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17-心靈的病毒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「煩惱即菩提」 悟者即是佛 迷者即凡夫 凡夫與佛 僅被「煩惱」分隔 若覆藏罪者 罪即增長 ~ 《心地觀經》 勇於認錯 ...)
 
1.幸福奉學
第 21 行: 第 21 行:
 
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  
 
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  
 
一但執著了它  
 
一但執著了它  
就種了心靈的病毒  
+
就種了心靈的病毒
 +
 
 +
----
 +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 +
學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這念心,要注意好我們分分秒秒,每個時日的這念心。
 +
因為心讓我們照顧得好,我們就能回歸本性,心也能讓我們接近聖道,能接近佛法,更重要的就是接近佛。
 +
人人修行不就是為了成佛?學佛、成佛是人人的目標。凡夫與佛,只是被一個「煩惱」分隔,煩惱會使我們往錯誤的方向走,就是偏差、錯誤了,造了很多罪惡。
 +
我們如果知道,只是起於一個煩惱,其實「煩惱即菩提」。悟者即是佛,迷者即是凡夫。覺者即菩提,迷者即煩惱。無論是佛或凡夫;菩提或煩惱,其實是同一樣東西,人人本具佛性,只是我們,被一念無明不覺成三細,非常微細的煩惱生起。
 +
所以這種病毒,跑進我們的本性中混合了,所以不斷複製、不斷複製,複製了很多心靈病毒,我們還不知道,隨著病毒不斷源源製造。
 +
「煩惱即菩提」
 +
悟者即是佛
 +
迷者即凡夫
 +
凡夫與佛
 +
僅被「煩惱」分隔
 +
有的人認識了佛法,有的人起了虔誠敬仰的心,甚至身體力行,追隨諸佛菩薩的芳蹤,不只是心的皈依,身也皈依了,身心皈依於佛、法、僧。
 +
我們有的人發心出家,出家就像大醫院中,有醫生、有藥劑師,也要有看護的護士,要好好地藥拿過來,我們就要給病人。什麼時候吃什麼藥?什麼時候要打什麼針?能夠好好地細心照顧。
 +
這就是我們在學佛中,我們要常常感恩,感恩三寶,佛、法、僧,讓我們的慧命,在過去中,不小心感染到很多的無明、很多的煩惱、複製了很多的罪惡。我們能得聞佛法,我們要起尊重敬仰的心。我們要皈依三寶,我們要身體力行。我們現在都知道懺悔、要懺悔。懺悔是在什麼場合懺悔呢?是不是要到寺院,拜「水懺」誦「梁皇懺」?去禮佛,在佛的面前求懺悔?這樣才叫做懺悔是嗎?
 +
不是,不只是這樣。真正的懺悔是人對人的懺悔。
 +
所以在《心地觀經》中,有一句話說:
 +
若覆藏罪者
 +
罪即增長
 +
《心地觀經》
 +
我們如果做錯了,還掩飾住不肯讓人知道,這叫做煩惱覆藏。這種掩飾罪行的心態,叫做卑劣慢。
 +
