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63-內修外行圓滿功德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第 1 行: 第 1 行:
 
==1.幸福奉學==
 
==1.幸福奉學==
從六波羅蜜生
+
人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追求,不過我們所追求的是同一個方向,我們都是佛教徒,學佛的人,所以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菩提道,求這個道就要發這個心——對佛敬重的心,對法所尊重的實行,這都是我們的追求。因為佛法能讓我們累積很多無量功德智慧,很多無量功德。
從慈悲喜捨生
+
從三十七助道菩提法生
+
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
+
生如來身
+
  
內能自謙即是功
+
功德就是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,這是一個人修行的身心形態,所以這叫做功德。功德就是要「從六波羅蜜生」,「從慈悲喜捨生」,要「從卅七助道菩提法生」,「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
外能禮讓則是德
+
內修外行
+
方能功德圓滿
+
+
欲得此身者
+
當發菩提心
+
求一切種智
+
常樂我淨
+
  
對宇宙人生的真相
+
我們要累積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、卅七助道品,這些集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待人處事,我們的修養等等集在一起,就可以生出佛的法身。所以這等等功德智慧,生如來身。
全然的透徹明白
+
沒有絲毫的迷惑偏差
+
此種智慧
+
就叫做「一切種智」
+
  
了悟世間無常
+
我們所說的功德,就是透入內心,內能自謙。因為人人都是「有」就自大了,地位高就膨脹自己,就自大起來了。我錢多名聲大,就不斷地放大自己,這是很可怕的。
在變動中
+
時刻讓心處於
+
清淨自在之境
+
即是「常樂我淨」
+
----
+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+
人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追求,不過,我們所追求的是同一個方向,我們都是佛教徒,學佛道的人,所以,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菩提道,求這個道就要發這個心,對佛敬重的心,對法所尊重的實行,這都是我們的追求。
+
因為佛法能讓我們累積,很多無量功德智慧,很多無量功德。功德就是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,這是一個人修行的身心形態,所以這叫做功德。
+
從六波羅蜜生
+
從慈悲喜捨生
+
從三十七助道菩提法生
+
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
+
生如來身
+
我們要累積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、三十七助道品。這些集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待人處事,我們的修養等等,集在一起,就可以生出佛的法身。所以這等等功德智慧,生如來身。
+
我們所說的功德,就是透入內心,內能自謙。因為人人都是「有」就自大了,地位高就膨脹自己,就自大起來了。我錢多、名大,就不斷地放大自己,這是很可怕的。
+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得如何讓自己的心,就算是位愈高、名愈大、錢越多」等等,我們應該要愈縮小自己,這就是我們心的謙卑。所以叫做「內能自謙則是功」。
+
對人處事,如果能常常保持謙虛禮讓,這樣的人,讓人看起來也順眼多了,會令人從內心生起愛與敬,所以我們人,這叫做「德」。
+
有內心的自修,有外面對人的禮節,這就是「得德」,得到這分德、這種修德,你有修養的德,所以叫做功德。裡面有用功,外面有德的形象,所以叫做功德。
+
內能自謙即是功
+
外能禮讓則是德
+
內修外行
+
方能功德圓滿
+
要達到內修而有外行顯現,這是智慧,所以「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自己要有這種功夫,要有這樣的智慧,才能生出如來身,法才能產生。
+
欲得此身者
+
當發菩提心
+
求一切種智
+
常樂我淨
+
「欲得此身者,當發菩提心」。同樣的,你如果想要得到這個身,就是在生活中有充分的智慧,就是要從菩提心去「求一切種智」。「一切種智」就是很敏睿的智慧,意思就是說,無所不知一切種智,在世間上,生與無生、有形與無形,一切他都能透徹、清楚、瞭解,這叫做一切種智。
