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98-顧好自我心地: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

出自幸福奉學網
跳轉到: 導覽搜尋
(新頁面: ==1.幸福奉學== 【證嚴上人開示】 在靜坐中,心希望能靜寂,但是外面的境界,鳥聲十分嘹亮,很歡喜在唱歌,境界不一樣,時間的運用也不...)
 
 
(由1名用戶作出的一個中途修訂版本未被顯示)
第 1 行: 第 1 行:
 
==1.幸福奉學==
 
==1.幸福奉學==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+
在靜坐中,心希望能寂靜,但是外面的境界,鳥聲十分嘹亮,很歡喜在唱歌,境界不一樣,時間的運用也不一樣,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在同一個時間,如何調整我們應該有的心境,這也是很重要。天地萬物不同的生界,不同的生態,只好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。
在靜坐中,心希望能靜寂,但是外面的境界,鳥聲十分嘹亮,很歡喜在唱歌,境界不一樣,時間的運用也不一樣,所以我們應該如何,在同一個時間,如何調整我們應該有的心境,這也是很重要。天地萬物不同的生界,不同的生態,只好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。
+
 
世間不就是這樣嗎?不只是人和萬物,同一時刻,不一樣的心態,其實光是人這一類也是一樣,有的人因為晚睡,當然生活中就晚起;有的人在該休息的時候而不休息,他在做什麼呢?有的人是為生活而熬夜,有的人是為搶救生命而熬夜,但有的人卻是浪費生命、醉生夢死而熬夜。同一個時間,真的是不同類的人生,就有不同類的生態。
+
世間不就是這樣嗎?不只是人和萬物,同一時刻不一樣的心態,其實光是人這一類也是一樣,有的人因為晚睡,當然生活中就晚起;有的人在該休息的時候而不休息,他在做什麼呢?有的人是為生活而熬夜,有的人是為了搶救生命而熬夜,但是有的人卻是浪費生命、醉生夢死而熬夜。這都是同樣的一個時間,真的是不同類的人生,就有不同類的生態。
所以我們應該如何歸類,在什麼樣的生態,才是正常而理想的生態?所以我們學佛,當然就要選擇正確的生活型態,所以要調好我們的心地。心地、時空、生態,三樣合起來正常,那就是最好的境界。
+
 
在時間、在空間、在我們的心地,若能好好合起來,那是最正常的。我們首先要知道記得,這個心地時空。我們常常說因緣果報,我們要常常記得因緣果報,我們若能知道有因緣果報,就要常常顧好這念好的種子,隨著時、地去下種子,這就對了。
+
所以我們應該如何歸類甚麼樣的生態,才是正常而理想的生態?
學佛要選擇
+
 
正確的生活形態
+
所以我們學佛,當然就要選擇正確的生活型態,所以要調好我們的心地。
心地、時空、生態
+
 
三者調和正常
+
心地、時空、生態,這三樣合起來正常,那就是最好的境界。
就是最好的境界
+
 
現在先來說一段,佛陀對時空以及因的種子,在過去佛陀修行的過程中,有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之身。這位修行者,一直想要好好靜心,找一個境界靜心,看看能否進入禪定,體會天地萬物真理?
+
在時間、在空間、在我們的心地若能好好合起來,那是最正常的。那麼我們首先要知道記得這個心地時空。
很認真,所以在深山中,他和大自然在一起。長年累月為了精進,所以生活就比較淡泊,而且身體,他顧慧命而不顧生命,所以身體都沒有洗、沒有換,所以年久月深身體髒污了,棉襖冬天愈積愈厚,但是身體長年累月(沒洗)。
+
 
有一天在打坐時,實在很受不了,身體上有蝨子,這些蝨子,你們說跳蚤,在身上不斷一直鑽很癢,全身很癢。想要靜下來,蝨子、跳蚤一直在身上,他無法定下來。剛好探手進去身體裡面,隨手就能抓出蝨子。要怎麼辦呢?不能殺生!這隻蝨子放在身上,卻在全身一直咬、一直癢,非常癢,實在是受不了。
+
我們常常說因緣果報,我們要常常記得因緣果報,我們若能夠常常知道有這個因緣果報,就要常常顧好這念好的種子,隨著時、地去下種子,這就對了。
要怎麼辦呢?在深山荒野之處,到處都可以見到野獸的骨頭,他就把野獸的頭骨拿過來,把跳蚤、蝨子抓去放在那裡。如此這段時間七天後,那隻跳蚤就往生了。這位修行者,他能安安心心地修行了。這段故事過去了。
+
 
