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18-平等心是修行不二法門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第 1 行: | 第 1 行: | ||
==1.幸福奉學== | ==1.幸福奉學== | ||
− | + | 法譬如水,我們每天所面對的人、事、物,很多都會卡在我們的心上。無論是「是」或者是「非」,這些是是非非造就了許多的紛紛擾擾。隨著每一天過去,這些人事中的是非都會有個痕跡留在我們的心中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我們若能隨著時日把一切「是非」當成是「教育」,這叫做「轉煩惱為菩提」;假使我們把每天所接觸到的「人我事物」都當成「是非」,那怕是清淨的法水也會變成污濁惡臭的垃圾水、餿水。所以我們要懂得把心顧好,不要讓這個心源的起心動念,在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間造業犯過,所以大家要時時用心反省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前面說過,眾生有「四生六道」,真的都是苦不堪言,只要你還在四生中,想要離開六道實在是很不簡單。不過,唯有在人道當中,才能夠分辨是非。我們要能夠生在人道中,還要能夠會遇佛法,進而培養出「慈悲喜捨」確實不容易。現在我們能夠在佛法中慢慢的熏息,培養出慈悲喜捨,我們更需要學會是非分明。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分辨出是非,才能夠通達慈悲喜捨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在四生當中,同樣是胎生,卻是披毛戴角的獸類,儘管披毛戴角,同樣也是有佛性。看看佛經當中,佛陀說了有多少能夠警惕人心的故事,不是捏造的,是說出他生生世世修行的時候,在四生六道中,他也是這樣經過的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在阿含部裡面就有一部是鹿王經,故事是很簡單,但是道理卻也很清楚。就是說: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在很遙遠以前,在山林中有一群幾千隻的鹿群結合在一起,其中有一隻鹿王,牠的身體有個五彩鮮艷的光耀,而且牠的角也很奇雅。不只是鹿毛光澤鮮艷,就連牠的角和牠的腳也和一般的鹿不同。所以這麼大群的鹿,都擁戴這隻五色鹿為王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本來在這個山林當中大家都是相安無事,無論是飲水吃草,都是悠然自在。本來是很安逸的環境,但是有一天,忽然間人群來了,國王帶著臣民出來打獵。在打獵之間,弓箭四射,所以鹿群四散,大家都很驚惶,每隻鹿都四散逃跑,當然死的也不少。過後人退走了,鹿王看這個場面實在是慘不忍睹,所以牠很自責,牠考慮之後,牠決定要入皇宮為鹿群請命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當牠到了王宮之後,走到國王的面前,牠就四肢屈曲,就像國王請命,就對國王說:「我們鹿群的壽命,對於人而言並不是很有價值的獸類,生命就如同螻蟻一般那麼的輕微,我們如此輕微的壽命,就是寄居在國王的土地之上。雖然在土地上我們能夠安居,在這個地方生活心存感恩,但是國王您的太官(太官就是廚房)中,知道你的廚房中需要調製佳餚,希望國王你能夠指定每天需要多少的數量。如果你可以指定每天所需要的數量的鹿,我們會很甘願,我們會每天指派鹿隻自己送過來,會自己親自過來赴死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國王聽了之後很慚愧,就說了:「我不知道光是太官裡面所需要的,就造成了你們鹿群所生存的地方的不安,擾亂了你們的生靈。我現在知道了,我想太官裡面,每天所需要的量也差不多不過是一隻而已。我現在就下令,禁止任何人到山林裡面去打獵。若是廚房所需要的,可能是每天一隻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鹿王聽了以後就安心了,只要能讓鹿群安居,既然國王都已經這樣說了,所以鹿王也很高興的回去了,要向牠的鹿群說這個消息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這些鹿群聽到鹿王回來了,也有好的消息,所以大家、每一隻鹿都趕快聚集了過來,跪伏在鹿王的面前,來聆聽鹿王所要對牠們所說的消息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鹿王就說:「世間從古至今,沒有任何一個免死的生命。