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02-法水湧泉滌妄歸真 - 導讀二 懺悔修心 去妄歸真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諸位同修,我們學佛,最重要的就是要通情達理。 我們要通天地萬物情與無情為一體,我們要了達真理至不迷,這就是我們修...)
 
3.幸福茶香
 
(由2名用戶作出的3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)
第 75 行: 第 75 行:
 
==3.幸福茶香==
 
==3.幸福茶香==
  
3-1
+
3-1 常聽人說:「人生苦海!」但沒有真的經歷重大苦痛,以為自己明白,原來還是不明白。原來苦可以那麼巨大!那麼恐怖!那麼的無時無刻、無孔不入,苦到看不到希望、看不到光明,即使跌倒了勉強爬起來,很快障礙又來把我打倒,真是苦到極處,但除自己誰又能真的體會呢?確實是「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」啊!但我知道,如今之道,只有咬緊牙根:懺悔過往,悟達國師修行十世都有業報,我怎麼可能沒有業報呢?並且用感恩歡喜心接受,只有如此業才會消,感恩上人開示:「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知道,業報完自然就消了,我們要真心歡喜接受,就算有苦,但心中也應該要歡喜、要感恩。所以請大家顧好這念心。」我會用心記住,時時提醒自己。
 
+
  
 +
3-2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種什麼因結什麼果,「因果」是無法可避的,今日造之因,未必馬上得到果報,這果報有時是好的,所以才說「要怎麼收穫,先那麼栽」,但當果報是壞的時,我們常常陷入自怨自哀,或把事情責怪別人,認清了因果,就能消一份業。生而為人,從出生到此刻,我們無時不在造業,一舉一行,一言一動,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造了業,過去不自知,所以犯了錯,常認為錯不在己。但現在知道了,就應懺悔,人非聖賢孰能無過,既知己過,就應努力修行去改過。這條路不容易,因為人的眼裡常只看到了自己,一張相片,我們最先想看的是自己,如果我們能愛別人比自己多一點,那心裡就不會常常得失心重。上人說:「業報由不得己」所以更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。
  
 
==4.幸福彩虹==
 
==4.幸福彩虹==

2013年3月3日 (日) 14:30的最新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諸位同修,我們學佛,最重要的就是要通情達理。

我們要通天地萬物情與無情為一體,我們要了達真理至不迷,這就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事情。

道理我們若能透徹就不會受事物所迷,我們若能情通我們就能心開意解,心開就能夠包容天地萬物,那意解呢?就不會有煩惱纏縛。

常常一句話說:「心包太虛、量諸沙界。」就是在說這樣的道理。

因為我們凡夫執迷在情當中,就昧了意,「迷情昧意」,「昧」就是闇冥的意思,就是無明,那麼就會情迷去了。

所以我們情若迷了,就會有愛的偏差。

怎麼說有情、無情共一體呢?因為人要依靠大地萬物,哪一個人不是依止在土地上生活?

每一個人都是帶著餘報,依止在某一個國家。至於會依止在哪一個地方,就要看我們人帶什麼樣的報來。

常常說: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」

業就是業報,業報是一項很可怕的事情。由不得自己,就是隨業而來。

依報,就是依靠我們生在什麼地方,有時候想想自己有幸生在台灣,我們可以每天過著氣候調和,物資豐富,這是我們的依報。我們依在這樣的天地間生活,但是天地間是不是人人生活都一樣?不同,要看個人的正報。

生活有貧、有富;有善、有惡;有智、有愚等種種報不同,那就是要看正報。我們當初帶來的業和緣在那裡?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?人對人之間是用什麼樣的觀念相對?

話說起來很複雜,但都不離開有情,所以在這中間就會造成很多的煩惱。

有煩惱,就會有苦。有煩惱——有貪的煩惱、有瞋的煩惱、有癡的煩惱、還有疑和慢的煩惱,這些都是在有情的心的世界當中,不斷地產生出來。

難免人與人中間都會有怨、憎、愛、別、離、生、老、病、死,在五蘊集成當中,實在是苦不堪言。所以業生生世世,如滾雪球一般不斷地愈滾愈大,業也愈做愈多,這樣惡緣、怨緣也愈拖愈多,人與人之間互相對立,結仇連怨,這就會惹來非常大的危機災難,所以變成人會破壞一切山河大地。

我們要虔誠祈禱,但願我們的心聲可以上達諸佛聽。過去既然做了很多的業,我們現在看到人間有很多的苦難,自己要趕快改過,要趕快發起普天之下同體大悲的情,這個情不是在私情,我們若是有私情、私愛、私慾,那煩惱就不斷造成,迷惑就愈來愈大。

因為造就了這些的煩惱,所以將來帶去往生的,也都是這些煩惱、業的種子。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多懺悔;我們要通情、通達一切天地萬物,有情、無情為一體。

