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49-十身(四)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十身: 眾生身、國土身、業報身 聲聞身、獨覺身、菩薩身 如來身、智 身、法 身 虛空身 昨天說過了,「...) |
|||
(由1名用戶作出的一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) | |||
第 1 行: | 第 1 行: | ||
==1.幸福奉學== | ==1.幸福奉學== | ||
− | + | 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身(三)》說過「獨覺身」、「菩薩身」,再接下來就是「如來身」。如來就是「乘如實道,來成正覺」,稱作如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什麼是「成如實道」?我們常常說:「佛雖然兩千多年前出生在印度,到了兩千五、六百年後的現在,是不是佛都沒有在人間?」不對!我們現在所稱誦的佛還是「本師釋迦牟尼佛」,佛還是在人間,他的法留在人間,他的身體則是來回在娑婆世界,不斷地成願再來、成願再來。每一回來人間,都沒有離開人間的真理。帶著人間的真理來到人群中,從他的口頭上傳教,從他身體力行的教育,這叫做乘如實道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「來成正覺」,來人間,除了自己每次都來現身修行,除了以身教和大家共同修行,所以我們有「同事度」這個名詞,如何去教人?以愛語來教人;要如何去度人?要先和大家共住,才能夠影響人。像這樣,自己修,同時也帶人家修。所以成如實道,來成正覺。這就是如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如來的法身,法,真如的教法,這兩天我一直在說:「真誠如一」。這叫做真如。我們要以真語誠的心,將如來的真理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我們要如一貫徹,這叫做真如。所以如來,是我們人人本具,清淨的本性、真道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我們人人若能夠以「本具如來的道理、清淨的本性」現身來人間修行。老實說:「坐在我面前的,每位都是現在的如來。」你若能夠聽法,再用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們人人都是如來的實道,在人群中身體力行,將體會到教育實踐出去,這就是「成等正覺」。這就是我們學佛要認同的道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如來身不是在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,是指他當時所覺悟的真理,能夠用在現在,用在你和我,我們的精神和身行,互相教育,這種的真理實道,都稱作「如來身」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||
第八就是「智身」。智就是「智慧圓明,一切諸法皆能覺了」,這叫做智慧身。 | 第八就是「智身」。智就是「智慧圓明,一切諸法皆能覺了」,這叫做智慧身。 | |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各位,我們若有和佛同等清淨的本性,智慧一定是圓明的,所以,如來的真實道,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智慧就可以發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。待人處世無不都是用智慧,很圓滿、很明瞭、能決定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「智慧圓明,一切諸法」,諸法就是一切的世間法,或是出世間法,世間法不離開日常生活中,不離開人事物,這都叫做世間法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若是出世間法,就是說出了超脫的道理。什麼叫做能夠超脫?在這個世間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,家庭有家庭的親人,所愛的人難免就是會有生老病死,要如何才能夠跳脫呢?就是要用真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我們如果可以了解,對於我們的人生,要如何來實踐我們的人生,在人生當中人與人又是如何的聚合在一起?緣聚同住,緣散就要分離,這種的道理如果知道,什麼事情都可以看得開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有一個家庭就很讓我安心,這個家庭就是送他們最親愛的人回來。當然這是慈濟家庭,先生是慈誠隊、也是委員;太太也是委員;兒子、女兒也都非常的認同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我們這位師兄在彰化,長年都罹患有鼻咽癌。有一回我到大林去,看到他:「我們要記得,當然我們應該要疼惜我們的身體,有病要和醫生配合。」這也是一個大自然很合乎於真理的事情,有病就是要找醫師。「假使大自然的法則、大限來的時候,我們也要用很開闊的心情,很自然的態度去接受,這樣知道嗎?」