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眸來時路20150117-靜思家風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1964年,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後因師媽的助緣,終於有了自己的家­—靜思精舍。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...)
 
 
第 1 行: 第 1 行:
 
==1.幸福奉學==
 
==1.幸福奉學==
 
1964年,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後因師媽的助緣,終於有了自己的家­—靜思精舍。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: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,因此靜思精­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。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,靠­勞動自力更生。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前,上人率領弟子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­屋修行時,已經奠立。時光匆匆轉眼走過了半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,­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上人與早期弟子最難忘的修行生活。
 
1964年,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後因師媽的助緣,終於有了自己的家­—靜思精舍。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: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,因此靜思精­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。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,靠­勞動自力更生。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前,上人率領弟子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­屋修行時,已經奠立。時光匆匆轉眼走過了半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,­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上人與早期弟子最難忘的修行生活。
 +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+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17 – 靜思家風
 +
(主持人賴睿伶)
 +
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;我是賴睿伶,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。
 +
 +
1964年 上人和精舍師父們,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之後因著師媽的因緣?讓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,靜思精舍,而精舍大殿最大的特色,就是沒有功德箱,因為 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的,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所以50年來精舍的師父們,不僅要自力更生,更成為全球慈濟人堅強的後盾。
 +
 +
(旁白)
 +
早課後,用完簡單的早齋,精舍師父開始忙碌的一天,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、靠勞動,自力更生,從不接受供養。有別於其他寺廟道場,靜思精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,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前, 上人率領弟子,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屋修行時已經奠立。原因是要確保,精舍與慈濟基金會的帳目,完全分開,因為每一筆善款,都是四大志業的後盾。
 +
 +
時光匆匆,轉眼走過了半個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,心靈故鄉。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 上人與早期弟子,最難忘的修行生活,今天就讓慈師父陪著我們,一同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。
 +
 +
主持人:歡迎慈師父,阿彌陀佛!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阿彌陀佛!