+
當然這要解釋又有很多,我們可以用最敏睿的智慧,透視天下一切萬物,都沒有偏差。萬法無偏差,世出世法無偏差,這叫做「一切種智」。
+
對宇宙人生的真相
+
全然的透徹明白
+
沒有絲毫的迷惑偏差
+
此種智慧
+
就叫做「一切種智」
+
再來「常樂我淨」,常樂我淨可能我們要稍作解釋。常嗎?快樂嗎?有一個永久的我嗎?世間真的那麼乾淨嗎?
+
這有兩種人不同的解釋,一種是凡夫,凡夫對常樂我淨,我們學佛,我們每天都在說無常。無常,世間哪裡有常的事情?沒有!但是凡夫就說有,是常。因為世間一切是常,所以我要爭、我要取,我要更多的產業,我要更高的地位,我要更大的名聲。
+
還有我的孩子、我的孫子、我的曾孫等等,代代都需要,有這些家業、產業等等,所以他把人世間認為是常。他沒有無常的觀念,所以才會在人生中,那麼痛苦地爭取、膨脹自己。
+
所以這個常字,凡夫認為是有。在感情上也要求「常」,結婚之前卿卿我我、海誓山盟,所以結婚了,這分感情他認為這是常。所以結婚之後,從新婚開始,慢慢在一個家庭裡面,共同生活、意見的方式,就慢慢產生的彼此不同的見解。若是停在過去,你對我是什麼樣的態度?給我的是什麼樣的感情?是怎樣的體貼?這已經是求不可得了。你愈是要求,愈會破壞感情,感情的距離就愈來愈遠,這樣就會變成有外遇。
+
這種人生的苦,就都是在這之間強求「常」。本來無常,但是凡夫顛倒,以無常執為有常,世間多少的變動,這實在是無法一一舉例。光是舉例這個有形的生活感情,我們就知道,這就是這麼無常的事。但是凡夫執常,在這個國土境界中、地球上哪一個風景是永久的呢?
+
記得精舍這片土地,是一片荒蕪的土地,它要種稻,草很多;要種雜糧,也很貧瘠,就是很貧瘠的土地。你看,只要有人用心來經營,你看現在精舍外面,整片非常茂盛的樹,土地上很整齊的青草,整理的這麼美、不同了。
+
就說建築物,我們剛剛開始,在很克難的生活中,能夠蓋一間大樓,同時也是寮房,就已經很滿足了。從在普明寺那一點點的地方,幾個人在那裡生活。那一小間大殿,要在那裡辦藥師法會,那時候就說,如果有個寬一點的地方,就很滿足了。
+
果然大家的認真用心,加上我的俗家媽媽幫忙,終於把大殿蓋起來了。在裡面禮佛,在裡面住宿,那時候也覺得足夠了、很好了,可以開始打佛七了。光是在那間大殿中,多功能利用,在那裡打佛七,也覺得很滿足、很歡喜。
+
有一年颱風一來,把還很新的屋瓦吹走了,看,外面的境界,如果再拿照片來看,外面的境界很狼狽,因為那個時候,我們的環境尚未整理,我們只有孤伶伶一間的大殿,突然間一個颱風襲來,大殿的屋頂瓦片都掀掉了。看到那張照片,現在再回顧當時的心情,有的時候已經很滿足了,從無到有很歡喜,哪怕外面那塊土地,還要留著種五穀雜糧,我們田園中間這間房子,還不是很完善,不過,那時候也已經很滿足了。
+
但是現在,看我們現在精舍的周圍,一塊一塊一直補起來,已經有這麼大一片範圍,現在又說不夠用。哪個空間不夠?說不定還要不斷地補下去,也說不一定。雖然建築物都是舊的,但是景觀還是新的,因為隨著歲月的需要,所以我們要用的、要住的,人愈來愈多,所以在這片土地上,那個地方再接起來、再接起來,愈接就愈不同。所以你說常嗎?還是無常!
+
在這之間每個時期,東西又產生出來,建築物又產生出來時,內心就會說:「滿足了,這樣夠了。滿足。」這是在修行者的道場,就是事事滿足。不夠?不夠再擠一下。因緣來時,好啊,我們再蓋一下。蓋起來就說,已經很滿足了、夠了,這是在修行者的心。
+
假使是一般人,他們覺得太小就打掉,再蓋大一點、再堂皇一些。已經不錯了,再看到別人的,好像我們的還比別人差。這種比較的心,希望永遠永遠都不夠。這就是凡夫對境界的看法,他們只以為爭取到的是永遠的東西,不知道會有變動的時候,這是在說建設和境界。
+
我們如果能「有就滿足了」,如果再多出來就很好了。有這樣的心,我們永遠都是自在。隨著人間物質的變化,我們都是隨緣而安。
+
了悟世間無常
+
在變動中
+
時刻讓心處於
+
清淨自在之境
+
即是「常樂我淨」
+
其實在山河大地,也是一樣無常,阿富汗巴米揚,一千五百年前,是中國和中東互通的絲路,很有價值的一條道路,道路要從這個地方經過,才能到另外的國家。這條是真正繁榮。在一千五百年前,是那時期的絲路,我們現在所讀經,很多都是玄奘法師,還有義淨法師、法顯法師,很多的法師,從中國經過這條路,要往印度去,才能取得經典回來。
+
說起來我們三藏十二部經,通往的這條路,就是從阿富汗經過,這也是在一千多年前,佛法能夠傳來中國翻譯,能夠昌盛,其實這條路很重要。
+
經過無常的歲月,大自然的腐蝕,再經過人類的破壞,已經變了。各位,無常啊!但是凡夫卻把無常當成有常,所以爭執,造成了大地山河很多破壞。人禍與大自然互相交戰,而破壞人間,所以說來,無常。不過我們凡夫,卻把無常當成有常,所以造成了很多苦難。
+
各位,學佛者,我們要時時提起無常觀,每一個時間,每一項事物,我們都要十分警惕。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,待人處事,真的要運用智慧來累積,我們日常生活的修行形態,如此「德」就是「得」了!請大家多用心!
+
  
