濾過之後,布還要在水裡蕩一蕩。這是佛的時代。

我們古時候的人說要放礬,佛陀他發明的是水要過濾。我們現在不是常常說,水要過濾喔。髒水要如何過濾。這就是佛陀的智慧,現在說來叫做科學。現在的科學要用很多的儀器,顯微鏡及(高倍)顯微鏡,這樣去看,真的裡面很多細菌,細菌都會動的。即使我們人的身上,不也是細菌很多嗎?有病毒的細菌,有保護我們身體,創造我們身體免疫的,也很多。

所以說來,世間,其實都是不調和合成的,或者是調和,或是不調和所合成起來的,所以叫做種種因緣。

所以,「湧泉流水清澄」。若是湧泉的水,那就是不斷地一直出來,從地底湧現出來的泉水是清的。這窪水如果濁了,只要泉水不斷湧現、湧現出來,濁水就會慢慢淡掉,變成了清水。

就如我們從缸裡舀出來的濁水,用清水不斷地,一直加進去,加進去,清水加多了,濁水就會一直一直被淘汰出去,所以濁水就淡化、淡化,就變成清水。所以叫做「湧泉流水清澄」。只要你用清水一直加進去,濁水自然就一直淡化。所以「垢去淨存無染」。骯髒的,若一直有清的東西,一直、加進來,這樣一直加進來,清的愈多,濁的就愈少;濁的去除之後,就是清的存在,這樣就無染。

大家想要修行,人人都有帶著那一分習氣。習氣是後天成的,不是原來就有這習氣。所以因為習氣,讓我們無法透徹瞭解,在這世間一切的道理,我們就不清楚了。道理和時間、虛空是永存的,永遠都存在。就要視你什麼樣的因緣、氣象,什麼樣的因緣來合成,自然就說是善的。

善的,就是表示有修養的人,有修養的人若願意發心修行,了徹道理,將這道理能夠再宣化,再去弘揚,或者是身體力行去帶動,這樣修行者就如清流一樣。修行者愈多,世俗的人慢慢暸解了真理,迷茫就能去除。所以常常說,破迷,我們要破除迷信,我們要引導正確的方向。

所以,只要有人願意這樣修行,多用心去瞭解天地空間,宇宙萬物的真理,就是一顆種子,就能衍生很多。很多的湧泉出來,自然濁氣就能消除,所以說「垢去淨存無染」,就不會再受這麼多的濁氣在人間。

大家應該最近一直在聽,好像還沒有很清楚,但是,只要你的心,用很單純的心,看氣候,或者是感受大地,這樣可能也有很多色、相與性,顏色和它的形象,以及它的性,我們都瞭解。因為性相不同,無論什麼樣的形、相,就有它不同的性。火有熱的性,水有濕的性。前面已經說過了。

所以,我們看到這是水,你們看這水,溪水在流,你們瞭解它是什麼性嗎?水性就是濕的。我們現在都知道了。有時候在空間,放一臺機器在那裡,做什麼?除濕機。這在室內哪裡都沒有濕啊?但是過一會兒,將機器掀開來看,水已經。在這個空間裡不能沒有水分,但是水分過多就濕氣重。所以這也就是要合成,合成得調和,那就是健康的空間。

其實,濕氣是蒸氣,它有熱,它能夠吸收,就是能吸收濕,濕吸收起來,這叫做蒸氣,空中才下雨,這就是輪轉。所以,佛陀就是一直告訴我們,其實任何事情的原理都是一樣。

所以前面那段(經)文說,「舍利弗!十方世界中,尚無二乘,何況有三?」

舍利弗 十方世界中 尚無二乘 何況有三 《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》

其實大家要知道,道理就是一種。其他是因為我們不清楚,不明白,所以佛陀就要不斷、不斷解釋。到這一段,佛陀開始又要說:「舍利弗!諸佛出於五濁惡世,所謂:劫濁,煩惱濁,眾生濁,見濁,命濁。」

舍利弗 諸佛出於 五濁惡世 所謂 劫濁 煩惱濁 眾生濁 見濁 命濁 《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》

我們能夠瞭解,佛陀出現就是在這濁世。其實常常說,我們都是有對比,因為有眾生的煩惱,所以才有佛陀出現人間。想想看,釋迦牟尼佛,二千多年前,那個時候就已經濁世了,其實,就是因為濁世,才能夠啟發佛陀那一分的慈悲,見苦,就秉智運慈。因為這分智慧,所以啟發了佛陀的慈悲,所以他不忍心在皇宮享受。

