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7-三轉法輪(一)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學佛就是要先知道道理,我們就是要追求道理所以才來學佛。 佛陀所說的千經問論,開頭還是一個苦。苦就是人間的真道理,...)
 
 
第 6 行: 第 6 行:
 
若不能堪得忍耐,那就無法在這個世間生活下去了。我們若能夠了解苦的道理,那怕它是真的很辛苦,還是同樣可以轉苦為福,那就增長慧命了。
 
若不能堪得忍耐,那就無法在這個世間生活下去了。我們若能夠了解苦的道理,那怕它是真的很辛苦,還是同樣可以轉苦為福,那就增長慧命了。
 
   
 
   
常常聽草根菩提的老菩薩大家都說:「把吃苦當成吃補。」意思就是說,有這個苦,我們若能夠承擔、去接受,「不經一事、不長一智」,吃過了這樣的苦,他就能夠得到一份的甘。所以我們常說「辛苦、甘苦」,應該不是辛苦,辛苦就是過得很艱難;我們應該要說「甘苦」,在苦中也是有甘。
+
常常聽草根菩提的老菩薩大家都說:「把吃苦當成吃補。」意思就是說,有這個苦,我們若能夠承擔、去接受,「不經一事、不長一智」,吃過了這樣的苦,他就能夠得到一份的甘。所以我們常說「辛苦、甘苦」,應該不是辛苦,辛苦就是過得很艱難;我們應該要說「甘苦」,在苦中也是有甘。
 
   
 
   
 
其實甘中也有苦,甘草若是很濃厚,甘中裡面也是一樣有帶苦。所以甘願的人無論是受了什麼樣的苦,那都還是甘苦;但若是不甘願的人,那就是辛苦了。
 
其實甘中也有苦,甘草若是很濃厚,甘中裡面也是一樣有帶苦。所以甘願的人無論是受了什麼樣的苦,那都還是甘苦;但若是不甘願的人,那就是辛苦了。
第 18 行: 第 18 行:
 
所以在真空當中,就是有一分的妙有。不要說:「都已經空了,我就不要理他就好了。」這樣也不對。要學習如何圓融?因為我們人都是在因緣果報當中,在人的心中種下了什麼樣的因,這顆種子同樣留在對方的八識田中;他有什麼樣的不滿,如果我們沒有接受過來、化解掉,那份的怨、恨、不好的緣的種子,就都放在我們的心中,一樣沒完沒了,生生世世都很辛苦。
 
所以在真空當中,就是有一分的妙有。不要說:「都已經空了,我就不要理他就好了。」這樣也不對。要學習如何圓融?因為我們人都是在因緣果報當中,在人的心中種下了什麼樣的因,這顆種子同樣留在對方的八識田中;他有什麼樣的不滿,如果我們沒有接受過來、化解掉,那份的怨、恨、不好的緣的種子,就都放在我們的心中,一樣沒完沒了,生生世世都很辛苦。
 
   
 
   
所以雖然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壞緣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把它圓融過去,這樣才能轉惡緣為善緣。這就是要相信--「在世間沒有什麼,不用計較,把它空掉;有一個很奧妙的道理,就是因的種子,我們要知道這就是妙有。若常常和它連結住了,來生來世還是常常會糾纏在一起,由不得自己。」所以在空中還有妙有存在,圓滿了一場惡緣,能產生未來的善緣,這才是真的。  
+
所以雖然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壞緣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把它圓融過去,這樣才能轉惡緣為善緣。這就是要相信--「在世間沒有什麼,不用計較,把它空掉;有一個很奧妙的道理,就是因的種子,我們要知道這就是妙有。若常常和它連結住了,來生來世還是常常會糾纏在一起,由不得自己。」所以在空中還有妙有存在,圓滿了一場惡緣,能產生未來的善緣,這才是真的。  
 
有的人說:「我修行,我知道,這些都是空的。既然是空的我就不要和他計較,不和他計較就是不要理他。不理他就是不計較。」不是這樣,還要去設法圓融他。所以若如此,我們的心才能自在,才能轉十二行的法門。  
 
有的人說:「我修行,我知道,這些都是空的。既然是空的我就不要和他計較,不和他計較就是不要理他。不理他就是不計較。」不是這樣,還要去設法圓融他。所以若如此,我們的心才能自在,才能轉十二行的法門。  
 
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們要先知道苦,知苦之後才能了解苦的道理是怎麼來的;我們在人生當中的互相對待,才能夠看得清楚。所以我們若要真正守於中道,了解真實的道理,就是要知苦了!  
 