「我知道,了解。」所以臉上還是帶著笑容,總是知道有大自然的法則、大限來的這一天,安詳往生了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他的心願,健康的時候就是要奉獻出去;到了最後一刻,大體也要捐贈出去。所以家人從彰化連夜開車,送著最親愛的人回來了。太太陪著,兒子、女兒、女婿陪伴著他,把他送回來了。回到花蓮,天未大亮就送到醫學院去了;處理完成之後,他們一家人回來了,進到精舍,在我要出門之前,來和我見面,看起來一家人都很安詳,沒有那種生離死別,那種心的糾結、難割捨,沒有那樣。看起來就是很祥和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雖然看得出來很捨不得,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可以看得出來有種「祝福、安詳」的感覺。在這之間,女兒就對我說:「師公,我一定要對師公說感恩。」我說:「什麼事情?」她說:「爸爸在還沒有進入慈濟之前,脾氣很壞,但是進入慈濟之後,人生完全改變了。給我們很多年好的爸爸,讓我們的家庭很和睦。我爸爸過去誰的話都不說,但是他很聽師公的話,所以他改變過來了,讓我們的家庭很和睦,所以我們要感恩師公。尤其是他很祥和、很安詳的過世,所以我們也都很心安能夠圓滿他的心願,送他回來了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聽到這樣我就感到很安心,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在這一刻。平常時,什麼樣的人我是非、計較,這都是在未來生的習慣。當我們知道了道理之後,我們要趕緊改過來,改過來之後,有這麼好的習慣,脾氣改好了,待人接物,對待家人等等…都能很和睦。若這些都能夠和睦,我們就知道對待一般人能夠更加和睦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因為一般人都說:「奇怪,出去對待人人都很好,但是回到家裡就很挑剔。」所以說要對待家裡的人要能夠很溫馨、很和睦,很難。能做到讓他的孩子、太太,家裡的人都稱讚他脾氣都改了,對我們都很和善、很和睦,可見得能證明,在慈濟的大團體中就是一個好人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我們知道他的習氣已經改掉了,已經改了,所以他能夠帶著很好的習氣到人生,這就是讓我感到最歡喜的事情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不是常常說:「人心不同,各如習性。」其實不是個如其面,是各如習性。我們人人本來的心都是一樣的,只是習氣熏習而不同。出生來到人間之後,受到後天的環境熏習,所以脾氣愈來愈壞、貪心愈來愈大、待人接物愈來愈自私,這都是在我們來生的這中間,後天的不斷不斷的熏習出了這些的習氣。所以我們之所以要修行,就是要將這些已經熏習、無明已經熏到髒污的,我們現在要淨化它。淨化就是將那些過去的習氣慢慢改掉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我聽到這位弟子已經令家裡的人如此尊重、如此感恩,這和他的過去已經完全改變,有了好的習氣。我們就可以知道,當他要到來生的時候,一定是帶著如此好的習氣而去。未來的人間,他就是和睦人間,這就是我們所應該知道的智慧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有了智慧,就可以改變人人不同的習慣。我們在做事情,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在看事情,各人有各人之間相處時候的爭執,這些時候我們要用智慧,如何圓滿爭執,變成一個圓滿的道理去走,這也是我們平時要訓練自己要用道理來熏習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各位,學佛除了人生以外無佛可學。我們想要改變習氣,除了在現在做人的時候要改變,其他沒有時間可以改變。所以「不向今生度此身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--如何才能夠真正入理體悟?智慧能開啟出來?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在四十二章經中,佛陀如此的告訴我們:「汝等沙門,當捨愛欲;愛欲垢盡,道可見矣。」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人就是因為有愛欲,所以才會讓後天的習氣不斷不斷地薰染。我們若是要培養道心,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將愛欲去除。愛欲就是我見,有了我執、我見,就會迷失在「我就是要愛這樣,我就是要愛到透徹,愛的徹底。」然而世間所有有形的物質,有什麼是真的值得我們去愛的?一切都是無常,會變遷的,所以並沒有什麼!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佛陀先叫我們要捨愛欲!身外的東西都要捨了,何況這個身體?身體更是要捨。我們要發心,我們要捐出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體力,去完成一切。我們如果做什麼都怕困難、怕辛苦等等…這也是執著在愛欲中。 | |
− | + | ||