 +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得如何讓自己的心,就算是「地位愈高、名聲愈大、錢愈多」等等…也都應該要能夠愈縮小自己,這就是我們心的謙卑。所以說「內能自謙則是功」。
 +
 +
對人處事,如果能常常保持謙虛禮讓,讓人看起來也就會很順眼,會令人從內心生起愛與敬,所以這叫做「德」。
 +
 +
有內心的自修,有外面對人的禮節,這就是「得德」——得到這分德、這分修德,所以叫做「功德」。內外有在用功,外面有「德」的形象,所以叫做「功德」。
 +
 +
要達到內修而有外行顯現,這是智慧,所以「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自己要有這種功夫,要有這樣的智慧,才能生出如來身,也就是法才能夠產生。
 +
 +
「欲得此身者,當發菩提心」。同樣,你想要能夠得到這樣的法身,就是在生活中有充分的智慧,就是要從菩提心取「求一切種智」。「一切種智」就是很敏睿的智慧,意思就是說,無所不知一切種智,在這個世間當中,生與無生、有形與無形,一切他都能透徹、清楚、瞭解,這叫做一切種智。
 +
 +
當然這要解釋又有很多,我們可以用最敏睿的智慧,透視天下一切萬物,都沒有偏差。萬法無偏差,世、出世法無偏差,這叫做「一切種智」。
 +
 +
再來「常樂我淨」,長樂我淨可能我們要稍作解釋。「常」嗎?「快樂」嗎?有一個永久的我嗎?世間真的那麼乾淨嗎?這有兩種人不同的解釋,一種是凡夫,凡夫對常樂我淨,我們在學佛,我們每天都在說無常。無常,世間哪裡有常的事情?沒有!但是凡夫經常都說是常,因為世間一切是常,所以我要爭、我要取,我要更多的產業,我要更高的地位,我要更大的名聲,還有我的孩子、我的孫子、我的曾孫等等,代代都要有這些家業、產業等等,所以他把人世間認為是常。他沒有無常的觀念,所以才會在人世間那麼痛苦地爭取、膨脹自己。
 +
 +
所以這個常字,凡夫認為是有。在感情上也要求「常」,結婚之前卿卿我我、海誓山盟,所以結婚了,這分感情他認為這是常,所以結婚之後,從新婚開始,慢慢在一個家庭裡面,共同生活、意見的方式,就慢慢產生的彼此不同的見解。若是停在過去,你對我是什麼樣的態度?給我的是什麼樣的感情?是怎樣的體貼?這些都已經求不可得了。你愈是去求,就愈會破壞感情,感情的距離就愈來愈遠,這樣就會變成了有外遇。
 +
 +
這種人生的苦,就都是在這之間強求「常」。本來無常,但是凡夫顛倒,以無常執為有常,世間多少的變動,這實在是無法一一舉例。光是舉例這個有形的生活感情,我們就知道,這就是這麼無常的事情。但是凡出執常,在這個國土境界中、地球上,有那一個境界是永久的呢?
 +
 +
記得精舍這片土地,是一片荒蕪的土地,它要種稻,草很多;要種雜糧,也很貧瘠,就是很貧瘠的土地。你看,只要有人用心來經營,你看現在精舍外面,整片非常茂盛的樹,在土地上很整齊的青草,整理的這麼美、不同了。
 +
 +
就說建築物,我們剛剛開始在很克難的生活中,能夠蓋一間大樓,同時也是寮房,就已經很滿足了。從在普明寺,那麼一點點的地方,要在哪裡共同生活。那一小間的大殿,要在哪裡辦藥師法會,那時候就說,如果有個寬一點的地方就很滿足了。果然大家的認真用心,加上我的俗家母親的幫助,終於把大殿改起來了。在裡面禮佛,在裡面住宿,那時候也覺得足夠了、很好了,可以開始打佛七了。光是有了那一間大殿,能夠多功能利用,能夠在那裡打佛七,也覺得很滿足、很歡喜。