 +
 +
主持人:感恩師父!今天要透過照片,來跟我們回顧慈濟的歷史,也跟我們分享靜思家風,是怎麼建立的?我們先來看第一張照片。我們看到照片裡面,好像有一些婦人蹲在那邊,然後大家好像在煮食?那師父還記得照片的人嗎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照片裡面的人,那一位小孩子。
 +
 +
主持人:畫面右邊這個小男生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是,那個是吳冠宏,他現在已經是,東華大學的教授了。時間過得真快!還有幾位菩薩,一位就是,記得是 上人的阿嬤,那位老人家,再過去就是靜慈,再過去就是靜智的媽媽,陳貞如的媽媽,再過來帶著斗笠那一位是,他是教我犁田,教我犁,怎麼牽牛,怎麼犁田這樣,另外一位是花蓮的,也是一位信徒。
 +
 +
主持人:畫面裡面是要準備煮飯嗎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鍋子裡面是在煮稀飯,早期我們的生活很克難,假使說24號發放的時候,煮的比較多,所以就是用那個臨時的,那個臨時用那個桶子這樣,用鍋子這樣去煮鹹稀飯。白天發放那天,我們就煮鹹稀飯給大家吃。
 +
 +
主持人:其實我知道這張照片,大概是在1968年的時候拍攝的,那個時候好像我們的生活,還是非常的克難,很不容易,那當時是怎麼維生的?
 +
 +
借地耕作 野菜維生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剛剛到那邊, 上人就是說要自力更生,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,我們就開始,做手工,賺一些工資來維持生活,那因為裡面七個人要生活,所以有時候,還沒有領到工資的時候,真的窮得一毛錢也沒有,常常向地藏王菩薩,那邊借油借米。
 +
 +
所以 上人就是說後面,地藏王菩薩後面有五分地,大概一千,將近一千五百坪的土地,那我們就來耕種,自己種菜還有種那一些地上物,耕作以外,那有時候沒有錢的時候,就是拔野菜過生活,生活是真的過得很苦。
 +
 +
常常 上人的身體不好,常常都會心臟病發作,所以我們也常常想說,沒有比較營養的東西,給 上人吃,所以我們內心也真的常常,覺得很自責,也很難過,看 上人這樣,有時候心臟病發作的時候,我們都有時候,看到 上人在裡面不舒服,我們三四個就都,跑到後面那裡哭,我們看到 上人不舒服,我們就不捨這樣,想說我們都也沒有一點錢,買比較好的東西給 上人吃。
 +
 +
所以那時候生活艱苦,自己種的菜如果沒有,就買豆腐,醃成鹹豆腐,如果沒有菜,又下雨天不能去摘菜那時候,我們才吃那個鹹豆腐,5毛錢做菜底,醃成菜底這樣,吃差不多一個月。
 +
 +
主持人:吃一個月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吃要一個月,就是沒有的時候,沒有菜的時候才吃那個鹹豆腐,所以5毛錢就吃要一個月,就是過著那麼刻苦的生活。所以我說慈濟家風,就是從那時候就開始建立起來, 上人說我們就出家了,我們要可以吃苦,我們如果有能力,我們就吃三餐,沒能力,一餐我們也是就要吃一餐,人家吃不了苦,我們要能吃,人家不能忍的,我們要能夠忍,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開始磨練,你們如果能夠接受,將來有遇到困難,你才有辦法去接受,有辦法去克服。
 +
 +
所以我們說慈濟家風,克勤克儉、克苦克難,那時候就是過著這種生活。
 +
 +
見證歷史 自立更生
 +
 +
主持人:這張照片,道盡了多少的心酸過程,不過都是克難的經歷,而照片裡有一些婦女,已經不在了,但是其中這一位小男孩,就在畫面的右下角的吳冠宏,他當時只有四歲,他很多的生活經驗,都是和精舍師父們在一起的,他的成長過程,也看到了精舍師父的克難精神,我們就來聽聽他的分享。
 +
 +
吳冠宏(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):這個小男孩就是我,那時候我很小,但是我一路這樣子走過來,精舍的師父們,他們都生活的很清苦,然後這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生活上的一些必需品,都是自己來的,所以自己做,包括從山上摘東西,摘下來做掃把,然後我們在路上摘一些野菜,然後也有前面在,現在精舍前面,以前也有一塊那個農地,大家都要在那邊耕作。然後還有一些這個工廠,還要做一些手工,他們都是自力更生。
 +
 +
那我自己也感受到,在慈濟的生活裡面,對我未來的成長的幫助,那我印象最深刻就是,證嚴上人那時候在精舍裡面,他要求我們吃飯的規矩,然後吃東西的那種禮貌,所以他常常要求我說,要吃所有的東西,那時候我最怕吃的就是苦瓜,那證嚴上人還說一定要吃,一點苦都吃不了的話怎麼做事?
 +
 +
(旁白)
 +
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,這是吳冠宏跟著師父們生活,最大的收穫,也是一輩子的記憶。
 +
 +
主持人:感受得到吳教授,受師父們的身教影響很大,我們接下看的是第二張照片,就是這一張,這拍攝的時間是在1966年,照片上的兩位婦女,右邊的這一位,就是剛才吳教授的媽媽,我們委員號5號的陳貞如師姊,靜智師姊;那左邊的這一位,是委員號4號的吳玉鳳師姊,靜慈師姊,這地是什麼人的呢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地我們是跟人家借的,這是地藏王廟,地藏王菩薩那邊的,要種就是跟人家借牛跟借犁,就是那個菩薩後面,第三個那個菩薩,有我們的師姊,教我們說怎麼犁,她做過農事,她務農,她會犁田,所以她就說你如果借到牛,跟借犁,我教你們犁田,要務農,自己會我們比較輕鬆,就是這樣,跟人家借牛跟借犁,才開始學犁田。
 +
 +
借地借牛 學習農事
 +
 +