− | + | 所以接下來說:「愛欲垢盡。」如果這些愛欲的無明我們若能夠盡除,「道可見矣」,我們就可以見到真如實相的道理。 | |
+ | |||
+ | 什麼叫做「如來身」、「真如實相」?真就是真誠,一如的貫徹。我們既然發心要學佛,這一條路,我們就是要真如--「真誠一如貫徹」我們的道路。 | ||
+ | |||
+ | 什麼叫做「智慧圓明」?智慧圓明就是世間當中沒有什麼可以障礙我們的,讓我們沒有罣礙。無論是物質或是親愛的人,真正的愛就是要能夠愛出他和我們走同一條路,讓他能改變過去的無明習氣,這就是真愛。這醫生既然有緣在一起,但願來生他能夠改除很多的無明習氣,明明覺覺再來人生,這樣才是真愛。 | ||
+ | |||
+ | 所以,各位,希望大家愛都要愛在真道。道是一條大直到,這就是真的道理。所以不必用很多複雜的心,說:「我要如何去求道?」其實到就在我們的面前,道在我們的腳底,道在我們的身邊,道在我們的口中,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、待人處世。只要我們的心能夠會道,無處不是真道。 | ||
+ | |||
+ | 所以大家要用心,發揮如來清淨、如實真如的道理。我們要用明朗的智慧,來看待世間萬事萬物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 | ||
+ | |||
+ | 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 | ||
==2.幸福分享== | ==2.幸福分享== | ||
− |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5UPBJFz-IZY | + | 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5UPBJFz-IZY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49-十身(四)] |
==3.幸福茶香== | ==3.幸福茶香== |
2013年1月5日 (六) 10:08的最新修訂版本
目錄 |
1.幸福奉學
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。十身(三)》說過「獨覺身」、「菩薩身」,再接下來就是「如來身」。如來就是「乘如實道,來成正覺」,稱作如來。
什麼是「成如實道」?我們常常說:「佛雖然兩千多年前出生在印度,到了兩千五、六百年後的現在,是不是佛都沒有在人間?」不對!我們現在所稱誦的佛還是「本師釋迦牟尼佛」,佛還是在人間,他的法留在人間,他的身體則是來回在娑婆世界,不斷地成願再來、成願再來。每一回來人間,都沒有離開人間的真理。帶著人間的真理來到人群中,從他的口頭上傳教,從他身體力行的教育,這叫做乘如實道。
「來成正覺」,來人間,除了自己每次都來現身修行,除了以身教和大家共同修行,所以我們有「同事度」這個名詞,如何去教人?以愛語來教人;要如何去度人?要先和大家共住,才能夠影響人。像這樣,自己修,同時也帶人家修。所以成如實道,來成正覺。這就是如來。
如來的法身,法,真如的教法,這兩天我一直在說:「真誠如一」。這叫做真如。我們要以真語誠的心,將如來的真理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我們要如一貫徹,這叫做真如。所以如來,是我們人人本具,清淨的本性、真道理。
我們人人若能夠以「本具如來的道理、清淨的本性」現身來人間修行。老實說:「坐在我面前的,每位都是現在的如來。」你若能夠聽法,再用在日常的生活中,我們人人都是如來的實道,在人群中身體力行,將體會到教育實踐出去,這就是「成等正覺」。這就是我們學佛要認同的道理。
所以如來身不是在說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,是指他當時所覺悟的真理,能夠用在現在,用在你和我,我們的精神和身行,互相教育,這種的真理實道,都稱作「如來身」。
第八就是「智身」。智就是「智慧圓明,一切諸法皆能覺了」,這叫做智慧身。
各位,我們若有和佛同等清淨的本性,智慧一定是圓明的,所以,如來的真實道,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智慧就可以發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。待人處世無不都是用智慧,很圓滿、很明瞭、能決定。
所以「智慧圓明,一切諸法」,諸法就是一切的世間法,或是出世間法,世間法不離開日常生活中,不離開人事物,這都叫做世間法。
若是出世間法,就是說出了超脫的道理。什麼叫做能夠超脫?在這個世間有很多在人與人之間,家庭有家庭的親人,所愛的人難免就是會有生老病死,要如何才能夠跳脫呢?就是要用真理。
我們如果可以了解,對於我們的人生,要如何來實踐我們的人生,在人生當中人與人又是如何的聚合在一起?緣聚同住,緣散就要分離,這種的道理如果知道,什麼事情都可以看得開。
有一個家庭就很讓我安心,這個家庭就是送他們最親愛的人回來。當然這是慈濟家庭,先生是慈誠隊、也是委員;太太也是委員;兒子、女兒也都非常的認同。
我們這位師兄在彰化,長年都罹患有鼻咽癌。有一回我到大林去,看到他:「我們要記得,當然我們應該要疼惜我們的身體,有病要和醫生配合。」這也是一個大自然很合乎於真理的事情,有病就是要找醫師。「假使大自然的法則、大限來的時候,我們也要用很開闊的心情,很自然的態度去接受,這樣知道嗎?」「我知道,了解。」所以臉上還是帶著笑容,總是知道有大自然的法則、大限來的這一天,安詳往生了。
