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1-十八不共法(三)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八不共法(二)》就是說到,第十一不共法,那就是「解脫無減」。無減就是真正很圓滿的意思...) |
|||
第 10 行: | 第 10 行: | ||
我們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五分法身》有說過了五分法身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」。佛陀都已經是很圓滿了。 | 我們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五分法身》有說過了五分法身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」。佛陀都已經是很圓滿了。 | ||
− | + | 那第十三「ㄧ切身業隨智慧行」。ㄧ切的身業隨著智慧行,我們的身心要共聚ㄧ處。 | |
我們常說:「行茲在茲、言茲在茲。」就是說我們在說話時,心就要用在說話上,用心說話;走路,心要用在走路上,用心走路。所以當我們在想事情,我們要用心,才能透徹這個事理的實相,所以一切都是要身和心一定要平行。 | 我們常說:「行茲在茲、言茲在茲。」就是說我們在說話時,心就要用在說話上,用心說話;走路,心要用在走路上,用心走路。所以當我們在想事情,我們要用心,才能透徹這個事理的實相,所以一切都是要身和心一定要平行。 |
2013年1月9日 (三) 21:03的最新修訂版本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八不共法(二)》就是說到,第十一不共法,那就是「解脫無減」。無減就是真正很圓滿的意思,沒有欠缺這叫做無減。
佛陀的解脫就是圓滿,所以已經是遠離ㄧ切的執著,不執著過去,不執著現在,也不執著在未來,但是都護住了這念心,這就是我們要學的。
不論是有為法或者是無為法,佛陀就是無論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佛陀暸如指掌,所以他也是很圓滿。ㄧ切的煩惱都盡淨了,沒有留下一點點煩惱,完全是盡淨。所以這也是和凡夫不同,解脫地非常圓滿。
再來就是說第十二,就是「解脫知見無減」。那就是說——佛於一切解脫中,知見明了,分別無礙,那樣這就叫做知見解脫。
我們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五分法身》有說過了五分法身,就是「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」。佛陀都已經是很圓滿了。
那第十三「ㄧ切身業隨智慧行」。ㄧ切的身業隨著智慧行,我們的身心要共聚ㄧ處。
我們常說:「行茲在茲、言茲在茲。」就是說我們在說話時,心就要用在說話上,用心說話;走路,心要用在走路上,用心走路。所以當我們在想事情,我們要用心,才能透徹這個事理的實相,所以一切都是要身和心一定要平行。
佛陀是已經身業隨智慧行了,也就是說佛他所現的身相是真的非常殊勝。我們都知道,佛相三十二相非常圓滿,很莊嚴,所以他能調伏眾生。有時只要他的形態就能調伏,都不需要再說話,只要型態就能調伏人的心,這就是佛陀的德相,真的很勝妙圓滿。那這叫做「稱智演說一切諸法,令其各得解悟證入」。
不只是形象令人見了就能調伏,連佛陀開口說法也是具足德相。同樣的一個法,佛的弟子說一樣的法,這些人聽起來還是半信半疑,還是無法真的很透徹了解;同樣的法,佛陀再重複說一次,已經就清楚了,就都能得到解悟,這就是佛德。
他的身、口、意業都清淨,所以見身、聞名、聽話,都能給人很大的體悟,這就叫做德,這樣是身業隨智慧行。
修行就是要在此處,外形看起來大家都在修行,但是呢那個內修外相就是不同。所以我們修行是要認真,不光是一個形態形象就是了,所以求法要真求法。以真心來求法,法用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再來十四是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」。
剛才是身業隨智慧行,現在就是口業隨智慧行,那就是說——佛以微妙清淨之語,隨智而轉,化導利益一切眾生。
意思就是佛陀的聲音,那佛陀的八音,他的聲音一出來,自然眾生污垢的心,好像是接觸到一股清流;就如同是很燠熱的大地,得到了甘霖一樣。
只要聽到佛的聲音,自然心的境界就是那樣的能很妙境。佛說法的聲音很妙,聽起來不吵又很靜,但是句句的聲音,大家都聽得很清楚,這叫做微妙清淨音。
所以佛陀以微妙清淨音說法,所以叫做隨智慧而轉。不只是聲音,裡面還包含那份聽起來是很奧祕、很深的道理,卻是能完全了解,這是深入淺出,這就是智慧而轉。
因為有智慧,所以他能以種種方式,以譬喻言教,讓眾生能從用淺的方法,讓他們知道深的道理,這樣來化導利益一切眾生。
眾生真的是懵懂的人很多,但是要能一一來得到佛所說的教法,那樣一聞就能十悟千悟,那很難。有時千聞無法得到一悟,百聞、十聞還是無法了解,何況我們凡夫要說話讓人聽,那有那麼容易?但是佛陀還是以他的智慧不斷地來化導眾生。