主持人:所以土地也是借的?那犁也是借的?開始做之後,是不是生活就比較好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我們自己犁就是收成沒有經驗,我們耕作沒有經驗,收成不太好;所以那時候就生活就比較艱苦,牛借來在開始,犁園子的時候,那個雜草很多,所以牛不好拖犁,還有我們不認識,借來的牛不熟,我們又沒有拿棍子,所以牛牠就慢動作。
 +
 +
主持人:不走就對了!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那時候我才想說,牛跟人家借來要怎麼辦?才去,我知道牛喜歡吃甘蔗尾,我才去抱一把,跟人家要一把甘蔗尾給師父抱,師父看到這樣也是說,牛不走要怎麼辦?牛跟人家借來的,所以師父就走前面,抱那把甘蔗尾,牛要吃甘蔗尾,所以一直走,我們就在後面犁,後面才開始種土豆這樣。
 +
 +
主持人:不說您可能不知道,畫這張畫的人就是慈師父了,這就是一個生活的見證,其實那個時候就算是要耕田,好像也不是很容易,雖然有了牛,又有方法可以讓牛前進,但是收成好嗎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因為耕種下去,耕作下去就那是要下肥料,還要除草。
 +
 +
主持人:還有很多的農事要做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這個費用都增加,要不然我們以前就是,拔一些野菜,自己送一些菜,很刻苦的,就這樣可以過一天,但是種下去你要除草,結果費用都增加,所以因為這樣,沒有辦法維持生活,所以第三種,我們才做那個水泥袋。
 +
 +
主持人:那師父,負擔更大了,那要怎麼辦呢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那時候開銷多收成少,所以生活困難,師媽來,她有看到,所以她才說要不然,附近看有沒有土地,因為地藏王菩薩那裡也很窄,做救濟的人很多,容納不下,所以師媽來看到,這麼窄的地方要怎麼做救濟?就是這樣她才說,不然附近如果有土地,就買一圥土地給你這樣。所以我們問就是這塊,其實靜思精舍第一塊,這個土地的九分地的水田,人家剛好要賣,所以就師媽這樣買給我們,有多一塊水田來耕作,就多,維持我們可以,維持我們的生活。
 +
 +
主持人:後來我們開始種田了,在師媽所買的這一塊土地上,不過那時候種田感覺,也很不容易,相片裡的人是師父嗎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是因為插秧插好了,第二天因為放水下去,那個秧苗插不住的,就水會把它浮起來,浮起來的時候還要再種下去,因為那時候剛好靜智和靜慈,她們兩個來,我就來巡田水,她們就跟我一起來,來看,我就想要巡秧苗,要再把它種下去,不過種不到,所以我就跟陳貞如師姊說。
 +
 +
主持人:
 +
拉著師父的是靜智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我說你給我拉著,不要讓我跌下去,我給那個秧苗插下去這樣,因為那時候冬天,我不敢脫,不脫鞋子,想說近近的插得到,就叫她拉著我,不要讓我跌下去,這樣我就把它插下去,把秧苗再給它插回去這樣。
 +
 +
主持人:所以種田也不簡單。
 +
 +
整地種稻 人力耕作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種田就要兼顧水,還顧水,還除草,還施肥,到後來收割的時候,要割的時候也是自己割,自己割,割到天亮兩隻腳都不能彎。
 +
 +
主持人:太累了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沒有錢可以請人,我們那時候只有拜託兩個男眾,請兩個男眾幫我們拖機器桶,那個機器桶加稻子下去很重,有時候我們拖不動,只有請兩個而已,剩下我們自己割,那時候真的是為了生活,真的認真很努力,努力做,做到都是用,真的用都是苦幹這樣,硬做就對了。
 +
 +
主持人:但是做得那麼辛苦,聽說第一年收成不太好。
 +
 +
負債購地 期待收成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沒有經驗,所以鄰家阿伯很好,跟我們說你除草除到第三次,稻子收割季,快要開花了,你要再灑一次肥料,因為我們就沒有經驗不會,所以灑太多,灑太多之後,我就灑好,第三次灑肥料灑好,就跟 上人去豐原。
 +
 +
去豐原大約20天,差不多半個月以上才回來,回來那時候,我就看說,我們的稻子不知道多漂亮,我趕快來看,很高興,想說稻子如果割起來,我就可以還這個3萬1的債務,因為買這塊田,師媽幫忙,不過那時候11萬,(民國)55年11萬很多錢,就是又欠3萬1才有11萬,那個我們就去銀行貸款智3萬1,那時候就是真的滿腹的,抱著很大的希望說,我的稻子割起來,我就可以還這些債務,但是來田裡一看,稻子怎麼都枯萎了,原來就是我肥料下太多,所以從頭到尾,稻子,水田九分地的水田,我把它轉一圈這樣回來,我就站在那邊當場哭出來,因為沒辦法接受,那個3萬1 的債務,對我們來說很多錢。
 +
 +
主持人:是啊!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米,我們花蓮東部這邊的米,一斗是23臺斤叫做一斗,那時候一斗米才80幾塊而已。
 +
 +
主持人:才80幾塊(錢)。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一斗米80幾塊而已,我們欠人家3萬1,那個債務對我們來說是很多錢,而且肥料也是都跟人家借的,差不多有超過3萬5,因為想說稻子割起來,才可以還人家這些債務,但是看了都枯萎了,所有的希望都泡湯了,都不見了,所以真的是很,感覺那個內心的那份辛酸,真的是沒有辦法表達。
 +
 +
那時候的感受,真的覺得很苦,因為在家裡出來還沒兩年,要做沒關係,但是負債那個壓力很大,還看到一個稻子都枯萎了,就都沒有辦法還了,擔心說這3萬1的債務,是要從哪裡來?真的那時候很辛苦。
 +
 +
