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妙蓮華059-發心修行不退轉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4年1月22日 (三) 06:40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(差異) ←上個修訂 | 最新修訂 (差異) | 下一修訂→ (差異)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
人間菩薩 有願必成 宏願須堅 秉持初心 發大心念 不捨眾生 悲愍有情 恆持不退

這是我們修行者應該要有的心,人人有佛性,在人間只要有願,必定能夠成就,要行過了菩薩道,才能夠到佛的境界,人人應該都很瞭解。

但是修行開頭,「發弘誓願」必定要很堅持,而且我們要「秉持初心」,當你開始發心的時候,那個時候的心、願,是多麼的堅切,我們若能夠,從初發心,那念的心願,能堅持、懇切,才能夠時時「發大心念」。

不只是要堅持初心,還要再時時發心,要發大心,「不捨眾生」,也曾經跟大家說過,佛陀是為人間來修行,為眾生而覺悟,我們大家既然是學佛,必定要有和佛一樣那念心,眾生苦難,我們心不安,所以我們才發大心、立大願,所以必定要永遠都不捨離眾生,我們要入人群,這就是「悲愍有情」。

眾生芸芸,苦難偏多,我們要時時抱著那分悲愍的心,要「恆持不退」,若能夠這樣,我們修學佛法才有成功的日子。

雖然學佛必成,必定要經過菩薩道,這念的心願,只允許我們前進,我們不能有停、退,停下來,就是退步,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堅切。

但是修行的過程中,往往都有退轉,這個退轉就是指,道行「退失」與「轉變」,退失就是在,「成就功德,而復退失」,本來我們這樣在做,應該也是很歡喜,發大心,利益自己,幫助自己能夠瞭解很多事情,和大家分享也是皆大歡喜,但是在這當中,有發生不如意的事情,若這樣我們就把它轉變過去,所以這樣就是退失,也就是轉變。

我們能夠到,要求佛的路上,志願是正等正覺,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所要求的,能夠到極等的覺悟,但是還沒有到達,半路就退失了,這就是已經有轉退。

退轉者 [b]道行有退失 與轉變之者 退失者 已成就之功德 而復退失 轉變者 雖未退失卻已轉變[/b]

我們所要求的就是不退轉,不退轉,在這個正覺,我們才有希望,能夠到達,換句話說,你到達了等覺的位置,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自然他就是不會退轉了,所會退轉的,就是在這個路中,還沒到,自然若沒有堅持,他就會退轉。

我們若能夠一路、一心、一念,向前走,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不如意,還是一樣堅持精進,這樣就沒有退轉,就能夠到達那個等覺。

所以這個「不退轉者」,「即(於)已成就」,「未成就之功德」,所以不管是已成就,到達了,或者是還沒有到達,我們有一個目標,必定堅持往前走,不受周圍,路中一切,影響我們,所以「不退亦不轉」,「而至究竟成就」,這就是堅持。

所以我們若能夠,人人「秉持初心」,自然就能夠到達,「究竟成就」的境界,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所以「故八地名為不動地、不退轉」,我們過去有說「十地菩薩」,從初地「歡喜地」開始,一路走過來,到了第八地就是「不動地」,這就是我們修學的過程,我們的心境,依照佛陀的教法,我們要堅持不退。

不退轉者 [b]即於已成就 未成就之功德 不退亦不轉 而至究竟成就也 故八地名為不動地 不退轉[/b]

但是人是在芸芸眾生中,我們不捨眾生,也唯有眾生,能夠磨練我們的道心,所以我們要時時抱著感恩心,周圍一切的環境來磨練我們,我們還是很堅持,向前走,心不受境界搖動,這就是「不動地菩薩」,也就是,要進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這個路上,還是要如如不動。

我們的心念,要堅持,所以這個地方還要向大家叮嚀;「不退」有四項,可以幫助我們不退:

不退有四 [b]第一、信不退: 堅信正法 不惟一世 乃至生生世世 信心堅固[/b]

這就是要我們堅持我們的信心,一定要相信佛陀的教法,指(引)我們的方向,我們必定要堅持,不只是一輩子,乃至生生世世,我們的信心、道心,必定要時時堅固。

第二、位不退:

[b]謂不復退失大道 等佛法身佛心合成 日益增長 名不退住[/b]

這就是我們要住在菩薩地,要住得「不動地」的程度,那就是要不能再退失,既然正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要堅持這條道路,我們不要有退失,而且我們要正等正覺,在這個佛法,這個法身,法身就是佛陀所流傳下來,他的慧命。

佛所說法,佛法等身,還仍是在人間,佛等身,這個法身那就是佛心,我們的心若能夠會同佛心,佛心就是我們的心,若這樣,我們的慧命才能夠日日增長,所以叫做「日益增長」,不斷增加,來增長我們的道心,這就是「位不退」,就是住在菩薩的位置不退轉。