有一個時期,佛陀帶著一群弟子在行腳,同樣也要托缽,在宣揚佛道。在一個小城市時,有一位長者,他見到這些出家人,尤其是見到佛陀,心生歡喜,就向佛陀請求,請求想要供養,只要他們還在這個地方教化,這個時期他都要供養。佛陀笑而默許,這位長者很歡喜,就開始籌辦得很豐富,來供養佛僧。
+
現在先來說一段佛陀對時空以及因的種子,在過去佛陀修行的過程中,有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之身。這位修行者,一直想要好好靜心,想找一個境界可以靜心的,看看能否進入禪定,體會天地萬物真理?
這段時間,經過七天後,忽然下了很大的雪,雪封住了,路上的霜雪很大。佛陀就說:「今天都不必出門了。」
+
 
阿難就問:「佛啊!午齋的時間已經到了,我們今天如果不出去,今天的時間,大家都要餓肚子了。」
+
他很認真,所以在大自然的境界中,他和大自然在一起。長年累月都非常的精進,所以生活就比較淡薄,而且因為他只顧慧命而不顧生命,所以身體都沒有洗、沒有換,所以年久月深身體髒污了,棉襖冬天愈積愈厚,但是身體就是長年累月沒洗。
佛陀就說:「就算你出去了,也無法得到吃的東西。」
+
 
阿難說:「有啊!長者說,只要我們在這裡,他都會供養。」
+
有一天在打坐的時候,因為身體上有蝨子,所以他就實在是很受不了。這些蝨子,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跳蚤,在身上不斷第一直鑽、一直鑽,讓人感覺很癢,全身很癢。就算是想要靜下來,但是在身上的蝨子一直不斷的鑽,就讓他無法安定下來。只是把手探到衣服裡面,隨手就可以抓出許多的蝨子。不能殺生啊!那要怎麼辦?若是把這隻蝨子放在身上,牠會在身上一直鑽、一直咬,讓人覺得很癢、非常癢,實在是受不了了。
佛陀就說:「供養的時間已經到了。」
+
 
阿難覺得很奇怪,到底是甚麼因緣?就有一位出家眾,僧團裡面的人,他早早就出去了,但是近午回來時,就對佛陀說:「佛啊!真奇怪,長者今天說不想供養了。他說已經過七天了,所以今天已經停止供養。」
+
那要怎麼辦呢?在深山荒野之處,到處都可以見到野獸的骨頭,他就把這些野獸的頭骨拿過來,把跳蚤、蝨子抓去放在那裡。如此這樣七天之後,那隻跳蚤就往生了。這位修行者,終於能夠安安心心地修行了。這段故事過去了。
阿難聽了莫名其妙,剛才佛陀這樣說,果然長者今天就開始停止供養,這一定有因緣,所以趕緊請問佛:「這到底是什麼因緣?」
+
 
佛陀就說:「過去在無數劫之前,我在修行時,那時身上的蝨子跳蚤,我探手抓起來,幫牠找到一塊獸骨,把牠放在那裡,牠有很豐富的食糧,但是七天之後往生了。這隻跳蚤為了要報恩,七日之恩,所以他現在能供養的時間是七天。七天到了,我們今天,就是要空著肚子繼續走。」
+
有一個時期,佛陀帶著一群弟子在行腳,同樣也要托缽在宣揚佛道。在這個城池當中有一位長者,他見到這些出家人,尤其是見到佛陀的時候,心生歡喜,就佛陀請求,請求想要供養,只要僧團還在這個地方教化,這個期間她都要供養。佛陀微笑而默許,這位長者就很歡喜,準備得很豐富來供養僧眾。
這是一段故事,是佛陀修行的過程,說出過去無央數劫以前,那個時空,以及修行的地點在深山,以及當時修行心靈的生態,在那當時修行的生活形態。
+
 
所以我們無論是在什麼時候,哪一生、哪一世,同樣的,當時的動作、心態和生態,和我們現在這一世都密切相關。因為我們是無始以來,所以我們也有無盡的未來,所以無始無終,我們應該要承續過去,也要注意現在,也要重視未來。
+
就這樣過了七天,忽然間下了很大的雪,雪封住了路,路上的霜雪很大。佛陀就說:「今天都不必出門了。」阿難就問說:「午齋的時間已經到了,我們如果不出去的話,今天的時間,大家都要餓肚子了。」佛陀就說:「就算你出去了,也無法得到吃的東西。」阿難說:「有啊!長者說,只要我們在這裡的這一段時間內,他都會供養。」佛陀就說:「供養的期限已經到了。」阿難覺得很奇怪,這到底是甚麼因緣?
又復(弟子某等)
+
 