既然我們現在住在人家的國土當中,吃人家的水草,總是生命有一天也是要死。為了要能夠安居樂業,能夠讓鹿群不斷地在延續下去,我們不如自動就死。雖然同樣是死,但是可以死得很平靜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這些鹿群,認定只要是鹿王所說的道理都是對的,所以就想:「是啊!世間誰無一死呢?總是有那麼一天啊!如果能這樣輪流,也就合理了。」所以大家就接受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從此開始,這些鹿群自己去輪班,自己輪流,不論是輪到誰的時候,誰就會自動走到鹿王面前,向鹿王拜別,來聽鹿王的教導。鹿王也一定會跟牠說話,對牠說:「這個時候就是大限來到的時候,每一個生命都是有限。此生的大限既然已經到了,你應該要抱著十分輕安自在的心,你要心存感恩。過去在這塊國土上,供應我們吃、供應我們生活。到了現在,誰無一死啊?一路去要好好念佛,心中對人王(就是人的國王)不要有怨或是瞋。」這是每天輪到的那頭鹿要離開時,鹿王必定會做的再次叮嚀。在叮嚀時,鹿王還是一樣涕淚悲泣,捨不得,所以殷殷的叮嚀才讓牠去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到了有一天,一隻即將臨盆的鹿母來了,對鹿王跪拜哀求,就說:「明天的數字是輪到我,我的大限就在今天,明天我就要出去了,但是我肚子裡面有小鹿,我所要求的不是免我一死,我只希望能夠延長數日,讓我的生命可以延長到產出小鹿,讓牠的生命能夠再延續下去。之後我在來去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鹿王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啊。但是看看這隻鹿母再下去的那個數字所代表的鹿,問那個號碼的鹿說:「你可以早一天,提前一天嗎?」那隻鹿趕緊出來對鹿王要求說:「那怕是多一天的日子,我也願意繼續生活下去。那怕是多活一天,我也很期待,不希望提早一天去赴死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鹿王聽了之後想:「是啊!貪生怕死這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心態。不可能要牠提早啊。」所以,後來這位鹿王自己心中就有了打算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等到鹿群退開了之後,鹿王就默默的離開了山林,他再次入城,然後到了皇宮的廚房去要替代那隻鹿母赴死。太官(廚師)看到這隻鹿王光鮮異常,不敢動刀,趕快向國王稟報。國王就請鹿王再次入皇宮,然後問牠說:「怎麼這麼快?你的鹿群都輪完了嗎?」牠說:「不是。」然後又把鹿母的事情,以及再接下去這個數字的鹿,牠們也都是要求多活一天。所以鹿王決定用牠自己來填補今天這一天太官所需要的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國王聽過之後,非常的懺悔。覺得「天地之仁」萬物皆有,就連在這種獸類當中,就算是看起來是鹿身、鹿頭,但是竟然有著人的仁慈。所以仁德存在天下萬物之間,所以他懺悔了。從此開始他貼出告示,昭示天下人一切都禁獵,不能夠到山林中去獵取任何的生物。 | |
+ | |||
+ | 佛陀把這段故事說到這裡,他就說:「各位比丘啊!你們知道嗎?當時那頭鹿就是我本身,那位國王是現在的舍利弗!」 | ||
+ | |||
+ | 這段經文是佛陀在修行時同樣現四生,同樣在六道中。他不只曾經和你、我都一樣生在人道當中受母親懷胎,十個月後出生人間,不只是這樣。他不論事在牛腹馬肚或是鹿胎等等…他都曾經過。 | ||
+ | |||
+ | 佛陀為了修行、為了要度一切的眾生,所以要和眾生現出一樣的生態,在四生中、在天地宇宙間如此經歷過來。所以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!不要以為只有人類自己最偉大、最重要,不有這種自大自滿的心態。不能只是膨脹自己來欺壓貧賤,不能這樣。對於這些其他的生命,我們也要能夠懂得好好的愛護。何況是對於人呢?當然也是要平等相對待。 | ||
+ | |||
+ | 所以過去我也曾經說過:「眾生平等願。」對待眾生我們都要平等。 | ||
