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246-智慧如日照人間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4年6月26日 (四) 06:14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「智慧如日月光,照耀盲冥黑暗,一燈點燃千燈亮,二萬燈佛照人間。」

智慧如日月光 照耀盲冥黑暗 一燈點燃千燈亮 二萬燈佛照人間

也就是告訴大家,智慧就如日月光一樣,它能夠照耀盲冥黑暗。看看佛陀的智慧,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也還是同樣稱佛為「慧日大聖尊」,可見佛陀的智慧,就如天上的日與月。

爾時 舍利弗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慧日大聖尊 久乃說是法 自說得如是 力無畏三昧 《法華經方便品第二》

釋迦佛在這宇宙之間,有什麼道理,沒有在他的腦海中呢?所以佛陀放出來,放出來,要來教育眾生,就如日的普遍。只要日光照耀,只要我們的地球,轉向太陽那個地方,太陽就照耀出來了。所以說,「慧日大聖尊,久乃說是法。」自久以來,就一直一直這樣說,這微妙一乘的大道理。

其實,日光永遠就是這樣在照耀,不斷在提供。但是,就是我們的心地,這樣在轉。我們的心地,若能夠轉向佛的那個方向,若如此,佛知、佛見,我們不是很清楚嗎?就如地球轉向太陽,不就是整個明亮起來嗎?所以,「慧日大聖尊,久乃說是法。」我們若這樣想它,佛陀永遠永遠就是這樣在說法,永遠就是要將他這分光明的大智慧,照耀到眾生的心裡。只是我們眾生,我們的心地,沒有轉向到佛的心光來。

所以我們要用心,我們要修行。這種我們若能,轉向佛知、佛覺,這樣就是盲冥黑暗就完全消除,所以「一燈點燃千燈亮」。一盞燈點燃,無論你是千燈、萬燈,從這盞燈引出去,這盞燈與那盞燈的光,是同樣的光,也能夠燈燈的燈火,來相引、相照,這個空間就大明亮起來了。

所以,同樣的道理,我們瞭解佛法之後,我們要將佛法不斷傳出去,傳出去能夠讓這個娑婆世界,更加明亮。就如《法華經》,文殊菩薩引述了,二萬日月燈明佛,在人間教化眾生。我們人人若能從古佛與現在佛,現在的佛在讚歎古佛,過去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的智慧,釋迦佛從那裡不斷不斷,延續過來,傳承至現在。我們若能將釋迦佛的智慧入我們的心,不就是將釋迦佛,累積下來的智慧,我們這樣承傳過來,所以「二萬燈佛照人間」。

人人是佛,只要人人清楚佛法,那種甚深奧妙的道理,能將這些道理好好來牽引,其他,這個盲冥,就是心地還黑暗的人,我們若能將我們一盞的燈光,這樣照耀到對方的心,讓對方的心地,同樣點起了一盞的燭光,若是這樣下去,不就是燈燈相傳,不就是人人發現佛性,人人本具佛性嗎?

所以,智慧就只是一項,你看得清楚道理,瞭解道理,能夠如何來做人、做事合理,這就是叫做智慧。

所以佛陀,在舍利弗,他這樣懇請佛陀、讚歎佛陀,也瞭解佛陀長久以來,就是這樣在說法,讚歎諸佛、行諸佛法、教導眾生,佛陀也是這樣不斷在說。

佛陀有時候就這樣說:「自說得如是,力無畏三昧。」佛陀就說:我已經所得到的,宇宙萬物,都能瞭解了,何況這個娑婆世界,怎麼會看不夠呢?所以,一切,世間一切我盡見,我全都瞭解。這是佛陀時時在說法,先介紹他自己,能夠瞭解多少的道理,才能夠讓眾生,來接受佛將要說的道理。

所以佛陀「久乃說是法」,常常就是這樣說。「自說得如是」,自己也說:我已經得到這麼多的道理,我瞭解了。甚至「力無畏三昧」,這個力量,已經到達無畏懼的程度。所以稱為「聖」,聖尊,所以說「慧日大聖尊」。這是因為佛陀說無所畏,力無畏,得到這種三昧。

力,是什麼樣的力量?力無所畏,就是「佛於大眾中說法,泰然無畏之德。」這就是佛德。

力無畏三昧 力無所畏 佛於大眾中說法 泰然無畏之德也

力無所畏,在眾生中說法,很安心、泰然。因為道理正確,所以他向什麼樣的人說法都是很穩定。

簡單來說,於說法的方面有「四無所畏」。第一是「一切智無所畏」。

一切智無所畏 於世間、出世間 無所畏者 如佛言 我是一切正智人 故得安隱 是一切智無所畏

一切智無所畏意思就是說,世間、出世間的法無所畏。教我們如何在世間,能夠人與人相處,世間人倫道理,在世間有很多人生,因緣果報,生活不同,知識等等不同,思考不同,有的善、惡,全都不同。所以,在世間法,佛陀要用很普遍的智慧,隨機應世間人的根機來說法,所以說世間法。