不過眾生要有因緣,才能聽到佛的法。常常提這樣譬喻和大家分享—— 那個小城鎮中有九萬人,就有三萬人不曾聽過佛之名,何況是曾見到佛?何況曾聽到佛的聲音?都完全不曾,這就是無緣的眾生。
另外的三萬人,聽說有這位覺者,但是沒有見到,這也是和佛無緣的眾生。
有幸者其中有三萬人,聽到了,起了仰慕之心,就親近佛;看到佛莊嚴的形象,同時呢也聽到佛說法的聲音,也能夠了解。
想想看,即使佛陀在世時,眾生少了緣,無緣眾生就不能度了。儘管佛陀有智慧微妙的聲音,那無緣的眾生還是無緣不得度。這就是我們常常說要結好緣,對佛要對佛法起敬仰心。
信是道源功德母,我們要相信,那相信我們才能體會。
第十五就是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」。那就是說——佛以清淨意業,隨智而轉,入眾生心而為說法,除滅無明癡暗之膜。
那意思就是說佛陀的一切意業,還是隨著智慧而行。
那佛陀以最清淨的意業,他隨智慧而轉,轉什麼呢? 之前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轉十二行法(一)》、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三轉十二行法(二)》說過了,十二行法,向眾生說種種法。尤其是苦集滅道,在佛法中視為最重要。我們學佛若沒有經過這道門,我們就無法體會其他的法了。所以佛陀他從四諦法,一直一直擴展到一切萬法;所以這是佛陀的智慧。
「轉」剛才說過了,就是以善巧方便之法,一次聽不懂,再來一次;兩次仍聽不懂,再來第三次。佛陀不是一、二、三,那樣眾生無法接受他就心灰意冷,不會這樣,還是不斷隨著眾生的根機,不斷地轉法輪。所以以他清淨的意業,隨著智慧入眾生心而為說法。
那眾生看到佛心中就歡喜,聽到聲音就歡喜,不論是身口意業都是和眾生,那種莊嚴入眾生心。所以因為如此,以智慧轉入眾生的心,為他們說法,除滅那無明癡暗之膜。
這就是我們眾生之所以要不斷地學佛,因為我們的無明癡暗還是有。雖然常常看佛的形儀,也是很用心要學,但是還有少分的煩惱,還是一樣不能突破。
之前不是說過這個不共法,即使是菩薩,也一樣還有少分微末的煩惱。那這個膜就是如同那個少分微末的煩惱,所以在眾生的內心就有了無明癡暗。若是這層的煩惱薄膜若打不開,同樣還有少分存在。 所以佛陀他鍥而不捨,就是不斷地一而再、再而三,為眾生說法,為了要除滅眾生的無明癡暗的膜,這就是佛的慈悲。
所以我們不是聽他說之後,只是想:「我知道、知道了!」就讓他去了,不是。佛陀的智慧,真的能使人能得到清淨解脫,他就是要一直到眾生清淨解脫為止。所以佛不離開娑婆,還是在娑婆中教化,那這叫做意業隨智慧行。
我們剛才這樣說過,我們就知道,也一樣是身、口、意。可見我們的身、口、意是多麼重要!
十八不共法的第一、二、三,也是身、口、意,來到這裡十三、十四、十五,還是一樣說身、口、意。尤其是解脫知見,這也都是在於心。所以我們要守心,要護這一念願,這個心意願力真的要很用心守護。
即使佛陀在世時,當時他的比丘都要出門托缽。有一天,佛陀也同樣出門托缽,托缽之後要回來的途中,就看到一位比丘在聚落中,好像不守意,那身形散慢。
佛陀遠遠看到了,這位比丘也是遠遠看到佛陀了,那趕快將頭低下來,有一種很慚愧的那種形態。
就這樣,佛陀看到這位比丘,雖然是不守意根、身形散亂的在人群中,但是當他一看到佛陀馬上就有一種慚愧發露的心。
那樣遠遠看到之後,佛陀就將飯缽端回去。那用餐完畢,乞食過了,那就開始腳洗乾淨,洗足之後,就趕緊進到靜室;過了一會兒之後就開始進入到僧堂來,讓僧眾知道,飯食訖,就是吃飽飯後,大家稍稍休息一下,開始就要再聽佛的教法了。
所以大家集眾在一個地方,佛陀出來了就說:「今天我出去外面托缽,遠遠看到一位比丘,他不守意根,散慢形態,這到底是什麼人?」
在僧眾中,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比丘,站起來整理衣服,偏袒右肩,就站出來向佛陀頂禮、懺悔,向佛陀恭敬合掌:「佛啊!那位散意,不守意根,散亂身形的是我啦!」
佛陀聽了後,就用很慈祥的說:「不錯,善哉!還好,因為你犯錯啊,遠遠看到我,就會趕快收攝起來;馬上起了那分慚愧的心。能有慚愧的心,這就是你的善根不滅。將來不只是看到我,其他的比丘,或其他的修行者、婆羅門,或是其他人,看到他們,常常都要守好你的意,守好你的身形。你現在懂得慚愧很好阿!」
在這期間,就有一位比丘來到佛前如此說:「比丘乞食入聚落,心意縱亂不暫定,見佛精進攝諸根,是故佛稱為善哉。」
意思就是說:另一位比丘來到佛的面前,認為這位在外面這樣子,光是一個慚愧心,佛陀就稱讚他。
沒錯,佛陀知道,何人沒有過失呢?雖然即使常常在聽法,他的意守不住的應該也是有的,最重要的是他能起慚愧心。我們人人真的要守,守這念意,當下即是了。
好吧,各位,「守意弘道,其道甚大。」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01-十八不共法(三)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