他的心願,健康的時候就是要奉獻出去;到了最後一刻,大體也要捐贈出去。所以家人從彰化連夜開車,送著最親愛的人回來了。太太陪著,兒子、女兒、女婿陪伴著他,把他送回來了。回到花蓮,天未大亮就送到醫學院去了;處理完成之後,他們一家人回來了,進到精舍,在我要出門之前,來和我見面,看起來一家人都很安詳,沒有那種生離死別,那種心的糾結、難割捨,沒有那樣。看起來就是很祥和。
雖然看得出來很捨不得,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可以看得出來有種「祝福、安詳」的感覺。在這之間,女兒就對我說:「師公,我一定要對師公說感恩。」我說:「什麼事情?」她說:「爸爸在還沒有進入慈濟之前,脾氣很壞,但是進入慈濟之後,人生完全改變了。給我們很多年好的爸爸,讓我們的家庭很和睦。我爸爸過去誰的話都不說,但是他很聽師公的話,所以他改變過來了,讓我們的家庭很和睦,所以我們要感恩師公。尤其是他很祥和、很安詳的過世,所以我們也都很心安能夠圓滿他的心願,送他回來了。」
聽到這樣我就感到很安心,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在這一刻。平常時,什麼樣的人我是非、計較,這都是在未來生的習慣。當我們知道了道理之後,我們要趕緊改過來,改過來之後,有這麼好的習慣,脾氣改好了,待人接物,對待家人等等…都能很和睦。若這些都能夠和睦,我們就知道對待一般人能夠更加和睦。
因為一般人都說:「奇怪,出去對待人人都很好,但是回到家裡就很挑剔。」所以說要對待家裡的人要能夠很溫馨、很和睦,很難。能做到讓他的孩子、太太,家裡的人都稱讚他脾氣都改了,對我們都很和善、很和睦,可見得能證明,在慈濟的大團體中就是一個好人。
所以我們知道他的習氣已經改掉了,已經改了,所以他能夠帶著很好的習氣到人生,這就是讓我感到最歡喜的事情。
不是常常說:「人心不同,各如習性。」其實不是個如其面,是各如習性。我們人人本來的心都是一樣的,只是習氣熏習而不同。出生來到人間之後,受到後天的環境熏習,所以脾氣愈來愈壞、貪心愈來愈大、待人接物愈來愈自私,這都是在我們來生的這中間,後天的不斷不斷的熏習出了這些的習氣。所以我們之所以要修行,就是要將這些已經熏習、無明已經熏到髒污的,我們現在要淨化它。淨化就是將那些過去的習氣慢慢改掉。
所以我聽到這位弟子已經令家裡的人如此尊重、如此感恩,這和他的過去已經完全改變,有了好的習氣。我們就可以知道,當他要到來生的時候,一定是帶著如此好的習氣而去。未來的人間,他就是和睦人間,這就是我們所應該知道的智慧。
有了智慧,就可以改變人人不同的習慣。我們在做事情,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在看事情,各人有各人之間相處時候的爭執,這些時候我們要用智慧,如何圓滿爭執,變成一個圓滿的道理去走,這也是我們平時要訓練自己要用道理來熏習。
所以各位,學佛除了人生以外無佛可學。我們想要改變習氣,除了在現在做人的時候要改變,其他沒有時間可以改變。所以「不向今生度此身,更向何生度此身?」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--如何才能夠真正入理體悟?智慧能開啟出來?
在四十二章經中,佛陀如此的告訴我們:「汝等沙門,當捨愛欲;愛欲垢盡,道可見矣。」
人就是因為有愛欲,所以才會讓後天的習氣不斷不斷地薰染。我們若是要培養道心,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將愛欲去除。愛欲就是我見,有了我執、我見,就會迷失在「我就是要愛這樣,我就是要愛到透徹,愛的徹底。」然而世間所有有形的物質,有什麼是真的值得我們去愛的?一切都是無常,會變遷的,所以並沒有什麼!
所以佛陀先叫我們要捨愛欲!身外的東西都要捨了,何況這個身體?身體更是要捨。我們要發心,我們要捐出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體力,去完成一切。我們如果做什麼都怕困難、怕辛苦等等…這也是執著在愛欲中。
所以接下來說:「愛欲垢盡。」如果這些愛欲的無明我們若能夠盡除,「道可見矣」,我們就可以見到真如實相的道理。
什麼叫做「如來身」、「真如實相」?真就是真誠,一如的貫徹。我們既然發心要學佛,這一條路,我們就是要真如--「真誠一如貫徹」我們的道路。
什麼叫做「智慧圓明」?智慧圓明就是世間當中沒有什麼可以障礙我們的,讓我們沒有罣礙。無論是物質或是親愛的人,真正的愛就是要能夠愛出他和我們走同一條路,讓他能改變過去的無明習氣,這就是真愛。這醫生既然有緣在一起,但願來生他能夠改除很多的無明習氣,明明覺覺再來人生,這樣才是真愛。
所以,各位,希望大家愛都要愛在真道。道是一條大直到,這就是真的道理。所以不必用很多複雜的心,說:「我要如何去求道?」其實到就在我們的面前,道在我們的腳底,道在我們的身邊,道在我們的口中,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、待人處世。只要我們的心能夠會道,無處不是真道。
所以大家要用心,發揮如來清淨、如實真如的道理。我們要用明朗的智慧,來看待世間萬事萬物。所以人人要多用心!
備註:此系列文章內容節錄於《靜思晨語。法譬如水》慈悲三昧水懺講記,是 證嚴上人開示的逐字原稿,有些地方或許不甚通暢,卻是原汁原味,請大家用心體會其中苦口婆心的無量慈悲,一定要珍惜,更要起深信解,用心攝受。
2.幸福分享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49-十身(四)
3.幸福茶香
3-1
4.幸福彩虹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