知道我們已經犯錯了,心中很懺悔,懺悔,你沒有說出來,怕人知道。因為怕人知道,怕人看不起自己,這種叫做卑劣慢。因為怕人會看不起自己,這種心情就不對了。
 +
我們有了錯誤,我們要挺胸告訴大家,我們應該勇敢告訴大家,我以前做過這樣的事。這叫做發露懺悔,發露懺悔,罪即消除。
 +
我們若是覆藏,罪會增長,我們要發露,發露懺悔,罪就消除了。所以這叫做勇於認錯。
 +
勇於認錯
 +
發露懺悔
 +
罪才能消除
 +
犯錯怕別人知道
 +
又不敢認錯不願懺悔
 +
只會永遠在惡業中輪迴
 +
大家可還記得,在大林慈濟醫院,有一個這樣的個案:
 +
有一位阿嬤被人送來急診,遍體鱗傷,生命真的很危急,後來我們為她急救,就送進加護病房。在加護病房,這位阿嬤的生命跡象很低,但是就是斷不了,最後的一口氣就是斷不了。
 +
後來我們的志工就向這些家屬探問:「阿嬤,大家都已經很盡力了,阿嬤到底為什麼全身是傷?」孩子很為難,最後說出來了,是爸爸打的。爸爸平時脾氣就很壞,罵孩子、打老婆,已經成了他的為習慣。
 +
我們的志工就問:「年紀這麼大了,阿嬤八十多歲了,阿公應該也八十幾歲了,脾氣一樣那麼壞嗎?」他說:「就是這樣啊!現在我們都長大了,各人有各人的家庭了。脾氣一樣那麼壞,沒有地方發洩,沒有孩子在他身邊當出氣筒,所以對媽媽更壞了。所以這回也是爸爸打的。」
 +
打得很嚴重。所以這些孩子就說:「我媽媽很怨歎,很怨歎,平時就說她這輩子不知道欠他多少?甘願還,不過,怎麼都還不完?很怨歎。」
 +
志工知道了這件事,所以有一天,他們就跟這些孩子說:「你想辦法讓你爸爸來,我跟你爸爸說,讓他讓阿嬤能解開心結。設法要他來。」
 +
果然來了,阿公八十五歲了,阿嬤是八十一歲,在加護病房外面,自己很懊惱的樣子,但是就是不說話,叫他進去看她,他也不肯。後來我們的委員,半強半軟,拖著他、拉著他:「阿公!阿嬤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你,讓她的心能歡喜一點的也是你。人生很無常,你這時候如果不進去看她,我想你心裡已經很後悔了。師父說:『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。』你現在這個後悔,假如沒有趕快對阿嬤說一下,你以後會更難過。來啦!來看阿嬤!」結果真的邊走邊說,就把他帶進加護病房。
 +
在床前看到老妻,這位阿公就真的哭出來了,哭得很大聲,就很自然地對阿嬤說,叫阿嬤的名字:「你要原諒我,我是一時發脾氣,脾氣一發無天無地,所以把你打成這樣,你一定要原諒我。」邊說邊哭,這叫做發露懺悔。
 +
我們的委員就趕快安撫阿公,就跟阿嬤說:「阿嬤你有沒有聽到?阿公已經在你的面前,跟你道歉了,他哭成這樣,妳也知道他很捨不得。阿嬤!我們這輩子真的過得很苦,現在阿公也已經對妳道歉了,妳的心要放開,不要怨、不要恨,能夠原諒別人就是美德。我們如果能換個好的身體,這樣再來的時候就非常可愛,有機會做好事、做菩薩。阿嬤,不要再怨恨了。」
 +
看到阿嬤眼角中,已經有淚珠流出來。阿公就像一堆雪整個融化了一樣,自己一直很自責,過了兩天後,阿嬤安詳的往生了。