 +
 +
有一年颱風一來,把還很新的屋瓦吹走了,如果再把那個時候的照片拿來看,看外面的境界很狼狽,因為那個時候,我們的環境尚未整理,我們只有孤伶伶一間的大殿,突然間一個颱風來,大殿的屋頂瓦片都掀掉了。看那個時候的照片,現在再回顧當時的心情,有的時候已經很滿足了,從無到有,那怕外面那塊土地還要留著種五穀雜糧,我們在田園中間的這間大殿也還不是很完善,不過那時候也已經很滿足了。
 +
 +
但是現在,看我們現在精舍的周圍,一塊一塊一直鋪起來,已經有這麼大一片的範圍,現在還是說不夠。那個空間不夠?說不定還要不斷地補下去,也說不一定。雖然建築物都是舊的,但是景觀還是新的,因為隨著歲月的需要,所以我們要用的、要住的,人愈來愈多,所以在這片土地上,那個地方再接起來、再接起來,愈接就愈不同。所以你說常嗎?還是無常!
 +
 +
在這之間每個時期,東西有產生出來,建築物又產生出來的時候,內心就會想說:「滿足了,這樣有夠了。已經滿足了,很滿足了。」這是修行者的道場,就是事事滿足。不夠?不夠就先再擠一下。等到有因緣來的時候,就說好吧,那就蓋一下。蓋起來就說,已經很滿足了、夠了,這是在修行者的心。
 +
 +
假使是一般人的心,會想:「不夠,拆掉再重新蓋一個,蓋更大間的、再堂皇一些。」已經不錯了,看到別人的,就覺得好像我們的還是比別人差。這種比較的心,希望永遠永遠都是不夠。這就是凡夫對境界的看法,他們只以為爭取到的使永遠的東西,不知道會有變動的時候,這是在說建設和境界。
 +
 +
我們如果能「有就滿足了,如果再多出來就很好了。」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心,我們永遠都是自在。隨著人間物質的變化,我們都是隨緣而安。
 +
 +
其實在山河大地,也是一樣無常,阿富汗巴米揚,在一千五百年前,是中國和中東互通的絲路,很有價值的一條路,商賈通行的道路,都要從這個地方經過,才能夠到達別的國家去。這在一千五百年前是一條非常繁榮的絲路。我們現在所讀的經,很多都是玄奘法師,還有義淨法師、法顯法師…很多的法師,從中國經過這條路要往印度去,才能取得經典回來。說起來我們的三藏十二部經,通往的這條路,就是從阿富汗經過,者也是在一千多年前,佛法能夠傳到中國翻譯,在中國佛法能夠昌盛,其實這條路很重要。
 +
 +
經過無常的歲月,大自然的腐蝕,再加上人為的破壞,已經變了。各位,無常啊!
 +
 +
但是凡夫卻常常把無常都成有常,所以爭執,造成了大地山河很多的破壞。人禍與大自然互相交戰,而破壞人間,所以說來無常。不過我們凡夫,卻常常把無常當成有常,所以造成了很多苦難。
 +
 +
各位學佛者,要時時提起無常觀,每一個時間,每一項事物,我們都要十分警惕。「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」,待人處事,真的要運用智慧來累積,我們日常生活的修行形態,如此「德」就是「得」了!請大家要多用心啊!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 