自從無始以來
+
這個時候就有一位修行人,出家眾、僧團裡面的人,他早早就出門去了,但是近午回來時,就對佛陀說:「佛啊!真奇怪,長者說今天不想供養了。時間已經過了七天了,所以今天已經停止供養。」
至于今日
+
 
或因四住造一切罪
+
阿難聽了覺得莫名其妙,剛才佛陀才那樣說,果然長者今天就開始停止供養,這一定有因緣,所以趕緊請問佛陀:「這到底是甚麼因緣?」佛陀就說:「在過去無數劫之前,我在修行時,當時身上的蝨子跳蚤,我順手抓起來,幫牠找到一塊獸骨,把牠放在那裡,讓牠有很豐富的食糧,但是牠在七天之後往生了。這隻跳蚤為了要報恩,報這七日之恩,所以他現在能供養的時間就是七天。當七天到了之後,我們今天開始就是要空著肚子繼續走。」
「或因四住造一切罪」,也可以叫作「四住地」。「四住」就是,我們一切都在見思的無明,見思惑。
+
 
三界有見思惑,我們現在知道,人生就是在觀念見解,或是思想,和我們的心地,都有很密切的關係。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離不開見解、思想和當時的心地、心靈。我們應該要很注意。
+
這是一段故事,是佛陀修行的過程,說出過去無量數劫的那個時空,以及修行的地點在深山,以及當時修行心靈的生態,在他當時修行的生活型態。
四住地:
+
 
見一切住地、欲愛住地
+
所以我們無論是在甚麼時候,那一生、那一世,同樣的,當時的動作、心態與生態,和我們現在這一世都密切相關。因為我們都是從無始以來,所以我們也有無盡的未來,所以無始無終,我們應該要承續過去,也要注意現在,也要重視未來。
色愛住地、有愛住地
+
 
四,四項,第一就是「見一切住地」。見一切住地,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心境,外面的環境,和我們的六根塵境,這一切,都是我們這樣接觸、這樣看,每一樣都進入我們的心。
+
「或因四住造一切罪」,也可以稱作「四住地」。
這些東西,在我們的心地裡,對我們有什麼作用?凡夫的作用很複雜。凡夫的作用,對外面的境界我們去接觸,接觸後,我們的見地,見解的心地,過去一直在說,貪瞋癡,無明煩惱,在這裡開始對境而作怪,這就是凡夫!
+
 
確實我們如果沒有好好注意,我們的心地境界,有時候,我們會受境界左右了行動。無明煩惱重的人,這個惡習執著觀念重的人,偏向就很激烈了。我們常常聽到很多,種族與種族之間分歧對立,甚至教派與教派之間,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,這不是種族本身的問題,也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,也不是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問題,這是人的心地見解的問題。
+
「四住」就是我們一切都在見思的無明--見思惑。
你看,國與國兩國相爭,這種戰爭的毀壞有多少?造成了多少人的苦難?這常常在說,少數人、執政者的心態偏向,就造成了國際災難,這就是人的心地見解。所以說這只是一個心念,心念見解的住地,我們的心靈、心地。
+
 
四住就是見思惑
+
三界有見思惑,我們現在知道人生就是在觀念見解或是思想,和我們的心地,這些都有很密切的關係。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離不開見解、思想和當時的心地、心靈。我們應該要很注意。
思想觀念偏差
+
 
生出種種煩惱
+
住地總共有四項,第一就是「見一切住地」。「見一切住地」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心境、外面的環境,和我們的六根塵境,這一切都是我們這樣接觸、這樣看,每一樣事情都進入我們的心。
造作無數罪過
+
 
因此要時時顧好
+
這些事項,在我們的心地中,對我們有甚麼作用?有啊!凡夫的作用很複雜。凡夫的作用,對外面的境界我們去接觸,接觸之後我們的見地,見解的心地,過去一直在說貪瞋癡,無明煩惱,在這裡開始對境而作怪,這就是凡夫啊!
自我的心地
+
 
莫讓貪瞋癡、無明煩惱
+
我們若是沒有好好注意我們的心地境界,有時候,我們會受境界左右了行動。無明煩惱重的人,這個惡習執著觀念重的人,偏向就很激烈了。我們常常聽到,很多種族與種族之間分歧對立,甚至教派與教派之間,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,這不是種族本身的問題,也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,也不是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問題,這是我們自己心地之間的問題。
迷惑了見解和思想
+
 