一體是什麼?當然解釋起來很多,但都不離開地、水、火、風,有生命的動物和沒有生命的天地萬物,同樣都會有生長,我們要依靠這些才能生活。所以不是人與人而已,還有一切萬物的物命。我們有很多的環保志工在做環保,就是在惜福,我們讓這些物資的物命再生,道理都差不多,這就是愛物。我們若能通達這個情,天地萬物為一體,這樣把對人的愛,擴大去愛一切的人,天下間就不會互相的爭端。我們若能透徹道理,這樣我們的心就不會有迷茫,所以通情達理很重要。

有的人說:「我在做好事,我在修行,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業?」其實,業這個種子,你若不連根拔除,絕對是沒有辦法消的。

上人常常提醒大家要「懺悔」。懺悔我們要很微細透徹的深入,所以我們常常說要縮小自己,不要以為我們已經做很多了,我們還不知道我們還有很多維繫的煩惱都還沒有除,行為是有改了,但是心的種子沒有斷除。

悟達國師是在唐懿宗時代的人,在他青年遊學的時候,在某一間寺院,和一位不之明的出家人在一起,這位出家人病得很重,全身都臭爛了,到底是怎樣的病?全身又都發惡臭,很多人都閃避開,沒有人要理他。悟達國師年輕的時候,他的法號叫做知玄。出家人,有的人用的是法名,有些人則是用法號。他的法號叫做知玄,是一位年輕的遊學僧,來到這間寺院,正好安單在這位病僧的隔壁,看到這位病僧他很不忍心,所以他以愛去照顧他,照顧到他病況減輕,再由病況減輕照顧到康復回來。這段時間,這位病僧非常感恩,所以總是有一天要分別,這位病僧就跟知玄這位年輕人說:「很感恩你在這段時間內照顧我,照顧得無微不至,讓我的身體可以康復起來。感恩無以為報,但是我們現在分開,將來你若有什麼困難的事情,無法解決,你來找我,到西蜀彭州九隴山那個地方,以兩棵大松樹為標誌,如果你有困難,就來找我。」然後就離開了。

時光流逝,轉眼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,這位年輕人知玄,他也慢慢地用功精進修行,通常三藏道理,戒律也守得很嚴,後來就在安國寺為住持,就是僧伽的總教師,道德顯達,名望很高,所以懿宗皇帝拜為國師,每次只要講經的時候,懿宗皇帝一定親自蒞席,非常禮遇。有一回懿宗皇帝為了要保答對國師,那份最尊最敬的心意,所以就賜悟達國師一座沈香檀的座椅,這個法座很高,因為講大座的時候要生檀,所以送這個沈香檀的法座,沈香很貴,你們知道我們常說的檀香、沈香,我們去買的時候都是算錢、算兩的。

他用這個最高貴的材料,去雕刻造了這個法座,可見懿宗皇帝是用最尊貴的物資來供養,這表示他的尊重愚敬愛。

悟達國師很歡喜地就升座了,懿宗皇帝也來了,所以心中起了一念歡喜心,要坐上椅子之前腳撞了一下,只是稍微碰到,膝蓋就好像有一塊瘀青,不到一粒珠子的大小,只不過這樣而已,瘀青就慢慢腫了起來,裡面有膿,還破皮,一直潰爛。

懿宗皇帝請了很多國醫來為他治療都沒有用,即使是貼出告示,全國的名醫都治療不了,因為這個瘡愈來愈惡化,變成像一個碗大小,好像一個人頭一樣,有鼻子有嘴,甚至到了後來,要為他吃飯,所以叫做人面瘡。就好像一個人的頭臉一般,也會開口進食,實在是痛苦難堪。全國的名醫、國醫都沒有辦法。

這個時候,他突然想到,年輕的時候在照顧這位病僧,他要離開之前,有這樣的交代:「將來如果你有無法解開的困難,那時候你就來找我。」那時他覺得說不定這位就是我的救命貴人,他決定前往西蜀彭州九隴山,他決定去尋找。

果然他去了,到了那裡,九隴山那麼大,那麼寬闊要去哪裡找呢?想到兩棵大松樹的中間,舉目望去真的有兩棵大松樹,很歡喜,他雖然是寸步難行,雖然痛徹骨髓,但是他還是去了,在那裡果然看到一間十分莊嚴的寺院位於其中。門口就是過去那位病僧,現在很健康地站在寺前迎接他的到來,就和他說:「你到底有什麼事情需要我的幫助?」他就說:「你看,我現在生了這個人命瘡,群醫束手無策。我想起你和我的約定,所以我今天要來求你。」這位出家比丘就跟他說:「不要緊,很簡單,現在天色已經暗了,你住在這裡。明天早上我會叫人帶你稍微去洗一洗就沒事了。」這樣他就安心了。