主持人:師父欠了更多錢之後,但是 上人是堅持自力更生,那這樣子要怎麼辦呢?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就是除了務農以外,種田以外,我們那時候還有做一些手工,來補貼。
 +
 +
主持人:這樣要做的事情很多。
 +
 +
第一代弟子 完全付出
 +
 +
上德下慈師父:就是那時候就是說,師父給我們的使命,就是說你們第一代的人,要徹底犧牲。所以那時候就是真的認真做,很努力做,牛跟人家借來務農,犁園,也是要做,日正當中這樣曬,我們不是小時候就習慣的,所以來到這裡才開始工作,那個太陽下這樣曬下去,有時候好像快要休克,太熱了,好像要中暑,好像休克。
 +
 +
不過要怎麼樣,沒辦法,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,所以我說精神要提起來,精神提起來就是有辦法,來支持我們這個體力。
 +
 +
(旁白)
 +
為了自給自足,靜思精舍的師父們,在飲食上力不外求,從早年種花生、蕃薯,種稻米、種菜,五十年來,日復一日,為了支付生活開銷,維持慈濟人心靈故鄉這個家,師父們更積極投入,各種產品加工,整個歷程,猶如臺灣產業發展的縮影。
 +
 +
1960年代,以手工紡織為主,做嬰兒鞋、織毛衣、紡棉布手套;70年代,工作間裡出現了輕型機具,漏電斷路器、高周波尿布加工,是道場即工廠的呈現;80年代後,塑膠花、化妝品的瓶蓋,佔據了大部分空間,代工從電子業進入了塑膠業,直至今日,為推動輕簡飲食的五穀粉,提供賑災熱食的香積飯,以及對環境無污染的,天然植物淨皂,每件產品都是師父們力行百丈禪師,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的證明,也是實踐靜思家風,克勤、克儉、克難的足跡。
 +
 +
 +
廢棄飲料瓶 做成蠟燭模型
 +
 +
主持人:現在我們來歡迎,是在1980年來到靜思精舍的安師父,請他和我們一起分享,早期在精舍的時候,是怎麼做手工的?我們先來看第一張照片;第一張照片看起來好像,師父們和師姊蹲在地上,這是在做什麼呢?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做蠟燭。
 +
 +
主持人:做蠟燭,那我們又看到這個地上,這一圈一圈白白的,這是什麼內容?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一圈一圈就是養樂多瓶子,我們去古物商那邊,早上用餐完就出去了,六點半,就好幾位師父出去,然後那時候,如果有信徒帶我們有車,要不然有時候就用走路,那回來信徒就幫忙,放在那個車上。
 +
 +
主持人:所以那時候沒有模具,所以只能做養樂多的瓶子,來把它…。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當模型,然後就回來就隔天又剪,先剪一半,那個頭剪掉,又洗一洗,要曬太陽。
 +
 +
主持人:還很多道工。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然後做好, 上人教我們怎麼配顏色,那中午 上人沒有休息,用餐完馬上工作。所以我有參與,剛開始不了解,剛來時候每天那麼早起床,我都去補眠,如果這個月生日很多人,聯誼會、慶生會,就送每個會員,給他們一人一條,或是委員,那 上人教我們要怎麼配顏色。所以那時候我看到 上人,用餐完馬上他在工作,我就不敢去睡覺。
 +
 +
主持人:就不敢偷懶了。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不敢偷懶,就一直跟他趕快做。
 +
 +
主持人:所以沒有工具要找工具,沒有方法, 上人想出了方法,真的是不容易,為了要做個蠟燭。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所以那時候早期沒有在賣蠟燭,是結緣品。
 +
 +
主持人:我們再來看下一張照片,這張照片好像,就比較再過一些日子了,而且照片中的人就是師父,這是什麼時候拍的呢?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大概是19…,大概是民國78年,78年、77年當中,因為後來就改為,因為很多是,本來是蠟燭沒在賣啦!是師姊她們建議說:「師父!你們蠟燭很好點,為什麼不賣給我們?你們生活靠自己,你們可以再賣給人家。」一直跟還跟我們講,跟 上人講,才開始賣蠟燭,以前蠟燭沒有在賣的。
 +
 +
主持人:接下來我們看到的也是,算精舍生活裡面一個常態,就是我們會把每一個物品,都整理得很好,甚至於原本看起來,沒有用的東西,現在師父們,好像在洗塑膠袋是嗎?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那就是可以再回收的塑膠袋,我們就把它洗一洗,然後就,這些水不用也是不增不減,它也是流到大海去,就給它利用,它就可以讓這些水不要浪費,愛惜物命。其實我覺得就能夠這樣出力,就是代表你人生很亮麗,而且會心很踏實,所以師父叫人家老實付出,就是這樣子。
 +
 +
不求功德 只求工作
 +
 +
 +
主持人:出力反而就會亮麗,可是其實這裡面都是師父們,用體力、用汗水,務實的把它做到的。師父您出家這幾年,自己也感受,其實真的是很辛苦,體力上的負荷。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其實我不求功德,我求能工作,生命不在長短,能夠今天每天就能,不浪費生命使用權,我就滿足了。
 +
 +
主持人: 上人向來教導弟子,就是要愛惜物命,以自力更生的方式,不依賴供養,50年來靜思精舍的師父們,遵循著 上人的教誨,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,把自食其力,當作是自己出家修行的功課,今天真的非常感恩,安師父您的分享,感恩!
 +
 +
上德下安師父:感恩主持人!
 +
 +
主持人:也感恩慈師父,還有鏡頭前的您的觀賞,再會!
  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
==2.幸福分享==