所以說來,人世間無論是甚麼樣的境界,甚麼樣的生態不同,但是若能好好經營,人生能歸類為一個「善」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只要有善心、有愛念,若如此,無論人種是什麼人種,不分人種、不分宗教、不分國界,如此人類一樣都是愛,如此這個世間也叫做淨土。
+
看國與國兩國相爭,這種戰爭的毀壞有多少?造成了多少人的苦難?這常常在說,少數人、執政者的心態偏向,就造成了國際災難,這就是人的心地見解。所以這些災難都是來自於一個心念,心念見解的住地,我們的心地、心靈。
現在的世間如此穢惡,沒有別的,就是心、心地見解,所以一切見的住地,就是大家的心,心地、見解、觀念,看一切的境界,來製造內心的煩惱無明罪惡,所以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。
+
 
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無論是什麼時間、什麼樣的空間,我們都要顧好這片心地,這顆種子、因,真的要照顧好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!
+
所以說來,人世間無論是甚麼樣的境界,甚麼樣的生態不同,但是若能好好經營,人生能歸類為一個「善」——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只要有善心、有愛念,若如此,無論人種是甚麼人種,不分人種、不分宗教、不分國界,如此人類一樣都是愛,如此這個世間也叫做淨土。
 +
 
 +
現在的世間如此的污穢,不是別的原因,就是心、心地見解,所以一切見的住地,就是大家的心——心地、見解、觀念,看一切的境界來製造內心的煩惱無明罪惡,所以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。
 +
 
 +
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無論是甚麼時間、甚麼空間,我們都要顧好這片心地,這顆種子、因,真的要好好照顧好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!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
==2.幸福分享==
  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ea68YcBYWkE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95-顧好自我心地]
+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[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feature=player_embedded&v=ea68YcBYWkE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98-顧好自我心地]
  
 
==3.幸福茶香==
 
==3.幸福茶香==

2013年1月5日 (六) 11:27的最新修訂版本

目錄

1.幸福奉學

在靜坐中,心希望能寂靜,但是外面的境界,鳥聲十分嘹亮,很歡喜在唱歌,境界不一樣,時間的運用也不一樣,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在同一個時間,如何調整我們應該有的心境,這也是很重要。天地萬物不同的生界,不同的生態,只好我們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。

世間不就是這樣嗎?不只是人和萬物,同一時刻不一樣的心態,其實光是人這一類也是一樣,有的人因為晚睡,當然生活中就晚起;有的人在該休息的時候而不休息,他在做什麼呢?有的人是為生活而熬夜,有的人是為了搶救生命而熬夜,但是有的人卻是浪費生命、醉生夢死而熬夜。這都是同樣的一個時間,真的是不同類的人生,就有不同類的生態。

所以我們應該如何歸類甚麼樣的生態,才是正常而理想的生態?

所以我們學佛,當然就要選擇正確的生活型態,所以要調好我們的心地。

心地、時空、生態,這三樣合起來正常,那就是最好的境界。

在時間、在空間、在我們的心地若能好好合起來,那是最正常的。那麼我們首先要知道記得這個心地時空。

我們常常說因緣果報,我們要常常記得因緣果報,我們若能夠常常知道有這個因緣果報,就要常常顧好這念好的種子,隨著時、地去下種子,這就對了。

現在先來說一段佛陀對時空以及因的種子,在過去佛陀修行的過程中,有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之身。這位修行者,一直想要好好靜心,想找一個境界可以靜心的,看看能否進入禪定,體會天地萬物真理?

他很認真,所以在大自然的境界中,他和大自然在一起。長年累月都非常的精進,所以生活就比較淡薄,而且因為他只顧慧命而不顧生命,所以身體都沒有洗、沒有換,所以年久月深身體髒污了,棉襖冬天愈積愈厚,但是身體就是長年累月沒洗。

有一天在打坐的時候,因為身體上有蝨子,所以他就實在是很受不了。這些蝨子,也就是你們所說的跳蚤,在身上不斷第一直鑽、一直鑽,讓人感覺很癢,全身很癢。就算是想要靜下來,但是在身上的蝨子一直不斷的鑽,就讓他無法安定下來。只是把手探到衣服裡面,隨手就可以抓出許多的蝨子。不能殺生啊!那要怎麼辦?若是把這隻蝨子放在身上,牠會在身上一直鑽、一直咬,讓人覺得很癢、非常癢,實在是受不了了。

那要怎麼辦呢?在深山荒野之處,到處都可以見到野獸的骨頭,他就把這些野獸的頭骨拿過來,把跳蚤、蝨子抓去放在那裡。如此這樣七天之後,那隻跳蚤就往生了。這位修行者,終於能夠安安心心地修行了。這段故事過去了。