出世間法,佛陀也告訴我們,世間六道輪迴等等,「六凡」的道理,佛陀分析得很清楚。有的人瞭解了,我應該要,求脫離六道的清淨法。佛陀就開始,為這些想要出離六道,能夠清楚因緣果報這樣的人,他就深一層教育我們。我們很想要修行,我們很想要淨化我們的己心,我們能夠接近佛,與佛同樣覺悟的境界,那就要「出世」這種道理。佛陀在修行者、智慧者的群眾中,說出世間法無所畏。

就如佛說:我是一切正智的人。這是佛陀要為世間人,以及想要修行出世間的人,自己自我證明:我是一切正智的人。我們的思想、觀念要正確,我們若有正思、正見,才能正智,智慧正確。所以,我們若智慧正確,自然得安穩,一切智無所畏。所以,佛陀「一切智無所畏」,就是能夠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,佛陀很正確、明知,很清楚明瞭的知見,這樣來向我們說法。

第二,就是「漏盡無所畏」。也就是說惑業生死俱盡。

漏盡無所畏: 惑業生死俱盡也 無所畏者 如佛言 我一切漏盡 故得安隱 是為漏盡無所畏

惑就是無明,很微細的無明,這些業,見思惑,完全都去除了。因為我們有見、思惑,所以在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我們的心會在那裡生滅。我們若能全都去除,如此就能夠生死俱盡,就到達無生無滅的境界。那就是說我們的心。當然這是很微細的法。在佛的境界,已經完全很清楚了,不會受到這些生死境界,去影響到他,所以,無所畏。

佛這樣說:「我一切漏盡,故得安隱,是為漏盡無所畏。」一切的漏,一切的煩惱,全都盡了。

再來,就是「說障道無所畏」。

說障道無所畏: 說彼邪魔、外道 障蔽聖道之法 得安隱 無所畏

佛陀還能,將邪魔外道的法破除,破除邪魔外道之法。有的人修行都是很執著,執著他已經是,得到什麼、得到什麼。這全都是大妄語者,「未得謂得」。

所以,佛陀就用種種法,來破除這種邪思、邪見的教,這就是佛「說障道無所畏」。因為這個邪思、邪念的教,最會障礙我們行正道法。我們所要修的是聖道,接近佛的境界,但是,一念偏差,這個迷信,或者正念提不起來,這些我們都要很注意。因為,動不動就會受其他的法,不正確的法,將我們引出去。

所以,佛陀在人群中,就是外道障蔽聖道之法,佛陀能夠將它破除掉,讓我們回歸正確的道理,所以得到安穩無所畏。

第四,「說盡苦道無所畏」。

說盡苦道無所畏: 說能盡諸苦之道法 如佛言 我所說聖道 能出世間無所畏 能盡諸苦 故得安隱 得無所畏

佛陀來人間,一大事因緣,就是要讓我們人人,能夠脫離這種六道輪迴,或者是(解脫)心靈無明覆蔽。所以佛陀來人間,「說能盡諸苦之道法」,要如何能夠去除這個苦。所以佛說:「我所說聖道,能出世間無所畏。」佛陀他用心說法,讓人人能夠世間與出世間法,都能通達清楚,所以「能出世間無所畏」,這就是我們學佛很重要的。

「能盡諸苦,故得安隱。」我們若能脫離了很多的苦,心靈的苦難、外面境界,對我們的威脅、外面的欲念,對我們的誘引等等,這些苦若能夠去除,自然就安穩了。

總而言之,要擔心的事情,在這個人世間,對天地四大不調的擔心,對人與人之間的擔憂,很多。無論是愛別離苦,或者是怨憎會苦,愛恨情仇的苦,很多苦。這些苦若能夠去除,自然我們的心就會安穩。

這一定要瞭解法,就能夠得無所畏,在大眾中作獅子吼,就能在大眾中說法,一切無所畏,能轉法輪,這叫做「四無所畏」。

在大眾中 作師子吼 能轉法輪 是為說 四無所畏

「三昧」大家都知道,是「調直定」,是正心之行處。我們的心,正思惟,我們所做的、我們所行的,這個心念處,一切都是定。「心定於一處,調心不暴。」讓我們的心常常很平和。「直心不曲,定心不散,故曰調直定。」這之前也有向大家解釋,所以「善心一處住不動,是名三昧」。

三昧 心定於一處 調心不暴 直心不曲 定心不散 故曰調直定 善心一處住不動 是名三昧

我們的心念,常常都要住在穩定的心,這才能夠讓我們對佛法更瞭解。

佛陀是日月的大光明,我們也要點起一盞的燈火,自照、照人。我們能夠體解多少,我們就與大家分享,方向一定要正確,如此自利也利人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246-智慧如日照人間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