2015年11月23日 (一) 10:24的最新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1964年,證嚴上人與精舍師父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後因師媽的助緣,終於有了自己的家­—靜思精舍。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: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,因此靜思精­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。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,靠­勞動自力更生。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前,上人率領弟子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­屋修行時,已經奠立。時光匆匆轉眼走過了半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,­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上人與早期弟子最難忘的修行生活。


【回眸來時路】20150117 – 靜思家風 (主持人賴睿伶) 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;我是賴睿伶,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。

1964年 上人和精舍師父們,借住於普明寺,四年之後因著師媽的因緣?讓我們終於有了自己的家,靜思精舍,而精舍大殿最大的特色,就是沒有功德箱,因為 上人堅持不接受供養,力行百丈禪師所說的,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所以50年來精舍的師父們,不僅要自力更生,更成為全球慈濟人堅強的後盾。

(旁白) 早課後,用完簡單的早齋,精舍師父開始忙碌的一天,除了一般出家人的修行外,精舍師父一切生活所需,都是靠雙手、靠勞動,自力更生,從不接受供養。有別於其他寺廟道場,靜思精舍並沒有擺設功德箱,這樣的原則,從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之前, 上人率領弟子,於普明寺後面的小木屋修行時已經奠立。原因是要確保,精舍與慈濟基金會的帳目,完全分開,因為每一筆善款,都是四大志業的後盾。

時光匆匆,轉眼走過了半個世紀,靜思精舍成為全球慈濟人的,心靈故鄉。五十年前小木屋艱苦生活,一直是 上人與早期弟子,最難忘的修行生活,今天就讓慈師父陪著我們,一同回眸來時路,舊法用心知。

主持人:歡迎慈師父,阿彌陀佛!

上德下慈師父:阿彌陀佛!

主持人:感恩師父!今天要透過照片,來跟我們回顧慈濟的歷史,也跟我們分享靜思家風,是怎麼建立的?我們先來看第一張照片。我們看到照片裡面,好像有一些婦人蹲在那邊,然後大家好像在煮食?那師父還記得照片的人嗎?

上德下慈師父:照片裡面的人,那一位小孩子。

主持人:畫面右邊這個小男生。

上德下慈師父:是,那個是吳冠宏,他現在已經是,東華大學的教授了。時間過得真快!還有幾位菩薩,一位就是,記得是 上人的阿嬤,那位老人家,再過去就是靜慈,再過去就是靜智的媽媽,陳貞如的媽媽,再過來帶著斗笠那一位是,他是教我犁田,教我犁,怎麼牽牛,怎麼犁田這樣,另外一位是花蓮的,也是一位信徒。

主持人:畫面裡面是要準備煮飯嗎?

上德下慈師父:鍋子裡面是在煮稀飯,早期我們的生活很克難,假使說24號發放的時候,煮的比較多,所以就是用那個臨時的,那個臨時用那個桶子這樣,用鍋子這樣去煮鹹稀飯。白天發放那天,我們就煮鹹稀飯給大家吃。

主持人:其實我知道這張照片,大概是在1968年的時候拍攝的,那個時候好像我們的生活,還是非常的克難,很不容易,那當時是怎麼維生的?

借地耕作 野菜維生

上德下慈師父:剛剛到那邊, 上人就是說要自力更生,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,我們就開始,做手工,賺一些工資來維持生活,那因為裡面七個人要生活,所以有時候,還沒有領到工資的時候,真的窮得一毛錢也沒有,常常向地藏王菩薩,那邊借油借米。

所以 上人就是說後面,地藏王菩薩後面有五分地,大概一千,將近一千五百坪的土地,那我們就來耕種,自己種菜還有種那一些地上物,耕作以外,那有時候沒有錢的時候,就是拔野菜過生活,生活是真的過得很苦。

常常 上人的身體不好,常常都會心臟病發作,所以我們也常常想說,沒有比較營養的東西,給 上人吃,所以我們內心也真的常常,覺得很自責,也很難過,看 上人這樣,有時候心臟病發作的時候,我們都有時候,看到 上人在裡面不舒服,我們三四個就都,跑到後面那裡哭,我們看到 上人不舒服,我們就不捨這樣,想說我們都也沒有一點錢,買比較好的東西給 上人吃。

所以那時候生活艱苦,自己種的菜如果沒有,就買豆腐,醃成鹹豆腐,如果沒有菜,又下雨天不能去摘菜那時候,我們才吃那個鹹豆腐,5毛錢做菜底,醃成菜底這樣,吃差不多一個月。