有一個時期,佛陀帶著一群弟子在行腳,同樣也要托缽在宣揚佛道。在這個城池當中有一位長者,他見到這些出家人,尤其是見到佛陀的時候,心生歡喜,就佛陀請求,請求想要供養,只要僧團還在這個地方教化,這個期間她都要供養。佛陀微笑而默許,這位長者就很歡喜,準備得很豐富來供養僧眾。

就這樣過了七天,忽然間下了很大的雪,雪封住了路,路上的霜雪很大。佛陀就說:「今天都不必出門了。」阿難就問說:「午齋的時間已經到了,我們如果不出去的話,今天的時間,大家都要餓肚子了。」佛陀就說:「就算你出去了,也無法得到吃的東西。」阿難說:「有啊!長者說,只要我們在這裡的這一段時間內,他都會供養。」佛陀就說:「供養的期限已經到了。」阿難覺得很奇怪,這到底是甚麼因緣?

這個時候就有一位修行人,出家眾、僧團裡面的人,他早早就出門去了,但是近午回來時,就對佛陀說:「佛啊!真奇怪,長者說今天不想供養了。時間已經過了七天了,所以今天已經停止供養。」

阿難聽了覺得莫名其妙,剛才佛陀才那樣說,果然長者今天就開始停止供養,這一定有因緣,所以趕緊請問佛陀:「這到底是甚麼因緣?」佛陀就說:「在過去無數劫之前,我在修行時,當時身上的蝨子跳蚤,我順手抓起來,幫牠找到一塊獸骨,把牠放在那裡,讓牠有很豐富的食糧,但是牠在七天之後往生了。這隻跳蚤為了要報恩,報這七日之恩,所以他現在能供養的時間就是七天。當七天到了之後,我們今天開始就是要空著肚子繼續走。」

這是一段故事,是佛陀修行的過程,說出過去無量數劫的那個時空,以及修行的地點在深山,以及當時修行心靈的生態,在他當時修行的生活型態。

所以我們無論是在甚麼時候,那一生、那一世,同樣的,當時的動作、心態與生態,和我們現在這一世都密切相關。因為我們都是從無始以來,所以我們也有無盡的未來,所以無始無終,我們應該要承續過去,也要注意現在,也要重視未來。

「或因四住造一切罪」,也可以稱作「四住地」。

「四住」就是我們一切都在見思的無明--見思惑。

三界有見思惑,我們現在知道人生就是在觀念見解或是思想,和我們的心地,這些都有很密切的關係。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都離不開見解、思想和當時的心地、心靈。我們應該要很注意。

住地總共有四項,第一就是「見一切住地」。「見一切住地」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我們的心境、外面的環境,和我們的六根塵境,這一切都是我們這樣接觸、這樣看,每一樣事情都進入我們的心。

這些事項,在我們的心地中,對我們有甚麼作用?有啊!凡夫的作用很複雜。凡夫的作用,對外面的境界我們去接觸,接觸之後我們的見地,見解的心地,過去一直在說貪瞋癡,無明煩惱,在這裡開始對境而作怪,這就是凡夫啊!

我們若是沒有好好注意我們的心地境界,有時候,我們會受境界左右了行動。無明煩惱重的人,這個惡習執著觀念重的人,偏向就很激烈了。我們常常聽到,很多種族與種族之間分歧對立,甚至教派與教派之間,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,這不是種族本身的問題,也不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問題,也不是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問題,這是我們自己心地之間的問題。

看國與國兩國相爭,這種戰爭的毀壞有多少?造成了多少人的苦難?這常常在說,少數人、執政者的心態偏向,就造成了國際災難,這就是人的心地見解。所以這些災難都是來自於一個心念,心念見解的住地,我們的心地、心靈。

所以說來,人世間無論是甚麼樣的境界,甚麼樣的生態不同,但是若能好好經營,人生能歸類為一個「善」——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只要有善心、有愛念,若如此,無論人種是甚麼人種,不分人種、不分宗教、不分國界,如此人類一樣都是愛,如此這個世間也叫做淨土。

現在的世間如此的污穢,不是別的原因,就是心、心地見解,所以一切見的住地,就是大家的心——心地、見解、觀念,看一切的境界來製造內心的煩惱無明罪惡,所以我們學佛要好好用心。

無論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無論是甚麼時間、甚麼空間,我們都要顧好這片心地,這顆種子、因,真的要好好照顧好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!

2.幸福分享

2-1 幸福影片連結---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98-顧好自我心地

3.幸福茶香

3-1


4.幸福彩虹

4-1