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們要先知道苦,知苦之後才能了解苦的道理是怎麼來的;我們在人生當中的互相對待,才能夠看得清楚。所以我們若要真正守於中道,了解真實的道理,就是要知苦了!  

2013年1月9日 (三) 06:44的最新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學佛就是要先知道道理,我們就是要追求道理所以才來學佛。

佛陀所說的千經問論,開頭還是一個苦。苦就是人間的真道理,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,既然有這麼多的求不得,那是不是苦呢?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苦,我們若能夠透徹苦的道理,我們才能夠承受世間的種種困難,所以這個世間稱為「堪忍世間」。

若不能堪得忍耐,那就無法在這個世間生活下去了。我們若能夠了解苦的道理,那怕它是真的很辛苦,還是同樣可以轉苦為福,那就增長慧命了。

常常聽草根菩提的老菩薩大家都說:「把吃苦當成吃補。」意思就是說,有這個苦,我們若能夠承擔、去接受,「不經一事、不長一智」,吃過了這樣的苦,他就能夠得到一份的甘。所以我們常說「辛苦、甘苦」,應該不是辛苦,辛苦就是過得很艱難;我們應該要說「甘苦」,在苦中也是有甘。

其實甘中也有苦,甘草若是很濃厚,甘中裡面也是一樣有帶苦。所以甘願的人無論是受了什麼樣的苦,那都還是甘苦;但若是不甘願的人,那就是辛苦了。

所以人生要知道,人生生活的哲學,真的是苦不堪言。我們從前面就已經知道了十一遍使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這些煩惱無不都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在我們的周圍,在我們的人事物當中,我們的心態容易被外面的境界驅使;也因為緣著外面的境界,所以才會覺得有很多的不如意,就積了很多的煩惱。

這就是說,我們應該要提高警覺,不要讓心受到了外塵的纏縛,若是受到了纏縛,就會產生很多煩惱。其實外面有什麼好計較?

前面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菩蕯清淨法》也說過了十一空,我們若能將假象看得透徹,人生的苦在哪裡呢?人生本來就只是彼此之間一個舞台而已,在這個人生當中,角色扮演完了,還不是一樣要下台。來生再扮演的是什麼?都不知道了。所以我們今生要扮演的角色,和這場戲在互動當中,我們要配合得好一點,來生才能結好緣,轉阻礙為助力。這也是我們日常對人、對事都要注意,這也是我們處世的哲學,也是佛陀教育我們「空」,空的道理。

所以在真空當中,就是有一分的妙有。不要說:「都已經空了,我就不要理他就好了。」這樣也不對。要學習如何圓融?因為我們人都是在因緣果報當中,在人的心中種下了什麼樣的因,這顆種子同樣留在對方的八識田中;他有什麼樣的不滿,如果我們沒有接受過來、化解掉,那份的怨、恨、不好的緣的種子,就都放在我們的心中,一樣沒完沒了,生生世世都很辛苦。

所以雖然人與人之間有什麼樣的壞緣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把它圓融過去,這樣才能轉惡緣為善緣。這就是要相信--「在世間沒有什麼,不用計較,把它空掉;有一個很奧妙的道理,就是因的種子,我們要知道這就是妙有。若常常和它連結住了,來生來世還是常常會糾纏在一起,由不得自己。」所以在空中還有妙有存在,圓滿了一場惡緣,能產生未來的善緣,這才是真的。 有的人說:「我修行,我知道,這些都是空的。既然是空的我就不要和他計較,不和他計較就是不要理他。不理他就是不計較。」不是這樣,還要去設法圓融他。所以若如此,我們的心才能自在,才能轉十二行的法門。 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們要先知道苦,知苦之後才能了解苦的道理是怎麼來的;我們在人生當中的互相對待,才能夠看得清楚。所以我們若要真正守於中道,了解真實的道理,就是要知苦了! 所以佛陀覺悟之後,到鹿野苑去為五比丘說法,第一場在人間的說法,他就是以四諦法--「苦集滅道」來講述。

開始的時候說「苦集滅道」,一次就能夠了解嗎?還是無法了解,所以佛陀就要說三遍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這四項,三次。所以就叫做三轉十二行法輪,這就是修行者要去透徹的。 第一次轉法輪,就是佛陀在覺悟之後,想到:「這些道理,我應該要去和什麼人分享?」

就想到當他修行的時候,他的父王不放心,將家族當中五位年輕人派他們來。本來是要來勸他回去,但是勸不回去,後來他的父王就希望這五位可以追隨著太子修行。這五位也很貼心,隨著太子修行。