 +
八十五歲的阿公,向八十一歲的阿嬤懺悔。聽說他們很早婚,你想,六十多年的夫妻,聽說他們很早婚,六十多年的夫妻了,這六十多年,阿嬤跟到這樣的先生,根據孩子所說的,從年輕時就是罵孩子、打老婆,到了現在八十多歲了,還把她打得遍體鱗傷。我們能想像出這個阿嬤受這六十多年的冤屈,她只是守於女德,嫁人就像隨狗隨雞一樣,認命了。
 +
她生了孩子,就照顧孩子,照顧家庭。這位阿嬤,這輩子雖然不是出家修行,不過,覺得她是入家修行,在這種充滿煩惱的家庭,她能顧守好她這念心,堅持三從四德,令人很欽佩的一位阿嬤。
 +
這位阿公的習氣,難道他沒有愛心嗎?難道他不愛這個家庭嗎?他如果不愛這個家庭,他就丟著到處去,他不會守著這個家庭,守了六十多年。所以說來,他本身也愛這個家庭,只是一個習氣,這個習氣真的要改。
 +
所以人生,有時要清醒就要有很重重棒喝,非常痛,他才會清醒。錯,不斷再錯,不斷再錯,有朝一日,碰到什麼非常震撼的後悔,那時候才來懺悔就嫌晚了。
 +
我們要知道,日常生活中,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,無不是業。舉手投足,說不定人家說了一句話,輕輕的一句話,這句話進入我們的心,是歡喜?是埋怨?這都是病毒。
 +
令我們歡喜的,我們就會執著,我歡喜,所以去執著它。歡喜會變成執迷不悟,就是大家常常對我說好話,我做好事,你怎麼沒有為我鼓掌一下,我們常常聽到人家,話說一說就說,快幫我鼓掌啊!說個話也要聽到掌聲,這叫做執著。這就是要人誇讚、要人讚歎,這種心態也不對。
 +
或是人家說了一句話,令我們記恨、令我們埋怨,這也會累積成是非煩惱。有朝一日再看到這個人,心不只不歡喜,還會有對他不好的態度,或是故意去冒犯等等,這都是病毒。
 +
外面的境界,無論是別人說的話,或者是環境等等,讓我們感覺得到的,只是讓我們感覺到的那個東西,無不是心靈的煩惱,這叫做心靈的病毒。
 +
別人輕輕的一句話
 +
進入我們的心
 +
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
 +
一但執著了它
 +
就種了心靈的病毒
 +
修行就是要能預防,預防我們的心靈。無論外面每天是什麼樣的境界,風吹草動,或是歡喜、或是令我們煩惱、生氣,這樣的境界現前時,來了,因為我們都是凡夫,七情六欲,大家都還有,無論什的境界來到我們心中,這種感情,是怨的情?恨的情?愛的情?欲的情?很多種很複雜的情。這種心情,我們不要常常放在心中。
 +
我們要無論什麼樣的境界現前,我們自己要能過濾。過濾之後,什麼是我們應該去做的?我們認真去做就對了。什麼是我們不應該做的?我們要趕緊從我們的內心消除。這叫做心地的種子。
 +
好的種子,我們認真耕耘,壞的種子,我們要即刻消除。所以心就如一畝田,心就如一個乾坤的境界。
 +
所以我們要時時照顧好我們這一念心!
  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
==2.幸福分享==