第二天一大早,一位小沙彌就來接近他,引到山巖旁的流水處,有一池非常清澈的水。這位沙彌就跟他說:「你在這水中洗一洗,瘡就會好了。」他很歡喜,趕緊彎下腰去,當他要捧起水來清洗的時候,突然聽到一個聲音,這個聲音就如同幻聽一般,但是很清楚的說:「先不要洗。」他就停下來。那個聲音又說:「你只要聽我說一段話,我就能和你解冤釋結。」

「到底有什麼冤結呢?」好像是人面瘡所發出如幻一般的聲音說:「你已經讀了那麼多經書,知書達理,你可知道袁盎斬晁錯的故事?」「知道啊!這已經是很遙遠以前的事情。」「是啊!這是很遙遠以前的事情。你就是當初那位袁盎,我就是當時的晁錯。你可知到當時晁錯被殺愚東市的冤屈,你可知道嗎?」

他回憶起來:「有啊!在古書裡面有這樣的記載,當袁盎把晁錯騙到東市的時候,聲起刀落,那個頭顱一直在地上滾,滾到一顆石頭跳起來,嘴張開的時候,因為當時要殺他的時候,聲起刀落,晁錯的那分怨心,開始要破口大罵時,那份怨氣,剛好聲起刀落。聲起、口開、刀落,是同一時間。那顆頭一直滾,頭撞到石頭,石頭掉進口中,那顆石頭都被咬碎了,所以可見得那份怨和恨是很重的。所以他說:「那個時候我劫下了這分怨,我立誓絕對要報仇。但是你十世為高僧,持律精嚴,所以我沒法報仇。」因為袁盎殺了晁錯之後,他就棄官修行去了,從而世世為高僧,每一世出家都是戒律精嚴,所以這分業無孔可入。

所以他說:「我跟著你十世,但是你戒律森嚴,而我的這分冤業無法可解。這輩子趁你業心開了這個隙,因為你受到皇帝的供養,起了憍慢的心。因為這分歡喜憍慢的心,所以業門開了。業門一開我就能進來報仇。但現在得到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洗滌,我從今天開始,已經被迦諾迦尊者的三昧水,解開了我的心結。過去和你結怨連仇,從今天開始要和你解開了。所以感恩,迦諾迦尊者三昧水的洗滌。」說完之後,悟達國師彷彿如同作一場夢之後,突然清醒過來,就趕快掬起水來洗,痛徹心髓昏倒了。

等到他清醒了之後,人面瘡已經不見了。很感恩,就趕快回頭,原來那就是迦諾迦尊者,所以要回來向他報恩,但是已經沒有那個地方了。就此,悟達國師就沒有離開那個地方,在那裡築庵靜修,在那裡造懺。

各位,十世高僧還是有業來報,何況是我們人呢?所以我們經常聽人說:「我瞭解了,我會改。」行為是有在改,但是心業沒有改。

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知道,業報完自然就消了,我們要真心歡喜接受,就算有苦,但心中也應該要歡喜、要感恩。所以請大家顧好這念心。學佛就是為了要通情達理,我們若能通情,就能了徹天地萬物為一體;我們若能達理,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迷了。所以要身心清淨,就一定要用心來通情達理。

所以大家要多用心啊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02-法水湧泉滌妄歸真 - 導讀二 懺悔修心 去妄歸真

3.幸福茶香

3-1 常聽人說:「人生苦海!」但沒有真的經歷重大苦痛,以為自己明白,原來還是不明白。原來苦可以那麼巨大!那麼恐怖!那麼的無時無刻、無孔不入,苦到看不到希望、看不到光明,即使跌倒了勉強爬起來,很快障礙又來把我打倒,真是苦到極處,但除自己誰又能真的體會呢?確實是「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」啊!但我知道,如今之道,只有咬緊牙根:懺悔過往,悟達國師修行十世都有業報,我怎麼可能沒有業報呢?並且用感恩歡喜心接受,只有如此業才會消,感恩上人開示:「所以我們學佛應該要知道,業報完自然就消了,我們要真心歡喜接受,就算有苦,但心中也應該要歡喜、要感恩。所以請大家顧好這念心。」我會用心記住,時時提醒自己。

3-2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種什麼因結什麼果,「因果」是無法可避的,今日造之因,未必馬上得到果報,這果報有時是好的,所以才說「要怎麼收穫,先那麼栽」,但當果報是壞的時,我們常常陷入自怨自哀,或把事情責怪別人,認清了因果,就能消一份業。生而為人,從出生到此刻,我們無時不在造業,一舉一行,一言一動,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造了業,過去不自知,所以犯了錯,常認為錯不在己。但現在知道了,就應懺悔,人非聖賢孰能無過,既知己過,就應努力修行去改過。這條路不容易,因為人的眼裡常只看到了自己,一張相片,我們最先想看的是自己,如果我們能愛別人比自己多一點,那心裡就不會常常得失心重。上人說:「業報由不得己」所以更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。

4.幸福彩虹

4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