2013年1月5日 (六) 19:23的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人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追求,不過我們所追求的是同一個方向,我們都是佛教徒,學佛的人,所以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菩提道,求這個道就要發這個心——對佛敬重的心,對法所尊重的實行,這都是我們的追求。因為佛法能讓我們累積很多無量功德智慧,很多無量功德。

功德就是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,這是一個人修行的身心形態,所以這叫做功德。功德就是要「從六波羅蜜生」,「從慈悲喜捨生」,要「從卅七助道菩提法生」,「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

我們要累積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、卅七助道品,這些集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待人處事,我們的修養等等集在一起,就可以生出佛的法身。所以這等等功德智慧,生如來身。

我們所說的功德,就是透入內心,內能自謙。因為人人都是「有」就自大了,地位高就膨脹自己,就自大起來了。我錢多名聲大,就不斷地放大自己,這是很可怕的。
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得如何讓自己的心,就算是「地位愈高、名聲愈大、錢愈多」等等…也都應該要能夠愈縮小自己,這就是我們心的謙卑。所以說「內能自謙則是功」。

對人處事,如果能常常保持謙虛禮讓,讓人看起來也就會很順眼,會令人從內心生起愛與敬,所以這叫做「德」。

有內心的自修,有外面對人的禮節,這就是「得德」——得到這分德、這分修德,所以叫做「功德」。內外有在用功,外面有「德」的形象,所以叫做「功德」。

要達到內修而有外行顯現,這是智慧,所以「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自己要有這種功夫,要有這樣的智慧,才能生出如來身,也就是法才能夠產生。

「欲得此身者,當發菩提心」。同樣,你想要能夠得到這樣的法身,就是在生活中有充分的智慧,就是要從菩提心取「求一切種智」。「一切種智」就是很敏睿的智慧,意思就是說,無所不知一切種智,在這個世間當中,生與無生、有形與無形,一切他都能透徹、清楚、瞭解,這叫做一切種智。

當然這要解釋又有很多,我們可以用最敏睿的智慧,透視天下一切萬物,都沒有偏差。萬法無偏差,世、出世法無偏差,這叫做「一切種智」。

再來「常樂我淨」,長樂我淨可能我們要稍作解釋。「常」嗎?「快樂」嗎?有一個永久的我嗎?世間真的那麼乾淨嗎?這有兩種人不同的解釋,一種是凡夫,凡夫對常樂我淨,我們在學佛,我們每天都在說無常。無常,世間哪裡有常的事情?沒有!但是凡夫經常都說是常,因為世間一切是常,所以我要爭、我要取,我要更多的產業,我要更高的地位,我要更大的名聲,還有我的孩子、我的孫子、我的曾孫等等,代代都要有這些家業、產業等等,所以他把人世間認為是常。他沒有無常的觀念,所以才會在人世間那麼痛苦地爭取、膨脹自己。

所以這個常字,凡夫認為是有。在感情上也要求「常」,結婚之前卿卿我我、海誓山盟,所以結婚了,這分感情他認為這是常,所以結婚之後,從新婚開始,慢慢在一個家庭裡面,共同生活、意見的方式,就慢慢產生的彼此不同的見解。若是停在過去,你對我是什麼樣的態度?給我的是什麼樣的感情?是怎樣的體貼?這些都已經求不可得了。你愈是去求,就愈會破壞感情,感情的距離就愈來愈遠,這樣就會變成了有外遇。

這種人生的苦,就都是在這之間強求「常」。本來無常,但是凡夫顛倒,以無常執為有常,世間多少的變動,這實在是無法一一舉例。光是舉例這個有形的生活感情,我們就知道,這就是這麼無常的事情。但是凡出執常,在這個國土境界中、地球上,有那一個境界是永久的呢?