主持人:吃一個月。

上德下慈師父:吃要一個月,就是沒有的時候,沒有菜的時候才吃那個鹹豆腐,所以5毛錢就吃要一個月,就是過著那麼刻苦的生活。所以我說慈濟家風,就是從那時候就開始建立起來, 上人說我們就出家了,我們要可以吃苦,我們如果有能力,我們就吃三餐,沒能力,一餐我們也是就要吃一餐,人家吃不了苦,我們要能吃,人家不能忍的,我們要能夠忍,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開始磨練,你們如果能夠接受,將來有遇到困難,你才有辦法去接受,有辦法去克服。

所以我們說慈濟家風,克勤克儉、克苦克難,那時候就是過著這種生活。

見證歷史 自立更生

主持人:這張照片,道盡了多少的心酸過程,不過都是克難的經歷,而照片裡有一些婦女,已經不在了,但是其中這一位小男孩,就在畫面的右下角的吳冠宏,他當時只有四歲,他很多的生活經驗,都是和精舍師父們在一起的,他的成長過程,也看到了精舍師父的克難精神,我們就來聽聽他的分享。

吳冠宏(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):這個小男孩就是我,那時候我很小,但是我一路這樣子走過來,精舍的師父們,他們都生活的很清苦,然後這個一日不做一日不食,生活上的一些必需品,都是自己來的,所以自己做,包括從山上摘東西,摘下來做掃把,然後我們在路上摘一些野菜,然後也有前面在,現在精舍前面,以前也有一塊那個農地,大家都要在那邊耕作。然後還有一些這個工廠,還要做一些手工,他們都是自力更生。

那我自己也感受到,在慈濟的生活裡面,對我未來的成長的幫助,那我印象最深刻就是,證嚴上人那時候在精舍裡面,他要求我們吃飯的規矩,然後吃東西的那種禮貌,所以他常常要求我說,要吃所有的東西,那時候我最怕吃的就是苦瓜,那證嚴上人還說一定要吃,一點苦都吃不了的話怎麼做事?

(旁白)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學習,這是吳冠宏跟著師父們生活,最大的收穫,也是一輩子的記憶。

主持人:感受得到吳教授,受師父們的身教影響很大,我們接下看的是第二張照片,就是這一張,這拍攝的時間是在1966年,照片上的兩位婦女,右邊的這一位,就是剛才吳教授的媽媽,我們委員號5號的陳貞如師姊,靜智師姊;那左邊的這一位,是委員號4號的吳玉鳳師姊,靜慈師姊,這地是什麼人的呢?

上德下慈師父:地我們是跟人家借的,這是地藏王廟,地藏王菩薩那邊的,要種就是跟人家借牛跟借犁,就是那個菩薩後面,第三個那個菩薩,有我們的師姊,教我們說怎麼犁,她做過農事,她務農,她會犁田,所以她就說你如果借到牛,跟借犁,我教你們犁田,要務農,自己會我們比較輕鬆,就是這樣,跟人家借牛跟借犁,才開始學犁田。

借地借牛 學習農事

主持人:所以土地也是借的?那犁也是借的?開始做之後,是不是生活就比較好?

上德下慈師父:我們自己犁就是收成沒有經驗,我們耕作沒有經驗,收成不太好;所以那時候就生活就比較艱苦,牛借來在開始,犁園子的時候,那個雜草很多,所以牛不好拖犁,還有我們不認識,借來的牛不熟,我們又沒有拿棍子,所以牛牠就慢動作。

主持人:不走就對了!
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那時候我才想說,牛跟人家借來要怎麼辦?才去,我知道牛喜歡吃甘蔗尾,我才去抱一把,跟人家要一把甘蔗尾給師父抱,師父看到這樣也是說,牛不走要怎麼辦?牛跟人家借來的,所以師父就走前面,抱那把甘蔗尾,牛要吃甘蔗尾,所以一直走,我們就在後面犁,後面才開始種土豆這樣。

主持人:不說您可能不知道,畫這張畫的人就是慈師父了,這就是一個生活的見證,其實那個時候就算是要耕田,好像也不是很容易,雖然有了牛,又有方法可以讓牛前進,但是收成好嗎?
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因為耕種下去,耕作下去就那是要下肥料,還要除草。

主持人:還有很多的農事要做。

上德下慈師父:所以這個費用都增加,要不然我們以前就是,拔一些野菜,自己送一些菜,很刻苦的,就這樣可以過一天,但是種下去你要除草,結果費用都增加,所以因為這樣,沒有辦法維持生活,所以第三種,我們才做那個水泥袋。

