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譬如水偈頌MV12-懺悔業障.

出自幸福奉學網
在2014年4月14日 (一) 05:40由Birdd對話 |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
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1-1 果報不同因業力,如影隨形不相離,凡夫不明業報義,但見善人常被欺,惡人總是甚得易,便對業理起懷疑,經中言說報有三,一是現報二生報,三是後報非不報,善惡業熟皆悉報,經中言說報有三,一是現報二生報,三是後報非不報,善惡業熟皆悉報,經中言說報有三,一是現報二生報,三是後報非不報,善惡業熟皆悉報。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檔案連結---法譬如水偈頌MV12--懺悔業障

3.幸福茶香

3-1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雖然如此說,我們通常還是心存僥倖,總以為不如意的是別人,自己還是可以如意的。佛陀更說:人生苦海,三界如火宅,佛陀雖然如此說,要我們回頭是岸、逃出三界火宅,但我們還是半信半疑,想在苦海、火宅中尋得歡樂。看不見生、老、病、死,更看不見自己的內心。眼往外望,意往外想,貪名、貪利、貪愛,無論貪什麼,以為[擁有]才是幸福,不知我們真正擁有的寶藏,絕不是外面一切的人事物,而是自己被重重無明、生生世世被業力、習氣層層圍繞而難以發出光明的內在寶藏。這一切,都是因為我們早已被累生累世的業力果報,形影不離的緊緊跟隨著、牽制著,因此總是心想事不成、事與願違,即使如此,我們仍然不死心,以為自己不夠努力,只要更用力去追求,一定可以的。殊不知,這是磨磚作鏡,怎麼可能呢?佛陀告訴我們: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,一切不是偶然的,種善因一定得善果,種惡因一定有惡報。但我們仍然不相信,那麼我或者他人明明是好人,為何諸事不順,有那麼多的不順遂、不如意,他人明明如何如何,卻為何日子過得順遂如意呢?佛陀慈悲告訴我們,我們今生的果報,是來生種的因,今生種的因,則是來世的果,要我們相信三世因果,若這生已經不順遂、如意,更應發心懺悔,即使覺得今生明明沒有做壞事,又如何知道過去生自己的所作所為呢?上人也提醒我們,遭遇人生困境、逆境的時候,要抱持著「歡喜受」的態度,當然遭遇人生風浪,絕對是苦不堪的難受,但正因為苦不堪,所以更要「歡喜受」。因為因果是不欺人的,受了報,業也又減了一分,有此覺悟雖苦還是有安慰,安慰自己受報,惡業又消了一分,反過來,受報同時,無法歡喜受,舊業未消,又造新業,好像左手還了一點錢,右手又借了一點錢,或是更多的錢,哪有還完業障、業債的一天呢?這使我想起了「目犍連」的故事,目犍連的神通第一,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,此生修行當然沒有話說,但雖然一生精進修行,沒有過失,仍然逃不過過去生的業報,但他沒有逃避,反而欣然受報,故事是這樣:


目犍連前生為漁夫,有一天遇到一位辟支佛,辟支佛告訴他殺生的業報,從此他放下魚網、修行去了。所以他今生得遇佛陀,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。目犍連知道自己何時該受報,所以在受報之前,他向佛陀辭行。舍利弗得知目犍連即將受報,也來到佛前,請教佛陀:「是否有解除罪業的方法?」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眾生的業大如須彌山,自造業要自受報,你已經是解脫之人,為什麼還執著於尋求業報的消除呢?」

舍利弗聽了,心中十分慚愧,他靜立一旁為目犍連祈禱,祝福他能解脫人生之凡體;得到證果的羅漢已視死如歸,毫無惶恐與驚懼。死亡只是此一業報的身軀脫殼而已,所以,目犍連很平靜地來到山下安詳受報。

因為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,他幫助佛陀教化眾生,使許多原本信奉外道的人都轉而信奉佛教;但是有些外道教徒時時處心積慮,準備除掉佛教的領導者,就連佛陀的弟子也是外道人士準備對付的目標。外道教徒見他坐在山下,正是暗殺他的最佳時機,於是就合力推下巨石,將目犍連尊者砸得血肉模糊。

目犍連尊者承受粉身碎骨之報後,即將多生該受的業,於一生之中報盡,往後不必再受輪迴之苦;他已證得阿羅漢果,所以脫離這個軀體即不必再受苦。


人生短短數十年,但伴隨我們的因緣果報卻是累生累世,所以佛陀才來慈悲來人間,告訴已得人身的我們:「人身難得今已得、佛法難聞今已聞。」我們應當懺悔發願,跟隨佛陀、跟隨上人,對內,以誠正信實之心,以「靜思」為道場,用一滴水的功夫,洗去自己累生累世煩惱無明;對外,走人間菩薩慈悲喜捨之路,以感恩、善解、知足、包容之心,看待一切萬事萬物,感恩!

今日的法譬如水是這一段影片: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10-敬信佛法僧&這段歌曲慈濟歌選-答案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