記得精舍這片土地,是一片荒蕪的土地,它要種稻,草很多;要種雜糧,也很貧瘠,就是很貧瘠的土地。你看,只要有人用心來經營,你看現在精舍外面,整片非常茂盛的樹,在土地上很整齊的青草,整理的這麼美、不同了。

就說建築物,我們剛剛開始在很克難的生活中,能夠蓋一間大樓,同時也是寮房,就已經很滿足了。從在普明寺,那麼一點點的地方,要在哪裡共同生活。那一小間的大殿,要在哪裡辦藥師法會,那時候就說,如果有個寬一點的地方就很滿足了。果然大家的認真用心,加上我的俗家母親的幫助,終於把大殿改起來了。在裡面禮佛,在裡面住宿,那時候也覺得足夠了、很好了,可以開始打佛七了。光是有了那一間大殿,能夠多功能利用,能夠在那裡打佛七,也覺得很滿足、很歡喜。

有一年颱風一來,把還很新的屋瓦吹走了,如果再把那個時候的照片拿來看,看外面的境界很狼狽,因為那個時候,我們的環境尚未整理,我們只有孤伶伶一間的大殿,突然間一個颱風來,大殿的屋頂瓦片都掀掉了。看那個時候的照片,現在再回顧當時的心情,有的時候已經很滿足了,從無到有,那怕外面那塊土地還要留著種五穀雜糧,我們在田園中間的這間大殿也還不是很完善,不過那時候也已經很滿足了。

但是現在,看我們現在精舍的周圍,一塊一塊一直鋪起來,已經有這麼大一片的範圍,現在還是說不夠。那個空間不夠?說不定還要不斷地補下去,也說不一定。雖然建築物都是舊的,但是景觀還是新的,因為隨著歲月的需要,所以我們要用的、要住的,人愈來愈多,所以在這片土地上,那個地方再接起來、再接起來,愈接就愈不同。所以你說常嗎?還是無常!

在這之間每個時期,東西有產生出來,建築物又產生出來的時候,內心就會想說:「滿足了,這樣有夠了。已經滿足了,很滿足了。」這是修行者的道場,就是事事滿足。不夠?不夠就先再擠一下。等到有因緣來的時候,就說好吧,那就蓋一下。蓋起來就說,已經很滿足了、夠了,這是在修行者的心。

假使是一般人的心,會想:「不夠,拆掉再重新蓋一個,蓋更大間的、再堂皇一些。」已經不錯了,看到別人的,就覺得好像我們的還是比別人差。這種比較的心,希望永遠永遠都是不夠。這就是凡夫對境界的看法,他們只以為爭取到的使永遠的東西,不知道會有變動的時候,這是在說建設和境界。

我們如果能「有就滿足了,如果再多出來就很好了。」如果能夠保持這樣的心,我們永遠都是自在。隨著人間物質的變化,我們都是隨緣而安。

其實在山河大地,也是一樣無常,阿富汗巴米揚,在一千五百年前,是中國和中東互通的絲路,很有價值的一條路,商賈通行的道路,都要從這個地方經過,才能夠到達別的國家去。這在一千五百年前是一條非常繁榮的絲路。我們現在所讀的經,很多都是玄奘法師,還有義淨法師、法顯法師…很多的法師,從中國經過這條路要往印度去,才能取得經典回來。說起來我們的三藏十二部經,通往的這條路,就是從阿富汗經過,者也是在一千多年前,佛法能夠傳到中國翻譯,在中國佛法能夠昌盛,其實這條路很重要。

經過無常的歲月,大自然的腐蝕,再加上人為的破壞,已經變了。各位,無常啊!

但是凡夫卻常常把無常都成有常,所以爭執,造成了大地山河很多的破壞。人禍與大自然互相交戰,而破壞人間,所以說來無常。不過我們凡夫,卻常常把無常當成有常,所以造成了很多苦難。

各位學佛者,要時時提起無常觀,每一個時間,每一項事物,我們都要十分警惕。「內能自謙、外能禮讓」,待人處事,真的要運用智慧來累積,我們日常生活的修行形態,如此「德」就是「得」了!請大家要多用心啊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60-內修外行圓滿功德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