2012年12月29日 (六) 20:23的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「煩惱即菩提」 悟者即是佛 迷者即凡夫 凡夫與佛 僅被「煩惱」分隔

若覆藏罪者 罪即增長 ~ 《心地觀經》

勇於認錯 發露懺悔 罪才能消除 犯錯怕別人知道 又不敢認錯不願懺悔 只會永遠在惡業中輪迴

別人輕輕的一句話 進入我們的心 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 一但執著了它 就種了心靈的病毒
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學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這念心,要注意好我們分分秒秒,每個時日的這念心。 因為心讓我們照顧得好,我們就能回歸本性,心也能讓我們接近聖道,能接近佛法,更重要的就是接近佛。 人人修行不就是為了成佛?學佛、成佛是人人的目標。凡夫與佛,只是被一個「煩惱」分隔,煩惱會使我們往錯誤的方向走,就是偏差、錯誤了,造了很多罪惡。 我們如果知道,只是起於一個煩惱,其實「煩惱即菩提」。悟者即是佛,迷者即是凡夫。覺者即菩提,迷者即煩惱。無論是佛或凡夫;菩提或煩惱,其實是同一樣東西,人人本具佛性,只是我們,被一念無明不覺成三細,非常微細的煩惱生起。 所以這種病毒,跑進我們的本性中混合了,所以不斷複製、不斷複製,複製了很多心靈病毒,我們還不知道,隨著病毒不斷源源製造。 「煩惱即菩提」 悟者即是佛 迷者即凡夫 凡夫與佛 僅被「煩惱」分隔 有的人認識了佛法,有的人起了虔誠敬仰的心,甚至身體力行,追隨諸佛菩薩的芳蹤,不只是心的皈依,身也皈依了,身心皈依於佛、法、僧。 我們有的人發心出家,出家就像大醫院中,有醫生、有藥劑師,也要有看護的護士,要好好地藥拿過來,我們就要給病人。什麼時候吃什麼藥?什麼時候要打什麼針?能夠好好地細心照顧。 這就是我們在學佛中,我們要常常感恩,感恩三寶,佛、法、僧,讓我們的慧命,在過去中,不小心感染到很多的無明、很多的煩惱、複製了很多的罪惡。我們能得聞佛法,我們要起尊重敬仰的心。我們要皈依三寶,我們要身體力行。我們現在都知道懺悔、要懺悔。懺悔是在什麼場合懺悔呢?是不是要到寺院,拜「水懺」誦「梁皇懺」?去禮佛,在佛的面前求懺悔?這樣才叫做懺悔是嗎? 不是,不只是這樣。真正的懺悔是人對人的懺悔。 所以在《心地觀經》中,有一句話說: 若覆藏罪者 罪即增長 《心地觀經》 我們如果做錯了,還掩飾住不肯讓人知道,這叫做煩惱覆藏。這種掩飾罪行的心態,叫做卑劣慢。 知道我們已經犯錯了,心中很懺悔,懺悔,你沒有說出來,怕人知道。因為怕人知道,怕人看不起自己,這種叫做卑劣慢。因為怕人會看不起自己,這種心情就不對了。 我們有了錯誤,我們要挺胸告訴大家,我們應該勇敢告訴大家,我以前做過這樣的事。這叫做發露懺悔,發露懺悔,罪即消除。 我們若是覆藏,罪會增長,我們要發露,發露懺悔,罪就消除了。所以這叫做勇於認錯。 勇於認錯 發露懺悔 罪才能消除 犯錯怕別人知道 又不敢認錯不願懺悔 只會永遠在惡業中輪迴 大家可還記得,在大林慈濟醫院,有一個這樣的個案: 有一位阿嬤被人送來急診,遍體鱗傷,生命真的很危急,後來我們為她急救,就送進加護病房。在加護病房,這位阿嬤的生命跡象很低,但是就是斷不了,最後的一口氣就是斷不了。 後來我們的志工就向這些家屬探問:「阿嬤,大家都已經很盡力了,阿嬤到底為什麼全身是傷?」孩子很為難,最後說出來了,是爸爸打的。爸爸平時脾氣就很壞,罵孩子、打老婆,已經成了他的為習慣。 我們的志工就問:「年紀這麼大了,阿嬤八十多歲了,阿公應該也八十幾歲了,脾氣一樣那麼壞嗎?」他說:「就是這樣啊!現在我們都長大了,各人有各人的家庭了。脾氣一樣那麼壞,沒有地方發洩,沒有孩子在他身邊當出氣筒,所以對媽媽更壞了。所以這回也是爸爸打的。」 打得很嚴重。所以這些孩子就說:「我媽媽很怨歎,很怨歎,平時就說她這輩子不知道欠他多少?甘願還,不過,怎麼都還不完?很怨歎。」 志工知道了這件事,所以有一天,他們就跟這些孩子說:「你想辦法讓你爸爸來,我跟你爸爸說,讓他讓阿嬤能解開心結。