+ | |||
+ | 甚至我們要惜緣,所經歷的一切都要有「因緣觀」。 | ||
+ | |||
+ | 在當時,佛陀是作為鹿王,而那個時候的國王就是後來的舍利弗。看,生生世世的緣,不就是這樣相續不斷嗎?看看我們在比手語時候,當中在比的「緣」,就是左右兩隻手拇指和食指所圈成的圓互相勾牽、相扣。所以說起來,「緣」就是生生世世互相相扣。 | ||
+ | |||
+ | 所以各位不要自己太自大,記得要縮小自己、尊重他人,這才是我們要修行的目標。 | ||
+ | |||
+ | 請各位記住修行的本分,互相敬重、互相友愛,還要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。每個人各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,彼此尊重、敬愛。 | ||
+ | |||
+ | 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! | ||
==2.幸福分享== | ==2.幸福分享== | ||
− |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orqVEEddrs0 | + |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orqVEEddrs0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18-平等心是修行不二法門] |
==3.幸福茶香== | ==3.幸福茶香== |
2013年1月5日 (六) 10:47的最新修訂版本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法譬如水,我們每天所面對的人、事、物,很多都會卡在我們的心上。無論是「是」或者是「非」,這些是是非非造就了許多的紛紛擾擾。隨著每一天過去,這些人事中的是非都會有個痕跡留在我們的心中。
我們若能隨著時日把一切「是非」當成是「教育」,這叫做「轉煩惱為菩提」;假使我們把每天所接觸到的「人我事物」都當成「是非」,那怕是清淨的法水也會變成污濁惡臭的垃圾水、餿水。所以我們要懂得把心顧好,不要讓這個心源的起心動念,在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間造業犯過,所以大家要時時用心反省。
前面說過,眾生有「四生六道」,真的都是苦不堪言,只要你還在四生中,想要離開六道實在是很不簡單。不過,唯有在人道當中,才能夠分辨是非。我們要能夠生在人道中,還要能夠會遇佛法,進而培養出「慈悲喜捨」確實不容易。現在我們能夠在佛法中慢慢的熏息,培養出慈悲喜捨,我們更需要學會是非分明。所以我們要很清楚分辨出是非,才能夠通達慈悲喜捨。
在四生當中,同樣是胎生,卻是披毛戴角的獸類,儘管披毛戴角,同樣也是有佛性。看看佛經當中,佛陀說了有多少能夠警惕人心的故事,不是捏造的,是說出他生生世世修行的時候,在四生六道中,他也是這樣經過的。
所以在阿含部裡面就有一部是鹿王經,故事是很簡單,但是道理卻也很清楚。就是說:
在很遙遠以前,在山林中有一群幾千隻的鹿群結合在一起,其中有一隻鹿王,牠的身體有個五彩鮮艷的光耀,而且牠的角也很奇雅。不只是鹿毛光澤鮮艷,就連牠的角和牠的腳也和一般的鹿不同。所以這麼大群的鹿,都擁戴這隻五色鹿為王。
本來在這個山林當中大家都是相安無事,無論是飲水吃草,都是悠然自在。本來是很安逸的環境,但是有一天,忽然間人群來了,國王帶著臣民出來打獵。在打獵之間,弓箭四射,所以鹿群四散,大家都很驚惶,每隻鹿都四散逃跑,當然死的也不少。過後人退走了,鹿王看這個場面實在是慘不忍睹,所以牠很自責,牠考慮之後,牠決定要入皇宮為鹿群請命。
當牠到了王宮之後,走到國王的面前,牠就四肢屈曲,就像國王請命,就對國王說:「我們鹿群的壽命,對於人而言並不是很有價值的獸類,生命就如同螻蟻一般那麼的輕微,我們如此輕微的壽命,就是寄居在國王的土地之上。雖然在土地上我們能夠安居,在這個地方生活心存感恩,但是國王您的太官(太官就是廚房)中,知道你的廚房中需要調製佳餚,希望國王你能夠指定每天需要多少的數量。如果你可以指定每天所需要的數量的鹿,我們會很甘願,我們會每天指派鹿隻自己送過來,會自己親自過來赴死。」
國王聽了之後很慚愧,就說了:「我不知道光是太官裡面所需要的,就造成了你們鹿群所生存的地方的不安,擾亂了你們的生靈。我現在知道了,我想太官裡面,每天所需要的量也差不多不過是一隻而已。我現在就下令,禁止任何人到山林裡面去打獵。若是廚房所需要的,可能是每天一隻。」