主持人:那師父,負擔更大了,那要怎麼辦呢?
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那時候開銷多收成少,所以生活困難,師媽來,她有看到,所以她才說要不然,附近看有沒有土地,因為地藏王菩薩那裡也很窄,做救濟的人很多,容納不下,所以師媽來看到,這麼窄的地方要怎麼做救濟?就是這樣她才說,不然附近如果有土地,就買一圥土地給你這樣。所以我們問就是這塊,其實靜思精舍第一塊,這個土地的九分地的水田,人家剛好要賣,所以就師媽這樣買給我們,有多一塊水田來耕作,就多,維持我們可以,維持我們的生活。

主持人:後來我們開始種田了,在師媽所買的這一塊土地上,不過那時候種田感覺,也很不容易,相片裡的人是師父嗎?
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是因為插秧插好了,第二天因為放水下去,那個秧苗插不住的,就水會把它浮起來,浮起來的時候還要再種下去,因為那時候剛好靜智和靜慈,她們兩個來,我就來巡田水,她們就跟我一起來,來看,我就想要巡秧苗,要再把它種下去,不過種不到,所以我就跟陳貞如師姊說。

主持人: 拉著師父的是靜智。

上德下慈師父:我說你給我拉著,不要讓我跌下去,我給那個秧苗插下去這樣,因為那時候冬天,我不敢脫,不脫鞋子,想說近近的插得到,就叫她拉著我,不要讓我跌下去,這樣我就把它插下去,把秧苗再給它插回去這樣。

主持人:所以種田也不簡單。

整地種稻 人力耕作

上德下慈師父:種田就要兼顧水,還顧水,還除草,還施肥,到後來收割的時候,要割的時候也是自己割,自己割,割到天亮兩隻腳都不能彎。

主持人:太累了。
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沒有錢可以請人,我們那時候只有拜託兩個男眾,請兩個男眾幫我們拖機器桶,那個機器桶加稻子下去很重,有時候我們拖不動,只有請兩個而已,剩下我們自己割,那時候真的是為了生活,真的認真很努力,努力做,做到都是用,真的用都是苦幹這樣,硬做就對了。

主持人:但是做得那麼辛苦,聽說第一年收成不太好。

負債購地 期待收成

上德下慈師父:因為沒有經驗,所以鄰家阿伯很好,跟我們說你除草除到第三次,稻子收割季,快要開花了,你要再灑一次肥料,因為我們就沒有經驗不會,所以灑太多,灑太多之後,我就灑好,第三次灑肥料灑好,就跟 上人去豐原。

去豐原大約20天,差不多半個月以上才回來,回來那時候,我就看說,我們的稻子不知道多漂亮,我趕快來看,很高興,想說稻子如果割起來,我就可以還這個3萬1的債務,因為買這塊田,師媽幫忙,不過那時候11萬,(民國)55年11萬很多錢,就是又欠3萬1才有11萬,那個我們就去銀行貸款智3萬1,那時候就是真的滿腹的,抱著很大的希望說,我的稻子割起來,我就可以還這些債務,但是來田裡一看,稻子怎麼都枯萎了,原來就是我肥料下太多,所以從頭到尾,稻子,水田九分地的水田,我把它轉一圈這樣回來,我就站在那邊當場哭出來,因為沒辦法接受,那個3萬1 的債務,對我們來說很多錢。

主持人:是啊!
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米,我們花蓮東部這邊的米,一斗是23臺斤叫做一斗,那時候一斗米才80幾塊而已。

主持人:才80幾塊(錢)。

上德下慈師父:一斗米80幾塊而已,我們欠人家3萬1,那個債務對我們來說是很多錢,而且肥料也是都跟人家借的,差不多有超過3萬5,因為想說稻子割起來,才可以還人家這些債務,但是看了都枯萎了,所有的希望都泡湯了,都不見了,所以真的是很,感覺那個內心的那份辛酸,真的是沒有辦法表達。

那時候的感受,真的覺得很苦,因為在家裡出來還沒兩年,要做沒關係,但是負債那個壓力很大,還看到一個稻子都枯萎了,就都沒有辦法還了,擔心說這3萬1的債務,是要從哪裡來?真的那時候很辛苦。

主持人:師父欠了更多錢之後,但是 上人是堅持自力更生,那這樣子要怎麼辦呢?