設法要他來。」 果然來了,阿公八十五歲了,阿嬤是八十一歲,在加護病房外面,自己很懊惱的樣子,但是就是不說話,叫他進去看她,他也不肯。後來我們的委員,半強半軟,拖著他、拉著他:「阿公!阿嬤現在最最需要的就是你,讓她的心能歡喜一點的也是你。人生很無常,你這時候如果不進去看她,我想你心裡已經很後悔了。師父說:『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。』你現在這個後悔,假如沒有趕快對阿嬤說一下,你以後會更難過。來啦!來看阿嬤!」結果真的邊走邊說,就把他帶進加護病房。 在床前看到老妻,這位阿公就真的哭出來了,哭得很大聲,就很自然地對阿嬤說,叫阿嬤的名字:「你要原諒我,我是一時發脾氣,脾氣一發無天無地,所以把你打成這樣,你一定要原諒我。」邊說邊哭,這叫做發露懺悔。 我們的委員就趕快安撫阿公,就跟阿嬤說:「阿嬤你有沒有聽到?阿公已經在你的面前,跟你道歉了,他哭成這樣,妳也知道他很捨不得。阿嬤!我們這輩子真的過得很苦,現在阿公也已經對妳道歉了,妳的心要放開,不要怨、不要恨,能夠原諒別人就是美德。我們如果能換個好的身體,這樣再來的時候就非常可愛,有機會做好事、做菩薩。阿嬤,不要再怨恨了。」 看到阿嬤眼角中,已經有淚珠流出來。阿公就像一堆雪整個融化了一樣,自己一直很自責,過了兩天後,阿嬤安詳的往生了。 八十五歲的阿公,向八十一歲的阿嬤懺悔。聽說他們很早婚,你想,六十多年的夫妻,聽說他們很早婚,六十多年的夫妻了,這六十多年,阿嬤跟到這樣的先生,根據孩子所說的,從年輕時就是罵孩子、打老婆,到了現在八十多歲了,還把她打得遍體鱗傷。我們能想像出這個阿嬤受這六十多年的冤屈,她只是守於女德,嫁人就像隨狗隨雞一樣,認命了。 她生了孩子,就照顧孩子,照顧家庭。這位阿嬤,這輩子雖然不是出家修行,不過,覺得她是入家修行,在這種充滿煩惱的家庭,她能顧守好她這念心,堅持三從四德,令人很欽佩的一位阿嬤。 這位阿公的習氣,難道他沒有愛心嗎?難道他不愛這個家庭嗎?他如果不愛這個家庭,他就丟著到處去,他不會守著這個家庭,守了六十多年。所以說來,他本身也愛這個家庭,只是一個習氣,這個習氣真的要改。 所以人生,有時要清醒就要有很重重棒喝,非常痛,他才會清醒。錯,不斷再錯,不斷再錯,有朝一日,碰到什麼非常震撼的後悔,那時候才來懺悔就嫌晚了。 我們要知道,日常生活中,舉手投足、開口動舌,無不是業。舉手投足,說不定人家說了一句話,輕輕的一句話,這句話進入我們的心,是歡喜?是埋怨?這都是病毒。 令我們歡喜的,我們就會執著,我歡喜,所以去執著它。歡喜會變成執迷不悟,就是大家常常對我說好話,我做好事,你怎麼沒有為我鼓掌一下,我們常常聽到人家,話說一說就說,快幫我鼓掌啊!說個話也要聽到掌聲,這叫做執著。這就是要人誇讚、要人讚歎,這種心態也不對。 或是人家說了一句話,令我們記恨、令我們埋怨,這也會累積成是非煩惱。有朝一日再看到這個人,心不只不歡喜,還會有對他不好的態度,或是故意去冒犯等等,這都是病毒。 外面的境界,無論是別人說的話,或者是環境等等,讓我們感覺得到的,只是讓我們感覺到的那個東西,無不是心靈的煩惱,這叫做心靈的病毒。 別人輕輕的一句話 進入我們的心 不管是歡喜或是埋怨 一但執著了它 就種了心靈的病毒 修行就是要能預防,預防我們的心靈。無論外面每天是什麼樣的境界,風吹草動,或是歡喜、或是令我們煩惱、生氣,這樣的境界現前時,來了,因為我們都是凡夫,七情六欲,大家都還有,無論什的境界來到我們心中,這種感情,是怨的情?恨的情?愛的情?欲的情?很多種很複雜的情。這種心情,我們不要常常放在心中。 我們要無論什麼樣的境界現前,我們自己要能過濾。過濾之後,什麼是我們應該去做的?我們認真去做就對了。什麼是我們不應該做的?我們要趕緊從我們的內心消除。這叫做心地的種子。 好的種子,我們認真耕耘,壞的種子,我們要即刻消除。所以心就如一畝田,心就如一個乾坤的境界。 所以我們要時時照顧好我們這一念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14-心靈的病毒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