第三、證不退 [b]謂證於真如法身 永不退轉也[/b]

我們既然與佛心會合了,那就是大知、大覺了,而且是正知、正覺,我們應該將佛陀的教法,和人間的事、物來印證,就像是佛陀兩千多年前就說了,成、住、壞、空,在人心所造的業,所以眾生共業,未來的世界,會遇到這種四大不調,天下多災,經過兩千多年來,在現在人間、社會、天下、事物,一一都印證出來了。

既然是這樣,佛陀的大覺,我們應該要深信不退,所以我們若能夠這樣,這叫做「證不退」,我們能夠見證了,佛陀的教法在人間,佛陀所說的,和未來的現在,就是這麼地準確,我們就應該深信,佛陀也是跟我們說,人人真如本性與佛同等,我們更加要再相信。

所以我們若能這樣,「真如法身、永不退轉」,只要你能夠有相信,自然就不退轉,再來:

第四、行不退 [b]至此究竟不退 一切所行念念不退 已成就 未成就之法 均決定可成就 不退也[/b]

意思就是說,我們若前面,三項不退,瞭解了,到了這個地方,我們應該「行不退」,要向前走,法既然這樣這麼的堅切、準確,能夠印證佛法、以及人間法,這麼的密切,印證下來了,我們的行動,修行的行動,就不要退轉了。

在這條大菩提道,這麼的直又這麼的康莊大路,我們應該要很放心向前前進,我們應該要很瞭解,佛陀的教法是這麼的究竟,我們的心,當然也是要跟著佛等身,那個法身,同樣那樣瞭解透徹,要不能退轉,一字「信」字,為道源功德母,只要你相信佛陀所說的教法,與佛心會合,這就已經(到)究竟的程度。

所以一切我們所行,我們要「念念不退」,過去既然成立這分的信心,現在也是,未來也是,沒有變卦,沒有變異,這念堅持的心念,就是念念不退,不只是心念不退,行動也不退,行在菩薩道上,我們行不退、念不退。

「已成就」,已經我們在進行中,成就了,或者是「未成就」,因為要到達了佛的境界,現在才是,在菩薩的等覺(位)裡,還是有空間,還在不斷地進行,哪怕到佛的境界,佛陀還是一樣,倒駕慈航,等覺菩薩,一樣是佛的眷屬,這個法親眷屬,同樣,時時和佛一樣,倒駕慈航在人間。

所以過去已修、已成就,現在在進行,也有事事都照我們的心願,向前去付出,常常跟慈濟人說,付出無所求,還要感恩,這種無私、無求,不斷付出,有時候我們看到,看到說,已經我們付出,受的人得到歡喜,接受的人得到安穩、自在,在安穩、自在中,也同樣在發心,看到他們能夠得救,轉那種凡夫心為覺悟的念,這樣我們看到了法喜充滿。

人生事,世間、時間、空間,我們不斷按照我們的道心願行,這樣在向前走,不斷日日接觸到,這個人間、凡夫、煩惱,我們一一去幫助他,解開他的煩惱,或者是拔除他的困難,一一完成,這也就是已成就。

已成就之後,我們心無掛礙,還是一樣向前走,未成就之法,還有很多,我們還沒有走到,還沒有接觸到的,這是在一生中,還有未成就,哪怕這一輩子都成就之後,還要發願,來生來世,還有未成就,所以就要倒駕慈航。

看看有這麼多的菩薩,法身菩薩,常在人間,看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,文殊菩薩也是倒駕慈航,普賢菩薩護持佛法,也是不斷倒駕慈航,大願地藏菩薩,還是一樣,不斷繞在那個地獄最苦的地方,這不就是生生世世,已成就、當成就、未成就,這法都是在人間,不斷去精進、不斷去完成,這就是「不退」。

一直向前走,這「已成就、未成就之法」,全都已經是,「決定可成就不退」,意思就是說,我們的心念,既然在最正確的環境裡,我們永遠堅持不退轉。

所以有「信不退」,我們有「位不退」,「證不退」,「行不退」,這四種不退法,我們若能夠全都瞭解,自然我們就不會退轉,所以不退轉,我們才有希望,到正等正覺的位置。

但願各位學佛者,不要有退轉,在這條菩薩道上,當然是很長,從初發心開始,一輩子,長長短短,所接觸到的人、事、物,要說事事很稱我們的意,很難,但是菩薩發心開始,就要知道,在這種的堪忍世界,我們必定要有韌力,我們要有耐力,智慧、慈悲才不退失。

所以要成為人間菩薩,必定要先發願,發宏願,必定要堅持,從我們的初發心那時候開始,我們就要發大心,不捨眾生這念心,才能夠悲愍有情,才能夠悲智雙運,永遠堅持不退,這就是我們修行者,日日、時時、分秒不退轉的心,當然還是要對大家說,時時多用心啊。
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妙蓮華059-發心修行不退轉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