上德下慈師父:那時候就是除了務農以外,種田以外,我們那時候還有做一些手工,來補貼。

主持人:這樣要做的事情很多。

第一代弟子 完全付出

上德下慈師父:就是那時候就是說,師父給我們的使命,就是說你們第一代的人,要徹底犧牲。所以那時候就是真的認真做,很努力做,牛跟人家借來務農,犁園,也是要做,日正當中這樣曬,我們不是小時候就習慣的,所以來到這裡才開始工作,那個太陽下這樣曬下去,有時候好像快要休克,太熱了,好像要中暑,好像休克。

不過要怎麼樣,沒辦法,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,所以我說精神要提起來,精神提起來就是有辦法,來支持我們這個體力。

(旁白) 為了自給自足,靜思精舍的師父們,在飲食上力不外求,從早年種花生、蕃薯,種稻米、種菜,五十年來,日復一日,為了支付生活開銷,維持慈濟人心靈故鄉這個家,師父們更積極投入,各種產品加工,整個歷程,猶如臺灣產業發展的縮影。

1960年代,以手工紡織為主,做嬰兒鞋、織毛衣、紡棉布手套;70年代,工作間裡出現了輕型機具,漏電斷路器、高周波尿布加工,是道場即工廠的呈現;80年代後,塑膠花、化妝品的瓶蓋,佔據了大部分空間,代工從電子業進入了塑膠業,直至今日,為推動輕簡飲食的五穀粉,提供賑災熱食的香積飯,以及對環境無污染的,天然植物淨皂,每件產品都是師父們力行百丈禪師,一日不做、一日不食的證明,也是實踐靜思家風,克勤、克儉、克難的足跡。


廢棄飲料瓶 做成蠟燭模型

主持人:現在我們來歡迎,是在1980年來到靜思精舍的安師父,請他和我們一起分享,早期在精舍的時候,是怎麼做手工的?我們先來看第一張照片;第一張照片看起來好像,師父們和師姊蹲在地上,這是在做什麼呢?

上德下安師父:做蠟燭。

主持人:做蠟燭,那我們又看到這個地上,這一圈一圈白白的,這是什麼內容?

上德下安師父:一圈一圈就是養樂多瓶子,我們去古物商那邊,早上用餐完就出去了,六點半,就好幾位師父出去,然後那時候,如果有信徒帶我們有車,要不然有時候就用走路,那回來信徒就幫忙,放在那個車上。

主持人:所以那時候沒有模具,所以只能做養樂多的瓶子,來把它…。

上德下安師父:當模型,然後就回來就隔天又剪,先剪一半,那個頭剪掉,又洗一洗,要曬太陽。

主持人:還很多道工。

上德下安師父:然後做好, 上人教我們怎麼配顏色,那中午 上人沒有休息,用餐完馬上工作。所以我有參與,剛開始不了解,剛來時候每天那麼早起床,我都去補眠,如果這個月生日很多人,聯誼會、慶生會,就送每個會員,給他們一人一條,或是委員,那 上人教我們要怎麼配顏色。所以那時候我看到 上人,用餐完馬上他在工作,我就不敢去睡覺。

主持人:就不敢偷懶了。

上德下安師父:不敢偷懶,就一直跟他趕快做。

主持人:所以沒有工具要找工具,沒有方法, 上人想出了方法,真的是不容易,為了要做個蠟燭。

上德下安師父:所以那時候早期沒有在賣蠟燭,是結緣品。

主持人:我們再來看下一張照片,這張照片好像,就比較再過一些日子了,而且照片中的人就是師父,這是什麼時候拍的呢?

上德下安師父:大概是19…,大概是民國78年,78年、77年當中,因為後來就改為,因為很多是,本來是蠟燭沒在賣啦!是師姊她們建議說:「師父!你們蠟燭很好點,為什麼不賣給我們?你們生活靠自己,你們可以再賣給人家。」一直跟還跟我們講,跟 上人講,才開始賣蠟燭,以前蠟燭沒有在賣的。

主持人:接下來我們看到的也是,算精舍生活裡面一個常態,就是我們會把每一個物品,都整理得很好,甚至於原本看起來,沒有用的東西,現在師父們,好像在洗塑膠袋是嗎?

上德下安師父:那就是可以再回收的塑膠袋,我們就把它洗一洗,然後就,這些水不用也是不增不減,它也是流到大海去,就給它利用,它就可以讓這些水不要浪費,愛惜物命。其實我覺得就能夠這樣出力,就是代表你人生很亮麗,而且會心很踏實,所以師父叫人家老實付出,就是這樣子。

不求功德 只求工作


主持人:出力反而就會亮麗,可是其實這裡面都是師父們,用體力、用汗水,務實的把它做到的。師父您出家這幾年,自己也感受,其實真的是很辛苦,體力上的負荷。

上德下安師父:其實我不求功德,我求能工作,生命不在長短,能夠今天每天就能,不浪費生命使用權,我就滿足了。

主持人: 上人向來教導弟子,就是要愛惜物命,以自力更生的方式,不依賴供養,50年來靜思精舍的師父們,遵循著 上人的教誨,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,把自食其力,當作是自己出家修行的功課,今天真的非常感恩,安師父您的分享,感恩!

上德下安師父:感恩主持人!

主持人:也感恩慈師父,還有鏡頭前的您的觀賞,再會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回眸來時路20150117-靜思家風

3.幸福茶香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