因為他的智慧來看人間,世間是無常,世間是苦,世間很多的矛盾。所以他發心,啟發這念心,享受是短暫,天下之間苦難、無常等等,是很久的時間,所以他不想要,在短暫的人生來享受,他要去找一個永恆的道理,來教育人群。這就是佛陀的偉大。

若要說,以世相來說,是二千多年前;若是用真實理來說,佛陀是在無央數劫以前,與生俱來,人人本具的佛性,佛陀也是一樣。

不過,這段(經)文說,佛是出於五濁惡世之中。所以「五濁」是什麼呢?佛陀為什麼,要出生在這「五濁」,尤其是在「五濁」中,要說一乘法,這個時候正是時候。

此釋佛出濁世 說此一乘法也

昨天對大家說過,佛陀說法四十多年,隨佛的弟子都在他的身邊,也不一定人人,都能體會到佛的知見。因為,在《法華經》前,還未真切向人人說:你們也能成佛。你們修行的目標,我要你們能人人發現你們,人人的真如本性,所以人人皆是佛。

所以二乘、三乘,有的人會怕——到底我現在修行,已經去除了煩惱了,我現在與世無爭,我現在都瞭解了。我還要如何再入人群呢?所以有的人就怕,這個法,就有五千人退席。

所以佛陀在世那時候,弟子還是不知道佛常常在說的,種種因緣;相信,但是,因緣如何變化?昨天說過五比丘,為什麼那麼幸福,能夠接受佛陀開始初覺悟,佛陀就向這五個人講法呢?他們怎麼那麼有福,因緣從何來?他們也會想要追根究柢。

已經隨佛四十多年了,這個因緣是相信,不過也還無法很透徹瞭解。佛陀還是不斷,要向他們用種種譬喻。何況在現代這五濁惡世,其實更需要佛陀的法來教育。

在這五濁惡世中,才開始要將這一乘法說出來。就如湧泉,明明大地這一窪裡面,都是濁水,濁的水就是需要湧泉清水,不斷不斷湧現出來,或者是清水不斷不斷注流,一直加進去,自然濁水就會變清。所以,法要不斷不斷宏揚,只要是善法,我們都一定要不斷地口口相傳,破迷歸正。破除了迷信,愚癡,莫過於迷,所以我們要先將迷信破除,我們才能歸於正法。

佛陀來人間,無不都是為了此事。所以在這濁(世),愈是惡濁的地方,才是需要佛法去宣揚的地方。過去的(富樓那)彌陀羅尼子,不就是這樣嗎?不怕,不怕那個地方的人,是多麼邪惡,哪怕用罵的,哪怕用打的等等,不斷都要培養這一分感恩心。這在佛陀的時代,無論什麼樣的逆境來時,都要有感恩心。

這種感恩心,面對著不同的,各人都有不同的習氣,人人這種濁,不同的習氣合成起來,污濁的見解充滿了人間世界。修行者,就是一項很重要的,感恩;付出無所求,還要說感恩。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,絕對對自己,不受惡劣環境屈服,所以還是要用方法,面對這個環境,我們的目標在哪裡?

佛陀出現在五濁惡世,二千多年前就開始五濁惡世。其實,從人壽在減劫中就開始了,濁氣慢慢、慢慢地產生,所以五濁惡世,在劫濁。「濁」的意思就是穢濁,以及重濁的意思。

濁: 穢濁及 重濁之義

很濁,已經很濁了,很濁。「劫」梵語叫做「劫波」,簡稱為「劫」。

劫:梵語劫波 即長時間 猶言世相生態 之時代 在劫波長時間中 亦自有增 減劫 有善惡輕重之分

「劫」以我們現代人的語言,叫做時間,但是「劫」就是長時間,無法計算的時間。所以,佛經中,全都以「過去無量劫」,「無數劫以前」,意思就是時間很長很長。

光是一劫,增減劫就很長了,不知道要怎麼算。這過去都向大家說過了,人壽八萬四千歲開始,一直,一百年減一歲,減到人壽十歲;從十歲時就開始一百年增一歲,一百年增一歲,增到人壽八萬四千,這樣叫做「一增減劫」,這才是一小劫而已。各位去算算看,這樣到底是幾年?很難算。所以常常都說「長時間」,佛經中稱為「無量數劫」。

各位,在時間、空間,如何讓它骯髒了?我們就要問心。所以我們學法,要學法,要修行,我們也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308-垢去淨存無染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