但是悉達多太子覺得,這一條路走過來,好像知道了一些道理,但是沒有很透徹,所以他才想改變一個方式,光是一味的苦行不是辦法,所以他要轉變一下修行的方式,讓他已經知道的道理,能夠有更深刻的體悟。只是了解沒有體悟還是沒有辦法深入,所以他就離開的鹿野苑,想要去換一種方式來好好思考。

因為多年來都是苦行,身體虛弱,所以沐浴了之後,從河中爬起來就昏倒過去了。得到牧羊女的救助,就是羊乳的提供,所以恢復了體力,就此就單獨在樹下思考。

為什麼會單獨呢?因為這五位比丘,在找他們的太子,結果看到太子接受那位牡羊女餵他羊乳,大家心中起疑,以為太子失去了道心,想:「既然太子失去了道心,就不值得我們再跟隨下去。」但是這五位他們也認為要繼續修行,所以就離開他了,回到鹿野苑的地方,繼續修他們的行。

太子單獨一個人在樹下靜坐,他覺得要在很靜寂清澄的境界當中好好思考。雖然過去有訪問過很多的婆羅門教,了解很多印度修行者的道理,但是知道這些道理都不究竟,所以他希望能夠透徹究竟,所以才想找一個方向。既然恢復了體力,就開始在此樹下開始用功。體力恢復,智力也恢復了,就在那邊三七日靜坐。

到了一天,他突然間夜睹明星。大家都知道,佛陀在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,突然間心境就開闊了,他的一念心和大地宇宙好像結為一體,當時心完全明朗了。所以了解了一切萬物真理,他覺悟了。覺悟了之後,他就想:「世間如此奧妙,人類也是如此奧妙,人人應該都有共同一項,就是和佛與覺者一般同等的智慧、覺性,那就是如來的本性。應該大地眾生都有這個共同如來的覺性。」

所以在他看過那顆明星之後就說了:「奇哉!奇哉!大地眾生皆有如來的覺性,只是一念的無明,所以墮入三途。」覺和無明只是在一念間,所以佛陀的覺性一起,大地眾生一切的真理都呈現在他的眼前。甚只所有眾生,人人皆有覺性,他也完全明朗了,很歡喜。我們應該能夠體會那種法喜充滿的感覺。

既然已經這樣覺悟了,要去和誰分享呢?開始時,覺得:「法這麼深,到底誰聽得懂呢?」

依據經典中的記載,在佛初覺悟的時候,天、人、十方諸佛都出現來祝福。但是佛陀開始要為這些天人說法,天人都聽不懂。佛陀一度很沮喪,覺得:「天人都聽不懂了,我所說的法到底有誰可以聽懂呢?」所就想要取入滅了。

那時諸佛菩薩,開是出來鼓勵他,「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度眾生啊!眾生迷茫就是需要大覺者覺悟後,趕緊去度眾生。」所以這位覺者,就是釋迦牟尼佛,娑婆世界的教主,他開始想:「既然這樣,我就是要踏出這個道場,我應該要去度眾生。」到底要從誰先開始呢?「應該要從這五位最早跟隨我修行的人開始,要趕快去和他們分享。」

到了鹿野苑的地方,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:「這位不清靜的修行者,在那個地方已經受苦到忍不下去了,所以才回來找我們,大家都不要理他。」所以說好就是不再接受他。

但是佛慢慢走過來,很自然一步一步接近。當他走到身邊的時候,這五位不由自己同時向著佛;忽然間每個人的心都受到了震動,那種圓滿莊嚴的德相,這五位內心同時都受到了震動,不由自己地跪下去頂禮膜拜。那種恭敬頂禮,就是被這種的圓滿德相所攝受了。這就是佛陀已經接近這五位修苦行者,緣又已經接上了。 常常在說修行的功德。修行要能有功德,就是要內修,於外才能有德。你的內心有修,外面就現出了這分的德相,自然你都不必說話,只是慢慢走過來到身邊,自然德相現前,就能夠降服眾生的心。所以我們不可以輕視內修。 內修要修什麼呢?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,人、事、物的接觸,六根隨著六塵,在六識當中不要受到十一遍使的驅使,讓我們的心染上煩惱;有了煩惱就會造業。

所以我們若能了解前面的法,我們要注重在日常生活,人、事、物當中,不要犯錯。先淨化我們的心,內就能夠用功。諸位,只要能夠內修,外就能夠顯現出那分德相。

想要度眾生也要有眾生緣,看過去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在過去修行過程當中,因為釋迦牟尼佛的眾生緣比較先成熟,所以能夠超越彌勒菩薩早成佛,這段故事大家也都已經知道了。內修很重要,所以我們才能夠啟動眾生的緣。

所以已經講到佛陀來到鹿野苑了,即將要三轉十二行法。大家要多用心啊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97-三轉法輪(一)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