鹿王聽了以後就安心了,只要能讓鹿群安居,既然國王都已經這樣說了,所以鹿王也很高興的回去了,要向牠的鹿群說這個消息。
這些鹿群聽到鹿王回來了,也有好的消息,所以大家、每一隻鹿都趕快聚集了過來,跪伏在鹿王的面前,來聆聽鹿王所要對牠們所說的消息。
所以鹿王就說:「世間從古至今,沒有任何一個免死的生命。既然我們現在住在人家的國土當中,吃人家的水草,總是生命有一天也是要死。為了要能夠安居樂業,能夠讓鹿群不斷地在延續下去,我們不如自動就死。雖然同樣是死,但是可以死得很平靜。」
這些鹿群,認定只要是鹿王所說的道理都是對的,所以就想:「是啊!世間誰無一死呢?總是有那麼一天啊!如果能這樣輪流,也就合理了。」所以大家就接受了。
從此開始,這些鹿群自己去輪班,自己輪流,不論是輪到誰的時候,誰就會自動走到鹿王面前,向鹿王拜別,來聽鹿王的教導。鹿王也一定會跟牠說話,對牠說:「這個時候就是大限來到的時候,每一個生命都是有限。此生的大限既然已經到了,你應該要抱著十分輕安自在的心,你要心存感恩。過去在這塊國土上,供應我們吃、供應我們生活。到了現在,誰無一死啊?一路去要好好念佛,心中對人王(就是人的國王)不要有怨或是瞋。」這是每天輪到的那頭鹿要離開時,鹿王必定會做的再次叮嚀。在叮嚀時,鹿王還是一樣涕淚悲泣,捨不得,所以殷殷的叮嚀才讓牠去了。
到了有一天,一隻即將臨盆的鹿母來了,對鹿王跪拜哀求,就說:「明天的數字是輪到我,我的大限就在今天,明天我就要出去了,但是我肚子裡面有小鹿,我所要求的不是免我一死,我只希望能夠延長數日,讓我的生命可以延長到產出小鹿,讓牠的生命能夠再延續下去。之後我在來去。」
鹿王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啊。但是看看這隻鹿母再下去的那個數字所代表的鹿,問那個號碼的鹿說:「你可以早一天,提前一天嗎?」那隻鹿趕緊出來對鹿王要求說:「那怕是多一天的日子,我也願意繼續生活下去。那怕是多活一天,我也很期待,不希望提早一天去赴死。」
鹿王聽了之後想:「是啊!貪生怕死這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心態。不可能要牠提早啊。」所以,後來這位鹿王自己心中就有了打算。
等到鹿群退開了之後,鹿王就默默的離開了山林,他再次入城,然後到了皇宮的廚房去要替代那隻鹿母赴死。太官(廚師)看到這隻鹿王光鮮異常,不敢動刀,趕快向國王稟報。國王就請鹿王再次入皇宮,然後問牠說:「怎麼這麼快?你的鹿群都輪完了嗎?」牠說:「不是。」然後又把鹿母的事情,以及再接下去這個數字的鹿,牠們也都是要求多活一天。所以鹿王決定用牠自己來填補今天這一天太官所需要的。
國王聽過之後,非常的懺悔。覺得「天地之仁」萬物皆有,就連在這種獸類當中,就算是看起來是鹿身、鹿頭,但是竟然有著人的仁慈。所以仁德存在天下萬物之間,所以他懺悔了。從此開始他貼出告示,昭示天下人一切都禁獵,不能夠到山林中去獵取任何的生物。
佛陀把這段故事說到這裡,他就說:「各位比丘啊!你們知道嗎?當時那頭鹿就是我本身,那位國王是現在的舍利弗!」
這段經文是佛陀在修行時同樣現四生,同樣在六道中。他不只曾經和你、我都一樣生在人道當中受母親懷胎,十個月後出生人間,不只是這樣。他不論事在牛腹馬肚或是鹿胎等等…他都曾經過。
佛陀為了修行、為了要度一切的眾生,所以要和眾生現出一樣的生態,在四生中、在天地宇宙間如此經歷過來。所以我們要懂得尊重生命!不要以為只有人類自己最偉大、最重要,不有這種自大自滿的心態。不能只是膨脹自己來欺壓貧賤,不能這樣。對於這些其他的生命,我們也要能夠懂得好好的愛護。何況是對於人呢?當然也是要平等相對待。
所以過去我也曾經說過:「眾生平等願。」對待眾生我們都要平等。
甚至我們要惜緣,所經歷的一切都要有「因緣觀」。
在當時,佛陀是作為鹿王,而那個時候的國王就是後來的舍利弗。看,生生世世的緣,不就是這樣相續不斷嗎?看看我們在比手語時候,當中在比的「緣」,就是左右兩隻手拇指和食指所圈成的圓互相勾牽、相扣。所以說起來,「緣」就是生生世世互相相扣。
所以各位不要自己太自大,記得要縮小自己、尊重他人,這才是我們要修行的目標。
請各位記住修行的本分,互相敬重、互相友愛,還要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。每個人各自守在自己的崗位上,彼此尊重、敬愛。
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!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18-平等心是修行不二法門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